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江西省交通运输厅2023年9月前言III1总则42编制依据43术语和定义43 .1术语44 .2符合64总体要求65原材料65.1 一般规定65.2 水泥65. 3掺合料76. 4骨料77. 5外加剂75.6拌和用水86配合比88. 1一般规定89. 2环境水侵蚀810. 氯盐环境911. 混凝土磨蚀96.5混凝土冻融107混凝土裂缝控制107.1 温控标准107.2 浇筑温度控制117.3 内部最高温度控制117.4 混凝土浇筑127.5 混凝土养护138.1 混凝土的拌制138.2 混凝土的运输148.3 混凝土的浇筑148.
2、4 混凝土的养护168.5 特殊季节的施工168.6 保护层厚度控制179检验与验收189.1 原材料检验189.2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199.3 硬化混凝土检验209.4 实体质量检验20附录A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计算方法22A. 1总述22A.2水泥22A.3化学外加剂22A.4掺合料22A.5骨料22A.6拌合水23A.7混凝土23附录B混凝土总碱量的计算方法24B. 1总述241.2 水泥241.3 化学外加剂241.4 掺合料241.5 拌合水251.6 混凝土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3、提出,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工艺、质量评定及相关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施工、检验与验收等耐久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其他类似工程可参照执行。2编制依据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4、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27690-2011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JC/T317-2011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GB/T2847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JG/T568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GB8076混凝土外加剂JC/T2608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GB/T2343混凝土膨胀剂CBMF19混凝土用氧化镁膨胀剂)T/CECS10082混凝土用钙镁复合膨胀剂JT/T537
5、-201钢筋混凝土阻锈剂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SLZT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GB50287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术语和定义3. 1术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4. 1.1大体积混凝土massconcrete预计因胶凝材料水化热等因素引起混凝土温度变化导致裂缝,或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Im的混凝土。1.1.1 1.2胶凝材料binder混凝土原材料中具有胶结作用的水泥和粉燥灰、硅灰、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3.1.3水胶比watertobinderratio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的质
6、量比。1.1.2 1.4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concretewithhighvoIumesupplementarycementitiousmaterials胶凝材料中含有较大比例的粉煤灰、硅灰、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合料和混合料,需要采取较低的水胶比和特殊施工措施的混凝土。3.1.5混凝土耐久性durabiIityofconcrete混凝土材料在结构或构件设计使用期内抵抗环境作用、保护构件内部钢筋的能力,具体包括抵抗冻融、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等。3.1.6混凝土的总碱含量totalaIkaIicontentofconcrete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与其有效碱含量乘积的总和
7、,单位为kgm3t,3.1.7有效碱含量effectiveaIkaIicontent混凝土原材料中能参与碱骨料反应的碱的含量,以当量NazO表示,即NazO含量与0.658倍的K2O含量之和,单位为。3.1.8碱一骨料反应Alkali-CarbonateReaction是指混凝土中的碱(Na+和K+)与骨料中某些含有的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的现象。3.1.9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concretecovertoreinforcement从混凝土表面到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3.1.10 1.10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chloridediffusioncoefficient
8、ofconcrete描述混凝土孔隙水中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过程的参数。3.1.11 1.11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DFdurabiIityfactor混凝土经规定次数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动弹性模量与初始动弹性模量的比值。3.1.12引气airentrainment混凝土拌合时用表面活性剂在混凝土中形成均匀、稳定球形微气泡的工艺措施。3.1.13含气量concreteaircontent混凝土中气泡体积与混凝土总体积的比值。3.1.14环境作用environmentalactions引起结构材料性能劣化或腐蚀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3.1.15环境作
9、用等级environmentalactiongrade根据环境作用对混凝土及结构破坏或腐蚀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若干级别。3.1.16钢筋阻锈剂corrosioninhibitor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或涂刷在混凝土(或砂浆)表面,通过对混凝土(或砂浆)内钢筋的直接作用,能够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的化学物质。3.2符号C一一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i一一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a30一一强度等级为C30的引气混凝土;DF一一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E0一一经历冻融循环之前混凝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E1一一经历冻融循环之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I-A般环境(I类)中作用等级为轻微(A级)的环境条件,以
10、此类推;N一一,快速冻融循环试验中混凝土试件经受冻融循环的次数;W/B混凝土的水胶比;RH相对湿度。4总体要求4.1为了规范江西省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提高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设计、施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水平,制定本标准。4. 2本文件适用于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耐久性控制。4.3 结构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设计耐久性指标,提出有利于保障与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和耐久性能的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混凝土制备与浇筑、养护、温度监测、裂缝控制、施工缺陷处理等。4.4 航电枢纽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控制除应符合本文件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5原材
11、料5.1 一般规定5.1.1 所选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且性能稳定。5.1.2 进场原材料应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且应按规定提供质量证明材料,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5.2水泥5. 2.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宜为矿渣和粉煤灰,熟料中C3A含量不宜高于8%。5.2.2抗硫酸盐侵蚀环境下,宜选用抗硫酸盐水泥;氯盐环境下,宜采用低氯离子含量的水泥;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大于0.60%。5.2.3水泥进场温度不宜高于605.2.4不同强度等级、品种的水泥严禁混合存放、使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如受潮等)或存放时间
12、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3掺合料5.3.1活性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磷渣粉、天然火山灰等,掺加其他类型的活性掺合料应通过试验进行论证。5.3.2应采用II级及以上粉燥灰,其性能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zT1596的有关规定,粉煤灰中Cao含量不得大于10%,当Cao含量为5%10%时,经试验证明安定性合格方可使用。5.3.3磨细矿渣粉的品质应符合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比表面积宜在400m7kg-500m7kg范围内。5.3.4硅灰的品质应符合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2011的有关规
13、定。5.3.5磷渣粉品质应符合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C/T317-2011的有关规定。5.3.6天然火山灰的品质应符合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2847的规定。5.4骨料5.4.1细骨料宜优先选用洁净的天然II区中砂,不得使用海砂、山砂及风化严重的多孔砂,其性能应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当使用机制砂时,其性能应符合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JG/T568的有关规定。5.4.2应选用洁净的碎石,其性能应符合建设用卵石、碎石GBZT14685的有关规定。5.4.3氯盐环境下严禁使用碱活性骨料。淡水环境严禁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当使用具有碱硅酸活性骨料时,应采取掺加矿物掺合料等抑制
14、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后方可使用。5.5外加剂5.5.1宜优先选用聚峻酸高性能减水剂,其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有关规定,收缩率比不宜大于100%。5.2.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掺加适量的引气剂,引气剂的品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要求。5.2.3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性能应符合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JC/T2608的有关规定。5.2.4氧化钙类和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应满足混凝土膨胀剂GB/T23439的有关规定,氧化镁膨胀剂应满足混凝土用氧化镁膨胀剂CBMF19的有关规定,钙镁复合膨胀剂应满足混凝土用钙镁欠合膨胀剂T/CECS10082的有关规定。5.2
15、.5钢筋阻锈剂的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阻锈剂JTZT537-2018的有关规定。5.2.5外加剂应进行原材料组合适应性试验,并应考虑与混凝土运输、振捣时间和方式、环境温度的适应性。5.6拌和用水5.6.1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得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5.6.2拌和用水的性能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6配合比6.1 一般规定6.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ZT352的有关规定。6.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遵循低用水量、低水泥用量、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适当水胶比、最大堆积密度的原则,应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抗裂性能要求。6.1.3
16、宜同时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低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当使用硅灰时,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6.1.4 当骨料的快速碱一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表6.1.4的规定;当骨料的碱一硅酸反应砂浆捧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表6.1.4的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并应试验证明抑制有效。6.1.4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环境类别干燥环境潮湿环境碱含量3.53.0注:干燥环境是指不直接与水接触、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长期不大于75%的环境;潮湿环境是指长期处于水下或潮湿土中
17、、干湿交替区、水位变化区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5%的环境。6.1.5 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o6.1.6 混凝土中总三氧化硫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o6.1.7 掺加膨胀剂或温控膨胀抗裂剂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6.1.8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一当混凝土性能指标有变化或有其他特殊要求时;一当原材料品质发生显著改变时。6.2 环境水侵蚀6.2.1航电枢纽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可按表6.2.1分为三个类别。表6.2.1环境条件类别环境类别环境条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露天环境;室内潮湿环境:长期处于地下或淡水水下环境三淡水水位变动区;弱腐蚀环
18、境6.2.2判别环境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时,应搜集工程建筑物场地或所处流域地区的气候条件,岩石性质,海拔高程,环境水的排泄、补给、循环和滞留条件以及污染情况等资料。6.2.3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判别可按GB50287的规定执行。6.2.4当航电枢纽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水具有侵蚀性时,应根据环境水的侵蚀类型和程度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防侵蚀设计。6.2.5 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根据施工所处环境条件及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6.2.6 根据工程的环境水侵蚀性及设计要求,混凝土中可适量掺加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6.2.7当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侵蚀
19、性时,应根据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按表5.3.3控制与环境水接触的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并满足对应的混凝土抗渗等级要求,表6.2.7耐侵蚀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侵蚀程度宜用的水泥品种及掺合料最大水胶比抗渗等级弱侵蚀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掺磨细矿渣粉:掺粉煤灰:掺硅灰().50P8抗硫酸盐水泥(C3A小于5%)0.50中等侵蚀中抗硫酸盐水泥,或熟料中C3A含量小于8%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掺磨细矿渣粉:掺粉煤款:掺硅灰0.45P10高抗硫酸盐水泥0.456.2.8对强侵蚀性环境水,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防水层、降低环境水侵蚀性、排水、换
20、填土、降低地下水位及设防护层等工程措施。6.3氯盐环境6.3.1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应符合表6.3.2的规定;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应符合GB/T50476的规定。6.3.2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6.2.1的规定。表62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环境类别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胶比1.0%2200.60二0.3%2600.55三0.2%3000.506.3.4氯盐环境中可掺加适量的钢筋阻锈剂,当钢筋阻锈剂与夕卜加剂符合使用时,通过试验确定其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不得降低阻锈性能。6.3.3普通混凝土抗氯离子性不应大于2000C,
21、钢筋混凝土不应大于IooOC。6.4混凝土磨蚀6.4.1各个等级抗磨蚀混凝土都应通过配合比优化试验,选择抗磨蚀性、和易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较优的配合比。配合比试验中应使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其最大掺量不应超过表6.4.1的规定.C50以上混凝土宜选用I级粉煤灰,也可以选用需水量比WIO0%、细度WI5%、烧失量3%的11级粉煤灰。表6.5.1活性掺合料最大掺量活性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粉煤灰25磨细矿渣50硅粉10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50粉煤灰+硅粉356.4.2抗磨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进行抗磨蚀性能优化试验。6.4.3抗磨蚀混凝土水胶比应小于0.4。
22、6.4.4掺有硅粉的抗磨蚀混凝土,应同时掺入补偿早期收缩的膨胀剂或减缩剂。6.4.5抗磨蚀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应根据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坍落度。6.4.6抗磨蚀混凝土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选取密实度较大的粗骨料级配和最佳砂率。6.5混凝土冻融6.5.1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分为F400、F300、F200FI50、FlO0、F50六级,抗冻等级的测定应按GBzT5008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对于承载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在达到规定冻融循环次数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应不低于80%。6.5.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配合
23、比设计应按JGJ55的规定进行,并通过试验确定。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宜控制在表6.5.2所列的范围内。表6.5.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抗冻等级F200F150最大骨料粒径IOmm7.0+1.07.01.0最大骨料粒径20mm6.0+1.05.01.0最大骨料粒径40mm5.51.04.51.0最大骨料粒径80mm4.51.03.51.0最大骨料粒径15Omm4.0+1.03.01.06.5.3不同抗冻等级的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9.3.2的规定。表6.5.3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水胶比抗冻等级F300F200FlOOF50水胶比0.450.500.5515003.08.1.5在
24、正式混凝土搅拌前,应对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生产,检验配合比的实际应用效果。8.1.6 搅拌筒的入口处应无材料积结。在下一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8.1.7 在混凝土生产控制中,可根据需要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检测方法按照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胶比也可通过新拌混凝土水胶比测定仪测定。8.2混凝土的运输8. 2.1混凝土拌合物运(泵)送到浇筑地点时,应不离析、不分层、不泌水并应保证施工要求的工作性。8. 2.2运输及暂存混凝土的容器应不渗漏、不吸水,必须在每天工作后予以清洗干净。8. 2.3为了避免
25、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必要时应将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加上遮盖物。8. 2.4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运输方式,如泵送、输送带、吊斗等。同时应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性能、能力和运输速度,并与拌合、浇筑能力相适应,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前的工作性能满足要求。8 .2.5从加水搅拌到混凝土入模的运输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表82.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限制环境温度(C)无搅拌运输时间(min)有搅拌运输时间(min)20306010-20W45W751060909 .3混凝土的浇筑8. 3.1每一结构部位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
26、浇筑条件等全过程都应由参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作详细纪录并形成原始档案。8. 3.2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应结合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浇筑结构部位的特点进行选取,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8. 3.3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保护层垫块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不得有滞水、锯末、施工碎屑和其它附着物质。8. 3.4不得使用废机油、废柴油作为脱模剂,也不得使用易粘附于混凝土表面或使混凝土变色的其它脱模剂。8. 3.5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宜控制在10至30C之间,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20C,混凝土表面的接触物(如喷涂的养护剂)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
27、不应大于15o混凝土入模后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混凝土的浇筑昼夜平均温度不宜低于5C和高于35C,否则采用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对于沉管、桥塔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制定专门的温控措施,其浇筑温度、最高温度应满足其温度控制要求。8. 3.6搅拌混凝土时,应检测各种原材料的温度,并计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便于现场浇筑温度的控制。8. 3.7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8. 3.8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且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的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
28、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不宜超过表8.3.1的规定。表8.3.1混凝土分层振捣浇筑厚度项次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mm)1用插入式振动器3002用附着式振动器3003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4配筋较密时1508.3.9对于壁厚在300mm以上的混凝土构件,在试浇筑时宜对混凝土关键截面的中心和距离暴露表面处约5cm处的表层进行温度测量,以确定混凝土正式施工时的浇筑、养护方法与工序,并给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8. 3.10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故出现长时间间歇时,应在现场进行重塑试验,如混凝土不能重塑,应按照施工缝来处理。
29、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对混凝土的沉降及塑性干缩产生的表面裂缝,应及时予以处理。8. 3.11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等减速装置。8. 3.12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与之接触的旧混凝土表面凿毛。当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时,混凝土必须已达到一定强度。采用水冲洗凿毛时,应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应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IOMPa。凿毛后的混凝土表面,应用淡水冲洗干净。8. 3.13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采取辅助的检查和预留振捣通道等措施,避免出现露筋、空洞、冷缝、夹渣、松顶等现象。应
30、采取有效措施,使接缝严密,防止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浆。8. 3.14混凝土一经浇筑应立即进行振捣,当振捣至混凝土顶面不再有气泡溢出时,应停止振捣,不应过度振捣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当混凝土浇筑至顶部时,宜采用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8. 3.15混凝土宜采用内部机械振捣;混凝土构件顶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或其它特殊地方可采用外部机械振捣;对于钢筋密集部位,可采用人工插钎的方式进行振捣。8. 3.16振捣器应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必须插至前一层混凝土,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8. 3.17插入式振捣器移位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振捣棒不应在模板与最外层钢筋之间使用,表面振捣器
31、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8. 3.18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对环氧涂层钢筋的构件,应采用塑料或橡胶将振捣器包覆,同时应采取其他辅助措施防止在振捣过程中损害钢筋的涂层:在钢筋电连接点附近振捣时,严禁振捣器直接与钢筋接触。8. 3.19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针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严禁采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9. 3.20混凝土浇筑后,其强度未达到2.5MPa前,人员不得在己浇筑的结构上行走、运送工具或设置上层结构的支撑和模板。9.4 混凝土的养护8. 4.1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暴露的工作面,混凝土浇筑完
32、后应尽快覆盖暴露的混凝土表面。在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潮湿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5do8.4.2养护用水应为洁净淡水,不得使用海水,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结构上表面可采用蓄水养护,立面混凝土拆模宜使用自动喷水系统不间断喷水,不宜采用人工洒水的方式。9. 4.3当蓄水或不间断喷水养护有困难时,可采取拆模后涂养护剂、外表面紧贴包裹湿麻袋、塑料布或防水纸的保湿措施。养护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901-2002附录F)的要求,并应现场试验验证其使用效果;对于设计采用混凝土表面防腐防水措施(如硅烷浸渍、聚服防水材料等)的部位,应进行试验确定养护剂对表
33、面防护效果的影响,否则,在表面防护前,应予以充分清除。10. .4养护用的塑料布或防水纸应尽可能采用宽幅产品。相邻布(纸)应至少重叠150mm,并用胶带、胶水或其它方法紧密粘合,使整个混凝土表面形成完全防水覆盖。11. 4.5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最高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养护喷洒的冷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不应大于15C9.5 特殊季节的施工8. 5.1炎热季节混凝土施工在气温超过30的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满足要求,应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措施:1)避免使用刚出厂不到7d的新鲜水泥;2)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或淋水冷却;3)使用缓凝型减水剂;4)采用冷却水;5)加入碎冰降低拌
34、和水与骨料的温度。6)搭设遮阳棚,改善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泵送、浇筑条件,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并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7)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选择一天中夜间气温较低的时间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可采用覆盖湿麻袋、喷雾或淋水等方法将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钢法兰盘及其它表面进行冷却。一当相对湿度小、风速大、阳光强烈时,混凝土浇筑后上表面应立即用塑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需要抹面时卷起薄膜并再次覆盖,至终凝后撤除薄膜并立即进行保湿或蓄水养护。对于工厂化预制沉管管节混凝土施工时,宜采用密闭的施工环境,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环境湿度,降低浇筑时环境的温度,浇筑后宜采用自动温控和养护系统进行封闭养护。8.5.2
35、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一在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的低温季节施工,应重点做到防风及保温、保湿养护。一不得向裸露的混凝土直接洒水,应采用塑料薄膜外加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材料要严密覆盖,接缝处要重叠覆盖不少于300mm,边角处要加倍保温。一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C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宜选择当日气温较高时段拆模并立即采取保温措施。一一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大于15时,应加热养护水。一当出现气温骤降时(日平均气温在3d内连续下降累计6以上),28d龄期内的混凝土必须进行表面保温。8.5.3雨天施工一雨天是指降雨强度在Imm/h以上的天气,并且地面已经被雨打湿。雨天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1)砂石堆料场应有排水和防止污水浸染的设施;2)运输工具宜有防雨、防滑措施,运输路线宜缩短;3)周密安排施工,并宜避免下雨时浇筑混凝土;4)适当增加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随时调整搅拌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