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4981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奋力追赶,持续提升,建设成为海西新兴发展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预计“十一五”执行情况,科学分析“十二五”发展形势,重点研究事关“十二五”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进一步理清思路,用规划来引导发展,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意义重大。一、发展环境与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一五”的发展成就为“十二五”的持续加快发展奠定了条件。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将为我市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

2、面临新的挑战。(一)“十一五”执行情况预计1、发展成就(1)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6.0%.16.5%和15.0%。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人均生产总值元,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美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00美元的目标。初步预计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全市生产总值将超过800亿元,达到815亿元,按现价五年年均增长17.8%,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超过800亿元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28550元,按目前人民

3、币兑美元平均汇率,突破4000美元,达到4180美元。财政总收入将达到75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达到70美元,力争80亿元”的目标。(2)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9年,荔港大道、莆秀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段建成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向莆铁路和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分别实现开工建设,港口铁路支线将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沈海复线(福广线)仙游至南安高速公路段、兴尤高速公路将于2010年开工建设。港口开发建设进入快速推进期,2008年,建成秀屿10万吨级LNG专用码头、秀屿4万吨级木材专用码头;2009年,东吴港区东吴作业区3#多用途泊位工程加快建设,国投煤炭中转基地开工建设;2010年,罗

4、屿作业区30万吨干散货码头、秀屿作业区2-3泊位、东吴港区东吴作业区东1#2#泊位及4#6#泊位将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将达到万吨。同时,国道、省道纵横有序,供水、供电等设施日臻完善。“十一五”将是我市建市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的重要时期,一个以港口为中心、由铁路、高速公路和疏港大道构成的辐射八方、纵横有序的新兴的水陆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3)产业集群规模扩张。“十五”末期,全市规模以上产业产值超过百亿的只有制鞋业。预计到2010年,严值超百亿的产业将达到6个。其中,制鞋业规模产值于2008年突破2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目标,到2010年将接近300亿元;食品

5、加工业于2007年提前三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元的目标,预计到2010年产值也将超过200亿元;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化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产值也将达到或超过百亿。与此同时,林产加工业、能源、工艺美术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到2010年产值将分别达到80亿元、60亿元和50亿元。全市十大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产值100O亿元目标。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过到58.5%o(4)城市建设跨越提升。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实施。现有中心城区功能将进一

6、步提升,环境进一步优化,以妈祖城为中心的滨海新城建设加快推进。2006年,我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湄洲岛被授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预计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森林覆盖率达到o以迎接省运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比赛场馆、莆仙大剧院、星级酒店、公交配套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持续创建文明城市,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努力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第十四届省运会的召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7、。预计2010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将明显改善。(5)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安全卫生饮用水、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运班车、岛岛有交通码头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预计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积极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逐步得到解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天下妈祖回娘家”系列活动,成功承办了中央电视台“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岸四地迎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等大型活动以及“5.15海峡论坛一一台湾妈祖信众直航湄洲进香”活动,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妈祖信俗成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巧借

8、传统戏剧传播现代文明道德的做法得到中央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积极推动两岸港口直航,秀屿港区被列为国家首批两岸直接“三通”口岸,实现与台中港双向客运直航、基隆港货运直航。科技创新工作步伐加快,全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三连冠。“双高普九”成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有效防治登革热、手足口病、HlNI流感等疫情疫病。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责任目标。着力保持社会安定稳定。认真抓好“平安”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抗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和危机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推进双

9、拥工作,第三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6)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指标,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范围内。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厂,以及市污水处理厂二期、仙游、荔城、秀屿、北岸、枫亭等六家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预计2010年,我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木兰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簌芦溪水质功能达标率达到%,城市内河水质达标率达到%o东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海洋水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最好水平,近岸海域功能达标率达70%,湄洲湾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总的来讲,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

10、厚积薄发、奋力追赶、加速崛起的条件日趋成熟。从2003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在建项目已投产或将投产并产生效益,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市场容量大,相对较低成本、多层次、丰富的人力资源,趋于完备的基础设施,使我市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奋力追赶的攻坚期,也是基础设施建设转化为产业集聚能力、投资建设集中回报、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加速崛起的新阶段。2、存在问题(1)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一五”末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但从发展现状来看,虽然逐年提速发展,但经济综合实力仍然偏弱,2008年我

11、市GDP只占全省比重的5.64%,相当于福州的1/4、泉州的1/5,人均GDP21515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L4%;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在海西20城市中分别排在第13位和第15位,在全省九地市中均排在第7位,总体实力处于中等偏弱地位,与我市所处的区位优势和人口比重是不相称的。预计到2010年我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的6%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8%左右,未能如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2下,总量及占比均位居全省最后一位,没有实现质的提升与量的突破。轻重工业结构比例不协调,2009年规

12、模工业中轻工业仍占,大大高于全省的水平;产业集聚程度低,存在“产业多、集群少”现象;民营企业多,制鞋、电子、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一半以上。临港重化工业没有实现大的突破。2003年LNG项目落地,2009年LNG接收站和燃气电厂将进入正式投入期,这是“十一五”期间最大的一个临港工业项目。但除此之外,临港工业项目再也没有可圈可点的“闪光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大型石化项目等其他特重大项目没有实现大突破。(3)区域经济较不平衡。虽然形成“四区一县”的行政架构,区多县少,但城市化程度仍然偏低,城市基础设施还很不配套,城市功能不完善,农村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一部分老区、山区

13、、沿海突出部和海岛发展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健全,仙游县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市辖县,县域面积是全市的近1/2,人口约占全市的1/3,但生产总值只占全市不到1/5,财政总收入只有全市的1/10左右,而且近年来主要指标占全市的比重还在下降,全市实现均衡协调发展难度很大。(4)发展形式较为粗放。现有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产品主要是最终消费品即终端产品,以贴牌生产为主,自主品牌不多,处于价值链的下游。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物流业、金融、信息、商务和科研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旅游业增长乏力,发展缓慢,尚处于起步之中。按照国家级经

14、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总值贡献率15亿元/平方公里,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生工业产值63亿元/平方公里。目前,我市工业用地平均工业产值不到20亿元/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贡献率约6亿元/平方公里,大大低于国内工业园区单位工业用地产生的比率。(5)社会建设较为薄弱。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建设管理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还处于全省后进水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不健全,一些地方基层基础相对薄弱,社会治安形势和信访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

15、未根本解决。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办事效率还需要提速,一些干部服务发展特别是服务重大项目还不到位,等等。(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世界经济进入缓慢复苏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一个区域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更加密不可分。尽管世界遭遇强度不亚于1929年大萧条时代的金融危机,但由于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加之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强度经济刺激和联合行动,目前世界经济远远好于2008年的悲观预期。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回暖,是世界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重要变量。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于2009年一季度探底后逐步回升。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出

16、口外向度较高的我市来讲,总体上仍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努力扩大出口,提高企业产能。(2)世界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金融危机后,各国重新将重点转移到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上。这些新兴产业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球产业结构将快速重组,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国际金融危机为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重大机遇,实体经济比重将上升,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新更受青睐。产业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强大渗透力,广泛作用于传统产业,不同产业或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催生出新的融合产业或新型产业形态,促使我市在壮大经济体量

17、的同时,同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拓宽产业发展空间。(3)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发展战略。金融危机使我国更加关注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会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两大重要力量。国家实施10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诸多区域经济规划,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将整合壮大战略性产业和资源性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抑制产能过乘1,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助于我市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分工合作,推动跨越式发展。(4)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及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西战略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中央

18、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内涵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实效不断显现,前景更加广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对福建的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农业银行、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福建的信贷投放给予了特殊倾斜,海关、质检等口岸部门对大通关建设的保障力度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使我市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我市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这些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5)城市集聚发展带动作用将增强。“十一五”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促进了我市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规划同筹,交通同网

19、,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环保同治等同城化发展意识进一步强化,依靠区域政策、规划、合作等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推动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加速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内在需求和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我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6)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思路的引领。2004年,市委提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2006年10月召开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市工作的总体思路。2008年4月,市委主要领导实现顺利交接。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市委按照“持续、提升、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

20、子。同年8月,召开五届五次全会,立足区位、港口、妈祖文化和人才优势,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确立了“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2009年8月,召开五届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区域。一系列日益明晰的发展思路,为我市“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指导了方向。2、面临的挑战(1)外部经济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金融危机带来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更为迫

21、切。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再平衡,短期难现高增长。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难以持续,新兴市场的出口导向、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战略也面临深度调整,全球贸易、储蓄与消费正处于再平衡和调整过程。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升级,加大了经济复苏的阻力,这对未来我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2)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减排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首要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碳减排,民生对改善环境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从传统竞争优势提升到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资源瓶

22、颈、环境瓶颈、体制瓶颈、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等的制约日趋严重。从我市来讲,总体上企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普遍不足,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没有根本改变,高耗能、高污染在个别行业仍然存在,结构性污染是减排工作主要问题之一。部分大型企业的工程性减排措施进展缓慢,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各工业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不快,民众节能减排意识不强。而“十二五”时期又将是我市临港重化工业加快推进的时期,随着国家及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提高,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将更大。(3)构造竞争新优势的要素制约压力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2009年我市人口密度达人/平方公里,是全省的倍。岸线十分有限。目前,沿海项目建设用

23、地和港口后方陆域十分紧张。随着中海油的福建LNG接收站配套码头、罗屿25万吨级散货码头、东吴13#泊位、中原港务有限公司的30万立方米中心油库配套码头等项目配套码头使用大量的岸线,湄洲湾北岸剩余的深水岸线十分有限。资金和人才外流严重。2009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存贷差为元;扣除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5%左右,每年约有100多亿资金外流。从人口的外流来看,每年都有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外流。2009年,全市年末总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为万人,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约万人,而且流出人口大多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流入人口大部分是农民工。(4)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

24、多新课题。“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持续提升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优先发展,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同步考虑解决被征地、征海群众的就业门路和社会保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5)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区域竞争和资源争夺更加激烈。为争取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区域竞争力,各地都在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全力以赴抓结构调整,抓转型升级,积极调整生产力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新平台,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区域竞争加剧,全省各设区市对

25、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2006年,我市GDP与龙岩市、三明市分别相差29.89亿元和26.37亿元;2007年,我市GDP与龙岩市(553.44亿元)、三明市(545.69)亿元分别相差41.74亿元和33.99亿元;2008年,我市GDP与龙岩市(672.85亿元)、三明市(666.92亿元)分别相差62.89亿元和56.96亿元,虽然我市增幅较高,但基数较低,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惟有加快发展。二、总体发展构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

26、,按照省委“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乘势而上、有所作为”的要求,大力弘扬敢拼会赢、敢闯敢试的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在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实际行动o坚定不移地按照“四用发展”要求和“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着力扩大莆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加强与港澳、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优势产业转移,继续实施民资回归工程,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规模,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二)基本方针1、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27、发挥优势,深化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品牌服务,保持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速度。2、坚持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曰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着力做到统筹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问题;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4、坚持协调

28、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三次产业协调拉动、三大需求协同带动;注重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既要挖掘资源存量,又要拓展资源增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发展水平。(三)发展目标1、总量目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以上,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50亿元;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1亿吨。2、结构调整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2:40;临港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以上。3、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生态环

29、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茅,基本建成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以上。4、民生改善目标。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城市与乡村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中等宜居城市功能初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下,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30、到所有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o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三、空间布局(一)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三城、六区,三轴、两带”的空间结构,实现市域空间统筹发展。1、三城(1)中部主城:整合荔城、城厢和涵江城区以及周边城镇,形成以城市综合服务职能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地域。主要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区域商贸和生活居住等职能。(2)滨海产业新城:整合笏石、东庄、忠门、东埔、东崎、月塘、山亭和湄洲等乡镇,形成以临港产业和旅游服务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地域。主要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旅游服务和对台交流等职能。(3)仙游城区:整合鲤城、鲤南、赖店等城镇,加快鲤南新区建设,拓展鲤城东北部片区,逐步完善老城区;推动城郊工业集中区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