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岸发展内外协同联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口岸发展内外协同联动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强口岸发展内外协同联动实施方案口岸平台体系更加完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郑州经开综合保税区整合设立,新设洛阳、开封综合保税区和民权、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全省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达到9个,开放平台布局不断优化。功能性口岸发展势头良好。药品进口口岸、中欧班列运邮试点等成功获批,澳洲活牛口岸实现转型,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二期等工程建成投用,全省已建成运营功能性口岸9个,居内陆省份领先地位。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改革取得成效,48项创新举措全省复制推广。郑州、洛阳、南阳3个跨
2、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继获批,首批列入国家跨境电商B2B监管试点,郑州、洛阳、商丘、南阳、开封、焦作、许昌等城市入选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许昌获批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口岸开放能级显著提高,口岸开放通道、平台、环境更加优化完善,现代化口岸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同联动成效显著,支持我省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口岸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先进位次,为开放强省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口岸通道平台体系更加完善。郑州航空、铁路枢纽口岸地位进一步提升,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通道网络和支撑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层次高能级平台基本形成。郑州航空口岸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
3、突破70万吨,旅客吞吐量达到320万人次;建成功能强大、现代智慧、港产融合、服务优质的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线路网络覆盖欧亚、串联RCEP成员国,班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中欧班列综合运营效益居全国前列;建成投用一批航空、铁路、水运等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国际陆港,争取新增12家综合保税区,23家保税物流中心,承接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口岸经济规模质量大幅提升。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的位次明显提升,进出口值力争突破6800亿元;跨境电商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特色商品进口实现较快增长,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药品等业务量大幅提升;国际航空货运、中欧班列、跨
4、境电商等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口岸营商环境跻身全国前列。国内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逐步形成,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XX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与沿海沿边口岸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综合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口岸通关流程和效率进一步优化提升,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成效巩固扩大,口岸收费进一步公开透明规范,打造内陆地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口岸营商环境。口岸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推动形成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平安、智慧、效能、法治、绿色口岸治理结构。口岸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数字智慧口岸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
5、成效,公平、透明、廉洁、高效的口岸执法和管理环境基本形成,集约、共享、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建成与开放强省、内陆开放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体系,形成“口岸+枢纽+通道+平台+产业+生态圈”协调联动格局,口岸开放优势显著增强。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提升核心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相对集聚的综合保税区空间布局,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和主引擎作用,提升服务开放强省建设的能力。加快提升核心功能。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核心
6、功能,做强做优精密电子、新型显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推动保税贸易、检测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交易期货等特色业态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引进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龙头型、旗舰型产业项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管理,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合理预留发展空间。统筹有序推动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申建,优先支持现有运行良好、条件成熟的“两仓”(保税仓、监管仓)和保税物流中心,相应申请升级为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探索监管模式创新。探索推广海关管理机制、监管服务和科技手段改革创新政策,实现智慧智能、高效便捷海关综合监管。推广应
7、用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简化集团内企业间保税货物流转手续,满足企业灵活生产需要。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流程,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区内企业专利技术研发,培育创新企业集群。推行“多查合一”工作模式,提升进出口货物质量安全水平。探索实行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和集拼分拨,实现货物便利、高效、安全流通。加强内外协同联动。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相关开放措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国内大循环,承接委内加工等内外贸业务。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与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数据综试区等互动发展。加强与区外加工制造、
8、物流、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综合保税区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协同推进改革创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完善机构设置和薪酬体系,提升开发建设、投资运营水平,增强产业培育、专业服务能力。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发挥综合保税区管理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引进培育高层次运营团队,提升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强化发展绩效监测和考核,加大省、市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建设发展支持力度。三、深化口岸合作交流创新口岸合作机制,探索跨区域联动模式,拓展国际视野,推动境内外协作,共享开放发展合作成果。完善口岸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协同机制,加强规划统
9、筹、政策互通、设施联通、信息共享、服务联动。推动航空口岸、铁路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功能性口岸和各类开发区之间合作联动,支持航空、铁路口岸运营龙头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区域代理、设施设备共享等方式,整合优化口岸要素资源,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联动发展体系。深化跨区域通关协作。建立完善中部六省口岸合作机制,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合作,深化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等业务协同,推进出入境口岸与属地间申报、查验、通关物流等环节信息共享,全面提升跨区域通关和贸易便利化程度。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多双边口岸合作机制,推动联合监管创新。推动国际海关监管
10、互认,鼓励进出口企业申请“AEO”认证。健全中欧班列便捷通关协作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口岸执法机构合作,推进跨境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多双边合作。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立足提升对外开放能力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化视野、通晓国际通行规则、推进国际化发展能力强的口岸管理人才队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运营机构作用,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口岸发展人才库,利用专业人才资源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口岸建设发展智力支持。争取友好国家在豫设立商贸办事处、签证中心或领事馆,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豫设立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增强高端
11、人才吸引聚集效应。四、发展壮大口岸经济国际邮件。完善国际邮件进出境和国际中转等功能,拓展国际直航邮路,吸引周边及全国邮件、快件及跨境电商在郑州集聚。建成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推动中欧班列双向运邮常态化,探索集拼集运混编运邮模式。特色进口商品。完善指定进口商品口岸和监管场地功能,建设进境查验、集散分拨、冷链储运等配套设施。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化团队,提高市场化运营能力和水平。畅通销售渠道和物流网络,拓展进口商品品类,扩大业务规模效益。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地市申建拓展功能性口岸,推动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联动发展,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提升链式服务、增值服务功能和效应,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进口商品集散交易加工基地。五、加强内外协同联动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相关开放措施,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国内大循环,承接委内加工等内外贸业务。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与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数据综试区等互动发展。加强与区外加工制造、物流、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综合保税区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协同推进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