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2740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docx(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2-2025)昌江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二O二三年七前言1一、总则2(一)规划背景2(二)规划意义4(三)规划目的4(四)规划范围与内容4(五)规划定位5(六)规划期限5(七)规划依据5二、发展现状8(一)基本概况8(二)发展基础11(三)存在问题16三、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18(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8(二)国外发展经验19(三)国内城市经验21(四)经验借鉴23四、面临形势与挑战26(一)面临形势26(二)面临挑战27(三)市场需求预测28(四)用地需求预测36五、规划总体思路39(一)指导思想39(二)基本原则39(三)发展定位40(四)

2、发展目标41六、空间布局42(一)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基地布局43(二)“两网融合”中转站布局45(三)“两网融合”回收站(点)布局50七、主要任务54(一)建设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54(一)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55(三)建设再生资源交易管理平台56(四)推进“两网融合”工程57(五)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主体58(六)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组织58(七)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59(八)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人才培养59(九)做好再生资源回收统计60(十)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60八、环境评估60(一)环境不良影响60(二)环境治理措施61九、实施保障62(一)组织保障62(二)政策保障6

3、3(三)用地保障63(四)队伍建设63(五)宣传推广64附件目录:64附件一: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65附件二: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十四五”空间布局示意图66附件三:名词解释67刖百再生资源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加快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推进昌江县再生资源

4、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国务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颁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和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容貌和环

5、境卫生管理条例昌江黎族自治县“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一、总则(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5年9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出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系统地提出提出:一是从再生资源投资体制上,放开再生资源市场

6、,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和加工环节,健全外国投资者并购安全审查管理,并鼓励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组织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二是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特征,提出建立三级网络为基础、厂商直挂、企业对接、逆向回收四种模式为主的生活类、产业类、公共机构类、服务消费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三是要求多样设置回收网点,实现区域全覆盖;四是按照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试点建设一批回收分拣集聚区,推动回收行业从松散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型、效益型方向转化。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7、”,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要求建设废旧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2022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为再生资源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专栏一: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支持要点序号土地政策摘要备注1将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相关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2明确加大对

8、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基地、二手交易市场的用地支持。3明确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进城合理路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定位之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2021年11月,海南省商务厅发布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提出要布局建设昌江县综合绿色分拣中心。(二)规划意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安排。再

9、生资源回收涉及回收网点体系建设、分拣加工、回收利用基地、交易市场、物流运输等诸多环节,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随着垃圾分类制度、“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编制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对于昌江县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三)规划目的通过编制本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标国内国际标准规范,统筹昌江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空间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完善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规划实施,进一步完善三级

10、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建设数字网络信息平台,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为昌江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四)规划范围与内容1 .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范围覆盖昌江县全域,包括石碌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十月田镇、乌烈镇、叉河镇、王下乡和霸王岭林业局。覆盖面积土地1617km2,覆盖常住人口23.55万人。2 .规划内容本规划涉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回收种类两方面内容:回收体系:包括回收点(交投点)、回收站、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回收网点;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回收从业人员。回收种类:主要是生活源、生产源和消费流通源的废旧物资,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橡胶、农药包

11、装物、农膜)、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等九大品种,但不包括气体和液体物资,也不包括有毒有害固废、医疗废物、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五)规划定位本规划为专项规划,衔接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昌江县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六)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22025年,展望2035年。(七)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订);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0年

12、6月1日);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2019年5月);6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7 .国务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8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颁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9 .国务院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10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2019年国务院令第715号);1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颁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12 .

13、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商流通函(2016)206号);13 .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10月1日实施);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中废旧设备规范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2)1064号);15 .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21);16 .海南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17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9第1号);18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江黎族自治县“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14、。二、发展现状(一)基本概况1.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昌江县位于海南西部,地处海口与三亚的中心区域,具有较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昌江县产业品类比较齐全,是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工业、重工业基地、农业种植基地,被赋予海南“矿产基地、水泥之都、钢铁之城、芒果之乡”美称。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昌江经济社会跨入规模化、集群化创新发展的轨道,已基本建成全省唯一的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保障基地、核电能源生产基地,入选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典型案例。昌江县是全省少有的三产齐头并进的市县。其产业园、加工园区和各产业基地已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如棋子湾花卉产业园的建设初具规

15、模,太坡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逐步完善,新希望和白山马生猪繁育基地建成投产,为昌江县生活源和生产源再生资源回收提供了重要市场需求。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L0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38亿元、60.43亿元和48.2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28.40:40.0:32.0,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318元。表2-12016-2022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单位:亿元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GDP103.88114.86121.01126.44124.12143.74151.09增长率()16.41%10.

16、57%5.36%4.48%-1.83%15.81%1.60%注:数据来源:海南省统计年鉴(2021)和昌江黎族自治县统计局。2.产业和布局发展情况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昌江县石碌镇和叉河镇境内,规划总面积54.8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面积20.5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分叉河园区和太坡园区,其中叉河园区建设用地17.16平方公里,主要以钢铁、冶炼、橡胶加工、石英砂加工、水泥生产、建材加工等产业为主;太坡园区建设用地3.42平方公里,主要以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物流商贸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交通便利,距海口市180公里、三亚市190公里,距八所港28公里,洋浦港100公里。工业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

17、来,特别是2007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后,区内工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对昌江县乃至全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工业区按照“三化一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业)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新型钢铁、生态建材、新能源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在“十四五”期间,昌江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统筹推进“五地两县“(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海南新能源创新产业基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基地、现代海洋渔业综合基地,以及建设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发展格局,集中力量推动资源

18、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培育清洁能源产业、全域旅游、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渔业等支柱产业,提升昌江县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昌江经济社会转型与优化对再生资源回收提出了更高要求。2.人口分布情况全县辖8个乡镇,1个林业分局,共74个村(居)委会、17个社区。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5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14万人,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0.20%,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23%,石碌镇人口占全县人口的53.10,如表2-2所示。表2-22020年昌江黎族自治县乡镇常住人口统计表乡镇名称社区、行政村、自然村(个)常住人口(人)石碌镇石碌镇辖10个社区、12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

19、级单位123253十月田镇1个社区、11个行政村21880乌烈镇7个行政村21871海尾镇3个社区、12个行政村21242昌化镇2个社区、12个行政村15003七叉镇9个行政村13813叉河镇1个社区、7个行政村10930王下乡4个行政村2418霸王岭分局12个管理站、29个管护点1714合计昌江黎族自治县辖8个乡镇,1个分局,共74个村(居)委会、17个社区、1个村级单位、12个管理站、29个管护点。232124注:数据来源:昌江黎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二)发展基础1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昌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2022年11月,昌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20、了昌江黎族自治县“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依托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融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农村再生资源收运体系,并要求推动网点规范化建设,以专业化物流和专业化市场为主运作模式,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效率。这为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规范企业行为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督管理,县政府印发了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成立了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专项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脏、乱、差”、经营管

21、理不规范、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等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促进了全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2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基本建立全县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约80个,基本覆盖了8个乡镇1个分局以及大型居民区和旅游区,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社区(村庄)回收网点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组织体系和再生资源要素集成的运营体系,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已现雏形。部分回收网点已具备简单加工、分拨、打包、配送和交易等功能,年回收量可达万吨以上;部分回收网点建立了辐射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工、切割、打包等装备技术比较先进。3 .垃圾分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发展2020年10月,昌江县政府颁发昌江黎族自治县

22、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提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过程畅通、全程处置的管理机制,创立“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垃圾统一收运、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融入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契机。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主动对接可回收垃圾箱,或者与小区物业合作,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融合发展。4 .市场主体规模截止2023年4月,据不完全统计,昌江县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或废品回收相关的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39家,从业人员约220人。其中,石碌镇20家、十月田镇7家、乌烈镇5家、海尾镇1

23、3家、昌化镇4家、七叉镇1家、叉河镇1家。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表3-1昌江黎族自治县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分布情况单位:家序号名称数量占比()1石碌镇2039.22%2十月田镇713.73%序号名称数量占比()3乌烈镇59.80%4海尾镇1325.49%5昌化镇47.84%6七叉镇11.96%7叉河镇11.96%合计51一5.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2022年昌江县九大类主要再生资源品种总回收量5.13万吨,比2016年增长29.60%,复合增长5.32%;总值11374.47万元,比2016年增长71.68%,复合增长11.42%o回收量

24、最大的是废钢铁和废纸,两种废弃物品占全县回收量81.35%,货值占全县再生资源回收总值的53.83%o其中:废钢铁回收3.3万吨,占全县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4.42%、货值总额的40.25%;废纸回收0.87万吨,占全县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16.93%、货值总额的13.59,如表3-2所示。表3-22016-2022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废钢铁等九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情况统计表序号品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复合增长率()1废钢铁重量(万吨)2.342.592.732.862.813.253.305.89货值(万元)2384.673420.833801.494

25、515.333888.034506.234578.2711.482废有色金属重量(万吨)0.130.140.150.150.150.180.185.86货值(万元)1870.102068.472210.782376.052373.972798.282886.547.503废塑料重量(万吨)0.300.310.310.310.300.310.310.56货值(万元)1158.191470.391496.641804.711628.241742.411801.697.644废纸重量(万吨)0.800.820.830.840.820.870.871.42货值(万元)901.641142.171217

26、.011435.041345.841481.191545.569.405废轮胎重量(万吨)0.080.080.080.080.080.090.092.35货值(万元)79.1585.6387.8298.5484.6989.3888.251.836废电器电子产品重量(万吨)0.050.060.060.060.060.060.063.10货值(万元)102.69140.69150.73181.54170.74195.28204.7112.197废旧重量(万吨)0.040.040.040.050.050.060.069.00序号品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

27、年复合增长率()纺织品货值(万元)8.4212.4114.1116.0316.4921.0522.2717.598报废机动车重量(万吨)0.080.080.080.080.080.080.08-0.17货值(万元)92.51119.58154.01234.46171.97186.38197.6913.499废玻璃重量(万吨)0.140.150.160.160.160.170.183.60货值(万元)27.8934.1841.0847.2342.5348.0649.4710.02合计重量(万吨)3.964.274.434.594.515.075.134.42货值(万元)6625.278494.3

28、39173.6810708.939722.5011068.2611374.479.43备注:报废机动车回收统计数含报废船舶。(三)存在问题经过“无废城市”建设,以及行业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回收市场的规范化得到了明显提升,行业无序发展的乱象有所扭转。但行业管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回收设施建设滞后,加工分拣技术落后,回收市场不规范,回收组织化程度低等。1 .回收网点设置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分拣中心未按规范设置,回收站(点)设施简陋,基本依托临时租地经营,且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29、街坊小巷、商住楼下门市、城中村空隙地、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区域,回收物资露天囤积堆压,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回收市场以个体回收为主,仍处在拾荒者捡拾和回收为主的阶段。2 .回收经营不规范,行业技术落后回收网点以家庭式经营居多,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违章搭建、露天作业、安全间距不达标、电线乱拉挂、消防设施陈旧、“三防”环保设备不足等现象。同时,大多数回收网点经营模式简单粗放,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不规范拆解等问题突出,极易导致环境二次污染。3 .低值品种回收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昌江县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受回收成本高、价格低等因素影响,废玻璃、废纺织、废橡胶等低价值品种回收率较低,部分随生活垃圾

30、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生态环境。4 .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未完全纳入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范围,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未形成,日常巡查机制不健全,发现问题跟进整改责任不落实,存在部门联动少、工作不协调、监管不到位等现象。5 .专项用地不足,缺乏扶持政策再生资源用地没有纳入城市规划,企业缺乏稳定的分拣、加工及经营场所和场地,投资动力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在回收体系建设、回收模式技术创新及低价值再生品种回收等方面缺乏政策扶持引导,不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及提质升级。三、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潜力大前景关阔。我国

31、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状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等新动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态势。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进口政策调整,国内再生资源逐步替代国外固体废物,未来再生资源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将持续向好,市场空间巨大。2 .数字化是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动力。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与回收行业的融合,成为推动再生资源迭代升级的动力。再生资源回收数字化创新发展的脚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是废旧物资回收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再生资

32、源回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3 .“两网融合”是再生资源回收发展方向。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这对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城市环卫垃圾清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发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末端处理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增量化,是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率,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向。(二)国外发展经验1 .日本发展经验日本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位于世界前列,已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社会经济模式,向废弃物减量化、回收利用、资源再生的循环经济发展转变。日本主要经验为:(1)制定优惠政策。日本

33、政府制定鼓励与支持循环型社会发展的经济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刺激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以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资源有效利用为抓手,批准建设了23个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绿色采购,为环境友好型产品创造市场需求,促进了循环经济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2)改革体制机制。2001年日本实行重大体制改革,将环境厅升为环境省,将原多个部门负责的废弃物管理职责统一划归环境省,从法律上明确了环境省和经产省两个社会主管部门在循环型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建立两个部门共同推进循环型社会工作中分工合作机制。(3)加强教育宣传。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型社会的宣传,政府各部门、企业界、民间团体和个人相互合作,建立从幼

34、儿到老人在学校、社区、家庭、单位、野外等多种场所的再生资源教育和再生资源学习途径,促使国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行动。2 .美国发展经验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1976年美国政府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更名为资源保护及回收法,确立了3R原则,即RedUCe(减量化)、ReUSe(循环利用)和Recycle(资源化)原则,为废弃物处置向分类回收、减量、资源循环利用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主要经验为:(1)创新回收模式。主要包括四种:一是由市场回收中心(回收站点)有偿回收;二是对电子废弃物、废轮胎等特殊品种废弃物,由政府指定的企业进行回收,并可领取政府的处理基金;三是由政府招标的垃圾清运公司

35、,在居民区中安装垃圾分类箱回收,对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垃圾清运公司直接卖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四是废弃物体积过大或者居民需要废弃的废旧物资,由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在垃圾填埋场设回收站专门收购。(2)制定优惠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出台行政措施,规定政府采购应优先采购循环再生产品。康奈狄克州规定,除了提供低息商业贷款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外,还对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进行减免;有的州规定,对购买使用再生资源和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减征销售税10%o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3)营造社会氛围。为了增强全民再生资源回收意识,美国确定11月15日为“回收利用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36、协会及有关非政府组织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各种各样宣传活动,倡导资源回收利用,鼓励资源再生。(三)国内城市经验1,北京市实施“大城管”管理体制2016年,北京市调整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能,专门设立市政市容固废管理处,承接发改委煤油电、经信再生资源、园林绿化三个方面管理职能,负责统筹两网融合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两网融合进社区难和用地难等问题;成立专项资金对再生资源项目采取项目补助、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多可获得200万元的支持。2 .上海市构建两网融合回收体系2018年,上海市先后印发了上海市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导则(试行)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

37、划(2018年2020年),明确将重构可回收物专项收运系统,落实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布局:2018年,全市建成2000个回收网点、109座中转站和10个集散场;2019年,建成5000个回收网点、170座中转站;2020年,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座中转站。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两网融合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的建设标准及建设规范。3 .杭州市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2018年,杭州市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达到2000个,提升建设分拣中心48万平方米,年分拣能力达到200万吨,加快推广先进回收模式,培育一批年回收规模1万吨以上的再

38、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对于标准化回收网点连续补贴三年,对于企业建成的分拣中心,按不高于其投入的设施设备总投资额(不含土地款)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强化督查考核,定期对各地回收体系建设进展及绩效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将其纳入市“治废”目标考核体系。4 .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政策2015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并于2018年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企业购买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服务,并签订购买服务合同,由区、街和企业以“联单”方式核算回收处理量,处理费由市级财政按垃圾处理综合单价结算拨付。5 .深圳市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空间布局

39、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具有自身特色:一是由于产业政策限制,深圳市再生资源以回收为主,不设回收加工企业,回收、分拣后运往广州市、佛山市、汕头市、福建省等地进行处理;二是作为国内率先开展大件垃圾专项收运处理的城市,率先建立预约回收制度,定点投放、预约清运,有效解决城市大件垃圾处理难堆放、难收运、难处置的难题;三是在回收管理上,前端回收通过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和政府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回收企业按照统一规范从事经营活动,引导具备资质的企业进入居民小区,从源头上进行分类收集,确保再生资源物品回收后进入正规产业链,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6 .东莞市注重行业发展政策与规划东莞市成立了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40、负责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单位;并在市商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东再资办”。2020年6月“东再资办”印发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机制的文件,明确规定“市再资办、市发改局、市工信局”等16个市局的职责任务,明确规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的属地管辖责任,明确指出实行层级管理、理清市、镇、村的监管职责;实行网格管理,属地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巡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市、镇两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联合共管;全程跟踪闭环管理,制定考评激励机制。(四)经验借鉴综上所述,再生资源回收已成为准公共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公共社会服务属性,需要政府法律法规保障,也需要政府财

41、政政策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试验区做出贡献。从以上地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及相关管理措施、政策实施情况,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1 .重视回收体系建设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均非常重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通过健全回收网点,明确建设规范,加强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对接,逐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有序规范发展。2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上海市将“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列为政府实施项目。并建立完善市、区、街道各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及村(居)委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从管理体制上落实“两网融合”推

42、进主管部门,从机制上发挥部门、企业、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合力推进“两网融合”的协调发展。杭州市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列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指导督促机制,加强工作联动。东莞市实行层级管理和属地网格化管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巡查,建立考评激励机制,确保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健康发展。3 .强化财政政策扶持北京市设立专项资金对再生资源项目给予补助。上海市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实施“两网融合”回收点布局建设,同时建立促进分类实效的支持政策,对率先实现年度目标达标的区,给予政策扶持;对达到年度目标的给予持续性政策鼓励。杭州市通过减免租金、建设补贴及投资补贴等方式支持回收网点及分拣中心建设,由市、区、

43、县(市)财政按比例承担;广州市对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给予政策支持。东莞市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纳入年度民主评议工作,实施“以奖代补”的考核奖励制度。这些措施,有效推动再生资源市场稳定发展。4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东莞市制定东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重点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回收模式创新、新技术研究应用。明确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网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5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东莞市鼓励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制订行规、行标,营造统一规范、公平、强化行业自律作用,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市场主体大胆探索创新模式和提

44、升技术,促进回收行业提质升级;借鉴苏州经验,开发建成了加工贸易废料网上交易平台,彻底改变了保税废料原有的线下交易模式。四、面临形势与挑战(一)面临形势1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19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要求海南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面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省,推进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要求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海南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2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推进垃圾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我国资源供给的重要方向,再生资

45、源回收行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立法以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 .碳达峰、碳中和重要领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要求到2025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散乱污”状况明显改观,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4 ,城乡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建立与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品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发展。(二)面临挑战从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和市场发展情况看,面临诸多挑战。再生资源是垃圾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资源回收由市场主导,而垃圾收运处理由政府主导,形成二元分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