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5651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光大道北延段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2选用的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1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Ik城市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14

2、5-2011)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13、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14、工程段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提设部分)(2013版)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6、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7、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18、提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20、其他相关技术规定等。1、项目概况1.I项目背景1.2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本次设计道路增光大道北延段为新建道路,位于白沙工业园内,道

3、路起于现状跨江大道,止于黄墩溪,全长约848.551m,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kmh,规划道路标准路幅宽32m,49.5mo目前由于征地拆迁等因素暂时实施两车道。实施路幅宽度14米I4m(14m=5m人行道+1Im车行道+1Im车行道+5m人行道)。施工图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管网工程。本工程施工图共分三册:笫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交通工程、第三册管网工程。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2、设计依据及选用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2.1 设计依据2.1.1 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设计合同2.1.2 该地区1:500地形图2.1.3 白沙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1.4 地勘报告白沙工业

4、园武骏企业周边基础设施项目(创业支路、增光大道北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1.5 其它相关资料4.3 构造与地层场地区域属川东褶皱带组成部分的东支“重庆弧体系,构造形迹总体呈南北向,向西突出呈“S”状展布,弧形线状排列。拟建道路位于壁山向斜北东翼,优势岩层产状100。/8。,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面平直光滑,闭合,为硬性结构面,多为泥质胶结,结合差;根据场区沿线及附近基岩露头,见有4组陡倾裂隙,裂隙。优势产状为:70。/80。,裂隙平均间距0.52m,延伸8IOm,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泥质填充,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裂隙0优势产状为:295。/30。46。,裂隙平均间距0.55m,延伸68m,

5、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泥质填充,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裂隙优势产状为:220。230。/53。,裂隙平均间距0.55m,延伸68m,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泥质填充,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裂隙优势产状为:215。/77。,裂隙平均间距0.55m,延伸68m,裂隙面平直光滑,局部泥质填充,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建设场地内未见断层及活动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4.4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孔揭露,拟建道路区域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94小5),基岩层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巧砂岩和泥岩。地层由新至老分叙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

6、:素填土:棕褐、灰褐色,成分为粘性土、砂岩、泥岩块石等,结构稍密为主,稍湿,砂岩、泥岩块石风化程度为中等风化为主,含量约5-25%,块径多为IO-100mm,3、上阶段批复意见本次设计道路仅为在现状已场平完成道路路基基础上,进行路面结构层加铺设计,经审查,项目业主同意项目设计方案,且无具体工程技术审查意见。4、工程地质条件(以下内容摘自地勘报告)4.1 地形地貌勘察期间道路沿线正在进行场平,创业支路工程沿线海拔高程在262.60299.9m间,增光大道工程沿线海拔高程在228.32278.83m间U956年黄海高程系拟建道路线路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势起伏,坡度一般在1030。左右,局部

7、存在陡倾边坡。相邻地段高差一般5Iom。现状道路大部分已基本场平至设计路面标高,沿线主要为斜坡,平整地块等。4.2 气象水文拟要区属北半球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3.9C18.4C,最热月8月,多年平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多年平均气温6.3。(2。极端最高气温43.4。C(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25。:(1975年12月15日)。无霜期常年平均341天,年均湿度81%,多年降雨量为1030毫米,其中大雨、暴雨多集中在78月,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约90mm。勘察期间道路沿线正在进行场平,大部分区域基本平整到设计路面标高,

8、现状道路沿线无明显地表水体。建议设计和施工时在原有流水通道处设置排水设施,沿线区域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在增光大道北延段终点距离黄墩溪8090m,该段不建议放坡,建议采用挡墙进行支挡,故黄墩溪对道路工程影响较小。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层中,为临时性上层滞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迳流途径为由地表下渗至基岩顶部或产生侧向渗透,沿基岩表面或基岩裂隙向地势较低处或临空面渗流/排泄或大气通过蒸发排泄。该类地下水受季节、降雨影响较大,该类地下水水量变化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网状裂隙中,该类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或上部覆盖层下渗补给,迳流途径较短,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及

9、中等风化基岩节理裂隙中,场地内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不大,节理裂隙多被粘性矿物充填,中等风化基岩节理裂隙一般不发育,岩体结构较致密。该类地下水补给较弱,该类地下水水量较贫乏。2、终孔稳定水位观测:勘察期间对各钻孔作简易抽水,将钻孔中钻探残留水抽出后,观测地下水的水位恢复情况,终孔后对各钻孔观测24小时,本次所施工的钻孔中均未见稳定地下水。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原始地形图分析,雨季施工期间易因地表水下渗后交汇在原地势低洼地段,由于粉质粘土层和基岩面透水性差,雨季时可能在粉质粘土层和基岩面层面上、填土层中形成一定深度的孔隙型潜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填土层结构松散,夹碎块石,孔隙率较大,为透水层,据地

10、区经验,填土的渗透系数为58md,渗透性等级为中等透水。做好地表统一截排水措施,基坑槽形成后应尽早验收封闭,避免地基土受雨水软化和风化影响承载力。4.6水、土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在黄墩溪河取1组水样作水质简分析,试验结果如下:黄墩溪河水检测项目P(B)/(mgL-l)C(1ZBZ)/(mmol-L-1)x(lZBZ)/%检测项目mg/L为近期平场回填而成,未完成自重固结。周围无污染源,未被污染。ZK3附近表层存在垃圾,该层在线路沿线分布较广,钻探揭露厚度0.2Om(ZK42)8.6Om(ZK86)o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d+d):粉质粘土(Q4F):黄褐色为主,由粘粒、粘土矿物及粉砂质组

11、成,局部夹粉土团块或含砂较重,可塑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分布较广,钻探揭露厚度0.30(ZY24/ZK67/80/85)5.9Om(ZY64)o3、基岩拟建道路沿线出露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3刃砂岩和泥岩地层。泥岩(J3sn-M褐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较重,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泥质胶结。钻探揭露最大厚度18.1Om(ZY62)o砂岩。3处巧:灰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中厚厚层状构造,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钻探揭露最大厚度13.90m(ZY39)o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基岩强风化厚度一般0.306.00m,部分地段缺失,岩芯多

12、沿风化裂隙断开,破碎呈碎块状、颗粒状,岩质极软,手捏即碎;中风化基岩未揭穿,岩芯较完整,多沿层面断开,多呈柱状,局部为饼状,一般节长0.050.30m,个别可达0.50m,泥岩岩质软,砂岩岩质较硬。强中风化界线多与原始地形起伏一致。基岩面整体呈浅丘地段较浅、丘间宽谷较深的特点,与原始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各层在钻孔中分布情况详见钻孔地质柱状图及钻孔情况一览表。4.5水文地质条件1、受场地地形和岩性的控制,场地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土层内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规定判定,场地环境类型属HI类、A类,地表水、地下水及岩土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经调查场区附近未发现有环境土污染源。

13、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OO21-2OO1)(2009年版)按HI类环境、A类条件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4.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经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表明,勘察区域及周边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塌岸、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无洞穴等以及可能产生地裂缝、地面沉降的致灾地质体。4.8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道路沿线及线路影响范围内平场施工已完成,原有有民房建筑已被拆除。但现状拟建区域内可见的电力架空线缆较多,已建道路埋设有地下管线,本次勘察未搜集到详细分析资料,施工前应进一步搜集和查清该段线路附近

14、管线以及沿线管线具体空间分布特点,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4.10特殊土工程评价线路区特殊土主要为回填素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和强风化基岩。素填土以稍密,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处于路基范围时应对其进行压实处理,使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残坡积粉质粘土由粘粒、粘土矿物及粉砂质组成,局部夹粉土团块,表层多含植物根系,可塑状,土质较为均匀,分布较广,道路设计标高沿线的可作为持力层(需清除表层植物根系)。强风化基岩破碎呈碎块状、颗粒状,岩质软,手捏即碎,道路设计标高沿线的可作为持力层。用高Ca2+74.043.69553.22游离CO24.40Mg2+19.621.61423.25侵蚀

15、性CO20.00K+Na+37.571.63423.53矿化度503.89K+总硬度(以CaCO3计)265.66Na+一总碱度(以CaCO3计)187.75NH4+暂时硬度(以CaCO3计)187.75合计131.236.943100永久硬度(以CaCO3计)77.91离7Cl-26.850.75710.90负硬度(以CaCO3计)0.00SO42-116.892.43435.06物理性质HCO3-228.923.75254.04OH-0.000.0000.00PH值7.81CO32-0.000.00.00臭和味NO3-色度判定: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对混凝土结构

16、有微腐蚀性。根据对场地周边进行调查访问和本次勘探查明,场地内及周边无污染源,根据地区经验及周围环境情况,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有关最大纵坡%77最小纵坡%0.31.5最小坡长m130209.838最小凸曲线半径(极限值)m400650最小凹曲线半径(极限值)m450100O圆曲线最小长度m3565.343竖曲线最小长度m3535.735停车视距m4040荷载标准路面设计荷裁:标准轴栽BZZ100KN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2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基本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6度5.3 平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为白沙工业

17、园二期新建道路,道路等级按城市主干路设计,本次设计平面与规划一致。增光大道北延段南起于现状跨江大道,由南向北延伸,止于黄墩溪南侧,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全长约848.551m。南段道路全线共设置两处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00m、295.575mo平面线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未设置加宽。5.4 纵断面设计本次设计拉坡时在结合道路的使用功能,沿线主要控制点主要如下:(1)各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标高;(2)场平设计标高(3)跨江大道设计标高沿线区域未发现其它湿陷土、易液化土、震陷性土、红粘土及膨胀土等其他特殊性岩土。4.1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经地面调查,区内未见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溶洞等不良地

18、质,除存在部分填土、残坡积土和强风化基岩外未发现湿陷土、易液化土、震陷性土、红粘土及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场区内基岩分布较连续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线路区现状整体稳定,适宜拟建市政道路建设。5、道路工程设计5.1 总体设计原则1)道路平面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满足场地的竖向控制,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尽量保证土石方平衡及与相交道路之间的竖向关系,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线性顺缓。3)道路横断面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设计满足综合保税区地下管线布置及道路的使用要求。5.2 主要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

19、单位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道路名称增光大道北延段道路等级主干路主干路设计车速km/h4040设超高最小半径m70295.575不再进行路基设计,仅在场平施工中形成的路基基础上,进行道路路面结构层设计。但在实施本次设计道路之前,需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设计道路范围内的路基进行压实度、弯沉值等控制因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若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则可不需处理,直接在已形成路基上进行道路路面结构层施工,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要求,则需对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处理范围已现场实际为准),待满足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后,再进行道路路面施工。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

20、深度(Cm)压实度()路基填料强度CBR(%)填方路基O30956308095480150934150923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83080935采用强夯法处理前,需查明施工区周围及场地范围内需保护的瓮筑物、地下构筑物、挡墙和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标高,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通过现场试夯振动测试确定安全施工距离。强夯具体处理方式如下:道路强夯前,应先将表土处理后,再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处治完后再分层碾压至路槽标高。5.7 边坡防护设计本次设计道路右会产生大量边坡,考虑工程安全性,对填方边坡实施防护。本次设计道路左侧均为白沙工业园地块,道路K0+600-K0+848.551东侧为永久边坡,为保证路基

21、稳定性,本次设计考虑进行填方边坡防护,挖方边坡涉及高边坡由业主另行增光大道北延伸段纵断面设计如下:起点高程为278m,终点高程为245m。道路纵坡依次设计为-1.5%(19.504m),-7%(209.838m),-1.52%(314.535m),-4.35%(304.674rn)o坡度及坡长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5.5横断面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及预测车流量,同时结合规划路幅对本次设计道路路幅进行分配。增光大道北延段具体路幅分配如下:根据规划资料及现场场平情况,增光大道北延段路幅宽度为32m、49.5m。14m=3m人行道+4m车行道+4m车行道+53m人行道车行道为双

22、向路拱横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为单向反向横坡,横坡度为2.0%o5.6路基设计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位于白沙工业园区内,目前,园区内正在进行场平施工(场平施工范围包含本次设计道路路基),因此,根据项目业主要求,本次设计道路工程中上面层:4cm厚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中面层:6cm厚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7cm厚粗粒式密集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5C封层:0.7Cm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层:25Cm厚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25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5.10人行道及附属设施设计5.10.1 人行道设计(1)人行道结构组合:6mm粒径C25彩色

23、固强透水混凝土厚30mmIOmm粒径C25透水混凝土厚50mmC20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厚180mm级配碎石垫层厚IoOnIrn排水打孔管防水土工膜(2)路缘石采用机制C30硅路缘石,尺寸为150x350x90Omm,路边石采用机制C20舲路边石,尺寸为120x200xl000mm。路缘石露出车行道路面200mm。人行道上必须设置连续的盲道,在交叉口处必须设置残疾人坡道。路绿石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委托设计,具体防护形式及防护范围如下:K0+7

24、20-K0+848.551右侧采用格构加植草护坡的防护形式,该边坡为永久边坡。5.8 路基排水设计路基应注意临时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所有截、排水沟的水流,均应引至道路排水系统中;截、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边沟。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排水沟布置在3m占地线内侧。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当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顶外5m占地线内侧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或排出。道路外侧设置临时截排水沟,考虑到使用时间较长,采用M7.5浆砌Mu30片石,截、排水沟具体位置详见相应的道路平面图。施工时,可根据周边地块开发进度做相应的增减。截

25、、排水沟设置范围设置范围部位长度1K0+600-K0+700右侧134总计134注:戊、掉水沟设置具体位置,可由业主结合周边地块开发进度进行增*,5.9 路面结构设计综合考虑行车舒适、工程经济、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等因素,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干路设计年限为15年。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以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设计采用双轮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根据交通预测结果,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1.2E+07,路面交

26、通等级按重交通进行设计。本次设计道路车行道路面结构层设计如下:5.10 .3绿化本项目绿化为行道树,为满足行道树风格统一,本次行道树栽种采用香棒进行栽种,胸径18-20cm,在新建路段人行道上重新每隔5米种植一颗行道树,行道树与路灯、交通标志杆错轴布置。5.11交叉口设计增光大道北英伸段近期实施交叉口一览表序号交叉口位置相交道路名称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形式交通组织管理形式IK0+000.000跨江大遒主干路十字形交叉信号灯控制2K0+228.592创业支路支路十字形交叉标志标线控制3KO+542.385规划道路支路T型交叉信号灯控制由于近期征地拆迁情况限制,暂不对交叉口进行展宽,待后期开发时同意

27、考虑。6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6.1 路基施工要求6.1.1 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等。路床纵断高程:-20mm,+IOmm路床中线偏位:30mm路床平整度:15mm横坡:0.3%且不反坡路床宽度:不小于设计值+B,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边坡:不陡于设计值5.10.2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

28、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及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无障碍要求如下:三面坡缘石坡道透视图地面提示行进城材 地面鬓示停步块物人行逆盲道板T字走向提示块材布置示意无障碍设计图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穴0.5m,行进盲道宽度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宽度与行进盲道宽度一致。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

29、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应设置缘石坡道,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不大于1:20,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其他形式缘石坡道正面和侧面坡度不大于1:12,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小于1.2m,其他形式缘石坡道坡口宽度不小于1.5m。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对于路基底部为粉质粘土的路段,路基填筑时底层填料需采用挖方区域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强度大于20MP。路

30、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路床O30810路基3080510路基80150415路基150以下315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在一般土质地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0%。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

31、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为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24%,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30Mpa弯沉值L0279(0.01mm)6.1.2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

32、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6.1.3 挖方路基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人工开凿,以免对要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严格控制超挖,若有超挖,超挖部分应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级配碎石填平碾压

33、密实,严禁用土回填,严禁用细粒土找平。6.1.4 境方路基平整度允许偏差:15mm中线偏位:20mm厚度容许偏差:+IOmm横坡度允许偏差:0.3%纵断高程允许偏差:20mm6.2.2.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0%,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应小于6h,强度等级为32.5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的标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对存放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应进行性能检脸,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直小于37.

34、5mm,级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1004.75291000.6171000.075O3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O6.2.23施工要求(1)强度标准:要求水稳碎石试件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为L52.5Mpa,水泥含量(水泥质量/干集料)为4%。施工前应按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用合适的水泥含量,并确定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等指标以控制混合料的施工。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

35、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采用压路机压实。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口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20CmO对于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口等特殊部位的路基填筑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

36、规范。6.2 底基层、基层施工要求6.2.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4%)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6.2.2.1 质量标准压实度:97%弯沉值:78.9(0.01m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2.0Mpa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天。(7)弯沉检测:78.9(O,Olmm)t车型:BZZ-100o(8)注意事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I

37、OCm,压实通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6.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5.5%)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6.2.3.1 质量标准压实度:98%弯沉值:29.7(0.01m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3.5Mpa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中线高程允许偏差:20mm摩度允许偏差:10mm横坡度允许偏差:0.3%且不反坡纵断高程允许偏差:15mm(2)拌料:底基层材料应在稳定土集中拌合厂内进行机械拌合。拌合前的集料应具备良好的储藏条件,拌合时应准确配料,施工时的水泥

38、含量可相对试验值提高最多0.5%,含水量宜根据施工气温比最佳含水量稍高(A1.0%),材料拌合应尽量均匀。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具有严格的时效性,从投料拌和到碾压成型完毕的过程(延迟时间)不应超过6h,最好控制在4h以内,否则应通过加缓凝剂进行水泥凝结时间的调整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至工地,在运输过程中,车上的混合料应采取覆盖措施以减少其水分的损失。(4)摊铺:水稳碎石最好选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平地机或摊铺箱,但禁止人工摊铺。摊铺过程应平稳连续,尽量减少横向施工缝。摊铺时应严格掌握基层松铺厚度,混合料应均匀一致,

39、摊铺后要有专人检查质量,防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离析,产生离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及时调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以及路拱横坡度在评定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5)碾压:在大规模施工前应根据拌合站的不同铺设几段试验段,以确定碾压吨位、碾压遍数以及碾压速度等施工参数。碾压方向为从两侧到中间,从超高内侧到外侧,要求底基层的压实度达到95%以上。(6)养生: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宜采用湿砂、不透水薄膜或草袋进行养生,洒水量视温度与风速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水稳碎石表面处于潮湿状态。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以尽可能减少对底基层的早期损坏。养生结束后在上结构层施工前必须将覆盖物或杂物清除

40、干净。要求底基层的养生时间不小于7构。(3)拌合与运输:拌合含水量可视延迟时间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但应严格控制增量在1%以内,其它工序及其要求同于底基层。(4)摊铺:摊铺前应在底基层顶面喷洒薄层水泥浆,其它工序及其要求同底基层。(5)碾压:在大规模施工前应根据拌合站的不同铺设几段试验段,以确定碾压吨位、碾压遍数以及碾压速度等施工参数。碾压后的基层混合料应达到至少97%的压实度,在基层成型后如发现局部存在较大离析或不平整,禁止用水泥(砂)浆抹盖(平),应采取局部挖除换补的处理措施。(6)养生:基层的养生手段、交通管制与养护时间均同于底基层,养生结束后在洒布透层沥青前应先清除基层顶面的泥浆与杂质。(

41、7)弯沉检测:39.7(O,Olmm)t车型:BZZ-100o(8)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水: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6.3 路面面层施工要求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面层由上至下依次为:4cm沥青玛蹄脂碎SMA-13C、0.3-0.5Lm2液体沥青粘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O.3-O.5Lm2液体沥青粘层、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U07Cm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6.2.3.2材料要求水泥

42、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5.5%,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应小于6h,强度等级为32.5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的标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对存放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应进行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7.5mm,级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1.5100小于28小于619.0901009.572894.7547672.3629490.617350.075822

4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o6.2.3.3德工要求(D强度标准:要求水稳碎石基层试件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O4.0Mpa,水泥含量(水泥质量/干集料)为5%(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不宜过分追求强度而加大水泥含量)。施工前应按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用合适的水泥含量,并确定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等指标以控制混合料的施工。(2)配料:施工时应认真参照推荐级配范围确定集料组成,注意严格控制最大粒径以免离析,严格控制粗集料与0.075mm以下细料用量使混合料形成密实骨架结压实度:96%(马歇尔密度)面层厚度允许偏差:+10mm,-5mm纵断高程:15mm中线偏位:20mm平整度标准差

44、W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横坡度:0.3%且无反坡井框与路面高差:5mm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0.55nm横向力系数:54下面层弯沉值27.1(0.01mm)中面层弯沉值24.7(0.01mm)上面层弯沉值23.2(0.01mm)6.3.2材料组成6.3.2.1 面层材料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试验项目A级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lg,5s)o.Imm6080T0604延度(5CmZInin,15C)cm不小于100T0605软化点(R&B)4C不小于46T0606闪

45、点C不小于260T06110.61.5Lm2液体沥青透层。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粘结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路面面层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厚4cm;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C,掺加抗车辙剂(0.4%),厚6cm。为了提高沥青混泥土路面的性能,在本工程道路车行道上、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中加入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表指标要求粒径8g10min抗车辙剂施工注意事项:(1)为了提高添加抗车辙剂的精确度以及避免因人工添加产生的安全事故,添加抗车辙时应使用带电子称重功能和随机打印功能的添加设备添加。(2)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0-15秒。(3)掺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初压温度比同等气温下普通沥青料提高10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