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淮远河大桥项目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淮远河大桥项目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概述Ll项目背景跨淮远河大桥项目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2022年12月底,完成了本项目方案设计。L6设计规范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6年版)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内 容规范值设计值项目区位图L2项目概况铜梁晏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设计道路南起中南路, 北至东郭新街,道路全长268.364u根据项目区域位置及现有资料,我公司组织专 业技术人员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设计资料,经过设计、分析 和论证,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本项目由红线
2、宽度为24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0道路线形 与规划一致。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照明工程、桥 梁工程等。本册图纸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L 3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地形图1: 500资料(业主提供)(3)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4)铜梁晏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四川晨阳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3.3)1.4 设计内容本次设计阶段为施工图,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 电气工程、交通工程等,施工范围线内为工程量计入范围。1.5 设计过程简述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
3、范(CJJl94-2013)5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6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1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1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 2015)1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4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1-2021)15 .建
4、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1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 50/T-064-2022)17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 50/T-078-2016) 其它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与标准。1.7主要技术标准晏渡桥技术指标表内 容规范值设计值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设计速度(km/h)30Kmh30kmh荷载标准结构城-B级,人群荷载 5. 0KNm2城-B级,人群荷载5.0KNm路面BZZTOO标准车BZZ-IOo标准车标准路幅宽度(m)-24m=4m(人行道)+16m(车行道)+4m(人行道.)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45-最小圆曲线
5、半径(m)不设超高150449. 995最大纵坡R)一般值7%3.46%最小竖曲线半径(m)K 凸 N400R 凹 2250R 凸=1200R 凹=2800竖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60极限值2525.128最小坡长(m)8525 (道路起终点不受最小坡长限制)桥面净空(m)4.54.5停车视距(m)23030地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Vl度(动峰值加速度0 05g)距0.30Loom,最宽达4.00m,可见延伸L 506. 00m,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 构面。根据钻探及调查成果,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岩层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 场区未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2.2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
6、及勘探的揭露,场地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全新统覆盖。结合钻探资 料表明,场区下覆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自 上而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2.2. 1第四系全新统(04)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等进行回填,粒径3090mm, 整体含量大于20%,机械抛填,回填时间10年以上,呈松散状稍密状。该层在场 地均有分布,根据钻探揭露层厚度2. 9In(ZK32)9.9m (ZK26),层底高程252. 14 260. 94m,为场地主要土层。粉质黏土(Q4el+dl):褐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稍有光泽,无摇宸反应,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可
7、塑状,母岩主要为侏罗系泥岩。该层在场地小部分地段 分布,根据钻探揭露层厚度Llm(ZKlI)5. Om(ZKlO),层底高程258. 29262. 50m。 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2. 2.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紫红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 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块状、短柱状,岩质较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芯呈柱 状、短柱状,岩芯节长为530cm。分布整个场地,为场地主要岩层,该层在场区 内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砂岩(J2S-Ss):褐灰浅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云母,中 粗粒结构,钙泥
8、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岩质软,呈强 风化状态;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短柱状,一般节长432cm。该层 在场区内小部分地段分布,厚度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2工程地质概况(摘录)2.1 建设区域自然条件2.1.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区,地形整体较平缓。淮远河穿过场地,河床宽度 约7m,岸坡均以条石挡墙支挡。表层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地形坡度510 ,局部地 段达到45 o地面高程介于260. 85Jn270. 39m之间,相对高差约9. 54m。2.1.2 气象水文铜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总体特征表现 为春早夏热,秋雨冬
9、暖,雨热同季,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主要灾害性天气有 暴雨、雷雹、冰雹、霜冻、结冰等,气候风险总体偏低。铜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温差大、舒适度高、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生活休闲、旅 游、疗养之胜地。年平均气温为18.4(,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2. 1,年平均最低 气温为15.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4. 1 (2006年9月1日),年极端最低气 温为-2.5P (1975年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4亳米,最大年降水 量为1482.2毫米(196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680.8毫米(2006年),最大日 降水量233.4毫米(2009年8月3日)。年平均日
10、照时数为1091.4小时。年平 均相对湿度为80.4%。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在拟要场地中部处有一条淮远河,勘察期间河水水位260. 684m,根据现场调查, 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高程约为265. 50no2.1.3 L 3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西山背斜北西翼,在基岩出露地段测得岩层产状为倾向330 ,倾角 4。岩层产状较平缓,层面结合程度差,为软弱结构面。地层分布连续完整,未见断 层。据观测岩体中见主要发育两组裂隙:裂隙LX1: 57 /70 ,裂面近平直,较光滑,凹面、上陡下缓,裂隙间距1.50 2. 00m,裂面粗糙,张开13un,局部粘土半充填,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X2:
11、 2120 /53 ,裂隙面较平整,张开26mm,局部粘土半充填,一般间从钻孔的抽水试验结果来看,粉质粘土透水性中等,赋水量大;粉质粘土层渗透 系数1.66md,为中等透水层,结合地区经验,场地素填土为强透水层,渗透系数取 20mdo泥岩属弱透水地层,强风化泥岩渗透系数取0. OWd,中风化泥岩渗透系数 取0.03md;砂岩属中等透水地层,强风化砂岩渗透系数取2md,中风化砂岩渗透系 数取lmdo拟建场地地形高低起伏,降水后绝大部分沿地表以地面流形式排到淮远河。本次钻孔施工结束后,提干孔内施工残余水,于4h以及24h后分别测量其地下 水位,通过观测分析,在钻孔ZKrZK6、ZK17ZK36中发
12、现地下水,水位高程在260. 82 261. 10m,说明场地在施工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地下水受淮远河河水及降水补给,建议避开洪水期进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时应布置 操作平台并采取围堰或其它防洪措施。2.4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在拟建场地中部淮远河内采取了1件地表水进行腐蚀性测试。经调查,场地周边无制造酸、碱等的污染源,无污染性厂矿企业,无污染水源流 入场地,钻探表明地基土无污染迹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年版)附录G判定该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12. 1、1
13、2.2条的评价标准和地区经验进行评判,素填土为强透水层,2.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在土层、岩石中赋存条件,将场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 裂隙水两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全新统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 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及迳流的方式向低洼处排泄至地表冲沟,部分渗入基岩裂隙中, 补给基岩裂隙水。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粉质 粘土为相对隔水层。本次勘察对土层采用小水量和无水钻进过程中,因此除地表冲沟 两侧钻孔有测出水位,地下水较丰富,其余地方此类地下水较贫乏。(2)基岩裂隙水根据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
14、裂隙水两种类型,未见岩溶 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体中,旱季接受河流倒灌的补给,雨季同时 接受大气降水与河流倒灌的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泄,部分向下部基岩渗流。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土层可分为素填土和粉质黏土,素填土孔隙发育,透水性强, 为透水层,粉质黏土结构致密,属相对隔水层。根据土层结构特点,拟建场地第四系 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沿土体孔隙,向地层深部渗流,局部于陡坡处沿孔隙 或土岩界面渗出补给地表水。基岩裂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和张开程度以 及汇水面积的控制,水位水量动态变化大,受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分布于基岩强风化带裂隙及中等风化带构造裂隙中,主
15、要接受大气降水补 给。泥岩为弱透水层;砂岩裂隙张开多无充填,为中等透水层,其导水及富水性相对 较好。大气降水由地表入渗进入裂隙,向低洼处排泄,具就地补给,就近排泄,以泉 的形式出露;分布不连续,不均匀的特点,无稳定地下水位。本次勘察在ZKlO钻孔做了稳定流抽水试验。钻孔ZKIo抽水试验流量、降深及时间关系曲线图如下:确定;8、岩土与挡墙底面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表11.2.3,并结合经验确定;9、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13)表8. 2. 3-2、8. 2. 3-3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10、表中带*号建
16、议值为地区经验值。岩土体设计参数选取依据试脸成果和经验,取值如下表3. 3T2. 8施工中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1)挖方段边坡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跳槽开挖。(2)既有施工弃喳不能直接作为基础,应重新按相关规范要求分层夯实。(3)填方段应清除表层松软土,斜坡挖成台阶状方可填筑。(4)加强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不乱弃乱倒,施工废水应经处理后方可排放。2. 9建设场地地物条件拟建道路沿线存在的民房回填形成的边坡可能会对居民产生影响,建议在施工期 间应加强周边环境的保护,施工前应与周围片区的相关部门、居民做好沟通、协商工 作,避免对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营及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拟要道路桥梁南起中南路,北至东郭
17、新街,与两条道路相交,对交通将会产生影 响,建议做好安全标识,减小对道路行人车辆影响,相交处存在管网,甲方未提供管 网图,建议施工时进一步查明,避免对管网的破坏。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建议加强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以确保相邻已建物和场地的 稳定和安全。2.10地震及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附录A、建筑与市 政工程抗震设计通用规范GB55002-2021)规定并结合中国地震动动参数区划图 (GBl8306-2015)查得,重庆市铜梁区巴川镇抗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区的抗宸设防烈 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宸加速度0 05g;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
18、06-2015) 为A型;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为B型。结合地区经验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铜筋混 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综合上表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 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2. 5不良地质现象经本次野外调查,拟瓮场区未见活动性断层通过,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 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见地下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 利的埋藏物。2.6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当对边坡支挡稳定后,场地整体稳定。根据本次勘察,沿线未发现危岩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断层通过;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2. 7岩土体参数建议值1、素填土重度根据经验确定,粉质
19、黏土、砂岩和泥岩重度根据试验及经验确定;2、素填土 C、6值根据经验确定,粉质黏土和泥岩C、6根据试验确定。3、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3条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 33,采用天然抗 压强度标准进行折减。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统计确定。5、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 第14. 3. 2条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泥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20,砂岩地基条件系数取 1. IOo又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笫4. 2.6条确定,地
20、基极 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泥岩采用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折减,砂岩采用饱和 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折减。土质地基极限承栽力标准值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DBJ50-174-2014)表14. 3. 3-3的平均值乘以修正系数确定。6、岩土体水平抗力系数参考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 14. 2. 12-1及表14. 2. 12-2并结合地方经验确定;7、边坡临时坡率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14. 2. 1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 (ID)Vs 速度范围 (ms)Vs 平均速度 (ms)Vse 等效剪切波速 (ms)中风化泥岩10. 10-
21、12. 00832-927879ZK34素填土0-7. 70162-1901371372.11道路工程地质分段评价里程 K0+000K0+38.808、K0+167. 888K0+267. 758 填方道路区段(2、3、8 10剖面)工程地质特征里程K0+000K0+38.808、K0+167. 888K0+267. 758段为填方道路区段;该里程 段该段属构造剥蚀浅丘、斜坡地貌,地势起优较小;该段线路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组泥岩。沿线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 等不良地质现象。该段现状地面高程约262. 55266. 70% 设计高程266. 387267
22、. 427m,该段属 于填方段,填方最大高度约5. 36m,属土质路堤边坡。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边 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参考剖面2、3、810剖面。1)道路左侧路堤边坡按道路设计高程直立堆填将会形成最高约5.17m的土质路堤边坡,岩性主要为未 来填土;主要坡向328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参 考剖面23、810剖面。未来填土直立堆填易失稳垮塌,根据地表测绘及钻探揭示在23、810剖面附 近现状地面平缓;基岩面较缓,埋深较大;按道路设计高程堆后土体整体沿现状地面 或基岩面产生折线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瓠形滑动破 坏。该段边坡设计采
23、用坡率法,填方边坡坡率为1:1.50;坡面采取种草防护。填方 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8.2相关规定,场地地震动参数主要根据场地峰值地震动参数进行调整后取值。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3. 1章节,本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 B类;桥梁抗震措施设防烈度为7度,B类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在El地震作用下不 受损或不需修复可继续使用,在E2地宸作用下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构损伤,经临 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B类桥梁抗震重要性修正系数Ci在El地震作用下 为0.43,在E2地震作用下为1.3。场地覆盖层主要为素填土;最大覆盖层厚度为9.9m。拟建场地土层的等
24、效剪切 波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版)笫4. 1.5条确定:Y(diVsi)Vse=dOt t= 1=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o一一计算深度Gn),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 t一一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di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本次勘察在2个钻孔中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根据剪切波速测试成果:素填土剪 切波速取132ms,为软弱土,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暂按素填土值考虑,待填土压实 后重新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后,再对场地要筑
25、及地段划分进行校核;粉质黏土 US取值 160ms,为中软土:中等风化基岩大于800ms,为稳定岩石。按拟建道路地面高程进行地震效应评价,其地震效应评价如表。剪切波速度测试成果表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 (m)Vs 速度范围 (ms)Vs 平均速度 (ms)VSe 等效剪切波速 (ms)ZK24素填土0-8. 60155-182127127强风化泥岩8. 60-10. 10623-711661由于边坡高度较小,设计拟采用支护方式可行,设计拟采用放坡坡率适合。建议 堆填前应清除表层软土或松散土层;并在坡脚设置排水沟。同时边坡放坡后坡面面积 大,应加强坡面的截排水措施。2)道路右侧路堤边坡按道路设计高
26、程直立堆填将会形成最高约5. 36m的土质路堤边坡,岩性主要为未 来填土;主要坡向148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25;参 考剖面23、810剖面。未来填土直立堆填易失稳垮塌,根据地表测绘及钻探揭示在23、810剖面附 近现状地面平缓;基岩面较缓,埋深较大;按道路设计高程堆后土体整体沿现状地面 或基岩面产生折线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小;其破坏模式主要为土体内部的圆瓠形滑动破 坏。该段边坡设计采用坡率法,填方边坡坡率为L1.50;坡面采取种草防护。填方 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由于边坡高度较小,设计拟采用支护方式可行,设计拟采用放坡坡率适合。建议 堆填前应清除
27、表层软土或松散土层;并在坡脚设置排水沟。同时边坡放坡后坡面面积 大,应加强坡面的截排水措施。3)路段区基础持力层选择路段区路基建议以相应段经分层压实(碾压或夯实)处理的未来填土为持力层, 各路段区持力层分布概况见表。路段区珞基持力层分布情况序号路段分区道路类型划分持力层分布情况土质路基的 干湿类型备注1K0+000K0+38.808康方道路压实境土中湿2KO+167. 088K0+267. 758填方道路压实填土中湿说明:人工压实未来填土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的有关要求并检验验收合格; 路基的干湿类型按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相关规定确定。备注:填
28、方路基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 150mm,确保填土压实系数0, 95。2.12工程地质勘察结论L拟建工程场区场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 发现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区整体稳定;适宜本工程 的建设。当对边坡进行有效的支挡后,适宜本工程的建设。2 .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桥梁抗宸措施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值为0. 05g,设计地宸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建筑物抗震场地类别见4. 1、4.2节 地震效应评价。3 .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周边无制造酸、减等的污染源,无污染性厂矿企业,无污 染水源
29、流入场地,钻探表明地基土无污染迹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附录G判定该场地环境类型为类;依据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12.1、12. 2条的评价标准和地区经验进 行评判,素填土为强透水层,为A型;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为B型。综合上表环境 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场地 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4 .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附录A的土石可挖性分类标准, 场地素填土整体呈松散稍密状,土石类别属普通土,土石等级
30、为H级;场地粉质黏 土整体呈可塑状,土石类别属普通土,土石等级为II级;中等风化泥岩岩质较硬,土 石类别属次软石,土石等级为IV级。2.13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议1.施工平场时,建议对未来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填土材料、施工质量和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 .施工中产生弃土弃渣、噪声、扬尘、废气等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 设计意图,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树立严格的环保意识,工程设计、施工 应充分考虑环保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小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施工中应配备抽水设备,以抽排基坑中渗入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基础施工时应 布置操作平台并采取围堰或其它防洪措施;基槽开挖验收合格后,应立即
31、封闭或留保 护层,以免影响岩体的承载力。4 .边坡开挖过程中,严禁抢工期,严禁超挖、超载,严禁不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 序施工或设计方案施工。严格按照“逆做法、信息法”设计及施工,挖方边坡开挖过 程中应采取变形监测措施。5 .本工程持力层深度是按规范进行钻探后按剖面钻孔揭露地质情况进行推测的, 部分地段的异常地质情况有不可预见性,工程投资预算应考虑以上因素。6 .地勘报告所提岩土参数值系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的标准值,在实际工程采样检 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测值与报告建议值的差异;本报告所列岩层及裂隙产状为 地表调查的优势产状数据,与实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岩质边坡开挖后有与报告不 符时,应通知勘察
32、单位进行复核。7 .本工程为线性工程,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加强施工阶段地基验槽工作。遇与地勘报告不符的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计及勘察方到场共同解决。(K0+268.364),设计高程265. 634m。路段共设有3个变坡点,最大纵坡3.945%, 最小纵坡3%,凸曲线最小半径R=1200m,凹曲线最小半径R=2800m,最小坡长25m (道 路起终点不受最小坡长限制)。3.3 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分析结论,考虑道路路幅前后标段一致性,道路标准路幅设计宽 24m,双向四车道。具体断面布置形式如下:4米(人行道)+16米(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24米道路横坡:车行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2
33、.0%。加宽、超高:道路全线无加宽、无超高。蚓刷熊百3.4 交叉口设计铜梁晏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共有2个交叉口。平面交叉设置一览表序号被交道路名旅相交袖号交叉形式交叉类型备注1中南路K0+000十字型平面交叉平一类现状2东郭新街K0+268.364十字型平面交叉平Al类现状1、K0+000与中南路平交:3道路工程3.1 平面设计本项目为新建道路,平面设计依据规划完成。铜梁晏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设计道路南起中南路, 北至东郭新街,道路全长268. 364m。标准路幅红线宽度24m,为城市支路。道路主线 全段有1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449.995m,平曲线等各项数据
34、均满足规范要求。3.2 纵断面设计3.2.1 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L现状地面标高2 .防洪标高3 .现状道路交叉口标高4 .沿线规划道路的等级5 .地下水水位3.2.2纵断面设计晏渡桥道路起点顺接中南路(K0+000),设计高程266.689m,终点接晏金路 边坡坡比自上而下依次为1:1.5。填方坡脚设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雨水排放。一般挖方边坡岩质边坡坡比按1:1, 土质以及岩土混合边坡按1:1. 5o挖方边坡 坡脚设临时边沟,保证施工期间雨水排放,坡顶外5m设截水沟,顺地势接入涵洞, 排出路基范围。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或挖方中石料等作为填料,土质及土 石混填路基填料最
35、大粒径不大于15Omnb并分层碾压、压实至路床设计标高后,经检 测应达到设计要求,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当采用细粒土作填料时不得选用液限大 于50%的高液限细粒土直接作填料,土方及土石混填路堤均以重型击实试验为依据, 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分层碾压,以压实度为控制指标。压实度相关要求如下:填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80厘米不低于94%; 80150厘米不低于93%, 150 厘米以下不低于90%;挖方路段:如开挖后发现其他不良土质均需换填。挖方段土基。30厘米压实度 不小于94%。对开挖出来的耕植土或生活垃圾,不能作为填方路段的填土。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厘米范围
36、内土的压实度 不低于94%o路基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深度范国(cm)压实度(%)填方0-309430-809480-1509315090零填及挖方0-309430-80-当采用石料进行填筑时,填石路基粒径不大于30cm,孔隙率小于等于24乐分层 厚度不应超过50cm。碎石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压碎值 不大于26虬填石路基碾压质量控制方式根据工点情况,选择以下任一种:a.压实沉降差法:沉降差平均值小于58mm,标准差小于45mm (布点方法、此处交叉口为十字形平交,交叉口进行了渠化拓宽处理,拓宽车道长15m,宽3. 5/3. 75m,渐变段长12m,采用直线渐变。渠化拓
37、宽后,交叉口处路幅宽度增加到 27.5m,路幅分配如下:27. 5m=4m(人行道)+19. 5皿(车行道)+4m(人行道),交叉口北进 口道设置了 1直左转道,1直行道,1右转道。交叉口采用信号灯进行控制,并设置 斑马线满足行人过街需求,具体设计详见交通平面设计图。2、K0+268.364与东郭新街平交:此处交叉口为十字形平交,交叉口进行了渠化拓宽处理,拓宽车道长40m,宽3. 5/3. 75m,渐变段长20m,采用直线渐变。渠化拓宽后,交叉口处路幅宽度增加到 27.5m,路幅分配如下:27.5m=4m(人行道)+19.5m(车行道)+4m(人行道),交叉口北进 口道设置了 1直左转道,1直
38、行道,1右转道。交叉口采用信号灯进行控制,并设置 斑马线满足行人过街需求,具体设计详见交通平面设计图。3. 5路基设计3.1.1 路基概况晏渡桥全长268. 364m, K0+040K0+170为桥梁段,其余路段均为路基段。3.1.2 土石方调配本次设计范围内项目:(1)总填方共计约1092281. 264立方米(一般路基填方925343. 223立方米,清 表回填29158.041立方米,软基换填137780立方米)o(2)总挖方共计约500902. 576立方米(其中清表土方量44330. 218立方米,一 般路基挖方318792. 358立方米,软基换填挖除137780立方米)经计算,本
39、项目需借方=一般路基挖方-(一般路基填方+软基回填+清表回填) =-773488.906立方米。弃方=软土+清表土=182110. 218立方米。土石方调配根据最终 审批通过方案为准。3.1.3 3一般路基设计道路原则按放坡处理,每8米一级边坡,两级边坡间留2.0m宽马道。一般填方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填方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路床0-308路床30805路基80-1504路基1503序号重点部位、环节施工注怠事项及保障安全意见序号意点部位、环节施工注意事项及保障安全去见1建筑物拆除工程1)开工前必须采用封闭式围挡。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迂 移
40、工作是否完毕,确认安全之后方可施工。清理被拆建筑物倒 塌范围内的物资、设备,不能搬近的雷妥善加以防护。3)切断被拆建筑物的水、电、煤气管道等。4)向周围群众出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2开挖深度超过3m (含3m)的基坑(槽) 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1)基坑N3m者但V5m者,雷提交专项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及 质检方同意后方可执行。2)基坑N5m者,需采取可靠的支护方式(建议采用钢板桩支 护),开挖过程中注意基坑降水。其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要经 过专家论证。3)基坑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 挖”的原则。开挖段施工时,应分段施工,在完成埋管且回填 后,方可拆
41、除横撑。4)基坑边界周围地面设置临时排水土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 进入坑内。5)随挖土深度到位,立即安排设置简易排水沟,排水开始后再 挖下一层土,遵照先排水后挖土原则。6)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硬撞支护结构、工程柱或 扰动基地原状土。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 行管道、基础施工。7)挖运土方过程中加强对各类监测点的保护工作,设置明显的 保护标记。检测频率及测量要求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之填石路堤4. 5执行)。b.沉降差曲线法:做“碾压遍数一沉降差曲线”,待曲线走势平稳后即可(每条 曲线点数不小于4个),监测频率同上。填方路堤应保持基底的强度与干燥,应清除修筑范围内的腐殖
42、土、耕种土、松土 以及地面杂草、树根并压实,原地面坑洞应进行回填并压实。路基填土严格按城市 道路设计规范执行。填方地段地面自然横坡度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挖台阶处理, 台阶宽度不小于2. Om,并向内倾斜24%的坡度,当基岩面上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 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台阶部位应先采用小型机具夯实后再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对于长期积水地段路堤,填筑前均需放(抽)水晒干,清除淤泥并回填透水性材 料。在地表水不易疏干、地表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丰富地段,还需设置排水盲沟;在地 下水出露集中且水量较大时,需设置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影响范围。明挖段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
43、满 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并压实度不小于90%,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填方路段应按道 路压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I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3.1.4 边坡防护设计对于边坡高度小于等于4. 5m的边坡,采用喷播植草护坡;对于坡面大于4. 5m, 小于等于Iom的边坡,采用挂网喷播植草护坡。3.1.5 危大工程说明本工程危大工程详见下表:序号意点部位、环节施工注意事项及保障安全去见4)对于开挖实际揭露地层情况与设计防护加固工程不符时,应 及时通知设计代表确认是否调整或变更防护加固工程措施。危大工程严格按住建部37号文执行相关程序。3. 5. 6软基处理本道路部分路段为鱼塘段,需进行抛石挤淤处理,处理
44、方式与处理深度详见路 基处理平面图。(D桩号K0+000K0+060范围内存在鱼塘地段,当淤泥土质土层厚度不大于2m时, 采用全部挖除进行砂砾石换填出来;当淤泥土层厚度大于2m小于3. 5m时,采用1 2. 5m抛石挤淤+Im砂砾石换填进行处理,片石抗压强度215MPa,2)片石的大小随淤泥的稠度而定。对于容易流动的淤泥,片石可稍小些,但不 应小于30厘米。抛投的顺序,须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 扩展,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重型路碾反复碾压或强夯,以使 抛石压实至设计要求,并在其上铺设反滤层,再行填筑。其它事项,应按相关现行规范执行。3. 6路面结构设计3
45、. 6.1设计标准(1)公路自然区划:V2区。沥青路面气候分区:1-3-2夏炎热冬冷湿润。(2)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或IOOkN为标准轴载,以BZZ-IOO表示。(3)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0年。(4)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0年。3.6.2车行道路面结构组合本次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为IOOKN,设计采用 容许弯沉无障碍,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本次设计采用路面结构组合如下:上面层:SBS改性沥青硅面层ACT3C厚5cm序号重点部位、环节施工注意事项及保障安全意见8) 土方开挖期间,设专人定时检查基坑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通知相关的技术人员以便及时处理。现场配备必要
46、的应急物 资和应急手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 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3土石方施工1)路堑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要求严格按照具体有关设计要求 进行。对于设有锚固工程的边坡工程开挖,要求严格按照从上 至下的开挖施工顺序逐级开挖,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 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根据实际情玩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临时加固 或预加固工程措施)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土石方开挖作业,逐 级开挖,逐级加固,直至全部防护工程结束,确保坡体稳定和 结构安全。2)对于土方边坡开挖,不得采用爆破施工,特殊情玩下经过设 计审批后采用爆破施工时,靠边坡3m以内禁止采用炸药爆破; 对于石方边坡开挖,接近路堑边坡工程部位严禁采用大爆破, 并且要求距设计坡面35m范围内一律采用光面控制爆破;对 于硬质岩石石方应采用光面、预裂爆破,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爆 破施工对岩体结构的破坏作用和影响。3)边坡开挖应顺直、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对 于石质边坡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