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某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一、“两山”转化的“*路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近年来,*市某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推动区域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功探索出“两山”转化的“平安路径”和“平安案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为推动平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筑牢绿色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确保全区环境不超载、底线不
2、突破。建立区、乡(镇)、村(林场)三级林长制体系,扎实推进南北山绿化、)皇水规模化林场等工程,春秋两季义务植树“大会战”连战连捷,积极推进蚂蚁森林柠条造林工程,共种植933.3公顷155.5万株,累计受益420余人。2022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6%,“一屏四廊”生态空间格局不断完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扎实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和问题图斑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it水河流域排查整治,积极推进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6项问题和125件信访案件全面完成整改销号,境内渡水河各支流水质均保持在DI类以上。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建设绿色家园。
3、充分发挥平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小峡口道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主动对接融入“西宁一*都市圈”,积极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与全市全省同频发展的大格局。持续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环三横十七纵”的城市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以创城、创卫为抓手,提档升级环卫设施。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加大村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成3个流域52个村天然气工程和54个村污水管网工程,全区农村天然气覆盖率、污水管网覆盖率达60%以上,7个乡镇(街道)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和用气保障城乡一体化,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坚持产业融合,推动实现绿色发展。顺利
4、完成天然富硒土地标识挂牌,三合镇4040公顷和洪水泉回族乡2906.6公顷富硒地块成功认证“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马铃薯4066.6公顷、燕麦6000公顷,马铃薯地理标志1个,“高原硒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借助国家税务总局帮扶契机和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力量,大力发展“蚂蚁服务星站”“假发工厂”等数字化就业项目,累计培训596人次,就业276人,人均增收1.46万元Q按照“绿色、低碳、集聚、循环”的发展要求,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24兆瓦巴藏沟风力发电项目、6.9兆瓦洪水泉扶贫光伏项目、中水回用、污泥处置厂等项
5、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整合利用平安独特生态、文化、康养、红色旅游资源等各类优势,推动生态优势与文旅、体育、康养等产业有机融合,着力构建绿色新兴服务业体系,形成了“一心三带一环”大旅游格局,商贸文化旅游充满了活力,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提升绿色价值。以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县区为契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为依托,主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不断拓宽变现渠道。积极打造“两山”转化环境示范样板,全力推进生态体制改革、生态宜居建设等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挖掘了金山银山“价值”,提高了生产生活“
6、绿值”,提升了地方生态“颜值”。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生态养殖+光伏产业、全域旅游、三产互融、生态农牧业发展路径,培育青宏杏、冬油菜等优质新品种,成功争取连续五年、每年3000万元的全国制种大县项目,洪水泉生态种养、“平安驿”生态旅游、“大红岭”生态经济、“富硒”高原有机农产品等一批“金字招牌”,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推动平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二、全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市某县坚守“两山”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生态惠民,形成“6园+9带+N基地”生态产业发展布局,乡村旅游连点成线,“一核两带三大板块”的全域生态旅游布局已初步形成,农民群
7、众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经济饭”。强化绿色发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主动适应“双碳”要求,坚守招商引资绿色底线,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条,实现协调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某县将以规划引领找准高质量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县城规划、完善县城功能、打造精品区块。坚持接轨融入发展、特色差异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集聚集约发展,高起点规划产业布局,高品质完善县城功能,切实做好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等规划之间的融合衔接。协同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1+3+10”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川海同城化发展、通道资源整合协作等方面的先行示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推进城乡融合、新老城区融合、产城融合
8、发展,不断健全“五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并注重将沿黄河、渡水流域特色文化元素植入规划设计、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着力打造颜值高、品质优、底蕴厚的生态宜居新民和。以绿色生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结合省市级重大生态工程,坚持四水四定,重点围绕黄河、渡水河打造两河流域重要风光带和生态涵养基地,实现“绿不断链、景不断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积极争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切实做到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做好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稳固东部门户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农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充分发挥农
9、业大县优势,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机遇,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升华农牧联动、草畜结合“民和模式”内涵,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不断增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6园+9带+N基地”,加快发展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定制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谋划带农益农产业化联合体,持续做深全省高原粮仓、瓜果之乡、蔬菜基地三篇大文章。以绿色工业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绿色循环的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产业“四地”建设,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以电解铝、铁合金、氧化镁、负极材料等产业为依托,招引一批下游绿色产业,培
10、育更多市场主体,特别是争取打造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集群,积极构建“1+3+N基地”产业互补融合、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更强,推动民和从传统工业大县向绿色工业强县加速迈进。以生态旅游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持续优化“一核两带三大板块”文旅产业布局,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深度开发旅游精品环线和系列旅游产品,加快打造简约适度的特色民宿、乡村客栈、民族餐饮品牌,全力以赴把自然的禀赋和历史的积淀转化为民和发展的新优势,真正让生态旅游成为“魅力民和”的新名片。三、扛起干流担当强化源头责任谱写黄河故事循化篇章近年来,*市某县牢牢把握“三个
11、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保护、发展和安全,主动扛起干流担当、强化源头责任,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黄河出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11类以上,有力守护了“黄河安澜”,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某县将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高地建设为引领,注重保护、强化治理,久久为功守护“黄河安澜”。以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
12、为根本遵循,以最高的标准“护好水”,以最大的力度“育好林”,以最严的要求“管好田”,真正把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落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统筹推进护河水、治污水、防洪水、保供水、抓节水,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全民行动,坚持对标补短,高质量推进生态环保项目。探索实施碳汇交易,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坚持控新治旧,重拳整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牢牢守住自然资源利用上限Q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凸显优势、绿色赋能,凝心聚力书写“发展答卷”。坚持“稳一强二活三”,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
13、体系Q以入选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持续推动以“一核两椒”为主的特色优势作物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黄河彩篮”,依托13.6万公顷天然草场和6666.6公顷水域资源优势,扶持发展壮大种养业,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赋能增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助推大企业扩能增效、小企业提档升级。创优营商环境、扶强做大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注入新动能。坚持以文化旅游为引擎,深入挖掘、全域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黄河文化与自然风光、红色文化、民俗风情深
14、度融合,围绕基础提升和形象补短,争取谋划推进项目,持续加大对标志性景区的提质改造,加快运营水上游乐项目,以节为媒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打好黄河牌、红色牌、美食牌、避暑牌、乡村牌、民俗牌“六张牌”,让黄河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关键,精准施策、固强补弱,用心用情绘就“共富图景”。深研国家和省市政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持续释放新型城镇化对发展的拉动作用,让百姓获得感更可持续。加快推动城乡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强产业、优环境、促就业、稳保障、守底线,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让百姓幸福感更加可及。坚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平安循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民族和睦
15、、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民和乐的良好局面,让百姓的安全感更有保障。四、以青海零碳产业园建设为牵引带动园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工业园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松劲,围绕锂体系为主的电池产业谋发展,综合发挥园区零碳品牌和绿电优势,发展动力、储能锂电池中游产业,制备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材料,利用绿电资源、土地资源、交通枢纽优势吸引省外龙头企业落地;围绕光风氢能为主的新能源多能融合产业谋发展,结合入园企业在降低用电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和省内富余水电消纳,探索打造水电、风电、氢能消纳产业试点,以“飞地经济”模式推进与*等省内市州的能源合作项目建设,并鼓励新能源和储能装备企业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和储能设施;围绕绿色农畜
16、产品精深加工业谋发展,以现有的青藏高原牝牛产业示范园项目为基础,积极与青南牧区市州合作,引入农牧产品加工、中藏药开发、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等产业,并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销及品牌建设;围绕基于绿电能源利用的大数据科技低碳产业谋发展,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打造碳汇、大数据存储应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碳交易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突出园区“绿色”“零碳”发展优势,建立“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风险可预警、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落实”的园区碳足迹管理体系,规范入园绿电和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优化企业数据收集和共享机制,建成园区绿电溯源认证和企业碳监测、碳足迹追踪数字
17、支撑平台,服务园区产业落地、产品出口和零碳产业发展O立足园区交通等区位优势,推动四大产业转型升级不懈怠。围绕先进制造业谋转型,在锂电池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方面引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逐步建设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工业、高原生物制药产业,促进产业集群与融合相结合。围绕信息技术谋转型,依托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与中国(南京)软件谷等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开展合作,以引进的青海易华录数据湖、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项目为基础,通过省外成熟的技术、品牌优势与园区优势资源有效衔接,在物联网、区块链、数字经济等领域推进转型升级。围绕商贸物流谋转型,积极推进中国(*)
18、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促进与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协同联动发展,加大培育本土农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围绕文化旅游谋转型,充分发挥*自然气候条件,加快推进河洼民俗小镇、智慧养老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打造宜业宜居的康养住宅小镇。健全完善园区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强化东西部协作,依托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政策平台,积极探索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新路径,不断拓展与各支援方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招商引资,综合发挥园区零碳品牌和绿电优势,积极承接西部发达地区原材料和绿电需求大、用电特性
19、友好、适合青海零碳发展的非高载能产业,加快塑造零碳产业集聚竞争新优势,助力园区建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效益显著、模式先进的零碳产业园区。强化要素保障,全力配备教育、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新区城际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供电、供水、供热、供气规模和标准,加快学校、医院和商务金融等为主的生产生活性城市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制定“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计划,在各类要素保障、用工、融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巩固减税降费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全面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五、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施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
20、双控”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制度安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从省级层面看,青海省“十四五”重点领域能耗管控方案中指出“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用能预算化管理,合理确定预算指标,科学核定能耗总量预算、能耗强度预算、能耗支出登记等指标数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青海省“十
21、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指出“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管理,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助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十三五”末,我市全口径能源消费总量为704.85万吨标准煤Q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37吨标准煤。2022年,我市全口径能源消费总量为758.75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为1.34吨标准煤,比“十三五”末下降2.2%o根据青海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提出的我市“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的约束性目标,到“十四五”末我市万元GDP能耗应下降至1.199吨标准煤,能耗强度还需下降10.5%。随着我市
22、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居民生活、交通、工业生产等领域用能大幅增长,但GDP增速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增速有限,节能减排及能耗“双控”预期形势较为严峻。一是全市用能尚不能实现供需平衡,二是传统行业能耗产出效益低,三是存量项目节能潜力有限Q结合我市“十四五”时期用能现状和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平衡用能缺口,多措并举助力用能供需平衡。一是统筹优化产业结构。必须结合发展之需,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按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及绿电配送体系建设,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总量及绿电比例,全力打造零碳产业园区全绿电供应体系。要加快规模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助
23、推全市能耗“双控”目标的实现。二是做好项目源头管控。对新建项目严格节能审查,项目增加值能耗低于“十四五”末单位GDP能耗控制目标的项目,实行即报即批。新建高耗能项目要率先应用技术先进的绿色低碳装备,用能设备必须达到一级能效水平,并同时满足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主要用能设备的“三同时”要求。对单位增加值能耗优于能耗控制水平的非“两高”项目,统筹配置能耗指标,积极保障用能需求。三是统筹推进节能技改和系统提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全面梳理存量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建立“一企一策”技改清单,应改尽改。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技改项目实施步伐。促进存量产能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园区循环一体化改造。四
24、是用足用活利好政策。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原料用能等数据的收集、分析、核定以及认证工作,做到应扣尽扣、应减尽减,为用能管理提供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电交易、购买“绿证”,做到可再生电力消纳有迹可循,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六、落实“三线一单”构建“大环保”格局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发挥“三线一单”引导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于2021年2月5日在全省率先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根据区域不同的资源禀赋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清单,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
25、、实施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绿色支撑。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与全市重大规划编制的有效衔接,将“三线一单”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融入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使产业准入、城镇建设、资源开发等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充分利用青海省“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和*市“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进行项目选址分析、管控单元类别识别、管控及准入要求查询,突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要求,推动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强化“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三线一单”数据共享共用工作,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在国家、省、市、县区之间、政府和部门之间共享共用,推进“三线一单”与排污许可、
26、环评审批等工作相关数据共享,不断充实和细化“三线一单”数据支撑体系及分区管控要求。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生态、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排放联动管理Q将“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为重大项目提供环境影响预判服务,加快重大项目落地速度,帮扶项目合规落地。明确部门环保责任,严格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夫夫市市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市级有关部门,根据部门“三定”方案、生态环境保护
27、责任清单确定的相关职责,梳理形成完整准确、清晰直观、具体可行的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市、县区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有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体落实情况的监督督办,保障污染防治投入,牵头负责推动落实。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沟通联络、工作推动落实、问题排查整治、公众举报受理、闭环整改销号等机制,推动形成统筹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O综合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联动,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常态化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排污权交易,建立健全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进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制度成果应用。推动综合监管数字化转型,加强监测网络站点建设,充分利用“智慧环保”信息系统,加快推动大数据分析应用,统筹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