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与改进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与改进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和改进措施(2012年度)我科于2012年1月开始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帅主任担任组长,黄其志副主任、孙彩娟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医生和护士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小组明确制定了我科膝痹病(膝
2、关节炎)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2 .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2012年1月1日我科符合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2012年度我科收治膝痹病(膝关节炎)病人61例中有45例进入临床路径,入组率达73.8%。进入临床路径的45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变异发生率15.6%。变异原因分析: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
3、和明确异常原因,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或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2例。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1例。3.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1例。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此类患者有2例。进入路径的患者住院最长14天,最短4天,平均住院8.6天;平均住院费用4916元,完成路径的38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中药内服、外敷、关节功能训练、红外线治疗等中医药参与率100%。经中医综合治疗,膝痹病(膝关节炎)患者明显缩短了病期,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住院费用,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3 .实施
4、效果评价及分析。我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
5、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二、经验及体会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下一步我科将陆续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4 .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
6、,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5 .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我科执行和开展与各职能及相关科室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行政加强指导和检查,我科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配合制定好临床路径文本并及时安排各项检查,做好药物应用的指导工作,各部门要共同抓好数
7、据统计及分析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2 .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科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3 .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较多膝痹病患者选择门诊治疗而不是住院治疗,
8、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4 .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自主权与标准化的冲突:部分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限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实施需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经费投入,治疗方案僵化,会减少医生的自主权,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限制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5 .膝痹病(膝关节炎)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容易发生变异,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6 .临床路径实施中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临床路径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发挥了病人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对治疗的作用,如果医生没有完全遵守临床路径而患者得了
9、并发症,医生面对医疗事故投诉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偏离路径,易导致医疗纠纷,对预防此类医疗纠纷未见相关规定。改进措施:1 .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室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科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 .继续加强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3 .建立
10、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我科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我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4 .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变异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结合诊疗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修正路径,从而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临床路径的计划性、系统性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医疗缺陷的发生,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5 .临床路径的施行,应每天记录,随时修正差异,每一位患者出院后都需填一份差异报表,对较大的变异应及时地分析、讨论,找出差异报表与预期成果不同的原因,修正为最合适的临床路径,最大限度的发挥临床路径的优越性。6 .通过将临床路径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教给学生符合
11、成本效果的临床实践,更好地为医学培训服务提倡学生在实施临床路径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变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思想上要有创新意识。7 .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说明路径仅作为参考,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出治疗的最终方案。8 .医生应该在发生偏离路径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讨论,做好自身保护,有利于日后临床管理委员会进行评价和修正路径。通过临床路径的运用,积极引导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整个医疗过程,加强医患沟通,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9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膝痹病(膝关节炎)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膝痹病(膝关节炎)的治愈好转率,缩短膝痹病(膝关节炎)病程。10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患者,我们需加强合并症的治疗,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诊治。11.加强膝痹病(膝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