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篇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篇1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人才建设工作计划篇820_年,我区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城区”的发展战略,立足改革创新,瞄准弯道超车,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学科快速发展,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强化计生目标责任管理上取得了明显进步,全区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和计生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区人民医院建立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办医关系,挂牌大学附属一院医院;区中医院与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合作办医,挂牌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区妇保院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办医,挂牌省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分中心;区慢性病防治院与医学院、区二院与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区社管中心与科技大学
2、同济医学院签订合作办医协议。植入式合作办医显著提升了我区学科核心技术水平、学科管理能力与影响力。20年,我区率先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推广至全人口(持人身份证或居住证人员),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便利、体贴和被尊重,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增进医患互信,有效缓解看病“三长一短”难题,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央、省、市多家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全年“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惠及患者94.7万人次,截至12月,诊疗人次已占区属医院院本部总诊疗人数的71.5%o(1)“双百工程”引领全民健康教育。深入社区、学校、幼儿园、企业、机关等场所,举办讲座160场,参与群众约1万余人次。在全区各街道办行政服务大厅、各社区工作站
3、建设健康书吧104个,配置健康图书200余万册。(2)健康五件套促进健康自我管理。倡导控油限盐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放首批20万套“居民健康五件套”(控油壶、限盐盒、限盐匙、bmi测量尺、健康素养读本),设置健康自助检测点10个,供居民免费自助测量血压,提升健康自我管理水平。(3)健康细胞助力健康城区创建。制定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医院等“健康细胞”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创建活动,现已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各2家,以点带面推进健康城区建设。(4)九大项目推进优生惠民工程。开展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前地中海贫血干预、优生知识百场宣讲、不孕不
4、育诊疗、生殖健康筛查、伤残儿家庭再生育关怀、避孕节育优质服务、优生健康爱心扶助、科学育儿指导等九大优生健康项目,完成健康筛查L7万人次、风险评估L5万人次。通过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发挥卫生的技术资源优势和计生的行政资源优势,明确由区计生中心负责项目的协调、督导和数据统计工作以及宣传、培训和对街道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区妇幼保健院落实技术服务工作,专门成立婚前及孕前优生检查工作项目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两支队伍负责专项业务工作;街道计生科、计生服务站负责宣传发动和对一般人群进行随访,扎实推进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卫生计生服务一体化,提高卫生计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设立区质量控制中心,结合基础条件、运行管理
5、与发展潜力等因素设立9个专业分中心并挂靠在相应医院,标化医疗卫生行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与管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区属医院住院病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覆盖,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阳光用药制度建设,加强阳光用药工作督导,深入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7家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及辖区其他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区属医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任工资兑现工作。以高校定点招考、社会公开招考、英才计划等形式广纳贤才,全年公开招聘职员、规范化培训学员177名,选聘博士或高级职称人才11名,启动区卫计系统“英才计划”,吸引1
6、0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区属医院实习(引进8名)。组织系统干部参加市干部在线学习,组织卫计系统管理干部59人赴港参加卫生管理知识培训,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累计189班次,规范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管理工作,外送进修学习_8人(境外进修4人,境内进修4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全年申请并立项128项。进一步强化科研课题阶段性报告与结题工作,全年完成结题170项,8.完善机制促进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在区属医院取消定人定额补助方式,推行基本医疗经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核拨的分配制度,卫生经费分配适度向公共卫生(包括社区卫生服
7、务)领域倾斜,统筹兼顾供方和需方的卫生投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步发展,促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趋合理化。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全系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区人民医院后期建设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及60%的基坑开挖任务;区中医院后期建设工程完成83%基坑开挖任务;区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分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总工程的90%;区妇保院住院部二期工程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区二院住院部大楼重建工程拟采取股权收购的形式完成莲花山园林综合楼所有权转让,现正在办理股权收购的前期工作。本年度区属医院政府投入43622万元,分别比2011年(36794万元)、2012年(33655万元)增长18.6%和29.
8、6%,平均增长8.9%。其中:部门预算39426万元,分别比2011年(27702万元)、2012年(30275万元)增长42%和30%,平均增长19.3%。政府投资4196万元,同比增长24.2%(政府投资为决算数)20_年,区属医院陆续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面临病床萎缩、空间受限、交通受阻等不利条件,区属各医院积极应对困难,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数量与质量的逆境抬升。区属各医院总诊疗量达6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门急诊患者4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出院病人5.1万人次,同比增长5.1%。区属各医院业务收入101,475万元,同比增长11.2%,完成白皮书下达
9、任务的100.5%。在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中,4家区属医院均获评a级单位,为全市唯一的参评医院均获a级的行政区。(1)扎实推进社康中心网底建设。一是成立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提升社康中心统筹管理水平;二是拟定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置规划(20_-20_年),规划设置80个社康中心,包括10所区域性社康中心;三是研究区域性社康中心设置标准,完成首批3所区域性社康中心选址;四是探索建立非公立社康中心以奖代补工作机制,实施服务绩效与经济绩效相结合的绩效考评体系;五是完成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2)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全面覆盖。自20_年5月27日起,全区正常营运的社康中心IO0%提供家
10、庭医生服务,实现辖区94个社区全覆盖,家庭医生总量达257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计划累计签订服务协议89503户和253343份,累计提供家庭医生服务994808人次。按照“继承传统、规范管理、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和优势学科,进一步推进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工作,修订完善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开展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并形成一定的特色,20_年,区中医院获列入省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制定区中医馆建设服务标准(试行),并对中医馆及中医坐堂诊所进行检查评估,全面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免费婚前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条龙服务成效显
11、著,婚姻登记27456人,婚检孕检19332人,婚检孕检率70.41%,位列全市第一。辖区三大公共卫生项目(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3岁以下户籍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两癌”筛查)全年共服务9002人次,核拨专项经费96.23万元。在全市率先推行以“社区孤独症早期筛查、户籍儿童神经发育筛查和集体儿童心理行为筛查”为主线的“社区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模式”,全年筛查39162人次。完成乳腺癌筛查32088人,宫颈癌筛查74763人,增服叶酸6478人、生殖道感染防治人数702626人。全年救助贫困孕产妇448人,发放救助费用74.3万元。辖区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7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O7
12、%o,全人口早孕检查率81.86%,系统管理率为80.03%,各主要指标保持全市最优,区妇保院连续7年获评市妇幼卫生先进单位。启动35岁以上患者测血压工作,全区管理高血压人数38784例,管理率52.53%;管理糖尿病人数12693例,管理率49.22%;结核病电子督导服药系统实现社康中心全覆盖。加强慢性病监测,恶性肿瘤新发病例6083例,同比增加18.05%,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脑卒中新发病例报告数为2982例,同比增加34%;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病例报告数为874例;伤害报告26016例,同比上升7.84%o全年排重性精神病人5328例,新纳入社区管理重性精神病人3092人,启动精神
13、疾病主动式社区治疗(act)项目工作,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报告制度。全年甲类传染病“0”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3922例,丙类传染病报告574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434人,报告性病7868例,现症麻风病人4例;严密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在辖区内3家大型农贸市场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的应急监测工作,对发现阳性标本的农贸市场停业整顿并开展大规模的消杀处理,紧急采集50余名从业人员血清样本送检;完成hiv抗体检测355369人次,查出hiv抗体阳性351人,全年发放安全套37万只;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工作,完成
14、脊灰疫苗接种34323人次,麻疹疫苗接种32125人次,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6.40%、96.42%o调查处理公共卫生应急事件366起。区疾控中心获评省十佳医疗卫生机构。组织控烟专家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明查暗访活动,对医院戒烟门诊开设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巩固禁烟成果。在区委大堂举办“531世界无烟日”创建“无吸烟机关”活动,播放控烟宣传片,展出“珍惜生命、远离烟草”图片展32版,发放宣传资料12种3000余份(册)。与市健促中心联合举办“市首届千人劝阻吸烟活动”,组织100名志愿者担任控烟劝阻员并到医院、学校、地铁、公园、机关单位、酒店餐馆、百货商场等场所进行控烟宣传,派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
15、,与市健促中心、市控烟协会联合开展“无吸烟场所示范点”创建活动。全年受理社会医疗机构设置申请100件,受理社会医疗机构变更107件,受理医务室申请10件,受理注销19件。社会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81个,组织专家现场验收169人次。完成医师执业注册(含变更)1112人,护士执业注册(含变更)565人。出动执法人员471人次、车辆92车次,清查无牌无照诊所98间,依法取缔26间,拟立案处罚10间。全面启用“_9”信息系统行政处罚子系统,共实施处罚188宗,警告49宗,罚款_0宗,罚款金额29.93万元,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组建区卫计系统医疗保障队伍、卫生应急队伍,承担并圆满完成包括文博
16、会主(分)会场医疗卫生保障、地铁9号线万科金色家园围墙拆除现场应急医疗保障、全国助残日温暖行动医疗保障等各级政府安排的或社会大型文体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派出医疗保障队伍45批次,派出医务人员约_0余人次,出动车辆近80余台次。调整20_年计生挂钩帮扶责任分工,抓好区、街道、社区三级挂钩帮扶工作,落实计划生育责任人述职制度。关注计生队伍建设,全年对在社区计生岗位工作满10年的52名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协调解决计生协管员待遇问题,培训计生干部600余人次。健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重点做好建卡、删卡和管卡管理与信息安全维护,做好全员人口数据的“查漏、补缺、纠错”工作。开展计划生育弄虚作假专项
17、治理行动,抓好信息采集、核实、录入和汇总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瞒报出生、刻意错报性别和政策属性,保证源头信息质量。制作打击“两非”宣传版画,张贴打击“两非”有奖举报电话,在辖区医院、门诊部、诊所、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张贴严禁“两非”行为的警示宣传画,全年开展“春风送温暖”“关爱女孩”“扶助计生贫困母亲”等宣传服务活动358场,慰问计生困难家庭910余户,送出慰问金90多万元,借助微博等新兴媒体,积极营造和谐计生社会氛围。深化与市、市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户的摸底、核对、信息反馈和上门服务管理工作,籍问题户约三分之一签订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协议,五分之一签订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协议,解
18、决一批流动计生管理“三难”问题,健全区域协作和信息互通机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据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办法,启动对失独、伤残家庭的特别资金扶助、特别养老扶助、特别医疗扶助与心理扶助工作。20年,为符合扶助条件的112户家庭(188人)发放特别扶助金_5.6万元。全年共合计发放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独生子女保健费、避孕节育奖励补助等各类奖励扶助金约_47.8万元,落实率为100%。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认真查找在改革创新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办会、办文效率,严格执行接待、出差、公车使用等有关规定。为每名工作人
19、员加装姓名牌,为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加装满意度测评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培育务实亲民为民的工作作风,深入群众调研,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对区属公立医院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与领导班子的绩效、评优挂钩。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教育,将客服中心工作站前移,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患者的投诉,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减少医患矛盾。落实出院病人跟踪随访制度,每周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一次,对特殊病人提供上门回访服务。组织学习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八不准”、“五条禁令”等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基层各单位实际,对重点岗位、敏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廉政谈话,促使全系统工作人员
20、进一步增强党纪、政纪、法纪观念,提高医务人员遵守医疗卫生职业道德操守的自觉性,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编辑廉洁从业短信发给职工,强化教育和警示作用,对药品经销商进行警示谈话,筑牢抵御商业贿赂的防线。总结20_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卫计局向关心、支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领导,向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忠诚为人民健康和优生优育服务的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0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线,以
21、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优秀卫生人才下沉(双下沉),实现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公众满意度提升(双提升),推进我区卫生计生事业长足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中心思想,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正面教育为主、批评与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领导带头”的基本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
22、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深入查找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重点查找和解决“门难进,脸难看”、收受“回扣”与“红包”等问题,完善医疗卫生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考核评价机制,将考评结果与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院长接待日”“就医体验日”等活动,重视患者、市民意见的收集,完善患者投诉首诉负责制,加快各医院一站式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集中开展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免费无线网络覆盖、就医指引与秩序维持,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推进法人治理试点改革。选取区妇保院为我区事业单位
23、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深入调研论证,召开由相关部门、专家和试点事业单位参加的研讨会,制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方案,牵头筹建理事会,指导试点事业单位草拟法人章程、理事会章程及相关配套文件,按程序报批后推进落实。二是探索建立区属医疗联合体。推进医疗机构联网运营,探索在区属各医院间建立以技术为纽带的医疗联合体,选定一家医院作为“核心医院”,其余成员单位为“合作医院”,注重医院之间技术互补互助及资源共享。以医联体的运营,促进医院间先进管理理念、优良文化的交流与渗透。三是深化“先诊疗后付费”服务。设立“先诊疗后付费”特服短号,提高信息公信度与管理针对性。争取公安、社保等部门
24、支持,将“先诊疗后付费”个人诚信评价列入金融、保险、社保等行业诚信评价体系,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是落实区委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启动“阳光心理,幸福”重点项目。搭建心理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全年完成心理健康体检IoOOO人次,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4场,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2000人次,心理危机干预师资培训50人。启动青春健康进校园项目。开设青春期健康专科门诊、热线电话、网站宣传专栏,编写和印制青春期保健知识宣传册等,举办校医培训班、校园专题讲座,提高中学生青春期保健、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与医疗保健服务便捷性。强化健教提升居
25、民健康素养。继续开展百场健康讲座,保障健康书吧有效运作,满足群众健康知识需求。围绕重点传染病、重点场所与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居民健康行为习惯。二是完善慢病职业病联防联控机制。探索辖区重点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机制,将专家下社区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健全辖区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提高慢性病、伤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卫生系统职业病防控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配合,协调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定期督查、及时反馈、有效联动的防控机制。三是探索行业监管与审批新模式。依托行业管理功能,聘请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专家为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
26、,加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自律,健全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行政服务窗口开展qc小组(品管圈)活动,进一步优化卫生计生行政许可流程,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简化办理程序,推进全部十四项区属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事项网上预申报和网上审批工作,实现行政许可与“织网工程”、商事登记改革系统的无缝链接。一是探索“1+n”社康服务模式。试点“1+n”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区域性社康中心为龙头,辐射周边多个(n个)小型社康中心并提供诊疗、检验、影像等资源与技术支持,带动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加强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解决社康中心业务用房、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问题,初步完成基本设备标准化配
27、置工作和3家以上区域性社康中心建设工作。二是完善“院办院管”运营模式。制定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改革方案,强化区社管中心服务管理职能。明确举办医院对社康中心的“院办院管”责任,健全举办医院责任考核评估机制,完善人财物相对独立、责权利基本统一的管理框架。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常态化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社康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结合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提高专家下沉社康中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在社区应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争在50%以上的社康中心提供红外线治疗、拔罐、刮疼等2种以上的简易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治未病
28、”的技术指导,举办专题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四是深入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计划。与加拿大大学、澳大利亚大学、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及香港大学等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国外成熟的家庭医生培养模式,推动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专家的综合服务能力。深化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内涵,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和健康管理率。会同民政部门,开展居家养老“365工程”,为3万多名65岁以上户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继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优先支持高水平、专科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举办,严格落实社会医疗机构监管责任,宽进严管,健全社会医疗机构考核评估机制
29、及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规范运营、优质服务的正确发展导向。充分发挥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用,赋予行业协会参与政府决策、行使行业管理的权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社会医疗机构健康发展。配合建工部门,保障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后期工程建设、区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分院改扩建、区妇保院住期间三期改造工程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注重内装工程的心理暗示、环境辅助诊疗价值,全面启动投入使用后的人员、设备、网络等配套工作,确保无缝衔接,协助完成莲花山园林综合楼收购及改造工作。推动“三库一平台应用”(简称“318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即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病历资源库、健康档案资源库三大数据库建设,建立
30、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综合管理、计划生育、药品管理、医疗保障、智慧便民、信息运营等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实现区属医院、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确保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就医负担,加快项目立项论证和招标采购,实现全区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与智慧“织网工程”的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植入式合作办医考核与激励机制,推进办医项目由普通扩面向专项深耕、由落地发芽向开花结果转变,推动合作办医向纵深发展。区人民医院与加拿大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神经医学中心,区中医院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
31、建立转化医学中心。加大高层次科研立项与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发科研积极性。完善9个专业质控分中心运行机制,挂牌成立第二批专业质控中心,实现区属医院质量控制专业化、医疗服务同质化、专业管理扁平化。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方式方法。20_年计划引进各类卫生人才240名,其中,学科带头人10名,骨干人才30名。推进柔性引才工作,借助植入式合作办医,引进知名专家、团队,开展业务帮扶、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推动建立我区卫生人才引进优惠配套政策,申请设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争取在医疗科研、住房租赁、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建立人才全周期培养制度。搭建职业发展框架,提高卫生人才的职
32、业荣誉感与归属感,增强人才凝聚力和向心力。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区分各层次人才,科学制定人才成长全周期培养学习计划。强化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改善卫生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与高校合作举办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加强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考核评估。三是健全人才队伍激励机制。评比表彰一批医德好、医术高的杰出医务工作者,形成精业务、优服务的良好人才成长氛围,进一步传播福医好风尚,弘扬正能量。建立首席专家队伍。分专业评选首席专家,并对获聘首席专家发放优秀人才津贴,实行三年为一周期的聘期制。建立学科发展激励机制,对于成功创建各层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给予突破现有薪酬标准的年薪待遇。对于成功创建各层级重点学科的团队,
33、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技术职称聘任职数等方面的给予适当倾斜。建立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期制、择优竞聘上岗,并按照一定比例预留职数,为优秀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留足空间。全面规范我区人口计生信息应用操作,切实保障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核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资格,签署保密协议,做好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员的备案存档工作。加大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力度,切实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将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当年生育妇女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属地单位计生管理责任体系,实现统计信息与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共享。修订属地单位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意见,将辖区市属医院管理责任划入区卫计局,推进市、区孕产、双查、四术信息共享。在辖区开展分娩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设立身份识别系统,提高医疗机构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秘站: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