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和典型案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和典型案例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乡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1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2镇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今年以来,*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责任,守护粮食安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组建粮食生产工作专班,高位推进春耕备耕,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粮食生产、揖荒地治理、种植示范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严格落实田长制工作,发放整治耕地摞荒一封信*份、签订种植承诺书*份、印发农药安全使用宣传单*份;推进新联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镇范围摸排旱改水项目地块*处
2、。(二)狠抓特色,推动产业振兴。*镇林地总面积*万亩,森林蓄积量*万立方,森林覆盖率达74.14%,是*区林木面积第一大镇。全镇以皇帝柑品种为主的柑橘种植面积达*万亩,产量*万吨,位居城区前列。结合资源优势,我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一是持续打造十亿元沃柑产业,全力配合城区以*村为中心打造的乡村振兴沃柑产业示范区项目。目前正加快用地协调开展示范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好企业项目实施工作。二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与*片区村谋划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木材加工产业;三是做优小众产业,定期组织农口部门进村入户指导番茄种植,今年种植面积*余亩,产值约*万元。(三)做好服务,推
3、动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全方位做好重大项目服务,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加速布局。目前已完成安置点征地、青苗补偿及场地清场,正在开展村庄规划。(四)巩固成果,巩固脱贫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贫监测工作,开展“防返贫守底线”专项行动,摸排农户*多户,核查整改完成*户。今年以来新增项目库入库*个,涉及道路建设、太阳能路灯建设等基础惠民工程。投入资金*万元实施*村等村的人饮工程项目。扎实开展各项督查反馈整改工作,针对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对标对表,落实整改,全部问题已完成整改。(五)聚焦重点,坚持示范先行。有序开展村庄编制规划,创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村,完成红色广场建设、村委路口美化亮化提
4、升,目前红色革命旧址建设正在抓紧实施中。*水库乡村游成为南宁周边旅游新热点,在3至4月李花盛开季节接待游客月超3万人次以上。配合城区完成市级乡村振兴沃柑产业示范区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村从村集体经济资产中投入*万元入股公司,建设旅游民宿设施,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万元每年。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发展步伐有待加快,村集体发展途径不够多元化,防返贫帮扶工作不够到位等方面问题,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落实落地重大项目。牢固“项目为王”理念,尽锐出战,全力完成*项目征地工作。积极服务新能源项目建设
5、,探索“新能源+产业”多业态融合模式。(二)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打造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把我镇*万亩柑橘产业做强,壮大十亿元柑橘产业,推动“三农”高效发展。全力配合创建市级乡村振兴沃柑产业示范区,培育打造乡村产业旅游示范路线,助力乡村振兴。分步骤、抓重点推动“农业+文旅”,形成“红色*、网红*、文化*、生态*”有项目、有产业、有文化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整合出集培训、餐饮、民宿等用地资源。用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性项目资金,将*村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示范村。持续发挥李花及水库露营网红经济效应,在*村新建李花广场,不断完善提升*水库旅游配
6、套设施。(三)充分发挥项目优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发展乡村旅游,谋划木材加工厂,增加*片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精心规划安置新区建设,打造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新型村居。(四)紧抓落实底线任务。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同时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巩固基础,一是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对镇村干部开展大轮训,确保政策文件精神学习落实到位。二是落实“一套方案两榜公示四支队伍”工作机制,完善一村一应急预案,实行排行榜黑榜公示,建立应急队伍、档案队伍、访谈队伍、整改队伍,将全镇帮扶干部打造成为能打硬仗能应变的队伍。三是
7、压实责任,由镇党委启动约谈机制,对检查被通报的村进行集体约谈和个别谈话,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和增强干部队伍责任心。四是落实整改工作,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整改。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2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以奋力打造老区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样本为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方向,着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共同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全力擘画*全面振兴的壮美新蓝图。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以人才强镇促进发展为重点,提升乡村人才振兴。积极实施人才强镇战略
8、,深化基层人才机制改革,着力打造集人才培育、引才引智、信息共享、公共服务于一体的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人才驿站沟通对接的桥梁作用,及时发布*镇发展情况、人才需求和各项人才政策,促进信息互通,从而吸引科技专家、企业家、创新创业等人才入驻,为我镇产业发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人才和乡村振兴有机统一。目前人才驿站有硕、博研究生(含在职)以上*人,签订专家协议*人,本土乡土专家人才*人,镇农业、林业、水务专业技术人员共*人,其中农业专业*人、畜牧兽医专业*人、环保专业*人、水利专业*人。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引才进站活动*次。与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引进种茶专家入驻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9、,对全镇茶农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力争打造*禅茶产业。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工作重点,引进熟悉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团队进驻我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参与*村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带头功能。(二)以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丰富镇域经济发展层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培养挖掘农村农业新经济增长点,力促产业兴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及发展“家庭农场”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再上规模。目前,*镇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个,家庭农场*个,形成了两个百亩基地(百香果、粉蕉)、两个千亩基
10、地(优质李、笋竹)、两个万亩基地(金柚、毛竹)。以*、*等两家“国证”酿酒企业为龙头,形成了年产米酒*吨的客家米酒生产基地。深入挖掘和科学整合*的长寿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健康养生资源,率先推进文创旅游和精品民宿发展,全力支持特色深林民宿建设和运作,日趋完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三)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绘就“长寿山水”秀美画卷。充分利用*镇“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契机,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县*镇美丽坪镇规划,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紧扣“长寿牌”“山水经”,打造集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加大“三清三拆三整
11、治”力度,成立镇环境整治专业队,重点清理整治破旧泥砖房、削坡建房、危房和违法建筑,推进基础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农房外立面改造;同时对接农村建设需要和满足农民诉求的基础设施供给,如停车场、5G网络、水利灌溉、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拆除危旧房、废旧猪牛栏、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共*平方米;已清理乱堆乱放,杂草杂物、积存垃圾*多吨;清理河道、圳道沟渠等*公里;整治垃圾乱堆乱放*多处,“三线”乱搭乱接*处;摸排摞荒地耕地总面积*.*亩,累计复耕*.*亩;共成立了*支保洁队伍,配备保洁员*名,实现了每*人以上自然村配备一名以上保洁员要求。认真实施“山水”项目,积极构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完善的宜
12、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珏镇,为乡村振兴带来勃勃生机。(四)以健全完善农村治理体系为重点,建设美丽宜居“长寿乡中乡”。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新路子,建成峰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新建程官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激活自治活力、强化法治实践、发挥德治引领,深化“三治融合”,打造村域治理共同体,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文明乡风等方面有机结合,努力使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走在前列。如在峰口村打造“寿乡长者之家”,为辖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膳食康养、乐在乡里、共享共治的“康乐治”新模式,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五)以增强民生福祉为重点,推动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城乡
13、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推进*户有劳力脱贫户参与长效稳定产业帮扶项目,并举办百香果种植、木耳栽培、初级电工等各类主题培训班,上半年累计培训*多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多份。社会救助体系日愈完善,全镇低保、低收入等*户救助对象生活得到保障,发放重度护理残疾人补贴*人,已完成*户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等制度,由镇村两级上下联动,聚焦监测对象,织密监测网络,坚持精准施策,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全镇经济总量小,*年全镇生产总值*.*亿元,产业
14、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种养为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较困难,动能转换不快;二是镇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投入大,镇村资金压力较为沉重。三是一些部门和干部创新开展工作的能力不够强,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三、工作计划安排(一)致力促融合,全力打造特色产业。认真对标目标任务,对摞荒耕地复耕复种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推进博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充分依托“长寿乡中乡”名片,采取“合作社+农户”及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因地制宜,不断壮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农业产业。以绿色生态为主题,打造寿乡客栈和深林民宿,全面
15、落实县委招商引资、发展全域旅游部署,全力支持石湖村特色民宿建设和运作,大力推进*镇乡村振兴综合试点全面启动工作。(二)精心谋项目,全力整合资源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振兴为目标,科学谋划,高标准规划,突出节点建设、生态主导,在项目谋划上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康养宜居村落。积极谋划乡村振兴项目,做好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工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和精品游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资源建设“中央厨房”和“荒岛厨房”等预制菜服务,由镇级统筹,供给城乡居民,实行统一安全检测、统一物流配送的方式,实现*镇的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不断提升附加值,有效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暖心
16、的幸福“食”光。(三)注重抓统筹,全力擘画长寿山水。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守护好蓝天、青山、碧水、净土。抓实“三拆除”,打造“四小园”,做好S*沿线的“三线”整治工作、垃圾清理、水环境治理、外立面改造提升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大力推进“三清三拆”清库存工作,建设小公园、小花园,达到进村休闲娱乐,入户赏花摘果的效果。用“微改造”提升大环境,持续整治好镇街道建筑参差不齐、招牌、广告杂乱无章的问题,推进公路沿线建筑外立面改造,做好农房民居风貌提升工作,展现乡村靓丽风景线。全力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和镇级污水处理,深入开展“五
17、清”专项行动,持续抓好溪峰河*段及高思河等重点水域整治,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投入使用,完成好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让*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四)持续惠民生,全力提升美丽坪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兼顾长远目标与当下短板,兼顾历史文化与群众需求,从群众急需的基础民生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做起,从问题突出的农房风貌和功能定位改起,因地制宜做好好镇总体规划,有效提升美丽珏镇。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新能源便民停车场,打造集农产品直播电商平台、多样化流动展示与买卖交易空间、物流仓储区、电商办公室为一体,充分展示客家风情韵味的智慧农贸市场。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和促进作用,
18、协同作战,争取谋好项目,做大项目,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辐射带动周边,实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展现镇强村美人安民富。镇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近年来,*市*县*镇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康养休闲、农耕体验、田园采摘、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小镇,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乡村振兴榜样奖,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按照规划引领、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先易后难、久久为功的原则,结合各村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特点,坚持“一村一规、一村一
19、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协调引进专业部门,与镇村干部、农村能工巧匠一起,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镇齐动、农民主体”的工作落实机制,健全镇村社户四级网络和镇村社三级干部包户制度,积极争取县直部门帮建,综合采取“学、拆、建、统、管、营”等措施,扎实推进村社水、电、路、房、网等基础建设,配套建设村级服务中心、村史馆、文化广场、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全域建设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措施,通过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积极开展“六争六评”“村评户比”“家洁院净”等活动,动员村民投工投劳,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巷道
20、硬化、庭院改造和室内建设,引导群众由“等靠要”变为“主动干”,推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增添发展动能。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发挥镇区中心带动作用,投资*万元建设*小城镇项目,实施房屋风貌改造*座,镇区道路提升*公里,建成占地*平方米的*公园,实施了地下弱电管网改造工程;投资*万元,建设设计日供水能力达*立方米的供水工程;投资*万元,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全面提升了城镇服务功能。坚持以景区的标准打造旅游村,先后建成*文旅康养产业美丽乡村、*房车露营地、*民俗文化美丽乡村、*多元富民产业示范型美丽乡村、*村文旅开发型美
21、丽乡村,逐步构建了以*河滨河观光路为纽带,西起*,东接*,串联*等景点的全域旅游大景区。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乡村旅游农家客栈40家,客房266间、床位398张,旅游业从业人员700人以上,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0万元,真正释放了“绿色经济”的最大效益。三、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质效。结合镇情实际,按照“川坝菌疏、半山花椒、高山药材、林区中蜂、益蓄则蓄”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整体推进,争取实施了省级产业强镇项目。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示范带动、能人引领等多种手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壮大养鸡、猪、中蜂养殖,以及中药材、花椒、核桃种植等多元富民产业,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形成了党支部作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合作社经营增效和农民群众增收的多赢局面。截至目前,全镇养殖太平鸡2万只、能繁母猪1万头、中蜂9600箱,修建食用菌大棚500座、蔬菜大棚1座,新发展中药材种48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2个80万袋,发展花椒600亩、根猴桃200亩、晚熟蜜桃100亩、晚熟樱桃100O亩、优质板栗5600亩,鼓励脱贫户发展“五小”产业267户。建设核桃专业交易市场1个,综合农贸市场1个,发展核桃加工和酒坊企业4家,培育了“老树核桃”等知名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促进了群众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