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应用管理规定ZL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应用管理规定ZL06.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需分发单位总经理管理代表分发号数量文件修订记录制(修)订日期修订内容页码修订号编制审核批准1 .目的摸清各过程的过程能力状况,为过程设计、生产、检验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机加工工序。3 .职责3.1 技术部负责过程能力研究。3.2 质量部检验员、车间指定的操作人员,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并承担相应的职责。4 .工作程序4.1 过程能力研究的时机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过程能力研究:(1) 过程投入正式生产前(2) 过程因素有较大变化时(3)定期的过程能力研究4.2 过程能力研究的准备4.2.1 技术中心人员制定过程能力研究计划,计划包括确定要研究的过程和质量特性、过程能力的测
2、定方法、测量工具、研究日期等。4.2.2 过程标准化技术中心人员编制加工作业指导书,对被研究工序的设备、工装、材料、作业方法、操作者和工作现场布置等,作出具体的规定。4.3 过程能力研究的实施4.3.1 各被研究过程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各项标准进行操作。4.3.2 收集数据当确认过程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各项标准作业后,技术部人员按过程能力研究计划规定的要求检测、收集数据。一般是每隔30分钟在各被研究过程抽取样本容量n等于5的样本,共抽取25组样本,分别填入数据表中。4.3.3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技术中心人员用从各过程收集的数据作X-R控制图并打点,最后对X-R控制图进行分析。4.3.4 判断过程是否
3、处于稳定受控状态4.3.4.1 在满足下列条件时认为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1) 25个点子中没有一个在界外(2) 控制界限内点子的排列无下述异常现象。- 连续7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7点或更多点有上升或下降趋势- 连续11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在2倍标准偏差与3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 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在2倍标准偏差与3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 连续10点中至少有4点在2倍标准偏差与3倍标准偏差控制界限之间- 连续14点中相
4、邻点子上下交替(周期状)- 连续15点集中在ua范围内。1.1.2 在发现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时,应查明原因后排除异常点。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组数大于或等于20组时,可利用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重新计算控制界限并打点判断。排除异常点后的数据组数小于20组时,应重新抽样自4.3.1起重新作图。在采取各种措施都无法保证过程受控时,应考虑修订过程作业标准。4.3.5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k在过程受控的情况下,技术部人员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或Cpk。4.3.6 过程能力的判断与处置对过程能力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过程能力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确保过程的适宜过程能力。处理措施应纳入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
5、过程能力处理措施见表1表1过程能力处理措施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等级过程能力判断处置对策Cp1.67特级过盛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当过程质量特性为产品的关键或主要项目,提高质量要求有利于改进产品性能时,则采取缩小公差的方式,放宽波动辐度,以降低成本或提高功效,降低设备、工装精度要求,简化质量检验工作、可考虑免检或放宽检验1.33Cp1.67一级理想实施标准化作业,对非关键过程的质量特性,应放宽波动辐度,简化质量检验工作,如把全数检验改为抽样检验,或减少抽样频次lCp1.33二级尚可采用过程控制方法(如控制图),维持过程生产条件,监督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行检验,若采取抽样检验,抽
6、样的方式和频次必须合理,CP值接近1.0时,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性增大,应对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严加控制0.67Cpl三级不足分析过程能力不足的原因,通过PDCA(计戈IJ-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制定改进措施在不影响最终产品性能和不增加装配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大公差范围,实行全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或进行分级筛选Cp0.67四级严重不足一般应停止加工,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工艺,提高CP值,必须进行全数检验,剔出不合格品4.4编写过程能力研究报告技术中心人员编写过程能力研究报告,将研究出的各过程能力的状况、以及研究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发现的问题记入过程能力研究报告。4.5研究结果的处理将研究取得的成果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纳入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5.形成记录和引用文件5.1 形成记录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X-R控制图5.2 引用文件SP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