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6982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峡县“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西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O二一年七月第一部分“十三五”城乡建设工作回顾一、“十三五”工作主要成效近五年来,西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西峡县委、县政府领导指挥下,紧紧围绕“显山露水、大气舒朗、绿洁畅美、流光溢彩”的城市形象定位,坚持“树立一个理念、抓好两项载体、坚持三项标准、打好三大攻坚、实施四大工程、实现四个提升”工作思路,以百城提质建设为总纲,以“双提双建”为抓手,强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建设与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成功助力全县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复验,以一局之力通过国家园林县城复验、

2、顺利通过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县实地检查验收。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复验,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先进县荣誉,荣获全市第一、全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先进单位、全省绿色建筑行动先进单位、全市年度综合绩效考评第一名等30多项省市荣誉。一是城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十三五期间,县城建设以百城建设提质为契机,以“双提双建”为载体,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实施了灌河生态文化园、文体中心、第二污水处理厂、田关垃圾焚烧发电厂、“四桥三带一山”亮化等一批重点带动项目,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的17.9平方公里扩展到18.86平方公里。二是城市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实施了312国道改线城区段、古城路南延、

3、白羽路南延、步行街道路、莲花路南延、龙成社区312国道改线城区段、古城路南延、白羽路南延、步行街道路、莲花路南延、龙成社区、北小河路、产业集聚区道路、紫金路北延龙乡路东延等建设工程,改造鹳河大道改扩建、工业大道、白羽路、仲景路、礼堂路、七一路、一小北侧等道路,目前道路长达141.09公里,人均面积达19.8平方米。三是宜居环境水平进一步提高。游园20余个,现建成区绿化面积820万平方米,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由2015年的37.25%、43.1%和12.8平方米,分别增加到现在的40.8%、44在9%和14.99平方米。四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污泥处置厂,铺设管网污水管网2

4、86.38公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2015年的85%提高到现在的99.03%o实施了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自来水管网建设,现有供水管网219.43公里,公共用水普及率由2015年的66%提高到现在的96.78%。燃气普及率由2015年70%到现在的89.01%。二、“十三五”工作主要经验启示一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提前谋划。西峡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宗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工作,始终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不建无规划的工程”,始终坚持“挖掘出隐藏的问题,解决好发现的问题”,始终做到城镇规划保持超前性、科学性、权威性、坚持各个工程按部就班平稳进行。二是坚持灵活

5、多变的发展方式,开拓思路。近五年来,我们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合理改进城市建设格局,不断借鉴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的发展思路,采取“PPP”等新发展方式,提升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城市。三是坚持多方协作,区域共同发展。近五年,我们坚持用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打造西峡,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同周边县市相关企业和部门加强合作,实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发展上避免了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科学的、可行的、宽广的。四是坚持绿色环保发展,做好污染防治。环境是城市的脸面。近五年来,我们立足西峡山清水秀的自然特点,不盲目建设,不搞污染开发,瞄准“大气舒朗、绿洁畅美”的城市定位,着力在

6、打造生态优美、环境宜居的西峡上做文章,在污染防治上着力,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西峡实际、绿色环保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三、“十三五”工作存在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县的城乡建设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全体住建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来说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镇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专项规划编制不够全面。我县道路、排水、供水、污水等专项规划还不够完善,部分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由于我县是一个深山县,县城和大多小城镇建设和发展都受限于土地资源的不足,特别是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土地指标不足,严重影响城镇的扩容提质。二是建设用地问题突出。

7、西峡县是一个深山县,土地资源相对较为有限,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土地指标不足,对于城镇建设的扩容影响加大。三是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受近些年经济和突发事件特别是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我县财政状况不佳,可用财力有限,导致部分项目开展缓慢。四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县大部分乡镇任是以农产品和矿产品加工为主,工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大产业的支撑,服务业发展也不是很快,乡村发展动力不足。五是城镇管理仍需加强。近年来,我县城镇管理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推行双重预防体系,使得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但是部分职能部门管理还不够到位,责任意识不够强,存在“重规定、轻效果”等工作作风,无序

8、建设和违章建设遏制力度不够。第二部分“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十四五”城乡建设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要求。围绕“一极一城一样板”,以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带动,使县城宜居宜业带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和居住环境更加优化,城乡一体化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更加繁荣、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美、人民更加幸福的三省交界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初见雏形。二、“十四五”建设主要目标预期到2025年,县城人口达到24万人,建成区

9、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道路网密度达到8.66公里/平方公里,公共用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5%以上,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理处置率100%,绿化覆盖率达47.08%,绿地率达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9平方米。乡村污水处理率60%以上,乡村垃圾处理率95%以上。三、“十四五”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增强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承载能力,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全面对标撤县设市要求,前瞻性地为西峡撤县设市谋划合理空间布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程,打造豫鄂陕交汇区中心城市,建设宜居宜养城市。(一)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紧紧围绕国土空间

10、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积极对接撤县设市目标,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发展空间结构。以建设成为豫鄂陕结合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建立覆盖县、乡镇2级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3类规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由“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特色镇般镇一行政村”组成的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开放互通的一体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以G312、G311国道以及S331省道为城镇发展轴,按照核心引领、多极带动、轴带发展、对接周边的原则,推动中心城区、现代城镇与田园村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构建“核心引领、多极带动、乡村支撑”的城

11、乡发展格局。打造集生态宜居城市、现代化工业城市、国家旅游城市为一体的豫鄂陕结合区域中心城市。到2025年,县城人口达到2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核心引领”:做强做大中心城区,白羽、紫金、莲花三个街道办事处以及五里桥镇、回车镇部分共同构成县域城镇集中建设区和经济发展核心区,作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组织核心。“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突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提高首位度,产业发展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中药制药、绿色食品为主导。承担城镇化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任务,有序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疏解旧城区功能,整合新城要素,提升城区建设品味,优化中心城区产业布局。

12、“多极带动”:双龙镇、丹水镇、西坪镇三个中心镇及太平镇、桑坪镇和重阳镇三个特色小镇。发挥食用菌、软猴桃、重阳文化、恐龙文化、商贸物流服务业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承担城镇化的支点任务,完善现状建成区、优化用地布局,形成西峡县域特色增长极。“乡村支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巩固全面脱贫成果,中心村全面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科学推进村庄分类和布局优化,重点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村环境优美、乡村文明和谐,乡村基础服务完备,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的有力支撑。(二)提升中心城区品质以撤县设市为契机,紧抓西峡中心城区建设提升、功能完

13、善,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统筹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中心城区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中心城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统筹强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做好“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经营”四项工作,扎实做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规合一”发展规划,统筹城市地下、地上立体开发,着力完善城市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全面满足撤县设市的要素标准。完成一批重点城建类项目,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南阳一西峡、商南一西峡天然气管道建设,力争“

14、十四五”中期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按照“显山露水、大气疏朗、绿洁畅美、流光溢彩”的形象定位,推动城市内河互联互通,提高内在活力和构建宜居环境,提升灌河生态文化园,打造功能齐全、格局舒朗的高品质都市圈。到2025年,城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66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9.32平方米,公共用水普及率达到9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5%以上,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理处置率100%,燃气普及率达98%,绿化覆盖率达到47.08%,绿地率达到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9平方米以上。加强城市有机更新。继续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形象提升等城市更新工程,注重品质提升,探讨安置区

15、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推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现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公园、公交、公厕升级,合理确定人口空间分布和建成区开发强度,提高内在活力和构建宜人环境,以城市设计为引导,运用整治改善、修补修复、保存保护、微治理及空间再生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改造更新,发挥西峡秀美自然的优势,统筹好河湖沿岸、道路绿化和公园游园等公共绿色空间,加快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引擎,建设宜居宜业宜养的新西峡。体现城市精神,保留西峡传统文脉、建筑肌理和时代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注重从西峡的重阳文化、地质文化、恐龙文化中提炼内涵,营造充满城市记忆的高质量城市人文环

16、境。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按照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要求,做好城区绿化、市政维护、建筑工地、公用事业四项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发挥好城市管理委员会牵头职能,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逐步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对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考核内容。对违法建设、不合格建筑和违法用地“零容忍”,切实加强预留地管理。健全社区管理职能,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保障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养老中心、体育中心、广场游园等社会综合服务设施完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到2025年,基本建立品质跃升的美丽家园。(三)着

17、力建设新型城市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智能管理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卫星定位、移动终端等技术,推动“大城智管”。加快推进城管、交通、校园、医院、社区、养老、公安、旅游、环保、气象等元素齐全的“智慧西峡”建设。实施大数据工程,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大规模应用,构建西峡智慧城市信息云平台,建立政府信息、国土资源、人力资源、企业信息资源、教育科技信息资源、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基础数据库,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提升数字城管运行效率,加快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推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加快智

18、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对全县停车泊位统一管理。打造以“创新、宜居、畅游”为主题的未来生活新模式。发展集信息发布、交易、支付、认证和征信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载体。打造韧性城市。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等建设,实施雨污分流,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在老城区重点结合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供水能力提升、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平疫转换预案

19、,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健康安全标准。到2025年,城镇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控制在8%以下,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气、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住全省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实施机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工程”,推进通村入组道路硬化建设,加快推进

20、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探索实施农村燃气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农村天然气覆盖。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电视、广播、宽带覆盖率达100%,构建“县乡通畅、村镇成网”格局。优化生态系统,实现乡村生态美。一是全面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实施“1123”乡村绿化工程,双龙、太平镇创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6个乡镇人工造林12.5万亩,包括林地清理、整地、造林、未成林地抚育管理;封山育林2万亩,修建封山育林牌、拉网围栏。二是系

21、统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五有”标准和“四个环节”的要求,完善乡镇转运、县市处理模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完善垃圾治理设施,加强与北京首创、深圳龙澄合作机制,实现全域市场化保洁,巩固提升全省农村垃圾清理达标县成果。推进重阳镇和回车镇环保基础设施提升、军马河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三是实施四水同治工程、厕所革命工程。推进“千村万塘工程”整治。实施阳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及分支管网,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

22、改造任务。到2025年,全县全部村庄实现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90%o实施双貌提升工程,实现乡村环境美。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一是高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行动,整治农村公共空间,清理残垣断壁,消除私拉乱建,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解决危房改造老旧板房问题,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实现“五化”和“三改一整”,推广太阳能路灯,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突出乡土特色,防止千村一面。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六大片区环线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等。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四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打造五里桥镇、阳城镇、二郎坪镇、太平镇4个省级示范乡镇和多个省

23、级示范村、市级示范村等。实施乡风文明工程,实现乡村人文美。一是传承发扬西峡重阳文化,大力弘扬具有西峡特色的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阳移民精神等,培养“四有农民”,建设以重阳文化为主的重阳半川、重阳、芦沟、白龙示范片区。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新(改)建房屋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重视丁河镇蒲塘村古村落保护及古村落模式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依托回车镇建设游园、文化活动中心,以及重阳镇新建文化活动场地等项目,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村有文化馆站和农家书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三是推动组织和人才振兴工程和乡村治理工程,

24、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四、“十四五”城乡建设工作任务(一)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一是道路改扩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建设大框架,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以改善老城区,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北部新城区,优化鹳河西区为重点,推进莲花路、古城路、鹳河大道北延、农商市场区间路和白羽路南延、七一路、恒大片区区间路等道路PPP项目改扩建道路。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道路网密度达到8.66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9.32平方米。二是排水能力提升。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实施县城排水防涝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体

25、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实施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和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落实新建道路与污水管网建设“三同时”,逐步实施道路雨污分流建设,提升县城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到2025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9.5虬三是供水能力提升。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实施城区一水厂进行扩建,增加城区日供水能力3万吨。实施城区供水节水改造项目,改造城区主管网&6公里,分支管网296公里,更换老旧户表45000户,促进水资源节约,适时启动应急水厂和城乡一体化节水供水项目,满足城区发展需要。三是供气能力提升。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南阳一西峡、商南一西峡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快城区燃气管网

26、建设,力争“十四五”中期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增强承载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能力。(二)提高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根据“多规合一”发展规划,统筹城市地下、地上立体开发,着力完善城市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全面满足撤县设市的要素标准。加快城市北区建设步伐,优化鹳河西区,实施鹳河生态文化园三期、鹳河东岸提升工程,打造鹳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轴,推动城市内河互联互通建设。实施南阳置业学院二期、职专迁建、中医院搬迁和县直幼儿园分园、城区一小二小扩建、三高迁建等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

27、服务设施。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平疫转换预案,提升城市功能和应急能力。实施城区供热项目,填补城市供热空白。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推进市场建设,实施公铁物流园和一批农副产品、汽车商贸等专业市场,完善物流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商贸流动功能。(三)加强城市有机更新。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形象提升等城市更新工程,注重品质提升。推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融入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森林城市建设大战略。合理确定人口空间分布、建成区开发强度和公用配套设施占比,提高内在活力和构建宜人环境,以城市设计为引导,运用整治改善、修补修复、保存保护、微治理及空间再生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改造更新,实施八迭河、古

28、庄河、北小河、头道河、二道河、干河、泥河等内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发挥西峡秀美自然的优势,统筹好河湖沿岸、道路绿化和公园游园等公共绿色空间,加快建设龙成社区、商务中心区、恒大御景半岛、法治广场南侧等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引擎,建设宜居宜业宜养的新西峡。体现城市精神,保留西峡传统文脉、建筑肌理和时代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注重从西峡的重阳文化、地质文化、恐龙文化中提炼内涵,营造充满城市记忆的高质量城市人文环境。(四)推进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卫星定位、移动终端等技术,推动“大城智管”。实施大数据工程,推动5G网络

29、、物联网等大规模应用,加快供水、供气、市政设施管理智慧化建设。提升数字城管运行效率,加快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推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扩容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厂封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型社会,争取到2025年底,中水回用率达到60%以上。(五)以城带乡,构建多极带动模式。持续探索实施权利下放,提升小城镇综合治理能力。实施汉江流域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西峡县阳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峡河寨根乡方庄村至界牌村段河道治理工程、太平镇东坪河东坪村段河道治理工程,持续改善乡镇生态环境,提升防

30、灾减灾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特色发展原则,加快区位条件优越、特色产业突出、潜力大的中心强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优先支持“两翼、三门户”等重点集镇建设,积极培育引导双龙、丹水镇区发展,强化西坪、桑坪、太平镇三门户支撑作用。支持小城镇根据自身地理位置、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在建设旅游服务型、商贸服务型、资源加工型、休闲度假型城镇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持续提高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其成为吸纳农村人口重要聚集地。加大小城镇品牌创建力度,持续扩大品牌效应。推进具备条件的回车镇、五里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六)完善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继续把基础

31、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实施农村燃气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农村天然气覆盖。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巩固提升全省农村垃圾清理达标县成果。实施四水同治工程、厕所革命工程。持续开展“千村万塘工程”整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污水管网142公里,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高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行动,整治农村公共空间,清理残垣断壁,消除私拉乱建,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实现“五化”和“三改一

32、整”,推广太阳能路灯,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突出乡土特色,防止千村一面。五、“十四五”城镇建设主要举措(一)坚持规划引领,落实谋而后动。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是城市建设的指南针,规划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城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要坚持以实事求是态度进行合理规化,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设计,不放过一点小问题,不错过任何小疏漏;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强化组织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投入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能死扣财政,仅靠财政。要以合理合法的途径来为城镇建设争取到资金。一是坚持城

33、镇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本是城镇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要在严格控制用地的投入量和投放方向,走集约发展之路的基础上,继续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以地养城。二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政策融资。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引导和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对经营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采取“借鸡生蛋”、“借船渡河”的办法,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启动民资。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34、,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城镇设施建设。(三)强化主体抓手,项目带动发展。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一是要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考察,扎实推进实施一批区域有活力、有潜力的项目,起到实施一个,盘活一片的作用。二是更新完善项目库,根据规划来制定计划,做到实事求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有计划有步躲逐步实施。三是把握好项目建设的舵,实行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制,坚持责任到人,县主要领导一线指挥,现场办公,强化组织协调,要善于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四)重视产业发展,不做无根之木。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能力,城镇化建设自然就变成了无源

35、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把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率先发展产业,夯实城镇发展基础。一是发展和扶植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科学分析自身优势,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二是发展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推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产业聚集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土地、财税等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吸引企业、资金、人才和技术到园区集聚,为产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四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

36、目的。(五)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品位。科学管理是城镇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城镇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健全完善城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持续开展城镇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涂乱画、乱堆乱倒、乱存乱放,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集中解决城镇街道、集贸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确保城镇街区清扫保洁干净整齐,街道商业门店广告、招牌规范美观。落实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倡树“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环保理念。跟进落实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南阳建设行动方案,建

37、立健全白色污染治理监管体系。继续探索创新农村垃圾长效治理模式。六、“十四五”主要建设项目1、西峡县水生态治理工程。实施西峡县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八迭河产业集聚区段、太平镇东坪河东坪村段、老界岭景区东干沟、老灌河沪陕高速桥至五里桥镇刘庄组段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灌河第四级橡胶坝工程、“千村万塘”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整治工程、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工业园区岸坡治理工程、“智慧河长”综合管理系统等10个项目。总投资约3.13亿元。2、城区水系互通工程。总投资36000万元,实施莲花渠、泥河、安子沟河、头道河水系互联互通,提升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和防洪调蓄。3、西峡县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1666

38、0万元。新建、修复城区污水管网98公里。4、城区供热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主要进行厂站建设、供热管网、锅炉建设等。5、西峡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计划投资Ll亿元,对23个老旧小区进行路面硬化、管网铺设、照明绿化、围墙、墙体美化、供水、排水、防水、电力及其他便民服务。6、湿地公园:投资1.2亿元,在北小河进行水系、绿化、管网、游路建设。7、灌河生态文化园三期:位于老灌河桥以南,高速桥以北。投资1.6亿元,主要完成绿化,游路、管网、护坡等附属设施的安装。8、西峡县天然气管道:全长75公里,涉及压力6.3MPa,管径610MM,年输气量5T5亿立方米,计划投资6.5亿元,9、西峡县应急水源建设项目(一

39、水厂扩建):主要对在鹳河彩虹桥北9号、11号水源井原址上改扩建,使供水能力提升至3万吨/日,计划投资7400万元。10、城镇污泥综合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计划投资5500万元,一是改造一污厂脱水车间,新增13台污泥脱水设备;二是在二污厂建设污泥脱水、发酵等处理车间,新增污泥处理设备34台,使县城增加污泥处理能力100吨/日。11、西峡县建筑垃圾处理厂:计划投资5000万元,选址于西峡县城区,用于厂房建设、设备采购,建成后日处理建筑垃圾3000吨。12、县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2.1亿元,改造老城区雨水管网12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6公里,改造雨水管网29公里。13、西峡县阳城镇污水处理

40、厂建设项目:总投资3226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2000吨污水处理厂一座,配套污水管网10.228公里。14、中水回用项目:总投资约5600万元,新建日回用中水4万吨中水设施一座,铺设管网60公里。15、鹳河东岸提升工程:总投资约3亿,实施从西保零号橡胶坝至沪陕高速段绿化提升、道路优化、安装小品等。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亿元,实施老灌河桥至312国道提升;二期实施312国道至沪陕高速段。16、乡镇污水管网及分支管网。总投资24140万元。在全县16个乡镇新建主管网和分支管网142公里。17、西峡县城区内河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6630万元,在县城内河新建、修复污水管网39公里。18、西峡县生

41、活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系统扩容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在县城垃圾填埋场原有日处理100吨渗滤液站提标改造。19、西峡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对县城生活垃圾场封场。20、北小河、头道河、二道河、干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21162.44万元,实施北小河、头道河、二道河、干河河道疏浚、护坡、生态廊道、截污纳管工程。21、泥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1077.51万元,实施河道疏浚、护坡、生态廊道、截污纳管、中水回用管网建设工程。22、八迭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7190.75万元,实施河道疏浚、护坡和生态廊道建设工程。23、古庄河城区段水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0406.1

42、1万元,实施河道疏浚、护坡、生态廊道、截污纳管。24、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建立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和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主要包含规划建设一座日处理量300吨的垃圾收集转运站,并配套垃圾转运车和转运设施;实施垃圾分类亭,固定垃圾分类箱,可移动分类垃圾投放点,垃圾分类收集车、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站建设。25、城区供水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8244万元。安装分区计量水表700块,改造城区主管网8.6公里、DNlOO分支管网100公里、DN63分支管网196公里,改造城区老旧户表45000户。26、城区应急水厂建设项目。总投资47200万元,新建5万吨/日净水厂一座,新建石门水库至新水厂输水工程,输水管道管径为DN600,输水距离为Iokm;新建庄口水库输水工程,输水管道管径为DN500,输水距离为20km;新建重阳水库输水工程,输水管道管径为DN400,输水距离为23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