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64486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艺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国家、省、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部署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XXXX艺术学校创建于1976年,从最早的文艺班发展成现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新校区位于沂河新区XXXX科教创新城,占地215亩,总投资7亿元,总建筑面积规划10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是鲁南地区唯一的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2、,全面贯彻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校47年以来,学校以“立足XXXX,服务XX,建设全国一流高水平艺术职业学校”为目标,秉持“让每个学生都出彩”的办学理念,坚守“崇德守信,笃学精艺”的校训,涵育“团结、自信、勤奋、担当”的校风,创造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气象。(一)“十三五”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1.构建了“立德树人、德艺双修”育人格局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艺双修的办学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创新德育形式,拓宽德育途径,构建“立德树人、德艺双修”的育人格局,全面

3、提高了学生素质。2,打造了纵横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持续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学校开办了五年制、三年制中专班,学校现有3+4、三二连读、升学班、职业班四个办学层次,设置了舞蹈、音乐、绘画、播音与主持、幼儿保育、戏剧表演、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文物保护技术、直播电商服务等11个专业。与XXXX大学联合办学招生培养3+4舞蹈表演专业本科学生,与XXXX职业学院、XXXX大学沂水校区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了三二连读大专班。稳步提高招生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舞蹈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绘画专业、

4、幼儿保育专业、戏曲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支撑了地方艺术培训、学前教育、旅游服务等服务产业的发展。3 .完善了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学校在产教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技能培训等方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有力提高了创新型、技能型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深化了与地方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建立了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学校持续推进校企共建“双师”队伍,每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达40余人次,实时掌握了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与XXXX小龙人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XX

5、X市舞加舞艺术培训、XXXX云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XXXX红色沂蒙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展全省相关行业职业培训1500多人次。为促进产教融合,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利用实训课时间组织学生走进合作企业,体验了丰富的职场生活。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2022年,学校共有校内外实训基地11个,工位3600个,生均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位数为L26。2022年,学校与根之情幼儿园、青岛府新大厦、思源幼儿园和小龙人教育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搭建了专业实践性平台。2022年,学校合作企业接收实习生602人,在校生总数2853人,当年合作培养比例占在校生数的21.1%。4 .强

6、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实施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了一流的师资队伍。稳步提高了“双师型”教师比例,获得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行业特许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以及行业公认的等级证书)者8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3%o积极打造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在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方面,多渠道聘用首席技师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5 .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根

7、据社会发展、岗位需求变化和学校发展实际,持续修订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探索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全面落实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试点建设工作。结合专业学习实际与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依托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1+X”证书考试,探索了“岗课赛证”育人机制在艺术职教领域的实践路径,实现了“以证提技,以考代训,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学校致力于提高教材建设质量,严格教材选用程序,各教学部积极筹划校本教材的修订与新编。6 .拓展了国际合作交流空间学校较早开展了国际间的横向联合。韩国水原大学与XXXX艺术学校签署了生源基地合作办学协议书,在校内建立了水原大学生源基地,招

8、收“3+4”分段培养合作模式,学生在XXXX艺术学校毕业后,由水原大学负责指导学生办理留学手续指导,并通过韩国语言考试,即可转入水原大学继续深造。学生招生办公室拟定了国际学生招生宣传方案、审核要求、录取程序和鼓励政策等,力促国际学生人数“阶梯式”增长。7 .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XX省和XXXX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有序组织开展了各类技术服务、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着力培养适应艺术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重视与社区加强合作,担当社会责任,鼓励艺校学子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学校驻地所在社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校充分挖掘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

9、教学实践中,为XXXX文化市场提供了红色文化服务。8 .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新校区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积极协调下,XXXX艺术学校新校区一期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面积达1010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6786平方米。建设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智慧琴房、数字影像技术实训室、艺术设计与制作实训室等艺术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学校下一步的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做了充分准备。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按照XX省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幼儿保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生均拨款2800元,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绘画、播音与主

10、持专业生均拨款4500元,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879.11万元。完善了经费管理办法,科学使用公用经费,落实好校外实习实训支出和教师培训支出,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经费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在项目投入方面,为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证经费及时、足额地投入到教学中。(二)发展形势分析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11、(1)积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我国目前积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提升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和企业集团。积极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2)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统一设计、长期规划、分步实施

12、,统筹文化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数字化,以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为目标聚集文化数字资源,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基于文化大数据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3)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我国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等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应用。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业态,培育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4)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颁布实施

13、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文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更多文化惠民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

14、平。2 .我国职业教育的新政策我国当前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对新需求,我国出台系列职业教育新政策,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对接市场,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体现了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新时代新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自身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15、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阐发了“三教”协同和“三融”发展思想。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各方互动联动协同发展机制为改革方向,以探索省域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战略任务,做好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等5方面重点工作和4方面条件保障工作。XX作为教育部与省级政府共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绩效工资、办学自主权、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等各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做法,基本形成了职教改革的“

16、XX模式”。XX拥有国家中职示范校6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15所,数量分列全国第一、第二位,每年培养70多万名职教生,职业教育实现“一校一特色”。XX省探索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改革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以测试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XX推动“五权下放”改革,将学科专业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等全部下放给学校,支持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自主确定用人计划、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实行事后备案,激发学校内生动力。2020年,XX省10部门联手出台支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意见,将教育交流与其他公务外出区别管理、区别

17、安排。2020年,XX省职业院校在国(境)外设立办学点43个,累计培训中资海外企业员30余万人次。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1)办学模式趋于多样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从教育规模和水平来分,主要有精英教育模式和大众教育模式;从办学主体来分,存在政府办学模式和行业办学模式,随着高校专业目录调整、扩招、教育改革的推进,行业办学逐渐转变为政府办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综合分析每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统一,以及政府办学和行业办学的互补。(2)产教融合

18、办学体制逐渐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把“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一大批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但是,在具体实践层面存在产教融合不深入、不持久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与周边产业相关度不高,缺乏区域性、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导致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参与缺乏激励政策,导致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独角戏”等现象。(3)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学校

19、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职业院校在教师、教材、教法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首先,学校在教师选聘、编制、管理等方面问题,导致“双师型”教师不足;其次,教材存在陈旧老化问题,教学内容没有紧盯技术和产业升级需求,不能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最后,教法上存在“理论灌输多、实操实训少”的状况,缺乏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做法。(二)我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 .办学特色有待凸显学校办学定位有待明晰,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亟

20、需在总结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把握新形势,掌握新政策,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2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学校不断扩大规模,但人才培养质量并未随规模扩张而提升。培养的人才与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脱节,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难以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在校生高质量获奖数量少,层次偏低;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专业对口率低,发展渠道窄。3 .教师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按照国家师生比标准应核定教职工编制数为399,现有在编教职工数仅为106,劳务派遣教职工数为81,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偏低,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亟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

21、力吸收优秀专业技能人才,扩大教职工队伍规模,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瓶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4 ,专业建设“有山无峰”学校在专业建设、整体课程开发方面能力较为薄弱,核心专业、优势专业特色不明显,缺少国家级示范专业点、XX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XX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化专业,缺少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未来需持续探索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建成系列精品课程资源。5 .多元育人机制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体制不完善,缺少清晰的制度设计和可持续的实施推进策略,顶层设计与实施缺乏协同,行业企业和机构的作用未充分

22、发挥出来。亟需全面深入了解社会文化产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实际,拓宽产教融合路径,扩大校企、校团、校校之间的多元合作规模,丰富合作形式,开拓学校多元育人新格局。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和XX省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和艺术传承政策为指导,坚持“立足XXXX,面向XX、辐射全国”的办学思想,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服务XX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二)战略目标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XXXX,服务XX,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艺术类职业学校。

23、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到2025年,基本达到省内一流。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对标国家“职教高地”战略和“双优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达到国家“双优计划”中职学校建设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第二个阶段,到2030年,整体达到省内一流。对标国家“双高计划”,到“十五五”末,办学条件和育人水平达到高职院校的设置标准,为升格为高职院校做好充分准备。其中5个专业进入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化专业行列,2个专业入选国家示范性专业行列,内部治理和办学文化趋于成熟,优势特色更加彰显,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

24、完善,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居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三、中长期发展重点任务及措施(一)人才培养质量工程1.崇德守信,完善德育机制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围绕“德艺双馨”育人目标,将“三全育人”与“五育融合”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拓展德育途径,将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活动融入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学校的德育必修与选修课、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包括团队活动、志愿者服务)以及职业实践进行整体规划,完善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常规制度为抓

25、手强化管理育人,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加强活动育人,打造“每月一主题”德育活动机制,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到2025年,获批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到2030年,获批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笃学精艺,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实施“专业精、文化强、视野宽”的育人策略,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的试点建设工作,以证提技,以考代训,以赛促学。各专业群协同外聘实践导师,联合实施专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建立学生技能竞赛机制,实现参赛学生全覆盖,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及“桃李杯”“荷花奖”“文华奖”“群星奖”“泰山文艺

26、奖”等专业竞赛。到2025年,90%以上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各专业群学生获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比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3-4个。到2030年,各专业群学生获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比赛一等奖2-3个,二等奖4-5个。推动专业竞赛与出人才、出作品两手抓,将专业竞赛与课程教学融合,把专业技能大赛成果打造成精品,培育为优质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每年承办或举办市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探索参加国外艺术技能大赛。到2025年,承办或举办2-3次省级及以上艺术类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专业教学展示现场会,通过发布成果,推广经验,产出一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标志性成果

27、。3舞台-讲台、校内-校外”相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全面实施体现艺术教育特色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到2025年,所有专业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通过“校-院团-企”三方协同,实现舞台与讲台的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融合。深化产教对接,推进产教融合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4.对接信息技术发展,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到2025年,建立校内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课件、微课等资源网络共享,促进专业教师网上交流和学生远程学习。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扩大社会服务能力,到

28、2030年,建成一批面向社会开放、具有先进性的艺术类数字化课程资源。5,艺精而创,加强实训实习与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训资源共享、实习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发新的实习实训合作单位,不断扩大学生实习实训领域,扩大就业出口。科学制订实习方案,严密组织实习工作,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加大艺术专业实践力度。到2025年,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教学计划总课时60%左右,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训课开出率达100%o按规定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实现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网络化、系统化,利用成才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

29、业观。到2030年,实现在校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6.稳步扩大在校生规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扩大招生宣传,到2025,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3500人以上,到203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学习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到2025年,校内外实训基地达13-15个,生均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位数为1.5-1.8;到2030年,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少于8万册。(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1.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和XX省对艺术类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和政策引

30、领,结合XX省特别是鲁南地区文化行业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求,按照“强化特色专业、拓展新兴专业、重塑传统专业”的建设思路,建设体现艺术职业教育特殊性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重组凝炼既有的11个专业,夯实音乐表演、绘画、舞蹈表演三大基础性专业。加快专业高地建设,到2025年,形成以音乐、美术、舞蹈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优化提升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戏曲表演专业的培养质量;创新发展幼儿保育、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稳步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直播电商服务专业等。重点筹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等。到2030年,5个专业进入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化专业行列,2个专业入选国家示范性专业。2 .强化

31、艺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课程体系全面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文化艺术产业先进元素融入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资源开发、实践教学设计等环节。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对接艺术类职业标准,构建适应区域文化产业升级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其中音乐表演专业重点发展*方向(如湖北民歌、乐器修造等);绘画专业强化*方向(如唐卡、藏画、文物修复等);舞蹈表演专业着重强化*方向(如中国舞、花棍舞、东北秧歌、少数民族舞蹈)。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开好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劳动等课程。用好国家统编教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32、校本课程特色化。到2025年,各专业至少开发2门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全校开发1本以上省级规划教材;各专业建设1门以上优质课程,全校遴选建设2门以上校级优质开放课程。到2030年,实现学科优质课程资源库开发率达100%,市级以上优质课程资源达15门以上。3 .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开发特色课程资源严格教材选用程序,积极和高职院校、普通本科高校合作开展专业核心教材的筹划与撰写。升级传统课程,深化教材改革,广泛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在线课程资源。到2025年,各专业群编写或参与编写高水平教材23部。将课程建设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教育资源的开发相结合。

33、加大XX吕剧、柳琴戏、沂蒙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沂蒙精神、鲁南艺术传统等文化艺术资源。到2030年,各专业群开发有特色的省级优质选修课程5-7门。(三)合作与发展工程1.深化“中职-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提档升级进一步拓展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对口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到2025年,与XXXX职业学院、XX英才学院等高职院校协同共建“3+2”“3+4”育人模式,开展“贯通式”合作培养。通过学制衔接、合作开发新课程、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选择和发展空间。根据艺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国家对艺术高等职业学院办学的指标要求进行顶层设计

34、,统筹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增强办学软、硬件实力,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办学空间,争取到2030年,跨入高职艺术类院校行列。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扩大订单培养规模结合艺术类职业教育特点,健全“对接艺术产业、产出导向、学生中心、自主完善”的专业育人机制,通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多元协作机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艺术类人才。到2025年,与XXXX蒙山沂水演艺集团、XXXX市青年民族管弦乐团、XXXX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沂蒙文化艺术中心、XXXX市文化馆、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协会、XXXX市音乐家协会、XXXX市美术家协会、XXXX市舞蹈家协会等机构广泛合作,扩大委托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到2030年,委托

35、培养、订单培养合作单位达到3-4个。通过专业联盟、专业建设指导、教师交流、对口培训、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大中小学、行业企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艺术行业单位、高等院校协同开展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研发、课堂教学改革等活动。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新模式,牵头成立鲁南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到2030年,参与的学校、企业、研究机构达10个以上。3 .训育并举,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推进社会层面的艺术水平考试和社会人员的艺术类培训工作。在既有获批的器乐艺术指导职业等级证书和数字影像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面艺术培训规模。将教学和培训相结合,积

36、极参与音乐、美术等专业考级教材开发和出版。到2025年,独立或联合出版专业考级教材1-2部。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与XXXX小龙人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XXX市舞加舞艺术培训、XXXX云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XXXX红色沂蒙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到2025年,投标并承办省市艺术类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2-3个;到2030年,承办XX省中小学艺术类教师培训项目3-5个,每年承担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2倍以上。4 .满足新农村美育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积极参与“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以艺术宣传、艺术演出、艺术教育、礼仪服务等形式为载体,推进艺术为社区服务、为农村新市民服务

37、,为鲁南地区培育一大批非学历艺术类人才。到2025年,到教育薄弱乡镇开展艺术下乡活动2-3个,开设青少年“艺术研学”夏令营1-2次,使农村青少年近距离接触艺术创作与学习过程,开拓艺术视野,体验艺术创作,增强对艺术的兴趣及审美力,陶冶情操。到2030年,帮助沂蒙山区2-3所乡村小学建设艺术教室、提供艺术活动方案、培训美术教师。不定期组织乡村儿童青少年走进XXXX艺术学校开展艺术职业体验。5 .深化国际化办学,拓展培养视野推进国际化开放办学。深化韩国水原大学与XXXX艺术学校的“3+4”分段培养合作模式,增加合作专业和学生数量。到2025年,招生学生人数达到50名以上;到2030年,招生学生人数达

38、到100名以上。与国外艺术院校开展合作育人。通过邀请国外专家来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大师课”、学生出国研学、访学、留学以及引进艺术高端赛事等方式,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实质性推进。(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1 .打造专兼结合高水平师资队伍配备与学校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到2025年,力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到2030年,大

39、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参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任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2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对个人成才和成长进行规划,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为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提供机会,为业务素养提高提供舞台。落实国家、省、市三级培训,完善教师个性化培训,构建以教育教学实

40、践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完善校本培训机制,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名师优课”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每年选送20名以上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中青年专业教师年度培训人数达70%以上。设立专项基金,每年支持2名以上优秀教师举办个人演出专场或书画展览,支持教师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1 开展“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创建工程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把名师培育和教学团队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位置。出台教学名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设立学校“教学名师”、“名班主任”、“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构

41、建名师带动、平台支撑的团队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打造5名以上校级名师,10名以上学科专业带头人,25名以上校级教学能手,2名沂蒙名师和沂蒙名班主任,1名XX省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1个“XX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到2030年,力争培养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2名,2个“XX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4 .聘请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聘请一批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来校任教,聘请院团企业骨干来校兼职,与合作企业共建教师工作站、技艺技能传承创新等合作平台,开展项目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形成了团队协作共同体。到2025年,邀请2名以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名家

42、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选聘产业教授3-4名。到2030年,各专业都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名家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5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修订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岗位考核和聘期考核聘任管理办法,建立目标任务清单,按教师职称、类别明确岗位任务,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年度“盘点”,强化目标管理,实行末位亮牌预警。完善动态调整激励机制,出台绩效工资和考核奖分配实施方案,实行部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推动部门绩效工资和考核奖分配与学校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根据各部门完成年度目标考核情况,设立一、二、三等奖,按相

43、应比例划拨奖励性绩效,积极营造创先争先良好氛围。健全岗位绩效分配机制,突出个人业绩贡献。(五)学校文化建设工程1 ,强化文化育人品牌把沂蒙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融入学校办学全过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育人专题网站,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一批高质量可视化具有沂蒙特质的标志性成果。加强沂蒙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研究,充分发挥校史育人功能,把校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不断强化沂蒙文化育人品牌影响力。2 .推动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设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指导教师”、“精神文明先进

44、个人”等荣誉称号奖励专任教师;设立“精神文明先进班级”、“行为规范示范班级”、“礼仪之星”、“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奖励学生;通过这些荣誉称号,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师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打造全体师生员工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的执行力、学习力、创造力,和勇于开拓,善于沟通协调等行为文化,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3 .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艺术学校专业文化相统一的校园景观和标识体系,完善校史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载体,打造羲之书法长廊、诸葛亮智谋文化长廊、沂蒙红色文化长

45、廊、东夷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长廊。开展创建“一专业一品牌”活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突出“艺术”、“职业”特点,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六)治理能力提升工程1.依法治教,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纪委监督保障作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基层组织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不断完善“

46、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治理体系。4 .科学治教,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体现艺术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推行职业学校系部制改革,给予专业系充分自主权,推动中层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建立工作清单管理机制,实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实行月度工作报告制,每月定期向全校教师汇报工作进程,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改进措施,推进学校年度目标实现。到2025年,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成立校内外专家学术委员会,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到2030年,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合理设置和调整内部管理机构,明确职

47、责,减少管理层级,下移管理重点,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5 .民主治教,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更多师生表达沟通的机制和渠道。加强对工、青、妇、民主党派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发挥其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完善教代会制度,强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保障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校务公开逐步实现:组织机构标准化,公开内容标准化,公开方式标准化,公开程序标准化,监督保障标准化。(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按照省示范性优质特色中职学校要求设计完成新校区建设,以高标准、高规格进行规划建设,到2025年,逐步推进新校区二期建设完成28000平米,完成基础设施

48、建设,推进水电、网络以及各项设施设备采购工作;到2030年,建设功能齐全的智慧教室、实训教室、多功能社团活动室等现代化信息教学场,充分满足学生课堂教学、实习实训I、社团创生需要。2,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按照XX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2022)要求,根据学校特点,整合现有分散的信息化系统管理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校园。到2025年,建成面向教学、学生、行政、后勤、教科研管理等各类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教学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生活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安全数字化;实现“一站式服务”,包括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到2030年,持续创新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跨时空共享。四、中长期发展目标的主要保障(一)服务学校特色发展,加强思想和组织保障建设首先,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开展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深刻把握艺术职教规律,统一思想,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干事、开拓进取的集体。其次,重视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和考核,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第三,学校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全面部署规划的设计、实施和调整;成立专项规划小组,负责监督、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