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此篇信息被采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此篇信息被采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部刊物注意保存卡若区组织编制信息第10期中共卡若区委组织部办公室2016年1月18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一卡若区2015年村级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明显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卡若区以组织引领、示范带动、学习培训、创新模式、监督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了党建与发展相融互动的党建新模式。一是抓组织引领,增强向心力。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拓展用人视野,在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中积极挖掘优秀人才,选优配强选派支部书记及村“两委”班子。引导选派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村情民意,通过多
2、方考察论证,科学制定了214条发展规划,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探索在“双联户”和“产业链”上建党小组的党建新模式,强化党组织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引导,用先进思想“富脑袋”,以实用技能“富口袋”,切实发挥党建促发展、党建惠民生的政治引领作用,有效解决了党建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二是抓示范带动,发挥牵引力。2015年,以全面实施党建“标杆”工程为抓手,投入党建工作经费、援藏经费700万元,重点打造了如意乡达若村、日通乡温达村等7个党建示范点。在党建示范点的带动下,深挖发展潜力,建立了以石材厂、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养植业等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如意乡达若村通过开展党建“标杆”工程示范
3、点建设,发展壮大了达若村石材厂、将耙加工厂、农牧民施工队、农牧民运输队等4个集体经济,年创收达228.2万元,人均创收1.1万元,其中现金收入7350元。三是抓学习培训,补充续航力。强化“三个培养”力度,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辅导、观看电教片等办法,将理论讲解、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观摩和现身说法有机结合进来,先后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540余人次,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新增致富能手124人。通过技能培训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以能人带动,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城关镇通夏村通过技能培训、能人带动,从原先单一的通夏村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拓展发展起通夏村砖瓦厂、藏家乐、耦耙加工厂等一批集体
4、经济,2015年通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00余万元。四是抓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采取“公司+支部+协会+农户”、“支部+协会+农户”和“支部+农户”等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了“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经济新模式。发展订单化集体经济,在支部引领和党员带动下,发动群众采挖獐子菌、野生抚育大黄、种植玛咖等,以支部为单位,与公司(合作社)直接签单,简化销售环节,群众直接受益,仅采挖獐子菌一项一年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发展专业化集体经济,每年以项目的形式对本区的建筑类集体经济进行扶持,在项目投标时优先考虑有资质的本土企业,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截止2015年底我区共有农牧民运输队
5、15个,农牧民施工队68家,有4家施工队已发展成建筑公司。发展特色化集体经济,在资源匮乏,群众收入结构单一的村,根据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类集体经济,扩大群众增收渠道。区财政投资600余万元分别在若巴、沙贡两乡建立了茶马藏鸡、香猪的养殖基地,并注册了茶马藏鸡蛋、康巴香猪商标。2015年沙贡乡香猪养殖基地为群众增收80万元。通过开展三种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我区58个村级集体经济中,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有52个,其中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下的有11个,年收入达到5T0万元的有4个,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35个,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有2个。
6、五是抓监督管理,强化保障力。配齐配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大力开展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级事务决策、集体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按照“常公开、真公开、细公开”要求,采取“村有村管、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乡(镇)共同监督”的管理模式,对集体经济运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村集体收入规范管理,村级组织有序运转,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最终受益的是农牧民群众,只有群众生活富裕了,群众跟党走的信心才会更加坚定。下一步,我们将以2016为新起点,充分借鉴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推动我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办公室信息科,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抄送: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区纪检委、区宣传部共印(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