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委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纪委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有企业纪委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一、国有企业纪委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监督同级较“难”。国有企业纪委既要履行同级监督职责,又要服从同级党委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注重“服从”而忽视“监督对发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向上级纪委报告怕受到“小题大做的指责;向同级党委委员指出又怕引起其反感。少数党委委员口头上接受纪委监督,思想和行为上却规避纪委监督,有意或无意与纪委保持一定距离,不便纪委掌握第一手情况。(二)监督效力较“弱”。大部分国有企业纪委收到的问题线索主要来源于群众信访举报,依靠自身力量主动查找出的问题较少,被动“等”问题线索多于主动找问题线索,而且监督深度不够,监督范围不广,监督
2、时效很难保证。有的国有企业专职纪检监察人员不够,经费有限,手段不硬,与所担负的监督重任不匹配。少数纪检监察人员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实,难以直接发现问题。(三)监督法规较“缺九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处分条例。监察法对于国有企业“公职人员”仅用“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涉及国有企业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多是参照针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来执行;国有企业已经取消行政级别、岗位设置繁多,若出现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很难对相关责任人精准参照定性量纪。二、国有企业纪委监督面临的问题原因分析(一)定责不够清晰。有些国有企业纪
3、委“三转”不到位,工作上要服从于同级党委的安排部署,经费开支及人员配备需要同级党委支持,纪委监督同级党委难度较大。少数国有企业“一把手”过于关注“降本增效”“安全生产”,对纪检监察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给纪检监察岗位配备优秀人才、不倾斜相应经费、不创造良好环境,导致纪委监督基本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国有企业班子成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手不够,一些素质较高的纪委书记名义上分管“纪检监察”,不得不担负了其他很多与监督无关的工作,甚至包括安全生产,纪委书记监督“走神”“分身”“散光”现象难免发生。有的国有企业把纪委当作推动工作的抓手,凡事必纪委“过问”、凡事必纪委把关”,甚至包
4、括一些具体业务工作也要纪委“牵头”落实,导致“把纪律挺在前面变成了“把纪委书记挺在前面:同时,一些职能部门或出于工作惯性,或因为不愿得罪人,“忘记”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对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不愿承担,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就是纪委的事,与己无关,导致纪委疲于“奔命”,忙于“救火”,累于“牵头”,无法聚焦监督主业,无力主动监督作为,监督职能的发挥受到削弱。(二)履责不够有力。少数国有企业纪委认为纪检监察工作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业”,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光栽刺不栽花”,得罪人,有时还费力不讨好,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由于历史或个人资历原因,纪委书记在班子成员内部排名一般靠后,对同级党委不敢监督
5、、不善监督,同级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同时,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力度不够大,考核评比、选拔任用等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业绩很大程度上由同级党委和干部职工评定;加之纪检监察干部绩效考核与其工资收入直接挂钩,以致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时放不开手脚,前怕狼后怕虎,怕“做过头”了影响选票和个人收入。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监督“任务”,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机构乐于做表面文章,不愿也不敢踏踏实实做监督,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藏着掖着捂着。一年办不了几件案子;一旦出问题便是大问题。有的则往往重纪律审查轻日常监督、重纪检办案轻警示教育、重处分处理轻“红脸出汗”,不愿前移监督关口“治未病”,脚踏实
6、地“防未然工(三)问责不够严格。目前,在少数国有企业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抓业务工作一手硬、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客观存在抓好业务工作可以“一俊遮百丑“、抓了党风廉政建设“一时不见效”等错误思想,客观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显绩、轻潜绩”“重建设、轻管理”“重当前,轻长远”等现象,导致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不够,问责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单位“出事”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象时有发生,党委班子研究违纪问题处置意见时,不愿扩大问责范围,怕问责对象多影响单位形象,”上查一级问责”往往成了一句空话;加之改革渐进深水区,国有企业面临的矛盾或问题都是难啃的“骨头”,除非出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须问责相关人员外,
7、对一般的问题无暇顾及,问责“靠边”延后现象难免。同时,在国有企业问责实践中,常会遇到领导的决策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与具体行为人的执行责任相互交织,互相牵连,多因一果,要认真细致地厘清每位责任人的责任轻重大小确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已经被取消了行政级别,问责很难精准参照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到位。有的单位因历史原因人员频繁更换,资产搞不清、人员弄不明、凭证不完整,问责难度大。监督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不能严格执行,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三、对国有企业纪委有力履行监督职责的对策建议(一)自我加压打造“金刚身”。1.加强素质建设。不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信访调查、案件审理
8、等业务比赛或培训班,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监督能力;积极运用网络平台(QQ群、微信、学习强国等)发布信访举报、问题审查、案件管理、案件审理、财务审计等方面业务知识,使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业务知识。2.激活人才队伍。坚持“严进高出“原则,利用企业改制改革、干部调整等时机,积极向党委和人事部门推荐纪检监察干部,同时选拔优秀人才进入纪检监察队伍,最大限度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活力。3.及时清理门户。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行为主动亮剑,对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通报一起,坚决清理门户,形成强大威慑,严防灯下黑(二)精准发力种好“责任田”。1.明确监督
9、重点。监督的重点,既包括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指出的遵守党章党规、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等8个方面,也包括监察法规定的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等方面内容。2.延伸监督触角。主动列席被监督单位或部门重要会议,“经常旁听”发现问题;定期组织专项监督检查,“主动出击”发现问题;经常与“关键少数”谈心谈话,“沟通互动”发现问题。3.实施精准监督。强化“铁面监督”“事前监督”和“日常监督”,常动“婆婆嘴”、常念“紧箍咒“,把要求提在当面、把问题摆在明面、把“丑话”说在前面。同时,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让监察对象切实找到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三)常敲警钟预
10、防“体内病”。L开展“课堂式”警示教育。组织开展讲党课、集中学习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系列廉政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2.开展“案件式”警示教育。对发生在身边的违纪案件,及时召开现场警示教育会,以案施教,以事警示,真正让警示教育实起来。3.开展“体验式”警示教育。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革命基地接受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到监狱进行“零距离”廉政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珍惜现有岗位。4.开展“可视化”警示教育。在办公楼走廊以及其他显要位置设党风廉政、传统道德文化宣传匾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时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向上、向善、有为、
11、廉洁。(四)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1.强化“三转”。加速推进纪检监察机构“三转”和派驻监督等工作,让纪检监察人员从监督以外的工作中彻底解脱出来,轻装上阵,聚焦监督主业主责。2.创新监督方式。除现场检查、信访举报、舆情监控外,利用内部审计、微信视频、巡查、飞行检查、“互联网+监督”等方式,为防腐监督注入强劲动力。3.完善监督制度。加速出台纪检监察人员保护法、国有企业实施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细则等法律规章或司法解释,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权益保护、岗位设置、经费、管理、考核、选拔、回避、惩处等做出明确规定,为国有企业纪委履职尽责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四、结语综上所述,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健康的生命之源。作为国有企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国有企业纪委要竭力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素质、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主责、强化警示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党委(党组)支持,切实把“监督”这个第一职责履行好,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