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工程厂区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工程拟建厂区位于龙溪河左岸,西临龙溪河以及龙溪大 道,东靠都历山,用地红线总面积约7.9h?,近期占地约118.7亩。一期处理规模 为3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工程总规模5万m3d。建设内容为一期场平工程、高边 坡处理、3.0万m3d污水厂工程,包括新建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处理、 出水计量工艺土建及设备安装等。因厂区场平高程与现状地形存在一定高程,导致厂 区四周形成永久性环境高边坡和构建筑基坑边坡,其中环境边坡挖方最大高度达28叫 为挖方岩质边坡,填方环境边坡最大高度为11.8叱构筑物基坑土质边坡最大高度为 7.
2、9m,属于高边坡,受业主(长江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厂区高边坡工 程进行专项支护设计。图IT 厂区边坡分段示意图2场地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山区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 照偏少,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同时具有春雨较早、夏长多伏旱、多秋雨、冬暖少霜 雪、多云雾特点。全年无霜期320d以上,多年平均气温18.1c,最低气温-3.7C(1983 年1月6日),最高气温42.KC (2006年8月15日),气温垂直分带显著,长江河 谷一带较周围气温高出1C3C。根据万州气象站1965年以来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191.3
3、mm, 历年最大月降水量711.8mm (1982年7月),最大日降雨量243.3mm (2007年7月 16 0),最长连续降雨16日(1982年7月621日),最大连续降雨量488.7mm。 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大雨、暴雨频繁;秋季降雨量与春季接近,但雨日 较多而秋雨绵绵,春夏之交多暴雨,日降雨量可达IoOmm以上。年蒸发量1085.6mm, 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 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区 内常年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
4、出 现但历时短暂。场地位于长江左岸斜坡地带,拟建场地距长江平距约Ikm,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 坝前175m (吴淞高程)回水位175.1m (吴淞高程),水库运行水位在145175m (吴 淞高程)之间变化,本场地基岩面高程在220m以上,远高于三峡水库蓄水位且远离 库岸,因此本场地不受库水位浸润影响。拟建场地西侧含一条河沟,该河沟名为龙溪河,自北向南汇入长江,隶属长江支 系流域,该河沟在平行岭谷地带的宽谷中,无急滩,水流量较小,勘察期间,该河沟 水深一般在0.500.8Om之间,最大深度约1.20m,为短小的支沟溪流;龙溪河有利 于污水及雨水收集和排放,底层条件较简单,沿地表自上而下可汇入长江
5、,勘察期间 涌水量小,勘察区未见稳定地下水位;龙溪河不受三峡库区水位影响,拟建场地范围 内最高洪水位为232.80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勘察期间水位高程为228.30 230.20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勘察期间)。2.2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何家岩,西侧为龙溪大道,汽车可直通现场,地理位 置优越。拟建场地地形轮廓不规则,南北向长约340m,东西向长约200m,地块东侧高, 西侧低,地势由南及北,场地内最高高程为277.87m (场地东侧红线附近一带),最 低高程为221.02m (场地南西侧靠龙溪河地带),场地西侧为龙溪河大道。泥质块碎石硬杂物组成,硬杂物含量10
6、20%,粒径120Cm不等,为附近房屋修 筑堆填形成,回填年限5年以上,周边无污染源,场地内填土未被污染。本层场地内分布零星,仅在既有房屋周边分布,平均厚度约2.15m,层底高程 220.77256.95m。(2)粉质粘土(Q/+M):红褐色、黄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充填有少量 砂泥质角砾,可塑状,粘性较强,可搓成条状,刀切面稍有光泽,土质均匀性一般, 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本层在整个勘察范围内分布广泛,层厚差异较大,平均厚度约4.95m,层底高程 221.02 277.87m。(3)卵石土(QW+N):卵石土:灰白色、灰色;主要由微风化的石英砂岩、 石灰岩、花岗岩等矿物质组成
7、,卵石含量约在3560%不等,粒径约18cm不等, 磨圆较好,呈亚圆形,级配较好,卵石间隙填充物为中粗砂及少量粉质粘土,结构松 散,均匀性较差,为河道多年冲刷形成,冲洪积成因。本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及龙 溪河河床地带,层厚差异较小,平均深度1.45m,层底高程222.80232.34m。(4)砂质泥岩U2S-Sm):紫红色,主要由粘土质矿物组成,泥质结构,厚层 状构造,岩质较软,偶夹灰绿色砂质条带或团斑;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少 量呈短柱状;中风化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一般在530cm,最大节长约50cm。 本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为本场地主要岩层。(5)砂岩(J2SSs):灰白色,矿物
8、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中 粗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或短柱状;中风化岩 芯完整,敲击声清脆,呈柱状,节长一般在840cm,最大节长可达70cm。本层多 以夹层或透镜体型式产出,为本场地次要岩层。2.5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接受来自东侧地势较高区域的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经斜坡地表迳厂区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及构造剥蚀深丘地貌,场地由东至西主要由陡崖、多级 台地、及斜坡组成,现状主要为林地及菜园,斜坡坡度一般在535不等,一般呈 上级下陡,局部陡坎可达50。以上;场地中西部为平缓阶地,西侧为龙溪河等,地 表坡角在220不等;东侧及南侧主要为自然山体,多呈
9、陡斜坡地段,地形地貌陡 峭,山体自然坡角一般在5080之间,局部坡面呈直立状,高差较大,勘察范围 内现状地面高程在221.02277.87m之间,最大高差约56m。图2T厂区现状地貌分布图2.6 地质构造拟建厂区根据场地东侧斜坡基岩出露区的调查和实测,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以下两 组裂隙:裂隙(Ll):产状62。/67。,裂隙间距1.203.00m,张开度13mm,可见延 伸长度2.004.50m,表面平直,无充填物,贯通性差,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2):产状185。/72。,裂隙间距0.802.40m,张开度23mm,可见延 伸长度1.503.00m,表面平直,无充填物,贯通性差,结合很
10、差,属软弱结构面。岩层(L3):产状145。/5。,层间未见软弱夹层及其它充填物,结合程度差,属 硬性结构面。经本次勘察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区内未发现断层,地质构造简单。2.7 地层岩性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地勘报告揭示,在钻探深度内场地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 系全新统素填土(QJD、残坡积粉质粘土(Q产+d)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 岩及泥岩层,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由上到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D :杂色,结构稍密,稍湿,不均匀;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 为层位间隙水平运移,以泉的形式出露。勘察施工过程中,在各钻孔施工结束时,对所有钻孔的残留水抽干后进行了水位 观测,未见孔内水
11、位有恢复迹象,说明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地下水较贫乏,但若在雨季 施工,地表水易沿土体孔隙及岩体裂隙渗透进入场地及孔桩内,形成短时性滞水,施 工期间应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排水和防渗措施。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当地经验,上覆土体的渗透系数建议按如下取值: 素填土取12md,属强透水层;粉质粘土取0.80md,属弱透水层。2.5.2水土腐蚀性评价据调查,场地邻近周边无工业厂矿,目前未发现可疑工业污染源。根据场地环境 地质条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OO21-2001 (2009版)附录G判定:该拟德场 地环境类型为In类。依据工程地质测绘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判定: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12、钢筋均具微腐蚀性。根据调查拟建工程场地内土层均未被污染;结 合重庆地区经验,场地内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凝土中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6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未发现危岩崩塌、断层、滑坡、泥石流、 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2.7 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宸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版),拟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为09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内的现有土层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根据剪切波速报告素填土剪切波 速,场
13、地土的类型:人工填土层平均剪切波速VS=120ms (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值暂 以现状填土取值,若压实处理,宜据压实情况的实测值进行校核),属软弱土;粉质 粘土剪切波速VS=170ms,属中软土;强风化基岩VS=500800ms,为软岩;中风 化基岩VS800ms,为岩石。流,向西侧及南侧地势较低地带排泄,根据场地的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 赋存特点,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2.5.1地下水(1)松散土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土层内,由于人工填土孔隙度较大,透水性 较强,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透水性较弱;由于覆土层中物质组成成分多样且含量 不同,导致
14、各层物质透水性存在差异,据此,将覆土的地下水位分为2种类型:表层 滞水、上层滞水。表层滞水系大气降水入渗过程中受表层小范围相对隔水层的阻托,在小范围内 形成的季节性潜水,这类地下水补给范围小,水量贫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显著,常 以季节性泉水的形式出露,地表多为人工填土,由于结构呈松散稍密状,孔隙度大, 透水性好。上层滞水系大气降水入渗过程中受深层相对隔水层的阻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 的常年性孔隙水,大气降水对它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场地呈台阶状,台阶间地势相对 较平坦,排泄条件较差,大气降水大部分由南侧及西侧顺坡径流而下,部分大气降水 沿地表排出场地,部分沿填土层和残坡积层下渗,形成孔隙水,属上层滞
15、水性质,水 量因填土厚度及残坡积层中碎块石含量大小而变化较大,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地 下水补给主要来自上部区域及相邻周边地下水渗透,通过岩土体孔隙顺坡向低处排 泄。(2)基岩裂隙水场地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砂质泥岩透水性差,为隔水层, 砂岩为含水层;基岩裂隙水赋存在风化裂隙及砂岩层间裂隙中,由于地处斜坡地带, 且地下水补给源单一,补给量匮乏,场地基岩裂隙水较贫乏,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 的构造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沿裂隙竖向运移至潜水位附近后改变(4)业主提供的工程范围1:500现状地形图;(5)渝建发(2010) 166号文件和渝建安发2019J27号文(6)
1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 31号(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3.2采用的设计规范及标准(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O) 20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及国家标准图集实施手册(5)德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7)要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8)工程结构
17、通用规范GB55001-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20-2();(11)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23年04月)(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13)要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15)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图集与规范、规程4边坡支护设计范围及设计参数边坡支护设计目标为:确保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 常使用,保证主体构筑物
18、的施工空间,做到经济合理,同时考虑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根据建筑工程抗宸设防分类标准规范GB 50223-2008,本工程中各拟建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即乙类。2.8 特殊性岩土人工填土:孔隙度大、均匀性差且空间分布无规律,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泥质块 碎石硬杂物组成,硬杂物含量1020%,粒径120Cm不等;地基均匀性很差,压 缩性大,未完成自重固结,存在不均匀沉降和湿陷性特征,未经处理过的填土不能作 为地基持力层,对拟建建筑基础及边坡的稳定性具有不利影响,经严格压实处理后, 在保证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可作为低矮挡墙的基础持力层,施工时应分层填土、逐层 压实,且作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场
19、地整平后应评价和检测持力层均匀性、压缩性和 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建筑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残坡积土:在场地内分布零星,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空间分布无规律,均匀性较 差,力学性质较差。强风化带岩体:本场地基岩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砂岩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型式呈 现,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岩质极软,失水后自动崩解成 碎块状,手捏岩芯易碎散,力学性质较差。2.9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根据地勘报告,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及卵石土,下伏侏 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及砂岩;沿线无断层分布,岩层连续、完整,沿线及周边 未见地面变形、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
20、。拟德场地地 基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建设。3设计依据和技术规范、标准3.1采用的设计依据(1)工程所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2)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及设计委托书; (3)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文件4.2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结论及执行情况5月17日,提设单位委托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对我司提交的 本项目的方案设计文件进行了可行性评估,评估意见和执行情况如下:1、明确边坡坡顶地面使用荷载。执行情况:经复核,坡顶地面荷载不超过IokPa,详见本说明第4.1节。2、复核边坡岩土参数。执行情况:根据评估审查意见,结合地勘报告进一步复核边坡岩土参数。3、补充填方边
21、坡填料要求、施工要求、压实系数、抗剪参数等。执行情况:根据评估审查意见,补充完善边坡填料要求、施工要求、压实系数、 抗剪参数。详见本说明第7.2节和4.1节。4、核实龙溪河对支护结构的影响。执行情况:结合地勘报告及现场踏勘,该河沟水深一般在0.500.8Om之间,最 大深度约1.20m,为短小的支沟溪流;龙溪河对桩板墙影响很小。5、强调执行“动态化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执行情况:根据评估审查意见,强调高边坡”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要求, 详见本说明第9节。表4-2岩土设计参数一览表 环境高边坡设计合理工作年限为50年、基坑边坡2年。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 范各段环境(基坑)边坡安全等级及支
22、护设计范围见表4-1。表4-1厂区高边坡设计范围划分表序号边坡分段编号边坡类型安全等级、 设计工作年限高度(m)长度(m)备注1Bl-B-C侦方环境边坡一级、50年7-11.82462D-E-F-G-H-I-J-K-L-M挖方岩质环境边坡级、50年0-282503M-N-O-P-Q-R, A-AI-BK C-D填方环境边坡二级、50年0-82394R-S-TU-V-W-X- Y-Z挖方岩质环境边坡一级、50年0-251605I-IlxH1-H2-H3、G1-G2-G3填方环境边坡二级、50年1-42266Cl -C2、C3-C4挖方土质基坑边坡二级、2年5-7.9113临时边坡4.1设计参数根
23、据业主提供的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并参考相关规范,场地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见下表42。1、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0kNm2,施工荷载5kNm2,地面堆载IokN/m2,道路 荷载:20kNm2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安全系数:环境边坡(一级1.35、二级1.30);基坑边坡(二 级1.20, 一级1.25.),环境类别:二(a)类3、边坡重要性系数: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时取1.1,二级取1.0;4、中等风化泥岩岩体破裂角取60 ,等效内摩擦角取55 (I类)5、结合工程经验考虑:边坡压实填土饱和重度为20. 5KN/m3,饱和工况下综合 内摩擦角: 30 ,饱和工况下抗剪强度
24、粘聚力为IOkPa,内摩擦角25 ;具体应以 现场检测确定。岩土名称天然 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天然抗典强度 标准值饱和抗剪强度 标准值抗拉 强度 (kPa)模量(MPa)弹性 模贵 (MPa)泊松比土体水平抗力系 数的比例系数、 岩体水平抗力系 数岩石抗压强度 标准值 (MPa)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kPa)临时坡率建议但 (无外倾结构面时)岩土与锚 固体极限 粘结强度 标准值 (kPa)基底摩 擦系数粘聚力(kPa)内摩擦角( )粘聚力 (kPa)内摩擦角(0)天然饱和H8m (岩质边 坡):H5m (土质边坡)8VH15(岩质边 坡):5H=17.6。(按现状人工素填土内部
25、的统计标准值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取0.80)。4、潜在滑面(粉质粘土界面)天然抗剪强度值:粘聚力c=20.4kPa、内摩擦角(p=11.8。:饱和抗剪强度值:粘聚力C=I4.4kPa、内摩擦角=8.3。(按粉质粘土内部的统计标准值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取0.90).5、对于岩质边坡,表中临时开挖坡率值仅适用于无外帧结构面的边坡,边坡稳定性按岩体强度破裂角控制,场地砂质制岩、砂岩岩体强度破裂角分别取值为60。、6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采用坡率法放坡后的坡角应小 于外倾结构面的倾角与岩体强度破裂角的小值。6、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根据边坡岩性及膨响高度确定,IV类岩体等内摩擦用取42。(强风化岩体);
26、In类岩体等内摩擦角取55。(中风化砂质泥岩)、IH类岩体等内摩擦角取58。(中风化砂岩)。7、场内边坡目前尚未形成,考虑到结构面参数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受施工、地表水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结构面参数将发生变化,故结构面抗剪强度取值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当地经验,在室内试验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应进行 折减.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D50330-2013表5.3.2,为永久性环境边坡,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5。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 如下(见下图5-1):图54赤平极射投影图(3) M-N-C)-P-Q-R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位于厂区东侧,
27、典型地质剖面为 (19-19. 20-20. 3-3. 4-4剖面),边坡直立高度06m,边坡岩性为粉质黏土及泥 岩,其中表土为粉质黏土层,厚度2T4m,下部为砂质泥岩层。现状覆盖层较厚,现 状坡面坡度较缓2 -5。,不易沿岩土界面和原始斜坡地面折线线,按照场地设计高 程场地回填加载后上覆土体易沿土体内部产生圆瓠滑塌。(4) RST-U-V-W-X-Y-Z 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位于厂区南侧,代表性剖面38和 26-27剖面;边坡直立高度017%边坡岩性为下部砂质泥岩,边坡上部粉质黏土层 厚约0.3LOm,覆盖层很薄。强风化岩质边坡:呈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5
28、边坡地质评价及稳定性定性分析(1) A-AI-Bl-B-C-D 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填方土质边坡,位于厂区西侧,旁边为现状龙溪河, 典型地质剖面为(1628剖面),直立高度5Ilnb边坡底部岩性为粉质黏土及泥 岩,其中表土为粉质黏土层,厚度2-4m,下部为砂质泥岩层。由于本段边坡位于场地 最低地带,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呈单一斜坡状,由于现状坡面坡度较缓2 -15。,局 部地貌剖面稍陡达20 (25-25剖面),场地回填加载后上覆土体易沿土体内部产生 圆弧滑塌,其中局部区域(25-25剖面区域)易沿现状坡面产生折线滑动破坏和土体 内部产生圆弧滑动双控。(2) D-E-F-G-H-I-J
29、-K-L-M 段环境边坡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为挖方岩质边坡,位于厂区北侧,代表性剖面35、 8-8. 11-12,直立高度019m,边坡岩性为下部砂质泥岩,上部粉质黏土层厚约0. 5 1.5m, 土质边坡:按设计高程整平后,直立填挖不稳定,由于部分剖面控制段(11、 12剖面)基岩面坡度较大,边坡开挖后上覆土体易沿基岩面产生折线滑动破坏;其 余地段基岩面坡度较缓,沿基岩面产生折线滑动破坏可能性小,边坡破坏模式为局部 沿土体内部产生圆弧形滑动。强风化岩质边坡:呈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层平缓,未见明显的 控制性结构面,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中风化岩质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裂隙L
30、l (62 /67 )与边坡(254 /90 )反向相交,为反倾裂隙,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裂隙L2(1850 /72 ) 与边坡(254。Z90o )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层面L3 (145。 /5 )与边坡(2540 /90 )大角度相交,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LI与L2的 组合交线倾向为119,组合交线倾角为52。,裂隙组合倾向与边坡切向,无外倾结 构组合面,不会沿裂隙组合面发生楔形破坏,岩体因受风化影响或地表水冲刷,可能 发生坡顶拉断破坏或产生局部掉块及间歇性垮塌,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6高边坡支护专项设计6.1 边坡支护设计原则根据上节地质条件分析,场地有
31、放坡空间,为此,设计以尽量放缓边坡,减少 支挡措施为出发点,同时应考虑减少开挖和回填工程量,综合经济性确定高边坡设计 方案。按照工程地质类法,拟定设计原则如下:对于高切坡满足放坡条件的地方,尽量按不陡于1:0. 50放坡分级放坡达到自 然稳定;景观要求高的地方,结合景观造型需要拟定坡率,再尽量设置一般挡护措施, 加以灌木绿化遮挡,避免高大挡墙等降低路容美观的硬垮工防护;条件限制的地方,结合稳定计算拟定坡率,满足周边环境需要,减少不必要 的拆迁及开挖;加强地质勘探和现场踏勘查看,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增强工程研判,提 高技术措施的针对性。高边坡设计应充分结合已有地质勘察资料,根据边坡的岩性、地质
32、构造、地 下水的作用和风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高边的安全可靠,加固工程设计遵循“一 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削坡减重,减少支挡工 程,提高坡体的自稳性;突出边坡绿化,边坡加固防护工程实用与美观结合,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 结合,力求防护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加强“生态、环保”设计。6.2 边坡支护专项设计(1) BI-B-C段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填方环境边坡,最大高度为11.8m (放坡后),位于厂区西侧(临 河侧),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支护采取“桩板墙+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 岩层平缓,未见明显的控制性结构面,破坏模式为圆弧形滑动破坏
33、。中风化岩质边坡: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裂隙口(62。/67。)、裂隙L2( 185。/72。) 均与边坡(317。/90。)大角度相交,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层面L3 (145。/5。) 与边坡(317。/90。)大角度相交,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Ll与L2的组合交线 倾向为119。,组合交线倾角为52。,裂隙组合倾向与边坡切向,无外倾结构组合面, 不会沿裂隙组合面发生楔形破坏,因受风化影响或地表水冲刷,可能发生坡顶拉断破 坏或产生局部掉块及间歇性垮塌,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边坡稳定性分析作赤平投影如下(见下图5-2):图5-2 赤平板射投影图(5) Cl-C2、C3-C4段
34、基坑边坡根据地勘报告,两段边坡为挖方土质基坑边坡,C1-C2为新德构筑物二沉池基 坑边坡,典型地质剖面为(22-22剖面),C3-C4段为新建构筑物二沉池基坑边坡滤 池基坑;边坡直立高度5-7. 9m;边坡岩性为粉质黏土及人工填土(局部南侧为中风 化基岩),其中表土为粉质黏土层,厚度5T6m,下部为砂质泥岩层。按构筑物基坑 区域场坪设计标高整平后,因覆盖层较厚,基坑边坡不易沿岩土界面滑动,边坡土体 易沿土体内部产生圆瓠滑塌。边坡支护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分级放坡,每隔8m一级, 中间留2m马道,坡率自下而上为1: 0.75 (中风化岩层)、1:1 (强风化岩层)、1:1.
35、50 (表土);坡面防护采取C25钢筋碎菱形格构,格构梁尺寸为0.2OmXO.2m,格构梁 间距为2.0m,格构节点采取构造锚杆1022mm固定,锚杆长度为至少3m (其中 R-S-T-U-V段边坡下部老土层较厚,削坡后构造锚杆应锚固于中风化基岩中至少3m, 上部岩土界面较陡区域老土层很薄,在征地红线范围内可采取削坡清除表土),倾角 为15 ,间排距同格构梁,格构内填充土工生态袋绿化护坡,每级马道采取IoCm厚 C25混凝土封闭,表面外倾4%。边坡坡面每隔IO-15m需设置一道2.0Cm宽的伸缩 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 截水沟与坡顶之间采取I
36、OCm厚C25混凝土封闭。(6) ML Hl-H2-H3、G1-G2-G3 环境边坡三段边坡主要为为厂区道路与紧邻构建筑物存在高差,产生的环境边坡,边坡高 度较少,最大为5m, I-Il段位于污泥脱水间与厂区道路之间,为挖方岩质边坡、 G1-G2-G3段位于沉淀池、滤池与厂区道路之间,挖方岩质边坡;HI-H2-H3段位于综 合楼与沉淀池、滤池之间,为填方土质边坡;边坡支护均采用“重力式挡墙+排水”; 采取C25舲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挡墙做法选用图集17Goo8P82路肩墙B,挡墙 高度26m,地基持力层为压实填土层(墙底压实系数至少0.96,地基承载力至少 150KPa)或者基岩层。挡墙顶高程
37、为厂区设计道路高程,挡墙墙趾底部埋深至少1m, 挡墙墙背后设置0.5m厚碎石反滤层,挡墙设置 100泄水孔(PVC管),间排距 ZOmxZOm,梅花形布置;挡墙每隔10-15m及地质条件变化处需设置一道2cm宽的 伸缩(沉降)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墙顶设置防护栏杆。(7) Cl-C2、C3-C4段基坑边坡两段边坡为挖方土质基坑边坡,C1C2段为构筑物二沉池东侧基坑边坡,与场坪 后地面高程存在高程,C3-C4段为沉淀池和滤池东侧基坑边坡,该构筑物基坑底高程 与现状地面存在高差,基坑边坡最大高度为7.9m。本工程为新建构筑物,场地存在 放坡空间,基坑边坡支护均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采
38、取单级放坡1:1.50, 施。边坡下部支护采取C30钢筋碎桩板墙,有效防止冲刷,边坡上部支护采取坡率 法+坡面防护。C30钢筋球抗滑桩直径1.8m,桩中心间距5 (抗清桩编号z1-z19范 围中心距4.5) m,桩顶设置冠梁0.8xL 8m,桩之间采用C30钢筋硅挡土板厚30cm, 挡土板迈入现状原始土层至少1m;抗滑桩底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锚固深度至少为 地面悬臂高度的一半,且不得小于5m;桩顶采取单级放坡,坡率为1:1.5,坡高2.5-5m, 坡面防护为喷播植草。桩板墙墙背后设置0.5m厚碎石反滤层,墙面设置PVC排水孔,孔径100mm, 间距2.0mx2.0m,梅花型布置,墙面每隔IO-
39、15m需设置一道2.0cm宽的伸缩缝,内 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挡墙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2) D-E-F-G-H-IjK-L-M 段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挖方岩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高度28m (放坡后),位于厂区北侧。 边坡支护采取“坡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分级放坡,每隔8m一级, 中间留2m马道,坡率自下而上为1: 0.75(中风化岩层)、1:1 (强风化岩层)、1:1.50 (表土):坡面防护采取C25钢筋舲菱形格构,格构梁尺寸为0.2OmXO.2m,格构梁 间距为2.0m,格构节点采取构造锚杆他22mm固定,锚杆长度为至少3m,倾角为 15 ,间排距同格构梁,格构内
40、填充土工生态袋绿化护坡,每级马道并采取IOCm厚 C25混凝土封闭,表面外倾4%。边坡坡面每隔IO-15m需设置一道2.0Cm宽的伸缩 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截水沟和防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 截水沟与坡顶之间采取IOCm厚C25混凝土封闭。(3) M-N-O-P-Q-R. A-Al-Bk C-D 段环境边坡三段边坡为填方土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高度8m (放坡后),C-D段位于厂区北 侧。A-Al-Bl段位于厂区西侧,M-N-O-P-Q-R段位于厂区东侧。边坡支护采取“坡 率法+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措施,采取单级放坡,坡率1:1.50,坡面防护为喷播植草。 坡顶设置排水沟和防
41、护网(围墙),坡脚设置排水沟。(4) R-S-T-U-V-W-X-Y-Z 环境边坡该段高边坡为挖方岩质环境边坡,边坡最大高度22m (放坡后),位于厂区南侧。超过LOmo(5) 填方工程本工程填筑主要用于场平及边坡回填区域,可充分利用场平开挖料(中风化泥 (砂)岩石渣料)或者碎石土料,填筑应分层碾压,填方边坡段分层松铺厚度不得超 过40cm,且不得发生粗粒料集中现象。本工程采用挖方料(碎石土料)分层压实回填,最大粒径不超过200mm, 5mm 以下颗粒含量小于20%,小于0.075mm细粒含量小于10%;不充许采用腐殖土,压 实度一般不得小于0.94,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静载荷
42、试验确定, 或可通过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试验,并结合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其承载力应满足 大于等于150ka水溶盐含量大于5%、有机质含量大于的土料、干硬性粘土、分散性土、软粘 土、垃圾等不能做为回填料。土石料填筑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施工机 具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并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确定铺土厚度、碾压速度和压实遍数 等施工参数,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本工程填筑材料多为挖方泥(砂)岩料,在进行 现场碾压试验时,可采用重量大于13t振动碾(靠近构筑物四周区域应用小型机械进 行施工填筑),并应根据料质、岩性适当洒水。碾压方式,可采用错距法或重叠法先 静压,后振压。施工中必
43、须严格控制经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才准铺筑上层填 料。坡体填筑力求全断面平行上升,分段填筑时,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相接,结合 坡度约1:5;分段分片碾压,碾压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小于0.5m,垂直堤轴 线方向不小于3m;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小于1m。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筑,振动碾压实不到的边角部位如填方与山 体角交接处,应填筑l.5m宽的细料,使用打夯机夯实。地面高低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向高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坡面防护采取喷射C25於,厚度5cm,设置泄水孔650,间排距2()m,梅花形布置。 坡面每隔IO-15m需设置一道2.0Cm宽的伸缩缝,内填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坡顶设置 截水沟和防护网,坡脚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7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求(6) 挖方工程(1)边坡开挖时严格按动态法、信息法、逆作法施工,不宜在雨季施工,尤其 是避免在暴雨期间施工,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应做好规划,疏通坡顶排水工程, 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使土方开挖处于干作业状态。(2)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的顺序,严禁超挖。在不具备自然放 坡条件或重要德(构)筑物地段,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且上一层支护结 构施工完成,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并对支护结构进行保护。(3)应采用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