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4610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齐政办发(202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4月13日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将我市打造成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覆盖面,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鹤城教育。结合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2、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驱动,以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城、教育质量满意城、办学行为规范城、艺体科教特色城、职业教育领先城、家校共育和谐城”六大教育品牌为支点,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鹤城教育,持续提升教育满意度和辐射力,为加力推动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鹤城建设的新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足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为牵动,推动教育呈现更大格局变化;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教育质量实现更高发展水平

3、;以规范办学行为为保证,推动教育营造更好发展生态;以打造艺体科教特色为突破,推动教育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以服务发展大局为担当,推动教育提供更强支撑保障;以家校和谐共育为纽带,推动教育营造更优育人环境。到2025年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创新城、教育质量满意城、办学行为规范城、艺体科教特色城、职业教育领先城、家校共育和谐城”六大教育品牌,教育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具体目标:一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97%以上;

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各项指标全面高于国家、省平均水平,领先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城市教育发展。一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学前教育普惠率、公办园幼儿占比率分别达到95%,55%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率达到10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人员子女、外来人口子女与本地人员子女100%享有接受同等优质教育的权利;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每年稳固在95%以上,家校共育成效显著,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吸附人力资源子女理想就学中心。一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力促进每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高考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本

5、科率达43%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率达98%,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心和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中心。一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教育。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教育评价、教育督导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建设、师资建设、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显著提升,培养专家型校长100名、名优骨干教师3000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达50%以上;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累计60万人次以上,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中心和教师培训培养中心。一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教育理念先进、

6、教育体系完备、教育评价科学、办学水平达标,“三通两平台”建设达100乐实现“5G+教育专网”全市城镇学校全覆盖,建设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引领西北部区域教育数字建设,成为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心。二、主要任务聚焦打造六大教育品牌城,系统实施“566789”四十一项举措,即5大职教发展工程、6项家校共育制度、6个艺体科教发展特色、7个规范办学专项治理、8项教育综合改革、9大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一)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城。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工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

7、发展结构、教育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落实齐齐哈尔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以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二是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构建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系,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教育督导的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三是深化办学体制和教师管理改革。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方案,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

8、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实施“两统筹一补充一交流一绩效”,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四是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中考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深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深化新高考改革,完善选课和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形成与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等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新机制,主动适应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五是实施资源优化调整改革。推进

9、“大校区制”改革,采取“名校+新校区”“名校+普通校区”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育资源配置使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逐步探索、共享、融合,逐步形成一体化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100%o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市厅共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能力。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二)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着力打造教育质量满意城。印发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纲要,实施德育塑魂、课

10、程改革等九大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向“高质量、轻负担、高满意度”的目标迈进,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优质、特色发展。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规范办园行为,坚决纠正超前学习、拔苗助长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和水平。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

11、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各地通过学区化、集团化等方式,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创建“大兴式”学校为载体,建立全市农村教育提升长效机制,每个县域都有至少1所“大兴式”学校,到2025年形成一批大兴式学校群体。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建华区、富裕县通过国家优质均衡县(区)验收评估。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建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以市实验中学为核心的普通高中教育在全省领先,提升培养输送国家一流拔尖人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平台,推动实现优质课程在线共享。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中小学“自主、互助、

12、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加大对普通高中新教材教学和新高考备考的指导力度,不断提升高考质量。四是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围绕职业教育高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升语、数、外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开展“岗课赛证”融合培养,办好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全面提升我市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五是推动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提升特殊教育学位供给和服务能力,在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普及成果的基础上,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及信息

13、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推动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三)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为驱动,着力打造办学行为规范城。围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整章建制依法治校,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一是规范学校办校行为。开展“一校一章程”依法治校行动,坚持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依法制定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健全的学校治理结构,切实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常态化实施“五零”承诺,严格执行就近入学、阳光分班、科学

14、排座、公开评优、公平选干的五大机制,真正实现“上学不求人”的目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措施,稳定中职招生规模。三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开展教育收费治理行动,严格执行教育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落实教育收费和代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教育收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落实教育收费政策。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完善联席会议机制、督查督办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把教育收费管理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教育乱收费行为。四是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深入落实齐齐哈尔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精细化治理指导意见(试行),从备课、上课、辅课、巡课、评课五个维度入手,健全课

15、堂教学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五是规范“六项管理”行为。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及考试管理,将“六项管理”作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六是规范教师师德行为。树牢抓课堂就是抓师德、抓民生的理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长效机制,健全发挥师德宣传、教育、监管、考核、奖惩五大机制作用,让教师不能补、不敢补、不想补。七是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日常监督举报、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防止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

16、,各县(市)区(四)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打造艺体科教特色城。坚持五育并举,把艺体科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重普及、抓提高、铸特色,逐步形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发展大格局。一是打造“全面育人”特色。坚持以深入开展“讲文明、会学习、爱劳动、有担当一起向未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具有鹤城特色的红色教育、责任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支撑体系,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德育工作格局。二是打造体育教育特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水平为目标,着力构

17、建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多位一体的体育运动普及体系。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基本技能和1至2项专项运动技能。聚焦“教会”、“勤练”和“常赛”,普及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等体育项目,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展演,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是打造美育教育特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开齐开足美育课,改进美育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培养1项艺术爱好,掌握1项艺术技能。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艺术展演和校园艺术节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四是打造艺体人才培养特色。建立纵横贯通、衔

18、接有序的幼小初高艺体“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艺体特色学校创建。叫响三中和实验中学女排、一中男排、扎龙和21中男足、八中和恒昌女足、一中棒垒球、二马路和三十四中等学校传统特色项目和冰上优势项目,争取在全国和国际大赛中获奖。五是打造数字教育特色。推进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专网建设,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加快学校环境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深化“三个课堂”应用,创新教育融合应用体系建设。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录制覆盖基础教育领域全学科、全学段的数字教育资源。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探索“基地+基点校

19、”模式,年培训学生3000人以上。六是打造科学实践特色。加大中小学生在数字创作、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馆校合作,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进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将科普实践和“五色研学”有机结合。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科协,各县(市)区(五)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领先城。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市12个产业链供应链三年行动计划,以市厅共建职业教

20、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职教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全省职教高地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程。积极发挥智库型学会作用,推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与市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加大齐齐哈尔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政校研企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度,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积极探索创建14所“大兴式”综合中学,打造标准化乡镇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探索鹤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和服务范式。二是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工程。坚持以教兴产,以产促教,服务齐齐哈尔泛美航空科技学院、齐齐哈尔龙兴医学院护理学院等民办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将职业院校作为

21、聚集人才、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引擎。依托各中职学校,与省内高校、地方重点产业企业联合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县(园区)建设。开展“百职联百企”活动,落实中职校长入企调研制度。支持职业院校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探索实践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冠名培养、中高职贯通培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能力。三是实施人才培养培训赋能工程。主动对接市“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和12个产业链供应链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生物制药、智慧农业、康养、家政等紧缺领域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的专业体系,加大落

22、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四是实施中职学校提质培优工程。落实好省市级“双优”中职学校建设和中职学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开展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2025年全面完成5所省级10所市级双优校、9个省级与20个市级优质专业(群)、17所学校与191个提质培优承接项目的培育和建设任务。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一批省内一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五是实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工程。发挥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优势,联合市民政局加快推进20所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建设,将老年教育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积极构建全市老年大学体系。加大“鹤城学堂”平

23、台建设和推广力度,拓展教育对象,扩大受众范围。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全覆盖,构建机制更完善、服务能力更强大、群众满意度更高的全民终身学习保障体系。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经合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六)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为保障,着力打造家校共育和谐城。坚持开门办教育,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发展社会环境。一是建立中小学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建校率达100%,实现家长学校有标牌、有场地、有制度、有师资。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健全“班级、年级和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决

24、策与管理,落实校级家委会对学校办学的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积极引导家长志愿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努力形成学校全方位开放、家长多层次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家校互动合作机制。二是创新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等方式确定导师,全体教师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家校引导等六个方面开展育人工作,使教师从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的角色,转变成全方位育人的导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是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坚持“德育为先、肯定为主、全员育人、覆盖全体、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市教育局到任课教师的五级家访制,采取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联合家访与个体家访、

25、线上家访与线下家访相结合的方式,中小学生家访率达到100%,切实解决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家校育人合力。四是建立家长特色课堂宣讲制度。深化家校合作的内涵和形式,每月开办1期“鹤城家校共育大讲堂”,开设“科学育儿理念、双减下家庭教育经验、亲子关系协调、行为习惯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健康人格心理咨询、人生规划”七大系列讲座课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五是建立家长进校园开放日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助力学生成长,督促学校发展。六是建立家长诉求必应制度。坚持“民呼必应”原则,建立市、县(市)区、校三级家长诉求渠道,在

26、市、县(市)区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家长微言栏目、公布举报电话,通过校园网、班级微信群、校长信箱等形式,及时回应家长诉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各县(市)区三、实施步骤(一)启动阶段。2022年为准备阶段和启动实施年,主要任务是统筹策划,顶层设计,宣传动员,凝聚共识。各县(市)区结合全市的部署安排,制定本地本校落实方案,压实各个工作环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全面启动实施。(二)实施阶段。2023年至2024年为实施阶段,2023年为推进年,2024年为攻坚年。实施阶段中,注重强点扩面,选树先进典型与全面推进实施相结合。各地紧扣既定

27、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年度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不定期开展交流展示、评估推进和查摆整改,加强保障和督导,适时调整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实现任务目标。(三)总结阶段。2025年为成果展示验收年。各地全面攻坚和总结经验,开展全市展示交流和评估验收。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先进典型,宣传发展成果,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由市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成员为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负责教育中心创建的日常工作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要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

28、创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做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相关责任单位要细化工作措施,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保障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围绕教育中心创建工作,纳入“四个体系”运行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时间、措施和责任,统筹推进本地教育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二)经费保障。围绕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发展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落实国家和省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教育经费做到“两个只增不减”,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积极对上争取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对教师培训给予经费

29、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资源优化配置、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招商引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教育领域,促进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三)队伍保障。坚持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并重,采取“名校优生”选聘、高校直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形式,吸引优秀毕业生回齐从教。发挥鹤城校长讲学堂、鹤城名师宣学堂、名校长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坊联盟、名师工作室、卓越骨干教师引领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育人能力。搭建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平台,实行教师听评课制度,优化新任教师培训制度,推行干部挂职锻炼制度,用好人才。坚持事

30、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通过建立教师谈心谈话机制,创新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完善教师宣传激励机制等方式留住人才。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各县(市)区(四)宣传保障。通过新闻媒体和宣传平台,积极地宣传国家、省、市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发挥典型的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典型群体,使教育中心城创建点上深化、面上推广,整体上水平。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五)督导保障。建立督查评估机制,将区域教育中心创建情况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明确督导评估内容与方式,及时跟踪督促教育改革进展和成效。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