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讲稿(最新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讲稿(最新完整版).docx(2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药学讲稿踌帼献钟嬲耀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一节中药的起源中药的起源始于原始社会,人们挖掘地上的植物以充饥的生活过程中,常不可避免的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至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如吃了瓜蒂,藜芦会导致呕吐,误食了大黄则造成腹泻。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病痛得以减轻或完全消除。人们在服食植物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后来当疾病发生时,就会根据过去服用时的经验,以尝试着服用某些植物,以解除痛苦,经过世世代代无数次这样的反复试验,口尝身受,人们逐渐获得并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并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2、。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丰富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这既有利于药物知识的保存、积累和传播,也为后世探讨和研究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P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公元前100O多年的西周时代,出现了关于医药的正式文字记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
3、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书中记载有动物100多种,植物140余种,其中后世作为药用植物的约50余种,并对某些动植物的采集、性状、产地及服用季节等,也作了说明。山海经记载了诸多的药物,并明确指出了药物的产地、形态、性能、功效和主治,说明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载药物126种,其中有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另有3种属类不详。它和诗经一样,并非药物专著。一、秦汉时期秦汉之际,药学已出具规模,这一时期,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桃、胡麻;越南的慈顼仁的相继进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乔、羚羊角、琥珀、龙眼肉等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此时期有药书神农本草经,医书黄帝内经
4、的问世,黄帝内经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神农本草经本经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作者:不详,该书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载药数:365种。评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内容:该书分序例和各论两部分,序例: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无毒、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
5、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黄苓等。下品125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所载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止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作者:陶弘景载药数:730Wo评价:开创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先河。内容:本书共七卷,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口渐繁荣,交通、外贸更加发达,医药学有较大发展。此时,医学教育开始兴盛。新修本草唐本草成书年代
6、:唐显庆年间(公元659年)。作者:李绩、苏敬等主持编著。(长孙无忌,李绩领衔编修,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载药数:844种。评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该书文图并茂,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公元731年传入日本。内容;该书54卷,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9类。本草拾遗成书年代:公元713741年作者:陈臧器载药数:尚无定论,仅矿物药就增加UO种,证类本草引用达488种。评价:根据药物功效,提出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四、宋
7、金元时期宋代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明,给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药品数量的增加,功效认识的深化,炮制技术的改进,成药应用的推广,使宋代药学呈现了蓬勃的发展。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成书年代:宋代(公元1082年)首刊1108年。作者: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他医术高明,治学广泛,为人治病,不计报酬,只求良方,收集了大量的古今验方,整理了经史百家近246种典籍中有关药物资料,公元1082年著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数:1558种。新增药物476种,附方3000余首。评价:是我国现存最完备药学专著,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直
8、至现代,它仍是我们研究中药必备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内容:全书33卷,每味药物咐有图谱,图文并重,每味药物还咐以制法为后世医家药物炮制资料。五、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本草纲目成书年代:明代(公元1578年)作者:李时珍,字濒湖。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参考了800多部医药著作,对古本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总结。他边采访调查、边收集标本,边临床实践,经过长期的考查、研究,历时27年,三易其稿终于在公元1578年完成了200多万字的中医药科学巨著本草纲目。载药数: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附方11096首。评价:是我国第一部本草学巨著。1、是我国第一部本草学巨著
9、,对世界药学有深刻影响。2、总结了16世纪以前历代本草的用药经验,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3、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内容: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各论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以下再分60类,每味药之下,分正名、译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六、清朝时期本草纲拾遗成书年代:(公元1765年)。作者:赵
10、学敏载药数:921种。新增药物716种。评价:补本草纲目之缺;纠本草纲目之误;拾本草纲目之遗。内容:全书共十卷,按本草纲目16部分类,除人部外,金石分为2类,又增藤、花两部。补充了太子参、西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中药,金钱草、鸦胆子等疗效确切的民间草药及一些外来药,同时对本草纲目中的错误加以订正。七、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药学知识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初步建立了以中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新学科。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评价:作为中药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以法典的形式确定
11、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药学水平。2、中药大辞典成书年代:1977年。作者:江苏新医学院载药数:5767种。植物药4773种,动物药740种,矿物药82种。评价:全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系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药最全面的巨型工具书之一。3、中华本草成书年代:1999年。载药数:8980Wo评价:在全面继承传统本草学成就基础上,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以往的本草文献,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一节产地中医用药十分重视药材产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平原、高山、江河湖海,
12、从而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的生态环境,为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种类繁多,安全有效的名贵药材,而这些从品种、产量、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区域性的药材被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有地区性、高产、高质量的药材。驰名中外的道地药材有:吉林的人参、鹿茸;辽宁的细辛、五味子;内蒙的甘草、黄黄;河北的枣仁;山西的党参;山东的阿胶;福建的泽泻;河南的地黄、山药、菊花、牛膝;四川的黄连、川苟;云南的三七、茯苓;青海的大黄,甘肃的当归等等。经现代药物理化研究证明,由于产地不同,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肥料的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
13、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的内在化学成分的质和量。产地不同,同i种药用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而使药理作用也有所区别。如长白山的野山参及东三省和朝鲜、日本的园参,虽同是人参因产地不同而不同皂甘的含量也不一样。再如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黄所含的致泻成分意醍总量也相差很大等等,由此可见,道地药材的确定是十分科学的。但是,道地药材毕竟数量有限,满足不了人们对道地药材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现在对很多植物药进行了引种、对许多药用动物进行了驯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第二节中药的采集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为了牢记各种中药的采收,编了诸多采
14、收歌。如:“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九月中旬采麻黄,十月山区五味找,知母黄苓全年采,唯独春秋质量高。”药用动物、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分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药物的质量、疗效和毒副作用都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所以药物采收的一般原则为:在药用部分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季节采收。一、植物药的采收1.全草:多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或花前期时采集。割取地上部分或连根拔起。也有在幼苗时采集。如茵陈蒿则是在幼苗时采集。2 .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盛开的时候采收,此时叶片茂盛,颜色青绿,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宜采收。也有在其它季节采收,如桑叶则需在深秋经霜后
15、才能采收。所以又称“霜桑叶”冬桑叶二3 .花类:花蕾:含苞待放时采摘,如金银花、槐花、辛夷等。花序:(多以花序入药)花正开放时采摘,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保持花朵完整,便于凉晒,不易霉烂。花粉:花朵盛开时采收,如蒲黄。*、红花则是在花冠由黄变红时采集。4 .果实种子:大多都要在果实成熟时采摘。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开裂,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应在果实成熟尚未裂开时收取。*、青皮、枳实、乌梅等需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5 .根根茎:一般以初春或秋末即阴历二月、八月采收为佳。初春:地上部分未长出。秋末:地上部分已枯萎。这时植物体的营养物质都存于根和根茎内。*半夏、太子参、延胡索
16、则要在夏天地上苗将枯萎时采收。6 .树皮和根皮树皮:浆液旺盛的春夏之间采收。根皮:春秋采剥为宜。三、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材为保证药效也必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捕捉采集。如鹿茸应选择36年的健壮的梅花鹿,于每年的清明节后4550天之间锯头茬茸,这时的鹿茸只有两叉,称“二杠”,质量最好。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则更广泛代表了各种加工制作技术。中药的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它
17、对中医临床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中药材大部都是生药,其中大部分的药材必须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符合临床用药的需要。中药素有一药多效之能,其组成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根据中医临床要求,经过一定的炮制方法处理后,必然会带来一定量变与质变,而辨证论治用药多为复方,以多种药物合并应用来发挥的疗效,这就对药物提出了具体固有性能的取舍,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力求符合疾病实际的治疗需要。第一节炮制的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毒性: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
18、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治疗剂量)时Hl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有些药物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因毒性、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要炮制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使服用后不致于产生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如生半夏有毒,用生姜汁或明矶水进行炮制,巴豆去油制成巴豆霜,酒煮甘随、大戟等均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二、增加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中药除了通过配伍来提高疗效外,还可以通过炮制加入适宜的辅料来增强药物疗效。如延胡索醋制以后能增强止痛之功;红花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紫苑、麻黄蜜制后润肺止咳作用增强。三、改变
19、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合病情需要。各种不同的药物有其各自的寒、热、温、凉的性能,有些药材经过炮制后能改变原有药性。如生地黄甘苦而寒,功专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甘而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功;天南星经姜汁制成制南星,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药性辛温燥烈,而经牛胆汁炮制后称胆南星,变成清化热痰、息风定惊,药性凉润之品。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药材经晒干、阴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加热处理,使之干燥,防止霉变,便于保存,永不变质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矿物等类药材,采集后必须经过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达到一定的纯净度,方
20、可药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准确。六、矫味矫臭,利于服用。动物药有特殊的臭味,服用时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不利于服用,若将此类药物用酒炙、蜜炙、醋炒、水漂等方法处理,可除掉腥臭味。例如:五灵脂经醋炙后可除去腥臭气,僵蚕经款炒可除去不良气味。七、引药入经。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在特定脏腑经络中发挥治疗作用。第二节常用炮制方法一、修制法I、纯净处理:采用挑、选、捡、筛等方法,去掉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2、粉碎处理:以捣、碾、研、磨、锂等方法,使药材粉碎,便于制成各种剂型。3、切制处理:用刀具将药材切成段、片、块、丝等规格的饮片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并便于制剂。二、水制法1.润(闷):用清水
21、湿润药物,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2 .漂洗:将药物置宽水和长流水中,反复地换水,以除去杂质、盐味及腥味。如昆布、海藻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3 .水飞:是研末极细粉末的一种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粉碎后置乳钵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三、火制法:火制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的炮制方法。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或减轻烈性,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并使坚硬的药材松脆,易于粉碎和贮存。1 .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根据不同的药物,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治疗目的,而
22、分为清炒和辅料炒。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清炒: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种子类多炒黄,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炒莲子可提高补脾止泻作用;炒括楼可增强清肺化痰作用。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目的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炭荆芥炭等。辅料炒:拌固体辅料炒。数炒: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矫味矫臭。如炒白术米炒:目的是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如米炒党参砂炒:(砂烫)目的是使药物松脆易于煎煮和粉碎,降低毒副作用,矫味矫臭,纯净药材。如砂烫鳖甲、马钱子。蛤粉炒
23、:目的是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矫味矫臭,使药物增强润肺化痰作用。例如蛤粉炒阿胶,既增强润肺化痰作用,又降低药物的滞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2 .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药物深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加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方法。通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盐水、姜汁、童便等。蜜炙:目的:增加药物的补益功能,缓和药性。如:甘草生用泻火解毒,蜜炙用润肺止咳。酒炙:目的:引药上行,增加药物的活血功能。如:大黄生用泻下攻积,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热,并增强活血祛瘀作用。醋炙:目的:引药入肝,加强止痛和疏肝功能,矫味矫臭。如醋炙香附、柴胡可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醋制五灵脂可矫腥臭气。姜汁炙:目的:增强温
24、胃止呕作用,如姜半夏。盐炙:目的:可引药入肾和增加补肾作用,如盐炙杜仲。3 .馔:将药物用高温(300700)直接或间接燃烧,目的是使药物质的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直接燃:适用于矿石及贝壳类。间接煨:将药物密闭在耐火容器中燃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血余炭、棕桐炭。4 .煨:将药物用湿纸或湿面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或将药直接置于加热的麦熬中,或将药物层层隔纸加热炮制的方法。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如:肉豆蔻生用含大量油脂,有滑肠作用,煨制后降低了油脂,减少刺激性,增强涩肠止泻作用。四、水火共制:1 .煮法: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25、。目的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善药性,增强疗效,清洁药物。如:生草乌、生川乌有毒。2 .蒸法: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利于贮存,便于切片。如:黄酒蒸制生地黄;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泻下功能而功专补肝肾益精血。3 .单法: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多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及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杏仁、桃仁。五、其他制法:1.制霜:将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如:巴豆去油制霜;将皮硝纳入西瓜中渗出的结晶西瓜霜。4 .发芽:将成
26、熟的果实及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目的是产生新的功效。如:麦芽。5 .发酵: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方法。目的是改变药物的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如:神曲。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一、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现代研究表明,不少中药炮制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明显增加,从而使其作用增强。如川苗经炮制后,与生品相比,其主要成分川茸嗪的含量增加了33%,因而川苗的活血行气作用增强。又如止血药的地榆、槐花、藕节、大黄中均含糅质,经高温炮制后,糅质含量普遍增加,当槐花在190度制炭后,其糅质含量比生品高46倍,因而止血作用大大提高
27、。二、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三、产生新的有效成分:中药经过炮制后可以产生新的成分,这些新的有效成分往往比原有成分有更强的药理活性。如生晒参经制成红参后,其单体有所变化,且产生生晒参所没有的人参快三醇、人参皂鼠Rh2等五种特殊成分,使人参的药理作用增强,如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四、有毒化学成分减少或改变:第四章药性理论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邪气作用于机体,引起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因此,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物所以能治疗疾病,是由于药物自身具有与治疗有关的若干特性,古人
28、称之为药性或偏性。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第一节四气一、概念: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他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另外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还包括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寒热温凉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和平,作用和缓,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然而平性能否入性,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多数本草学者认为虽然不少药物属于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
29、气范围,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为五气。二、四气的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如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浮紧等寒症。当服用生姜、紫苏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说明生姜、紫苏的药性是温热的。又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属于热性病证,使用黄苓、板蓝根、山豆根等药物,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后,便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综上所述:凡能治疗热症的药物,一般属寒性或凉性;凡能治疗寒症的药物,一般属热性或温性。三、四气的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证。温热药:温中散寒回阳,用于寒证。四、应用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
30、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遵循的用药原则。因而内经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第二节五味一、概念: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此外,一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只五种,但古代医家认为涩为酸味之变味,其作用与酸味相同,而淡为甘之余味,可附于廿中,故仍称五味。二、五味的确定依据:1、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辨别出来的,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淮南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甲乙经说:“上古神农,始尝百草而知百味二可见,自神农始,口尝辨药,区分五味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五味学说形成的一个侧面。2、以作用确定药味是从
31、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五味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加以总结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许多药物的味与口尝味道不相符。三、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用于表证、气滞证、血瘀证。2 .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补:补益:虚证::人参、甘草和:调和药性::复方用药,减少其他药物的烈性::甘草缓:缓急止痛::拘挛疼痛::甘草3 .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各种滑脱证。4 .涩:
32、(同酸味)5 .苦:泄、燥、坚。(1)泄:通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如:大黄。清泄: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证,如:黄连。降泄: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喘咳,如:杏仁。(2)燥:燥湿苦寒燥湿,用于湿热湿证。如:黄连。苦温燥湿,用于寒湿湿证。如:苍术(3)坚:坚阴(泻火存阴),用于阴虚火旺证。如:黄柏、知母。6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用于瘦瘤瘵病、徵瘤痞块、便秘。7 .淡:能渗、能利,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四、气与味的关系四气五味为论述药性的重要依据,一药之中,既有气也有味,所以气与味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物的气味相同,则具有类似的作用,气味不同,则作用各异。如:麻
33、黄、桂枝、细辛等药辛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黄苓、黄连、黄柏等药苦寒,具有清热燥湿作用。天冬、麦冬、石斛等药甘寒,具有养阴生津作用。1 .气相同而味不同如同是温性,麻黄辛温发汗,杏仁苦温降气,乌梅酸温收敛,大枣甘温补脾温,蛤蛇咸温补脾。2 .味相同而气不同同是辛味,薄荷辛凉解表,石膏辛寒除热,砂仁辛温行气,附子辛热助阳。另外,有的药物有数味,则标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如:当归,辛、甘、温,有补血、活血。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般规律,又要掌握每味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第三节升降浮沉一、概念: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34、。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既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二、作用与临床应用1 .作用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其中升与浮作用相近,沉与降作用类同。升浮药、沉降药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药性,代表着不同的药物作用趋向。升浮药:主上行、向外一具有生养、发表、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主下行、向内一具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安神、止汗、收敛等作用。2 .临床应用(1)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2)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
35、,如里实便秘,用大黄、芒硝攻下。(3)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用牡蛎、石决明潜降。(4)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用黄黄、升麻等益气升阳。三、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炮制、配伍的关系1、与性味的关系: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具有升浮作用;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大多具有沉降作用。2、与药物质地形态的关系(1)质轻的植物的花、叶、皮、枝等药物大多为升浮药。(2)质重的种子、果实、贝壳、矿物等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此外,有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发表散寒,通窍止痛,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唯旋
36、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3、与炮制的关系: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有些药物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4与配伍的关系: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不同的转变。一般来讲少量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少量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四、应用原则顺其病位: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则应选择麻黄、桂枝等升浮药以发汗解表散寒;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大便秘结,则应选择大黄、芒硝等沉降药以泻热通便。逆其病势:(1)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则应选用石决明、代赭石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2)病势下陷者
37、,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则应选择黄黄、升麻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第四节归经一、概念: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十二正经中的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小或无作用。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部位,也就是药效所在。二、形成: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不断总结而成,它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辩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特点密不可分。脏腑经络学说认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的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由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不同,经络循行部位不同,病变特
38、征不同,临床表现病症各不相同。心经心悸、失眠、健忘、心痛,如酸枣仁、丹参、朱砂等肺经咳喘、胸闷,如杏仁、桑白皮、桔梗。肝经眩晕、胁痛、抽搐,如柴胡、天麻、菊花。脾经食欲不振、脱胀、便清、乏力,如白术、党参、茯苓。肾经腰痛、遗精、阳萎,如杜仲、补骨脂。至于一药归数经,是说明治疗范围的扩大,如龙眼肉,即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心经病变,又治食少体卷便潺泄泻的脾经病变,故归心脾两经。第五节有毒与无毒一、毒的含义古今对毒药和毒性的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即药物的偏性古人认为毒就是药,毒性即药物的偏性。药物都有偏性,有偏寒,有偏热,用药物之偏来纠机体之偏,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
39、理。2、毒性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毒性: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副作用:副作用有别于毒性,是指在常用剂量(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3、现代毒性的概念:即指药物的毒性反应。二、掌握药物毒性的意义1 .药物的毒性反应是临床用药时应避免。2 .注意有毒药的用量、炮制避免中毒。第五章中药的配伍一、概念:有目的的按照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二、目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增加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三、药物七情:指
40、配伍关系,表达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共有七种情况。1.单行:单用一种药物来治疗疾病。如独参汤。3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加发汗解表作用,大黄配芒硝加强泻下通便作用4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同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的补虚明目的作用;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清胃降火为主药,配牛膝引火下行,可以加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5 .相畏:就是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中药物减轻或
41、消除。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生半夏的毒性。6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天南星;绿豆杀巴豆。7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施子,莱瓶子能削弱人身的补气功能。8 .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半夏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上述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相互对抗,消除药物
42、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临床禁用的配伍方法。第六章用药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个方面。一、配伍禁忌:1 .十八反:乌头反半夏、瓜篓、川贝、浙贝、白敛;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细辛、白芍、赤芍、人参、党参、丹参、苦参、西洋参、太子参。本草名言十八反,半篓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张子和的儒门事亲)2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京三校,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
43、,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在临床到底能否同用,历代众说不一,无论文献资料、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说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学研究还要做长期艰苦、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在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最好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二、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是指妇女妊娠期易引起催产堕胎或损害胎元的药物,妇女妊娠期间应慎用或禁用的中药。禁用药:大多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堕胎
44、作用较强的药物。如水银、砒霜、巴豆、甘遂、大戟、芫花、斑螫、水蛭、虻虫、麝香等。慎用药:活血行气、攻下利水、及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如红花、桃仁、青皮、槟榔、大黄、泽泻、附子、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妊娠期间都不能使用,慎用药物则根据体质及疾病的具体情况斟酌使用,但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简称食忌,通常所说的忌口。1.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如服人参或人参制剂时应忌食萝卜;服用含铁的补血药时忌饮茶,因茶叶中含有的大量糅酸,能和药物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糅酸亚铁,不利于铁的吸收;2.病证食忌:水肿少食盐;胃病犯酸,少食醋。(山
45、楂)痈疮肿毒、过敏病症忌鱼、虾、蟹、羊肉等;发热忌食辛辣、油腻;腹泻忌食生冷瓜果;失眠不宜饮浓茶。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剂量一、概念: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的分量。一般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数量、容量。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市斤二16两二160钱。自1979年起,全国已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O克,为了处方和用药的简便,按规定可采用1两=30克,1钱二3克,1分二0、3克,1厘二0、03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中药的用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克伐正气,不论用量过大,还是用量过小,都会给疾病的治
46、疗带来不利的后果,因此,对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计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二、确定剂量的依据(一)药物的性质性能1.药材质量质优力强量宜小,质次力弱量宜大。2 .药材质地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大;干品量宜小,鲜品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四倍)。3 .药物气味气味平淡用量宜大;气味浓厚用量宜小。4 .有毒无毒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防止中毒。(二)用药方法1 .方药配伍单味药用量宜大;复方应用用量宜小2 .剂型入汤剂用量宜大;入丸散用量宜小。3 .使用目的槟榔:行气消积用6:15g,驱重用60:120g。(三
47、)患者情况与年龄、体质、病情的关系:一般老人、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要量宜小;体质强的病人用量宜大;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三、中药的常用剂量一般中药的常用剂量约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克。第二节用法一、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分布及作用强度。中药传统给药途径:主要口服、皮肤给药两种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中药现代给药途径:在中药传统给药途径基础上又增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二、应用形式中药传统应用形式:(1)口服:汤剂、丸剂、散剂、酒剂、露剂。(2)皮肤: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灸剂。(3)腹腔:栓剂、药条。中药新剂型:注射剂、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