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5190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教学内容:地形气候河湖。二、教材分析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重点:1、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识记分界线的山

2、脉名称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2、让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总结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3、总结我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成因及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教学方法:“地势呈阶梯状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内容看视平行,但内在层层递进,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让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

3、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内容点析:1、课文以图导课,从图:2.1、2.2,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及分界山脉,从图中可以方便知道各个地形区的海跋高度,活动更是深化对地势三级阶梯的掌握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2、图2.4告诉学生有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并引导学生理解山脉是如何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一含义。拿不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让学生深刻掌握内容。3、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山区利弊,让学生科学刻观地认识自然,研究如何进行山区的合理开发和利

4、用。重、难点突破: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由图了解,论证,深化内容。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学重点:1、通过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争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值线图的能力,学会分析气温、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区等,使学生明确地理形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同时明确我国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下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

5、在要素其内容是并列的,但其二者与“季风气候显著”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内容点析:1、“南北气温的差异”:课文从图2.13、2.14着手,让学生读出冬夏我国温差状况得出: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气温最低处在青藏高原),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在于纬主差异夏季普遍高温在于纬度及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日照时间长的原因,青藏高原气温低因其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原因。通过图(2.15)掌握5个温度带的划分,及各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分布。活动讨论了解气温对生产、生活、建筑影响。2、“东西干湿的差异”:通过读图2.16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明确降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了解干

6、湿区划分的依据读图2.17了解各干湿区呈现不同的植被景观。活动是让学生加深了解不同干湿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季风气候显著:读图2.19、2.20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风向,及其特点进一步明确前面“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季风气候在气湿和降水分布上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阅读图总结地理现象,前后知识连贯、融记贯通,深刻掌握知识点。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统计资料认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解释

7、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结构分析:地形地势气温降水植被覆盖水系形状水文特征水害治理资源利用内容点析:1、众多的河湖:用图突出内外流河面积的差异,突出了内外流河的概念。图文叠加分析得出:(I)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季,(2)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南北方河流的差异,(3)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特征。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掌握。2、黄河的治理:从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入手,告诉学生其丰富的水力集中在上中游,其巨大的贡献还在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

8、其水资源(灌溉)。分析黄河成灾的原因;地形、气候、人类活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忧患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治理措施。3、长江的开发:长江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段划分,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等优势,长江水能开发利用不足,目前干支流治理及开发利用现状,活动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长江的巨大带动和幅射作用,明确长江开发的重要性,并发长江的开发献计献策。课文内容为1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一长江沿江地带埋下了伏笔。重、难点突破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掌握其地理要素,引导综合地分析、研究习题,拿出切实的措施。三、单元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节地势和地形3课时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2课时第三节河流和湖泊3课时单元综合课1课时单元达标课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