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知识点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知识点总结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建知识点总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第一章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确定项目的定义 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项目的目标控制侬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 决策阶段的管理:尚没有统一的中文术语,可译为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DM) 实施阶段的管理:项目管理(PM) 使用阶段的管理:设施管理(FM) 工程建设增值: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投资(成本)控制/有利于进度控制 工程使用(运行)增值:确保工程使用安全/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节能/满足最终用户的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成本/有利于工程维护 工程项目
2、管理的时间使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工程管理的时间是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设计准备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组织论:工作流程组织反应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动态)/组织结构模式反应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工作部门或管理人员)之间的指令关系(静态)/组织分工反应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职能管理分工(静态)两个单位之间有合同关系,在合同结构图中使用双向箭线/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中,如果两个单位之间有指令关系,用单向箭线工作流程组织包括: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控制、
3、付款和设计变更流程等;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点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实施阶段策划是在建设项目立项之后,为了把项目决策付诸实施而形成的指导性项目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是确定如何组织该项目开发或建设决策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定义项目开发或建设任务和意义。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是专家知识的组织和集成,以及信息的组织和集成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从总体上和宏观
4、上对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描述。项目管理策划应由项目管理规划策划和项目管理配套策划组成,项目管理规划应包括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的编制工作程序:明确项目需求和项目管理范围;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分析项目实施条件,进行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规定项目管理措施;编制项目资源计划;报送审批。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程序:了解各相关方的要求;分析项目具体特点和环境条件;熟悉相关法规和文件;实施编制活动;履行报批手续。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
5、及时修改或补充: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6、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属于施工准备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应包括:专业工程的特点;建立工程的流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建设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我国的工程监理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范畴。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
7、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建设工程项目技术风险有如:工程勘测资料和有关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方案,工程物资,工程机械等。工程建设风险事件按照不同风险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风险,风险等级最高;二级风险,风险等级较高;三级风险,风险等级一般;四级风险,风险等级较低。 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应对和项目风险控制。 常用的风险对策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第二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是成本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
8、作。 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成本计划是以货币的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他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止矽卜,他还是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即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建立企业内部施工定额保持其适应性、有效性、相对先进性,为成本计划的编制提供支持。 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的升降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
9、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觉得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计划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际进行控制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的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将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机构应该按照规定的会计周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费用,运用得当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编制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合同措施既要密切关注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同时
10、也要密切关注自己履行合同的情况,以防被对方索赔。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但也可以按照承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工期、结构类型、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等情况,结合成本管理要求,灵活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管理的任务包括:成本计划编制;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的对象,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整个项目划分成多少结构层,应根据项目规模和特点而定,而与项目组织与工期没有直接的关系。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结构
11、分析是根据编制总进度纲要的需要,将整个项目进行逐层分解,并确立相应的工作目录,如:一级工作任务目录)各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二级工作任务目录,将每一个子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三级工作任务目录,将每一个子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总进度规划;各子系统进度规划;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等。竞争性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这类成本计划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依据,以有关价格条件说明为基础,结合调研、现场踏勘、答疑等情况,根据
12、施工企业自身的工料小号标准、水平,价格资料和费用指标等,对本企业完成投标工作所需要支出的全部费用进行估算。指导性成本计划是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它是以合同价为依据,按照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设计预算成本计划,且一般情况下以此确定责任总成本目标。实施性成本计划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是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以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成本计划。按照成本计划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实施性成本计划。也可以按照成本组成、项目结构和工程实施阶段分别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成本计划
13、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两算对比表指同一工程内容的的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对比分析表。区别:编制的依据不同: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预算定额为主要依据。而施工定额比预算定额划分的更详细、更具体,并对其中所包括的内容,如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所需劳动工日、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均有较详细的规定或要求。适用范围不同: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用的一种文件,与发包人无直接关系;而施工图预算既适用于发包人,又适用于承包人。发挥的作用不同:施工预算是承包人组织生产、编制施工计划、准备现场材料、签发任务书、考核工效、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它也是承包人改善经营管理
14、、降低生产成本和推进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手段;而施工图预算则是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施工预算的内容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及其费用总和的计算。它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格两部分组成。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等。大中型工程项目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而每个单项工程包括了多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所构成的。能否达到成本目标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关键。对各岗位人员的成本管理行为进行控制,就是为了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管理行为控制程序是对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基础,指标控制程序是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重点。管理行为的控制程序和
15、成本指标的控制程序是对项目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主要手段。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材料费控制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控制等手段有效控制物资材料的消耗。横道图法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它能够准确表达出费用的绝对偏差,而且能直观地表明偏差的严重性。但这种方法反应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的较高管理层应用。表格法具有:
16、灵活、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借助计算机,从而节约大量人力,并大大提高速度。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表格核算法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和控制,用会计核算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两者互补,相得益彰,确保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包括: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资料。做好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和盘点工作,是正确计算成本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资料;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材料、结构件、作业、劳务的内部结算指导价。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包括:项目成本计划;项目成本核算资料;项目
17、的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资料。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资料。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他是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业务核算不但可以核算已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监理的核算制度。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以便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统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比会计核算宽。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
18、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且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管理层得经济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专项成本分析方法:针对与成本有关的特定事项的分析,包括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比较法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
19、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差额计算法是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动态比率法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指标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相关比率法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连环置换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第三章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主要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进度计划的编制;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中,按计划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控制性进度计划;指
20、导性进度计划;实施性进度计划。 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故它们即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 双代号网络:箭线表示活动,节点处将活动连接起来表示依赖关系 单代号网络:节点及其编号表示活动,箭线表示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节点最迟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网络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关键线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必须相等。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
21、其紧后活动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间接法绘制:先绘制出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参数,再根据最早时间参数在时标计划表上确定节点位置,连线完成,某些工作箭线长度不足以到达该工作的完成节点时,用波形线补足。直接法绘制:根据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直接在时标计划表上绘制时标网络计划。横道图用于小型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子项目上,或用于计算资源需要量和概要预示进度,也可用于其他计划技术的表示结果。确定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是编制网络计划的基本条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如:定义项目进度
22、系统的组成;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和计划调整程序等。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如: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风险;技术风险等。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1、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工程网络的计算可发现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也可知道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2、承发包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3、重视信息技术(包括相应的软件、局域网、互联网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4、加强进度风险管理。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会议是组织和
23、协调的重要手段;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确定各类进度计划的审批程序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L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分别编制各种独立而互不联系的计划,形成不了计划系统。2、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只重视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及时地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3、缺乏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一一合理的进度计划应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地缩短建设周期。资金供应条件包括可能的资金总供应量、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以及资金供应的时间。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
24、系。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历措施等。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资源进度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需求计划,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时段所需要的资源。通过资源需求的分析,可发现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实现的可能性,若资源条件不具备,则应调整进度计划。资金需求计划也是工程融资的重要依据。第四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项目参与各方致力于实现项目质量总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项
25、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质量控制活动。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活动包括:L设定目标:按照质量要求确定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控制的区间、范围、区域。2、测量检查:测量实际成果满足所设定目标的程度。3、评价分析:评价控制的能力和效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4、纠正偏差:对不满足这顶目标的偏差,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尽量纠正偏差。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实现由项目决策所决定的项目质量目标,使项目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满足业主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方案的工艺水
26、平的高低,决定了项目质量的优劣。 依法采用正确的方法把质量风险转移给其他方承担。转移的方法有:1、分包转移例如,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把自己缺三经验、没有足够把握的部分工程,通过签订分包合同,分包给有经验、有能力的单位施工;承包单位依法实行联合承包,也是分担风险的办法。2、担保转移例如,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履约担保;工程设工结算时扣留一定比例的质星保证金等。3、保险转移质量责任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适当的险种,把质量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等。我国实行建筑业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职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从业施工活动的人的素质
27、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项目的质量目标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包括建立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全部质量管理职能,从而实现质量目标的所有活动。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又包括项目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管理环境因素和作业环境因素。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质量特性可以概括为:有关使用功能的质量特性;有关安全可靠的质量特性;有关文化艺术的质量特性;有关工程环境的质量特性。监理工
28、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PDCA循环四个阶段即策划(Planning)、实施(D。)、检查(Cheek)、处置或改进(ACtiOn)。在长期的生产实踢口理论研究中形成的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通过PDCA循环来实现预期目标。动力机制是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它是基于对项目参与各方及各层次管理人员公正、公开、公平的责、权、利分配,以及适当的竞争机制而形成的内在动力。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工程质量责任的规
29、定,界定各方的质量责任范围和控制要求。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一般由项目管理的组织者进行自我评价与诊断,不需进行第三方验证。在大中型工程项目尤其是群体工程项目中,第一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应由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在委托代建委托项目管理或实行交钥匙式工程总承包的情况下,应由相应的代建方项目管理机构、受托项目管理机构或工程总承包企业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建立。第二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通常是指分别由项目的设计总负责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建立的相应管理范国内的质量控制体系。第三层次及其以下,是承担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材料设备供应等各承包单位的现场质量自控体系,或称各自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系统纵向
30、层次机构的合理性是项目质量目标、控制责任和措施分解落实的重要保证。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项目质量总目标的确定和分解过程,也是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质量管理关系和控制责任的确立过程。为了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明确体系建立的原则、程序和主体。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环节依次展开工作:建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分析质量控制界面;编制质量控制计划。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为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组织制度方面的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有赖于系统内部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约束机制取决于各质量责任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约
31、束能力表现为组织及个体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的发挥;监控效力取决于项目实施主体外部对质量工作的推动和监督。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质量控制过程的制衡关系。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项目参与各方所进行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总称,其中包括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我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原则,要求应用过程方法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开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将组织的质量总目标逐级进行分解,使之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目标分解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项目质量控
32、制体系的建立原则分层次规划原则;目标分解原则;质量责任制原则。实施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化为质量的实际值。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是由项目参与各方根据其在项目实施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范围和质量目标,分别制定质量计划而形成的质量计划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等构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符合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质量在合格的前提下,还应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要求。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
33、统过程。事中质量控制也称作业活动过程质量控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包括质量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和他人监控的控制方式。自控地基本控制程序包括:作业技术交底、作业活动的实施、作业质量的自检自查、互检互查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质量检查等。事中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发生;控制的关健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事后质量控制也称为事后质量把关,以使不合格的工序或最终产品(包括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不流入下道工序、不进入市场。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的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控制的重点是发现
34、施工质量方面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提出施工质量改进的措施,保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以及大跨度结构、高耸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和重要部位,均应予以特别的重视。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计量控制;测量控制;施工平面图控制。工序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只有严格控制工序质量,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实体质量。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方对施工图纸的某些要求不甚明白,或图纸内部存在某些矛盾,或工程材料调整与代用,改变建筑节点构造,管线位置或走向等,需要通
35、过设计单位明确确认的,施工方必须以技术核定单的方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报送设计单位核准确认。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我国规定对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施工过程留置的试块、试件等应实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机构中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送检的实验室应具备国家或地方工程检验检测主管部门核准的相关资质;见证取样送检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取样见证并记录、样本编号、填单、封箱、送试验室、核对、交接、试验检验、报告等。在施工期间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需要进行局部设计变更的内容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先将变更意图或请求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根据现场工
36、程监理机构的要求,对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点,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管理要求,细分为“见证点和”待检点”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凡属“见证点”的施工作业,如重要部位、特种作业、专门工艺等,施工方必须在该项作业开始前,书面通知现场监理机构到位旁站,见证施工作业过程;凡属“待检点”的施工作业,如隐蔽工程等,施工方必须在完成施工质量自检的基础上,提前通知项目监理机构进行检查验收,然后才能进行工程隐蔽或下道工序的施To未经过项目监理机构检杳验收合格,不得进行工程隐蔽或下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所谓动态设置是指在工程开工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可确定项目的一批
37、质量控制点,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条件的变化,随时或定期进行控制点的调整和更新。凡被后续施工所覆盖的施工内容,如地基基础工程、钢筋工程、预埋管线等均属隐蔽工程。在后续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质量验收。项目专用性依据指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合同、勘察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通知,以及相关会议记录和工程联系单等。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主要是指检验批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分部工程是在所含全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验收的,在施工过程中随完工随验收,并留下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和资料;单位工程作为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完整的建筑产品,进行竣工质量验收。单位工
38、程是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对象。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应有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
39、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工程完工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整改完毕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在检验ftb验收时,发现存在严重缺陷的应返工重做,有一般的缺陷可通过返修或更换器具、设备消除缺陷,反工或返修后应重新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40、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
41、合格文件;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钢筋混凝土构建和允许出现裂曜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扰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扰度和抗裂检验。混凝土试件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经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实际检测后,达到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时,可不做处理。经检测未达到要求,但相差不多,经分析论证,只要使用前经再次
42、检测达到设计强度,也可不做处理,但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当工程质量缺陷经过返修、加固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或不具备补救的可能性,则必须采取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的返工处理措施。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o
43、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按事故责任分类: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工程实施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由于工程负责人片面追求施工进度,放松或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降低施工质量标准等。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操作者不按规程和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浇筑混凝土时任意加水,或振捣疏漏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等。自然灾害事故:指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技术原因、管理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四类。技术原因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中技术上的失误。管理原因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管理上的不
44、完善或失误。社会经济原因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及经济上的原因,滋长了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事故处理的内容包括:事故的技术处理,按经过论证的技术方案进行处理,解决事故造成的质量缺陷问题;事故的责任处罚:依据有关人民政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事故相关责任者实施行政处罚,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经分析研究后如果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时,也可采取返修处理。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时,可采用表面密封法;当裂分宽度大于03mm时,采用嵌缝密封法;当裂缝较深时,采用灌浆修补法。加固处理主要是针对危机结
45、构承载力的质量缺陷的处理。对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增设剪力墙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施工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的步骤是: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原因分析;制定事故处理技术方案;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提交事故处理报告。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返修处理;加固处理;返工处理;限制使用;不做处理;报废处理。由于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工程
46、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直方图法主要用于: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性,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范围内。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低、成对称。直方图的观察分析分为分布形状观察分析和分布位置观察分析。直方图分布位置观察分析时,如果质量
47、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均已出现超出质量标准上下限的界限,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取纠偏措施。直方图分布形状观察分析是指将绘制好的直方图形状与正态分布图的型状进行比较分析,一看形状是否相似,二看分布区间宽窄。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常见的异常直方图有折齿型、缓坡型、孤岛型、双峰型、峭壁型,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方法不当所致,要具体分析。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
48、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表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稽察特派员,对国家出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铁路.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务院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国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