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重视指导性案例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重视指导性案例的作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重视指导性案例的作用案例是由法院的生效裁判累积而成的司法资源,相较于抽象的条文规定,案例更加鲜活具体,是宝贵的实践经验总结,是重要的执法教科书,对于完善立法、发展理论和指导司法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在司法领域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大创新。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相对原则、宏观,其制定有一个严格过程和比较长的时间,存在固有局限,其规范不能完全列举并囊括纷繁复杂的具体社会现象与各类纷争,一经制定就具有相对的长期性或固定性,较难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型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调整需求。基于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可能造成尺度不统一的情况,从而引发“同案不同判”的问题
2、。通过公布指导性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将法律规范具体化。例如,我国法律规范中经常出现的“情节严重”“数额较大从重处罚”等适用标准表述,不同的法官在审判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指导性案例具有简单直观的参照性,易于引用、参考,可以有效解决法律适用的统一性问题。二是有利于及时总结基层地方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司法工作的质效,并为立法提供实践素材。在我国,相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这些正式的法律渊源,指导性案例具有一种辅助的、补充的性质,能够在法律体系中拾遗补缺。三是能够有效监督指导司法工作。通过向社会公众公布指导性案例,将法院在裁判过程中的
3、法律适用和程序运行予以公开,可以使司法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监督,规范审判行为,减少其他外部非正当因素对审判程序的影响,保证审判程序的独立进行,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四是普法的生动教材。对人民群众而言,除了直接参与案件和关注社会热点案件,指导性案例是其感知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通过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可以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使其从案例中直观领悟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通过发布案例这种群众看得见的方式,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司法的指导引领作用,促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和正确价值导向。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得以确立。中共中央关于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裁判标准。2018年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必须参照适用相应的指导性案例。近年来,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完善推进这项制度,以下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重视。优化指导性案例的遴选与发布。最高司法机关对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发布与宣传,既要有数量、有频度、有力度,扩大指导性案例在民商事、刑事、行政等审判领域的覆盖面,拓宽指导性案例来源渠道,又要特别注重质量、准度与效度,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好案例。既要防止过
5、于艰涩难懂、不便理解参照,也要防止因一味追求通俗易懂而导致法律性、专业性的减损。好的指导性案例应该雅俗共赏、专业规范、全面客观。进一步利用司法管理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案例指导制度可以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结合,通过建立新的案件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并监督落实。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可帮助司法人员判断案件的相似程度,帮助有关用户识别和运用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还可以专门设置对最高司法机关指导案例或典型案例运用借鉴的流程,以铁面无私的技术流程,来监督与促进司法人员自觉运用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更加重视司法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处理案件是一种技艺。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需要司法办案人员有识别指导性案件、熟练进行类比推理的能力,更全面地考虑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办案方法、办案效果等方面,得出更妥善的结论。同时,最高司法机关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司法政策理念、司法方法、工作新思路等,对于有效提高司法人员涉法业务水平,具有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