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72597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作业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民族庆新生,举国齐奋进2022.05小目录一、单元信息1二、单元分析1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6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10五、单元课时作业10(一)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二)第2课抗美援朝14(三)第3课土地改革19六、单元综合实践作业22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二学期统编入教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民族庆新生,举国齐奋进单元组织方式回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黎庶庆新天,鸿运当前第一单元第1课2抗美援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第一单

2、元第2课3土地改革整顿旧河山,温暖民心第一单元第3课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标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对比如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二)教材分析1 .专题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

3、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世界(1)政治: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由合作逐步2 .阶段特征(1)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2)经济: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土地制度由地走向对抗;苏联进入赫鲁特征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晓夫执政时期。(3)对外关系:

4、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2)经济:西欧与日本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开始恢复与发展。中外 联系(1)新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并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2)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3)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3.时空线索4.知识建构5.教学分析本册书所讲述的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基本线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5、。这一时期,建立和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继续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第1课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发展起来,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2

6、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3课土地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得解放,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接下来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本单元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还要能够了解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搜集、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解释;体会英雄们的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

7、;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探索这条道路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三)学情分析1 .从学生知识储备方面:八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经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另外,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其他渠道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并且本单元部分内容与今天联系密切,如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为本单元的进行创造了条件。在八年级上学期,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本单元(特别是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学习也有帮助。但总体来看广度有余,深度不足。2 .从学生能力方面: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历史探究的过程已

8、经较为熟悉,但是仅停留在表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取老师的讲解,不能主动去设计。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史实作出评价。学习和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认同祖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组教师对我校八年级十八个班级,共1013人进行了调查。我校是一所市直非寄宿制初中,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条件运用网络资源和

9、城市公共资源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丰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分析结果如下:(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缺乏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80%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学习,20%的学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需耍在老师的强制性的压力下学习,思想懒惰,不愿意思考,喜欢坐享其成。(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观能动性强,缺乏深入思考能运用辩证逻辑思维需要具体形象思维帮助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缺乏深入思考;30%的学生可以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10%的学生需要具体形象思维帮助识记理解。综上所述,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了落实本单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教师应立足单元学习

10、的重难点,整合教材文本内容,创设各类情境,提供“支架”,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深度学习。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出发,对本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单元作业目标课时课时作业目标通过搜集和分析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掌握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第1课时L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议程和决议;2 .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大致经过;3

11、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第2课时1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2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3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第3课时1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和主要内容;3 .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单元评估综合评价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掌握、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评价建议:在单元教学中教师积极落实持续性评价,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包括建立标准并提供反馈。持续性评价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深度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学生改进

12、学习过程,包括建立标准并提供反馈。1.过程性评价评价贯穿单元学习始终,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持续性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由于这部分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每节课时教学设计中都有体现。课堂表现评价量表如下课堂表现评价表姓名解答(教师或学生的提问)提问或质疑语言表达、展示汇报其他总评A.准确B.较准确C.一般D.错误.有价值B.有一定可参考性C.可参考性不强.表述准确B.表述较准确C.表述一般2.个人发展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等级自评互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史料1、能否根据已知史料,提方案准确、严谨、能进行归方案较合理,但不够严谨。归与史料无关。不能进行归纳总

13、探究出疑问。纳总结、切合题目主旨。纳、概括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结,没有切合主旨。2、能否根据已知史料、疑问设计解决方案。3、能否准确顺利进行解决方案。思维方法4、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策略、方法得当,逻辑性强,表达清晰,科学严谨。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语言表达较清晰、明确。方法性差,思维逻辑不强,表达不清。5、回答表述清晰,思维有条理。交流合作6、与别人积极合作,相互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态度友好,结合他人发言进行深度思考,并能引发组员共同深入探讨。认真参与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结论的得出有一定的贡献。讨论参与度不高,交流、表述少,不能很好地听取组员的意见。7、认知听取别人意

14、见,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情感态度8、小组讨论。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情高,发言积极踊跃,敢于提出、能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认真参与活动讨论,持续性良好,发言积极性较高。热情一般,课堂参与度不高,发言积极性差。9、举手发言。10、大胆质疑并提出与人不同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1 .多样性和开放性。新课程下教学理念使作业形式有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体现历史作业极具广度的功能空间。2 .层次性和差异性。围绕“双减”政策,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分层次给予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3 .合作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会沟通,学会互助,既能尊重

15、他人,欣赏他人,又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二)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在分析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3个课时教学中,再通过3个课时作业和1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每课时作业在710分钟以内。在课时学习和课时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2030分钟左右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五、单元课时作业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业时间:710分钟一、课时目标1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

16、议程和决议。2 .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大致经过。3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二、作业内容(一)基础过关1 .(原创)2022年3月,备受瞩目的“两会”如期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两会代表们,带着人民的嘱托与期盼齐聚人民大会堂,将人民的声音传递给党中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建立的制度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根据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及所学可知,材料的意思是中国共产

17、党要和其他政党、团体等合作治理国家,这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强调人民当家做主,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制度,排除C项;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设计意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较难理解,教学目标要求知道即可,本题通过材料,一方面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素养。2 .(原创跨学科)对联是人们寄托思想感情或反映历史的独特艺术形式,往

18、往有着隐晦而含蓄的表达。下面是小王同学所搜集的几幅对联。其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A.改革潮涌千山绿,开放风催万户春B.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C.五项原则迎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归人民,庆新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项正确

19、。A项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设计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这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关键,因此该知识点是第1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

20、立的历史意义的掌握和辨析能力。3 .(原创)不同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史证价值。在下列资料中,对了解开国大典这一事件,史证价值最大的是()A.电影开国大典B.油画开国大典C.人民日报报道D.开国大典影像资料【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D项是在开国大典进行之时,用摄像机拍摄的真实场景,D项正确。A、B、C三项均有作者的主观意见渗透其中,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设计意图】新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

21、料了解和认识历史,要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通过本题,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二)擂台展示(选做)5.(选编)观看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影片,谈谈自己的感受。【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自评互评教师评史论结合,观点鲜明。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认真听取他人发言,有建设性意见或深度思考。【作业分析】本题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对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故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设计意图】观看影片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谈感受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表达的能力,能让学生

22、尝试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形成自己新的认识。培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第2课抗美援朝作业时间:710分钟一、课时目标1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2 .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3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二、作业内(一)基础过关1 .(原创)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下列可用于研究此事件的一手史料是()A.老兵的回忆录B.电影奇袭C.小说生活在英雄们中间D.档案史料【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资料,即史料中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直接反映当时情况

23、;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的记录、转述或研究成果,间接反映当时情况。相比较而言,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最高,实物史料一般为第一手史科,文献史料大多为第二手史料,口述史料需要甄别。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史证价值最大,D项正确。回忆录属于口述史料,相较于第一手史料而言,史证价值次之,A项排除;电影、小说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不属于史料,B、C两项排除。故选D项。【设计意图】新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要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通过本题,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2 .(改编)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图1)于2

24、021年9月30日上映,关于这场战争正确的历史认识是()A.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B.推动了新中国,开始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D.涌现出如黄继光、赵一曼等众多英雄人物【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A图1【作业分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因此是一场维护世界正义和捍卫世界和平的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A项正确。“一边倒”外交方针实行主要是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不大。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到1953年,

25、当时中国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排除C项。赵一曼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排除D项。故选A项。【设计意图】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关键,因此该知识点是第2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的掌握,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渗透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3 .(选编跨学科)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曾作诗:“中朝唇齿最相关,出国支援冒万难。妙算戎机先待敌,突然捷报遍宇寰。”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三大

26、改造D.改革开放【评价实施主题】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据材料“中朝唇齿最相关”,并结合所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此,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击美国的侵略。B项正确。A项土地改革发生于1950一1952年底,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与题目无关,排除A项。C项三大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题目无关,排除C项。D项改革开放,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与题目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7、【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抗美援朝”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叶剑英的诗句,正确认识抗美援朝的背景,是对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4 .(原创跨学科)歌曲承载着历史,是传达情感、记载历史的重要载体。从下面的歌词中,我们体会到的精神是()英雄赞歌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霹雳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A.不拘一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B.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求真务实精神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15页共30页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艰苦创业精神【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考查

28、的是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排除A、B、D项,故选C项。【设计意图】理解抗美援朝精神,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渗透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二)组队PK(选做)5.(原创)以“我对抗美援朝知多少”为主题,自由选择你感兴趣或是擅长的方式,说出对抗美援朝的了解。如果你热爱阅读,可以成为“小记者”;如果你热爱绘画,可以成为“小画家”;如果你热爱电影,可以成为“小明星”;如果你热爱旅游,可以成为“小导游”;如果你热爱音乐,可以成为“小百灵”;【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水平评

29、价标准优秀良好合格自评互评教师评史论结合,观点鲜明。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认真听取他人发言,有建设性意见或深度思考。【作业分析】本题是一种开放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了解历史。但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故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设计意图】形式不限,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够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被发现,充分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还能够加强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对抗美援朝的深入探究,更能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优秀作业展示】小画家:八十六班郑文宇,八十七班赵雪怡王若兮,八十八班

30、孙若嫣小记者:八十一班周一诺,八十七班张雨嘉小导游:八十七班赵子曦小百灵:八十六班尹默懿,八十一班全体学生(合唱:我的祖国)第3课土地改革:作业时间:710分钟:一、课时目标:1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能。:2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和主要内容。:3 .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二、作业内;容:(一)基础过关1.(选编跨学科)百炼成钢的解说词中说,土地改革后,:分到田地的;农民在地桩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春雷一声平地起,斗倒地主分田地。农民翻身;心欢喜,感谢恩人毛主席。”材料说明土地改革后();A.农村经济得到发展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国民经济恢复成为可能D.我国开始

31、走向伟大复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材料“斗倒地主分田地。农民翻身心欢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A、C、D:均与题目不符。故选B项。:【设计意图】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较难理解,本题通过材料,一方面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第19页共30页:丹步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素养。2 .(原创)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采访并报道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那么,在你的新闻稿中可以出现的内容是()A.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中国人民开

32、始自己管理国家C.志愿军战士奔赴战场D.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D项正确。A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排除A项。B项与开国大典有关,排除B项。C项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设计意图】土地改革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通过本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这一单元几个重要事件的理解,培养“时空观念”素养。3 .(选编)表1为1949年到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对比表(单位:万吨)。导致表格数据变化最

33、主要的因素可能是()年份1949年1951年1952年粮食1.11.41.6表1A.肃清了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C.西藏和平解放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产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这体现出我国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将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B项正确。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与粮食产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与粮食产量无关,排除C项。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与粮食产量无关,排除D项。故选B

34、项。【设计意图】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历史图表的解读,除了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外,还需要学生有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本题作业以土地改革为背景,围绕图表中的数字和文字信息,考查学生读取历史图表有效信息能力和“图”“史”结合能力,着力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二)擂台展示(选做题)4 .搜集、整理中国近现代史中涉及的土地问题,形成100字左右的资料积累卡!)【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自评互评教师评史论结合,观点鲜明。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认真听取他人发言,有建设性意见或深度思考。【作业分析】本题为开放

35、形式作业,对学生能力较高,故将其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生产关系中重要的问题。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出发点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中国实际相符,具有切实可行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终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素养。六、单元综合实践作业作业时间:2030分钟第一关:基础闯关1 .(原创)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成为封面人物。时代如此描述:”5亿困顿疲惫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

36、平。”下面哪件事是发生在“进入北平”后()A.工农武装割据B.召开遵义会议C.指挥辽沈战役D.参加开国大典【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大革命失败后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的经验,创造性总结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A项排除。遵义会议是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排除。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1月,解放了东北全境。C项排除。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故选D项。【设计意图】开国大典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知道开国大

37、典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2 .(选编)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B.C.D.【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体现了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友好往来;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和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符合题意,D项正确;清军平定大

38、小和卓叛乱是在新疆地区,与西藏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史实的掌握,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渗透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3 .(原创跨学科)历史地图包含着重要信息。下图反应史实带来的历史影响是()图2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C.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地图,可以得出,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意义,B项正确。A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排除A项。C项是土地改革的意义,排除C项。D项是一五计划的意义

39、,排除I)项。故选B项。【设计意图】本题以一幅地图为切入点,考查抗美援朝的意义,引导学生看图、识图,正确分析地图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识图、读图、析图的能力。4.(选编)示意图简洁明了,有利于我们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图所示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势的反映,表述正确的是()A.人民政权的巩固南京解放西藏和平解放开国大典B.人民政权的巩固南京解放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C.人民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D.人民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战胜利【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分析示意图可知,为并列关系,共同隶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南京解放

40、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排除A、B、D项。故选C项。【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对新生政权起到巩固作用的有三个事件: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本题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重要历史事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把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点体系化,进而内化知识,实现深度学习。第二关:能力提升1.(改编)八(I)班学生在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单元后,设计了以下四个栏目,请你也参与其中。【一会一文擘画蓝图】(1) “一会一文”都是1949年9月我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它们分别指什么?【一碑一歌缅怀

41、英烈】(2) “一碑”指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我国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何用意?(3) “一歌”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它气势雄壮,节奏铿锵。高唱这首战歌的英雄部队获得了怎样的赞誉?【一法一改分田与农】(4) “一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内容是什么?(5)请你仿照下表前两个时期概述历史阶段特征主题词的模式,写出反映1949年一1953年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的主题词并填入表中。历史时期阶段特征主题词18941912年19211949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开天辟地,革命胜利19491953年【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一会”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

42、文”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用意: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3)赞誉:“最可爱的人”。(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当家作主,巩固新生。【作业分析】第(1)问,通过时间信息进行判断。第(2)问根据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的目的以及承载的人们的缅怀之情。第(3)问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第(4)问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即可。第(5)问写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设计意图】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素养

43、。第三关:综合实践(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1 .(原创)观看1949年建国的阅兵视频和2019年建国70周年的阅兵视频,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视频或对比两个视频,从军种建设、武器装备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字数不限)【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自评互评教师评史论结合,观点鲜明。语言规范,表达流畅。认真听取他人发言,有建设性意见或深度思考。【作业分析】本题为开放形式作业,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故将其设置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新中国的成立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观看建国时的阅兵视频,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无数革命先烈

44、用鲜血换来的。观看建国70周年的阅兵视频,体会到70多年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 .(改编)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围绕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变,自拟主题,写一篇8012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图2【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第27页共30页【评价标准】示例:o主就餐的新生FJIII二9年的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历史。【设计意图】本题主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把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点体系化,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