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694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穗县“十四五”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发展规划前言1一、“十三五”发展回顾2(一)发展成就2(二)现存问题7二、“十四五”发展环境12(一)抢抓新机遇12(二)应对新挑战15三、总体要求17(一)指导思想17(二)基本原则18(三)发展定位20(四)发展目标21四、重点任务25(一)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全面深化文体广旅深度融合25(二)以推动旅游产业化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9(三)以优化产品体系为核心,加快产业服务转型升级32(四)以打造特色品牌为抓手,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37(五)以增强民生福祉为目的,优化文体广电服务体系41五、重点工程项目46(一)文体广电惠民创优工程46(二)旅游产业化提升

2、工程50六、保障措施52(一)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53(二)完善政策,加强综合协调53(三)拓宽渠道,加强要素保障55(四)分类培养,优先人才建设56附表:三穗县“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规划项目表591Z1刖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编制全县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指导文体广电旅游高度融合发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乡愁三穗、富裕三穗、魅力三穗、人气三穗、实力三穗、活力三穗、平安三穗、法治三穗、幸福三穗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全县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发展在体制、政策

3、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产业融合的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仍有待深化。在“十四五”大幕开启的节点上,回顾“十三五”文体广电旅游发展成果,展望“十四五”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发展方向,高起点谋划文体广电旅游发展重点,将有力推进文体广电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四五”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又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体广电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的乘数效应;是创新引领的规划,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

4、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体广电旅游发展新布局,奋力谱写新时代三穗发展新篇章。根据三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省、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相关规划等要求,结合全县文体广电旅游“十三五”发展建设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特制订本规划。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县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文旅创新举措,不断深化文体广电旅游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体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充分展示“乡愁、生态、农耕”形象,强化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突出

5、打造“黔东门户、生态三穗”旅游品牌,为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持。(一)发展成就1.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经济焕发活力“十三五”期间,三穗县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保护、繁荣艺术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文旅融合时代的三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篇章。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原创文艺精品23项,其中:音乐类15项,戏剧类3项,歌舞类5项。群舞竹林欢歌、小品赌马获州级三等奖和创作三等奖;器乐迎亲、独唱父亲山母亲河、曲艺节目我们家乡好风光获州级优秀奖,广场舞梨园花旦情获省优秀展演奖和州二等奖。三穗县民歌合唱团在参加2017中国(黔东南)国际民

6、歌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世界声音对话”中,获得了“最佳民族合唱风格”奖。开展书画展览活动5次,展示书画作品300余件,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走基层、送文艺下乡演出活动5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次,培训文艺骨干600余人次,文艺辅导3000余人次。图书事业稳步推进。依法对外免费开放,上架纸质电子图书10万余册(件),配置歌德电子借阅机5台,建成图书馆分馆3个、图书小站3个、“书香三穗”延伸服务点7个,贵州省图书馆少儿阅读品牌“布客书屋”第28个项目落户三穗。三穗文化事业爱好者和图书工作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三级图书馆、“2020年度优秀分馆(流动点

7、)”、“三星级布客书屋”等荣誉。组织参加省图书馆举行的“拍拍布客书屋”摄影比赛作品获全省少儿组、成人组一二三等奖若干。承办了省级图书馆少儿阅读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黔东南州2017年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杨至成故居、三穗良上红六军团宿营遗址),组织完成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并经县人民政府核准,完成保护标志碑制作设立;完成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穗文笔塔和武笔塔、三穗高门楼坡炼钢炉遗址)文物“四有”档案编制;杨至成将军纪念馆被列为贵州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黔东南州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黔东南州公安消防支队思

8、想政治教育基地,极大促进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十三五”期间,杨至成故居、杨至成将军纪念馆、“大跃进”遗存博物馆共免费接待参观游客80余万人次。申报省、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苗族古歌、苗族剪纸),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家(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寨头苗族服饰加工厂),建成千里苗疆门户博物馆、三穗土法造纸生态博物馆、界牌村竹编工艺展示馆3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评选认定办法三穗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细则;认定评选县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5家,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人群培训10期500人次;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非遗购物节等宣传展示活动8场次,涉

9、及观众10万余人次,非遗保护群众认知度和参与率逐步提高;通过举办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聚三穗专场展示展演活动,让非遗文化走出三穗,蜚声全省。2 .体育事业发展活跃,全民共享低碳生活“十三五”期间,三穗县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组织相关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建成公共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足球场22个、文化体育公园1个、篮球场259个、全民健身路径73条、街道晨晚练体育活动点21个、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6个;现有体育场地面积28.5641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80

10、平方米,配发健身器材120余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十三五”期间,先后组织开展“最美中国行健康中国人”全国百城百万国际市民徒步大会暨国际市民体育联盟首届大美黔东南国际徒步旅游嘉年华活动、三穗木良龙舟系列赛、三穗县职工运动会(包含篮球、足球、象棋)、广场舞大赛、登山比赛、全民健身月(日)健身展演等活动赛事50余场/次。组队参加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暨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9枚;组队参加州青少年锦标赛,获金牌47枚、银牌54枚、铜牌45枚;组队参加贵州省“茅台王子杯”广场健身操舞大赛获二等奖;承办2018年黔东南州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为三穗在举办体育赛事方面积累了经

11、验。组织开展足球E级教练员培训,培训教练员40人。3 .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宣传阵地更加牢固“十三五”期间,三穗县加快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自2017年开始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总计完成安装35364户,受益农户补助资金2273.8万元,入户安装机顶盒1500户,完成通村光缆7464.39公里,架设光缆4314.39公里,覆盖全县9个乡镇152个村,新建服务站5个,存量服务站3个,实现高清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完成5个乡镇应急调频广播安装,实现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及30户以上的自然寨通广播。4 .旅游产业全域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增强“十三五”期间

12、,三穗县紧紧围绕打造“黔东旅游集散中心”“黔东旅游服务城”总目标,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展示“农耕、生态、乡愁”形象,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全域发展、井喷式增长。20162020年共接待游客1025.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9.82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地位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三穗县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打造了一批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苗侗文化为底蕴的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以生态休闲度假、观光农业、民族风情为核心,以乡村旅游为支撑,以高铁、高速旅游通道为纽带的发展格局,成功创建贵洞、颇洞、木良、寨头4个3A

13、级景区,颇洞成功申报省级“甲级旅游村寨”,寨头、屏树、木良获得“乙级旅游村寨”称号,评定4星级农家乐8家,精品级乡村旅游客栈1家,建成3星级旅游酒店一家,培育三穗竹编、麻鸭等旅游商品6个。旅游业成为三穗县“促消费、稳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引擎”。旅游扶贫成效显著。以颇洞、贵洞景区为示范,采取“党建联社”“五融五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实施“三变”改革,推动“三带”获“五金”,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抱团脱贫新路子。全县已有颇洞、界牌、木良等14个村组织村民集资入股成立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11家、乡村旅游发展公司4家,村民参与入股资金5860万元,土地、山林入股14800余亩,

14、入股贫困户2000余户,共有生态山庄、花卉苗木、水上游乐园、精品水果采摘、水上游船等多种不同旅游体验业态,有效带动全县688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旅游宣传强劲有力。完成三穗旅游宣传片、旅游宣传画册的制作;结合三穗民族文化,大力举办寨头二月二,木良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北侗圣婆节等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以开展高铁旅游为重点旅游市场,先后赴四川成都、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等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暨招商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三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旅游公厕54座、旅游步道50余公里、旅游公路120余公里、游客服务中心2座、智慧旅游景区

15、2个、新建旅游标识标牌500余块,建成了魅力乡村之旅、活力田园之旅、厚重文化之旅、生态山水之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二)现存问题虽然在“十三五”期间三穗县文体广电旅游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1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质量和效益仍待提升产业要素不合理,供给层次低。三穗县旅游以观光为主,门票经济严重,产品供给单一,缺乏休闲度假、定制化、体验性产品及夜游、冬季等特色产品;具有超强吸引力旅游度假区和A级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偏少,景区同质化严重,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不佳,购物消费比重较低;旅游商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餐饮业、娱乐业市场主体整体实力较弱;产业品牌化发展不足,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16、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创新发展不充分,旅游多元融合不足。全县文化和旅游与科技、互联网、大数据、夜游、演艺、场景体验等融合的创新型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与旅游融合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不充分,旅游产品、工艺品、演艺等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景区的文化和内涵提炼、融合不够。总体上在旅游+养老、旅游+文创、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等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休闲农业、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新业态培育处于起步期。此外,娱乐业态、商业业态明显缺失,夜间经济发展不足,消费拉动力弱,体验类项目不足,吸引力不强。游客过而不留,有区位没地位。三穗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一直以

17、来以黔东旅游的重要集散中心来定位。但是,与凯里相比,其区位交通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统计数据显示,每天过三穗的列车有14趟,而过凯里的列车有58趟,上海、北京、济南、福州、厦门、杭州、南昌、武汉、郑州等地游客均可乘列车直达凯里,远程游客来黔东南旅游更多的会选择在凯里集散。2019年,三穗接待过夜游客仅占总接待量的7.16%,游客逗留天数仅为0.7,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 .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基础仍需夯实改革力度不大,发展活力仍需激活。文化体育和旅游业自身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转变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进展较慢,制约文化体育和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事业和产业、政府和市场界定不清,管办不分

18、,代管分管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未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社会组织尚难完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产业政策、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文体场馆运行社会化水平不高、效益不佳,大文化、大体育和大旅游产业的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公共文体服务创新力度不强,社会力量参与文体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合力不够,联动发展仍需提升。伴随人民群众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共文化、体育和旅游服务主体和路径渠道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协同配合和联动推进的力度有待增强,加之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县局职能和基层社会组织相对薄弱,集约发展的合力还不够强。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携程网相关数据

19、显示,凯里的推介主页内容丰富,涵盖918篇游记、192张精彩照片等,而三穗的推介主页则仅有两篇游记。此外,对比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结果发现,百度搜索“凯里”得到2790万个结果,搜索“三穗”仅有375万个结果,相差2415万。三穗有一夫当关之势,却缺把关之夫。在旅游发展中,三穗还缺乏集散功能,留不住游客,旅游集散换乘还没有充分发挥,变区位为地位没有体现,距打造黔东旅游服务综合体还有一定距离。市场主体不强,竞争力有待提高。三穗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培育机制尚未完善,企业引入、投融资平台、发展政策等制度有待完善,多元化的商业银行、产业资金、信托基金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主体相对匮乏。产业发展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市场

20、主体数量偏少、规模较小,领军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机构较少,中小微企业活力不足,企业创新和核心竞争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延伸链较短。目前,三穗A级旅游景区等级最高仅为3A级,旅行社分社和网点仅有5家(含3家分社、2家网点),星级酒店仅有1家3星级酒店,旅游购物企业最大销售规模仅为百万级。文体设施薄弱,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三穗县缺乏影剧院、博物馆、游泳馆、体育馆、会展中心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群众活动场馆不足,公共文化设施滞后,影响到正常文体活动的开展。3 .发展保障不充分,要素支撑亟需增强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财政资金尚不宽裕,需要投入领域较多,对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服务水平和供给

21、效率不高。虽然经过五年的持续努力,全县的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发展布局日趋优化,但项目优势不太明显,居民群众难以尽快地享受到更多的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服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体育广电旅游的发展。人才队伍缺乏。文化体育和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人才队伍数量偏少,结构不优。专业领域里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领军型专业人才匮乏,开创性、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较少。同时,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不合理、岗位结构不合理,断层情况突出,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后劲明显不足,不利于基层公共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不足

22、,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梯队,中级以上的专业人员较少。保障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保障机制缺失,核心业务开展不充分,特别在文物的保护、修缮和非遗保护传承方面,专业人员缺乏,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设施场所欠账较多。三穗县文化体育广电公共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硬件支撑不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场所距离国家标准尚有较大差距,彰显城市建设水平、突出文化影响力的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明显不够。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不够,高端文化产品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高层次、全省性乃至全国性的文艺表演近乎空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于三穗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周边县比较相对靠后,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量、提质。由于存

23、在场所空间不足、设施设备陈旧、展陈方式落后、挖掘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等情况,对群众的吸引逐渐弱化,使用率也不高。二、“十四五”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体而言,“十四五”时期三穗县文体广电旅游事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一)抢抓新机遇1.强国战略新契机“二C)三五远景目标”要求到2035年,将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出“重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

24、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同样指出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2 .全域发展新集聚当前,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正着力推动形成

25、旅游业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共享的发展新格局。伴随文化旅游的开发由国内开发转向全球链接,国外专业文旅机构涌入中国市场,并带来国家公园、主题游乐、体育旅游、水上运动、旅游小镇等国际上较受欢迎的文体旅业态,文体旅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同时,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及区域的协同发展也促进跨区域的各类文旅项目集聚发展,依托以区域为中心的空间架构,文体旅融合发展将体现出区域扩散的特点。而在全域旅游导向下,旅游业发展从景区开发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县域品质的全方位提升,全域化趋势也愈加明显。“十四五”时期作为贵州省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关键时期,根据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成功创建

26、全域旅游示范省,这为三穗加快文体旅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3 .科技赋能新变革当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我国旅游业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新基建”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引导和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模式,构建丰富的数字化产品体验,促进旅游产业智能化发展。“十四五”期间,随着5G技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现代科技将在文体广电旅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体广电旅游领域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将超越传统融合模式,满足市场精准供给的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将应运而生,旅游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贵州省发布的“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平

27、台是文旅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核心体现,不断加速的智慧旅游是文旅与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形式。4 .文旅融合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十四五”时期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纵深发力期,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文旅融合将在多方发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旅游和文化、体育、医疗、养生、农业、工业、科技等产业的加快融合,将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产业载体建设将向文旅综合体、文

28、旅小镇等倾斜。一系列文旅融合政策的出台释放出较多的产业发展红利,将推动文旅融合载体建设由以往的旅游景区开发转向高规格、大规模的文旅综合体、文旅小镇等文旅集聚区,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打通文旅产业链条,实现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综合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5 .旅游产业化新动力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提出的重要指示,也是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战略举措。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

29、目标纲要也将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轮子之一,明确提出实现旅游产业大提质。因此,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我省“十四五”时期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成为贵州省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强大动力。通过“旅游+”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全局,大力发展“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四大新兴产业,构建更高质量、更高起点的新型产业体系,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开拓新格局。(二)应对新挑战1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跨境旅游带来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重视生态安全、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

30、文旅发展的“黑天鹅”事件,给文旅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居家防控期间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经济压力压抑了部分人群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人们因对目的地安全应急保障缺乏信心而形成远程旅行观望心理,中远程文化旅游市场、过夜游市场、场馆演艺市场开拓面临信心重塑的挑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和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新增病例,“十四五”时期文化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不确定性增多,文体旅部门以及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对此予以充分重视。2 .消费需求品质化的新特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减,旅游投资热度不减,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旅游消费市场仍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不断提升,旅游消费需求将逐步从大

31、众旅游时代向高品质旅游消费升级,进而呈现休闲度假、无景点化、非标化、个性化、自助出游等新特征。大众文旅需求快速增长、高净值人群增多,意味着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消费需求呈现出向品质化、中高端化转变的趋势。随着自驾游群体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消费将受到更多人青睐。消费者将更加注重舒适的消费体验、优质的消费环境、完善的要素供给和高质量的客户服务。3 .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利用的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地区文化和旅游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转变。文化旅游开发与生态、土地、资源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意味着文旅开发过程中资源约束趋紧

32、、生态保护从严、环境治理从重。如何减小文化和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文旅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4 .区域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各地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带来新的市场竞争。三穗周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空间是地域相近或资源趋同的,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产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强势区”和“阴影区”,区域竞争不可避免。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开发主题类似的文旅项目,发展业态雷同的夜经济,同质化产品的不断涌

33、现加剧了市场竞争。5 .优质文化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随着大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验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三穗的文化体育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体育场馆和传统景区面临提质扩容的问题,中高端需求供给不足、体验不佳,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滞后于市场发展,产品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文体广电旅游发展

34、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认真贯彻省委“一二三四”和州委“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以“文体旅深度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旅游+”“+旅游”为抓手,以旅游产业化为动力,以“公共服务+游客服务”双向发展的理念转型,加快推动三穗文体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三穗实现“一城二区三中心

35、”发展目标。(二)基本原则1 .坚持创新,推进融合升级全面贯彻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以“文化+”“体育+”“旅游+”建设为动力,坚持文化创新驱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深入实施跨界融合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构建和完善融合型的旅游产业业态、产业链、空间布局和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体育、城市乡村、商贸物流、医养康养等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的融合与提升。从项目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交流推广等多方面入手,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

36、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升级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2 .坚持协调,促进全域发展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与县域空间布局、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推动各类文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化全县文化结构布局,聚焦传统文化事业提升和新兴旅游业态的催生,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能力以及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文化体育事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产品结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均衡化发展,带动三穗旅游业从景区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充分发挥和释放

37、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培育多个增长极,形成全域联动、多极拉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区域联动,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西部大开发机遇,继续深入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抢抓黔东经济发展契机,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推进文体旅与交通、产业、科技、生态、民生等领域对接,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3 .坚持绿色,推动高质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推行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生态保护放在经济发展首位,正确处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守生态红线,推进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大力促进生态资源化、产业绿色化。充分把握经

38、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明确三穗文化体育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高A级旅游景区、高效益园区、高效能项目和高附加值的旅游产业链条,加强高端化、品质化文化体育广电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文化体育广电旅游高质量供给体系。4 .坚持共享,建设民生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强人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的,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弘扬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发挥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39、体系,实现富民惠民、共建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发展定位发挥三穗旅游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三穗现有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规划以“文旅融合”为核心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战略,以“黔东门户生态三穗”旅游品牌为统领,复合度假旅游、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田园生活休闲于一体,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黔东旅游集散中心、邛水河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以及贵洞、颇洞创建4A级景区为抓手,加快构建黔东旅游服务城和康养旅游走廊、自然山水和农耕体验走廊以及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产品体系,努力把三穗打造成为黔东旅游集散中心、康养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发展

40、目标1 .总体目标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目标,加强全域文旅特色资源开发,推进贵洞景区、颇洞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点谋划实施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邛水河康养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综合体及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到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到70亿元以上,旅游总人次达800万人次以上,将三穗建成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黔东旅游集散中心;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城乡统筹的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群众体育全面发展。2 .具体目标(1)公共文化体

41、育广电到“十四五”末,95%以上的县城社区、95%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组织机构。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面向大众”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健身环境,营造健身氛围,增强健身意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增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88.6%,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文化服务得到广泛普及,县域公共文化基础服务网络覆盖率

42、达到100%。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实现“四有”保护(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护机构),重大文物险情排除率达100%。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广播电视基础得到有效夯实,县域实现行政村应急广播电视体系全面覆盖。完善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供给丰富、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建设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43、;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履行职能;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推广全民健身。构建等级明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满足广大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15分钟健身圈。全面提高全县体育事业综合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的浓厚氛围。发展壮大文化体育产业。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现代新兴体育项目与传统体育项目协调发展。力争到2025年,创建1个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加快形成有市场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的观赏性竞技体育项目品牌。(2)旅游产业到“十四五”末,建成

44、相对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其产品、市场、交通、信息化等服务配套较为齐全,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序,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业在三穗的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在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就业、防止返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突出在三穗县经济转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地位。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加快融合创新和全域旅游建设,以“旅游+”为引领,整合资源,跨业融合、多维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旅游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市场品牌。着力将贵洞景区、颇洞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黔东旅游升级版。完成1家以上4星级酒店创建,培育1个以上文体

45、旅规上企业,成为带动三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促进旅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持续推进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接待游客量累计达8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70亿元以上。同时,加大市场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黔东旅游集散中心的影响力。实现旅游惠民工程。以智慧旅游为先导,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休闲功能,刺激和引导理性消费与文明出游。同时发挥旅游产业高联动性,进一步促进区域居民就业与再就业,实现旅游惠民,到“十四五”期末,全县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3000人左右,间接就业人数达到8000人左右,使其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表1:三穗县“十四五”

46、文化体育旅游发展规划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属性来源旅游业(9项)1接待游客数量(万人次)222800以上预期性/2旅游总收入(亿元)1970以上预期性/3旅游投资(亿元)1.66左右预期性/44A景区数量(家)02预期性/5旅游商品基地/街区(个)25预期性/6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家)01预期性/7星级酒店(家)13预期性/类别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属性来源8国内游客人均逗留时间(天)0.71.2预期性/9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10%预期性省总规公共文化服务(6项)10县城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95约束性国家标准11乡镇文化设施覆盖率(%)95约束性国家标准12村级文化

47、设施覆盖率(%)95约束性国家标准13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约束性国家标准14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保护(%)100预期性/15县域公共文化基础服务网络覆盖率(%)100预期性/体育(7项)1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1.232.0约束性国家标准17县城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95约束性国家标准18乡镇体育设施覆盖率(%)95约束性国家标准19村级体育设施覆盖率(%)95预期性国家标准20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88.6预期性国家标准21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8预期性国家标准2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2约束性国家标准四、重点任务(一)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全面深化文体广旅深度融合始终把文体广电旅游改革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推动文体广电旅游工作融合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支撑和涵养滋润作用,努力开创三穗文体广电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1 .探索管理体制创新以“文体广电旅游机制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体广电旅游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融合方向,将政府管理、服务和引导的合力,企事业单位创新经营的动力,社会组织协调促进的推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