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8757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老年病科重点专科材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老年病科一、科室简介:XX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分为三个病区,分别是老年病科一病区、二病区及综合病区,其中一病区与二病区位于江汉北路,毗邻小南湖公园,是集中医各种传统治疗手段和现代医学诊治手段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既能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成功诊治抢救危重、疑难病人。综合病区位于美丽的菱角湖畔,主要偏重中医养护,同时兼备现代医学诊治手段为一体的医养结合临床科室,既能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在诊疗后注重病人的养护调理,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三个病区共拥有床位90张,各项硬件设施完备,科内环境优美整洁,床位使用率达到95%,年总门诊量达4000人次,总出院人数达Io

2、OO人以上,科室不仅可以诊疗各类老年病科常见及多发疾病,同时亦可提供养护服务。这依赖于科室技术力量的雄厚及医师团队的完善,目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主治医师4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4名。我科已逐步形成集中医诊治、体质辨识、健康咨询、养生保健、康复理疗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特色,针对无病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重症康复人群,可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方法,借鉴传统经方和名医名方,服务广大患者。擅长老年呼吸、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老年痴呆等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同时探索延缓衰老对策。科室目前开展了膏方、头针、足浴、中药熏蒸、耳穴、敷脐、湿热敷、艾灸、

3、灌肠、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等多项技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并拥有红外线、低频电脉冲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药熏蒸机、气压波、电子艾灸仪、湿热敷治疗仪等较为先进的专科诊疗设备。针对老年病常见病及多发病,我科进行了亚专业分组,分别由高级职称医师担任各亚专业组组长,配合中、初级医师梯队,结合我科患者群,暂定为形成完善的中医老年病学科亚专业分组。具体分组如下:心系疾病组:对老年常见心血管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等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利用药物规范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是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全国百万高血压患者健康行动江北诊疗点”,具备了原发性高血压

4、、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等的诊疗条件。其中,眩晕为我科优势病种,西医在高血压危象、急性心梗、急性心衰等急性心血管病上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而在缓解期或稳定期则是中医特色治疗及中草药发挥自身优势的时期,我科针对眩晕的5类证型均制定了相应的中药汤剂,并结合临床经验与文献报告,总结了每项证型相对应的特色治疗项目,如针、灸、罐、筋等。脑病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整套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在诊治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痴呆)方面,尤其在诊治脑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方面(如:急性脑梗死、癫痫及其持续状态),形成自己特色。针对常见老年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

5、等)的诊治及其早期的康复。其特色是发挥中医药扶正固本、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的优势,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温和而持久,另配合西药标本兼治,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更小。尤其是中风病之中经络的5大证型中,其后期的康复理疗、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我科积极与康复科、脑病科配合,共享临床诊疗经验。肺病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细菌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呼吸重症如: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重症肺炎、重症哮喘、大量胸腔积液等救治经验丰富。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并有疗效显著的专科中药制剂,尤其是咳、痰、喘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效果

6、欠佳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并结合艾灸、针刺、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效果尤为明显,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脾胃病组: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及病毒性肝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特别是结肠炎的中药外用灌肠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多次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行经验交流并学习。同时,每年的冬病夏治、膏方节等活动我科均有针对脾胃虚寒证的患者或亚健康人群的中药贴敷方及相应膏方,己在患者中形成良好口碑。科研方面,我们以老年病为研究方向,重点研究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开展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探讨中医药在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患方面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及作用机制,为中风

7、病、肺胀、眩晕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近3年来我科申报省部级课题5项,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在国内医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发表于创伤外科医学杂志,影响因子5分以上。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作为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老年病科,应在老年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老年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应加强对老年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老年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

8、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可根据医师团队的相关专业开设专病门诊。老年病科病房应具备提供老年病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老年病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座椅、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应根据专科特色设置配套的诊断设施、治疗室。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病房应设置检查室和中医治疗室,中医治疗室可开展针灸、火罐、音疗、中药熏洗、中药外治疗法、理疗等。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可配备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设备、针灸设备、经络治疗设备、中医磁疗设备、中药泡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

9、享。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本科室特色疗法开展情况,建立针灸、耳穴治疗、音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外敷、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老年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在人才队伍上,我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8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如西学中培训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各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老年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应熟练掌握急危重

10、症监护和抢救的技能。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老年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掌握老年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老年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疑难、危重老年病的能力,

11、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老年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的转科培训后,在老年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老年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技能、老年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老年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老年专病的诊疗专长。中医类别副主任级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老年疑难、急危重症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

12、掌握老年病科防治新进展。2、具体目标:三、建设内容(一)优势病种第一部分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肺胀(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一、定义1、中医定义: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懵胀满为病理改变,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或唇甲紫细,心悸浮肿,甚至出现昏迷,喘脱为临床特征的病证。2、西医定义:根据肺胀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也见于老年性肺气肿,当这些疾病出现肺胀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大致属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并非慢性支气管

13、炎和肺气肿的结合,需排除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哮喘。COPD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上述症状可出现急性加重。肺功能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lFVC0.70,即为持续性气流受限。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2、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次要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不愈;多见于老年人。甚则鼻扇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州,脱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常因外感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

14、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3、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等,以喘、咳、痰、胀为特征。(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细,脱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4、中医鉴别诊断:肺胀与哮病、喘病均以咳逆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别如下:哮病哮痼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是包括哮病在内的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每次因外感诱发为逐渐加重,经治疗后逐渐缓解,发作时痰瘀阻痹的症状较明显,两病有显著的不同。(二)西医诊断1、诊断依据(出自中国中医药

15、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1)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体征:有或无桶状胸,触觉语颤减弱,肺部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啰音。3)肺功能: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O%;4)胸部X片/胸部CT:早期可无变化,或肺纹理增粗、紊乱,或肺气肿。2、诊断要点(出自2015年Ge)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I)有长期慢性喘咳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一般经10-20年形成;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寒邪为主,过劳、暴怒、炎热也可诱发本病。(3)体检可见桶状胸,胸部叩诊为过清音,肺

16、部闻及哮鸣音或痰鸣音及湿性锣音,且心音遥远。(4)X线、心电图等检查支持西医学肺气肿、肺心病的诊断。表1.可考虑诊断为CoPD的临床表现若年龄40岁的.患者出现以下任一表现,可考虑CoPD诊断,并行肺功能检查。但这些临床表现并不能确诊COPD,但同时出现多个临床表现则提示COPDC肺功能检查是确诊CoPD的必备条件。呼吸困难:渐进性(随着时间加重)典型表现为劳力时加重持续存在慢性咳嗽:间歇性,或为干咳慢性咳痰:任何形式的慢性咳痰均可提示COPD危险因素暴露史:吸烟(包括当地盛行的水烟)吸入烹饪和取暖燃料产生的烟雾吸入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COpD家族史3、西医鉴别诊断:喘病喘病是以呼吸困难为主要

17、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但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表2.COPD及其鉴别诊断诊断COPD诊断要点中年发病症状进展缓慢有吸烟史或其他烟雾暴露史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早年发病(常幼年起病)症状每日变化快夜间或晨起症状加重伴有过敏、鼻炎或湿疹有哮喘家族史胸片可见心影扩大肺水肿征像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无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大量脓痰常伴细菌感染胸片/胸部CTST见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肺结核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胸片可见肺部浸润影微生物学确诊当地肺结核高发起病年龄较羟非吸烟者可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或

18、急性烟雾暴露发生于肺或骨髓移植后胸部CT呼气相可见低密度影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见于亚裔患者多数患者为男性和非吸烟者几乎所有患者均合并慢性鼻窦炎胸片和HReTBT见弥漫性小叶中央结节影伴充气过度征这些临床表现均为相应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绝对。例如,一从不吸烟的患者也可患有COFD(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他的危险因素的影响较吸烟更为显著);哮喘也可成年或老年起病。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一)痰热蕴肺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咯黄或白痰,粘稠难咯,喘息气促,动则尤甚,胸满闷,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

19、、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方药(包括院内制剂):越婢加半夏汤合桑白皮汤加减炙麻黄IOg生石膏20g法半夏15g甘草5g苦杏仁15g桑白皮15g桅子IOg黄苓15g黄连IOg浙贝母15g方药加减:若痰热内盛,痰胶粘不易咯出,加鱼腥草、黄苓、瓜篓皮、贝母、海蛤粉以清化痰热,痰热内盛亦可用桑白皮汤。痰热壅结,便秘腹满者,加大黄、风化硝通腑泄热。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者,加射干、拿茄子泻肺平喘。若痰热伤津,口干舌燥,加花粉、知母、麦门冬以生津润燥。中成药:清热解毒类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清热化痰类口服药:连花清瘟胶囊、蛇胆川贝口服液等。(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

20、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氧疗(对于严重的具有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氧疗(每天15小时)可以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体育活动(所有的COPD患者都能从规律的体育锻炼中获益,应鼓励患者保持一定量的体育活动);(二)痰浊阻肺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气短,喘息,动则尤甚,胸膺满闷,院

21、痞纳少,舌质紫暗或淡,苔白腻,脉弦滑。(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燥湿化痰、止咳平喘方药(包括院内制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10g,陈皮9g茯苓IOg紫苏子9g白芥子6g莱瓶子9g杏仁9g款冬花9g紫苑9g苍术IOg厚朴6g党参IOg白术IOg方药加减:若属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咳喘、痰多黏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宗小青龙汤意加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散寒化饮。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兼清郁热。中成药:气虚者静脉滴注益气针剂;血瘀者静脉滴注活血化瘀针剂。(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

22、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康复(无论处于疾病哪一期的患者均可以从运动训练中获益,可以改善其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和疲劳感。甚至在一次康复计划完成后获益还将持续。一次有效的康复计划至少应该持续6周以上,持续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即使康复计划结束了获益也不会停止,如果患者能够在家里继续运动训练,那么将会保持比康复前更好的状态);氧疗(对于严重的具有静息

23、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氧疗(每天15小时)可以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三)痰蒙神窍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喘促,或伴喉中痰鸣,动则尤甚,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唾,或昏睡、昏迷,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数。(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涤痰熄风开窍方药(包括院内制剂):涤痰汤加减法半夏15g陈皮IOg茯苓15g枳实15g胆南星IOg竹茹15g远志IOg石菖蒲IOg郁金15g苦杏仁15g党参15g甘草5g方药加减:涤痰汤中半夏、茯苓、甘草、竹茹、胆南星清热涤痰;橘红、枳实理气

24、行痰除壅;菖蒲芳香开窍;人参扶正防脱。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清心开窍。若舌苔白腻而有寒象者,以制南星易胆南星,开窍可用苏合香丸。若痰热内盛,身热,烦躁,澹语,神昏,舌红苔黄者,加黄苓、桑白皮、拿茂子、天竺黄、竹沥以清热化痰。热结大肠,腑气不通者,加大黄、风化硝,或用凉膈散或增液承气汤通腑泄热。若痰热引动肝风而有抽搐者,加钩藤、全蝎、羚羊角粉凉肝熄风。唇甲紫细,瘀血明者,加红花、桃仁、水蛭活血祛瘀。如热伤血络,见皮肤粘膜出血、咯血、便血色鲜者,配清热凉血止血药,如水牛角、生地、丹皮、紫珠草、生大黄等;如血色晦暗,肢冷,舌淡胖,脉沉微,为阳虚不统,气不摄血者,配温经摄血药,如炮姜、侧柏炭、童便或黄土

25、汤、柏叶汤。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等开窍醒脑类口服中成药、醒脑静等静脉中成药。(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一旦罹患咳嗽、哮病、喘病、肺痔等肺系疾病,应积极治疗,以免迁延不愈,发展为本病。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常服扶正固本方药,有助提高抗病能力。既病之后,宜适寒温,预防感冒,避

26、免接触烟尘,以免诱发加重本病。如因外感诱发,立即治疗,以免加重。戒烟酒及恣食辛辣、生冷之品。有水肿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四)阳虚水泛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喘不能平卧,心累气促,动则尤甚,咯痰清稀,下肢水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温阳化饮利水方药(包括院内制剂):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制附片IOg先煎茯苓30g白术15g白芍15g桂枝Wg泽泻15g甘草5g猪苓20g大腹皮20g拿芮子IOg大枣15g干姜IOg方药加减:方中用附子、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

27、;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阳。还可加红花、赤芍、泽兰、益母草、北五加皮行瘀利水。水肿势剧,上渍心肺,心悸喘满,倚息不得卧,咳吐白色泡沫痰涎者,加沉香、黑白丑、椒目、拿茄子行气逐水。中成药:活血补肺胶囊益气活血;阳虚者静滴参附注射液益气温阳,血瘀者静滴活血化瘀针剂。(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

28、药物治疗:COPD这种疾病的发展规律通常是,患者的症状改善但是健康状态持续下降,急性发作突然发生并且增加了死亡的风险。在住院的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中,进展的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姑息治疗、终末期护理和临终关怀是进展期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氧疗(对于严重的具有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氧疗(每天15小时)可以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五)肺脾两虚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咯痰,气紧,纳差,神疲,声低,舌质淡或紫暗,舌体胖大或舌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或弱。(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

29、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补肺健脾方药(包括院内制剂):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法半夏15g陈皮Iog黄黄20g白扁豆15g淮山药30g砂仁IOg后下意及仁30g桔梗IOg炙甘草IOg莲子仁20g大枣IOg方药加减:气虚甚者加人参等;咳嗽显者可加款冬花、枇杷叶、百部、紫苑等;痰多者加莱腋子、紫苏子等。中药可制成药丸。中成药:可口服香砂六君颗粒。静脉滴注益气针剂。(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

30、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中药浴足:足浴1号(黄芭30g淫羊蕾20g茯苓20g当归20g,细辛IOg桂枝15g)0耳针:肺、脾、肾、内分泌、支气管、神门。穴位贴(天灸):大椎、肺俞、膏肓、天突、膻中。(六)肺肾两虚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咯痰,动则喘息,气短,声低,或口干,腰膝酸软,舌淡或嫩红,苔白或少苔,脉细或弱。(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补肺益肾方药(包括院内制剂):金水六君煎加减当归15g熟地黄15g陈皮IOg法半夏15g茯苓1

31、5g莱腋子15g枸杞子IOg巴戟天15g蛤蛤IOg补骨脂15g五味子IOg甘草IOg方药加减:方中用人参、黄黄、茯苓、甘草补益肺脾之气;蛤蛇、五味子补肺纳肾;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厚朴、陈皮行气消痰,降逆平喘。还可加桃仁、川芽、水蛭活血化瘀。若肺虚有寒,怕冷,舌质淡,加桂枝、细辛温阳散寒。兼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知母养阴清热,如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喘脱危象者,急加参附汤送服蛤蛇粉或黑锡丹补气纳肾,回阳固脱。另参附、生脉、参麦、参附注射液也可酌情选用。中成药:参附、生脉、参麦、参附注射液等。(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

32、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气虚者:浴足1号(黄黄30g淫羊蕾20g茯苓20g当归20g细辛Iog桂枝15g);阴虚者:浴足2号(黄黄30g生地黄20g五味子20g黄精20g麦冬20g当归15g)0耳针:肺、脾、肾、内分泌、支气管、神门。穴位贴(天灸):大椎、肺俞、膏肓、天突、膻中。(七)上实下虚证:1、临床表现(1)中医临床表现:咳嗽痰多,气急,胸闷,腰酸,下肢欠

33、温,苔腻,脉沉细或兼滑。(2)西医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2、中西医结合治疗(1)中药治疗治法:化痰降逆,温肾纳气。方药(包括院内制剂):苏子降气汤加减。紫苏子9g陈皮9g法半夏9g当归6g前胡6g沉香3g厚朴6g干姜6g白芥子6g莱腋子9g杏仁9g紫石英9g胡桃肉9g款冬花9g紫苑9g炙甘草6g方药加减:痰多可加三子养亲汤化痰下气平喘。本证亦可用苏子降气汤加红花、丹参等化痰祛瘀平喘。若腑气不利,大便不畅者,加大黄、厚朴以通腑除壅。中成药:暂无对应此证型中成药。(2)西医治疗:抗感染:一般根据本地区、本医院细菌流行病学情况选用抗生素,积极完善痰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选择;抗

34、炎及支气管舒张剂:舒利迭吸入,口服或静脉滴注氨茶碱等;机械通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心衰、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合并症。(3)其他非药物治疗:患者分组关犍推荐建议根据本地指南选用A戒烟(包括使用药物戒烟)保持体力活动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CsD戒烟(包括使用药物戒烟)肺康复治疗保持体力活动流感疫苗肺炎疫苗3、疗效评估根据国家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控制:咳嗽、咯痰、气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或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2)显效:咳嗽、咯痰、气喘及肺部啰音明显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客观

35、检查指标明显改善。(3)有效:咳嗽、咯痰、气喘及肺部啰音有所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4)无效:治疗结束时咳嗽、咯痰、气喘及肺部啰音无明显改善,或较治疗前加重,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2014-2016年度肺胀诊疗方案疗效评价2014-2016年度我科376例肺胀住院患者,其中外寒里饮85例;痰浊壅肺94例;痰热郁肺67例;痰蒙神窍6例;肺肾气虚78例;阳虚水泛46例;具体疗效评估如下:1)评价情况:总收治肺胀病人376例,好转出院362例,其中:临床控制21例,显效146例,有效195例,无效14例均死亡。2)症候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喘病”病症

36、相关标准拟定,症候积分率二(治疗前的症候积分-治疗后的症候积分)/治疗前的积分XlO0%。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率2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率2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症候积分率2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症候积分率不足30%;以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为评价指标,在入、出院时对其进行观察评价。分析总结评估:1、临床观察表明肺胀中急性期以痰热壅肺、痰浊阻肺较为多见,缓解期以肺脾两虚、肺肾两虚多见,约占75%患者,痰蒙神窍最易发展为脱证,最为危重。现代药理研究血塞通具有“扩管、改善心肺血液循环、降低肺动脉压、降脂”等作

37、用。无论是痰热壅肺、痰浊阻肺的肺胀,还是肺肾两虚、阳虚水泛的肺胀,根据久病入络之理论,可联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2、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腑气通有利于急性发作期病情缓解,急性期加用了通腑灌肠法,对痰蒙神窍患者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咳痰困难,临床上给予加用中药温肺化痰口服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有明显增强排痰、降气平喘之功效。2014-2016年度肺胀诊疗方案难点分析一、治疗难点:肺胀病病情复杂,治疗难点很多:1 .中医药对肺胀的救治,特别是心力衰竭、肺水肿、2型呼吸衰竭、休克、肺性脑病等危重患者的抢救,目前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2 .对于年老、频

38、繁发作咳喘气促患者,运用中医药疗法控制预防病情尚欠理想;3.多数患者对于中医的汤液口服较为认可,而对以中医药的“针灸、穴位敷贴、足浴、火罐、理疗、中药超声雾化导入、中药熏蒸”等传统特色治疗方法,较为排斥,目前广泛推广还相对困难。4 .目前临床多数肺胀患者,因活动度明显降低,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腑气不通则肺气蕴寒,从而导致喘促加重、或发热等症状。5 .二重感染与耐药菌感染6 .肺胀病(AECC)PD)出现MODS,特别是三个脏器衰竭时死亡率较高。二、解决思路和措施:1 .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尽早戒烟,一旦发病及早就诊;2 .动态的辨证论治。本病总属本

39、虚标实,虚实夹杂。同一患者常多种证型兼并见,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 .二重感染与耐药菌感染对策与解决措施1)二重感染与耐药菌感染主要原因分析:(1)我科严重肺胀病(AE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许多病人有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史,患多种疾病如心衰、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贫血、肿瘤等,属于“二重感染”“多重感染与耐药菌感染易感人群。(2)引起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二重感染与耐药菌感染主要部位是口腔护理和人工气道的建立有关。(3)医护人员手卫生和病房环境。2)对策与解决措施(1)改良口腔护理:采用银黄汤进行口腔护理。(2)扶正治疗贯穿始终,扶正与驱邪

40、并举,突出应用扶正固本法,“强主逐寇”。(3)合理使用抗生素,中西医有机结合。针对耐药菌,采用优化抗菌治疗策略“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脏器保护并治”+时间差攻击疗法三法合用,提高对耐药菌的疗效。(4)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和病房环境管理和吸管理。4、降低MODS,特别是三个脏器衰竭时死亡率措施(1)运用“肺胀-肺衰-心衰-脏竭证联合病证辨治法”。急性期常诱发肺衰、心衰,临证应抓住急性发作期“痰”“瘀”的本质,以肺衰(肺功能不全)、心衰(急性心衰为主)作为常见辩证主型;把神昏(肺性脑病)、脱证(休克)、血证(上消化道出血或并DIO作为重要兼证及危重变证,随证施治,由于急性期病情多危重,施治要将中医

41、开宣祛邪、化痰利水、行瘀开窍、扶正等治法与西医综合治疗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疗效。(2)“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脏器保护并治法”,是防治脏竭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脱证(内毒素性休克)和血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方法。5 .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要加强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发挥中医药的整体治疗优势;6 .加强临床治疗与中医治未病有机结合。中医药在其缓解期主要以“缓则治其本”为原则,为减少急性发作,争取在缓解期内综合纠正患者呼吸肌疲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可运用“补益肺脾”、“补益肺肾”等进行慢性肺病缓解期治疗与康复指导,可根据患者具体需求选用中药汤剂治疗,延缓和控制肺功

42、能损害的发展,并结合中药穴位敷贴与膏方调治。同时做好生活、情志、饮食调摄、呼吸功能锻炼及运动耐力训练等。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一、定义I、中医定义: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2、西医定义: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43、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隙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肋,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二、诊断标准(一)中

44、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2、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客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诊断时,在中风病病名的诊断基础上,还要根据有无神识昏蒙诊断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中风病病类。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类最长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3、诊断要点:(1)神昏初起即可见。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重者昏迷或昏愦。有的病人起病时神清,数日

45、后渐见神昏,多数神昏病人常伴有澹妄、躁扰不宁等症状。(2)半身不遂轻者仅见偏身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则完全瘫痪。有单个肢体力弱或瘫痪者,也有一侧肢体瘫痪不遂者;病人起病可仅为偏身力弱,而进行性加重,直至瘫痪不遂,或起病即见偏身瘫痪。急性期,病人半身不遂多见患肢松懈瘫软。少数为肢体强痉拘急。后遗症期,多遗有患肢强痉挛缩,尤以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最为严重。(3)口舌歪斜多与半身不遂共见,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常伴流涎。(4)言语骞涩或不语轻者,仅见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不语。部分患者在病发之前,常伴有一时性的言语不利,旋即恢复正常。(5)本病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如素有

46、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若骤然内风旋动,痰火交织发病者,于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甚至厥而不复,瞳孔或大或小,病情危笃,多难救治。4、中医鉴别诊断:(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2)痫病痛病与中风中脏腑均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

47、涎沫,双目上视,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3)厥证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4)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5)痿病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二)西医诊断1、诊断依据(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1)急

48、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l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l有责任梗死病灶。2、诊断要点(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骞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2)多急性起病。(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4)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5)血压、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3、西医鉴别诊断:(1)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应与颈内动脉型TIA发作鉴别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多数为脑部器质性病变,年轻人多见,多为一侧肢体或身体某部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