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习“浦江经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习“浦江经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11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学习“浦江经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11篇)目录篇一、2023学习“浦江经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2篇二、学习“浦江经验”座谈发言稿3篇三、全面学习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5篇四、2023“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8篇五、学习“浦江经验”“千万工程”经验交流发言材料10篇六、学习“浦江经验”研讨心得发言材料15篇七、2023学习“浦江经验”研讨心得17篇八、学习2023年关于浙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9篇九、学习“千万工程”及“浦江经验”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21篇十、学习“浦江经验”研讨心得发
2、言材料23篇十一、学习“千万工程”及“浦江经验”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24篇一、2023学习“浦江经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待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传统、好做法,蕴含其中的思路理念、价值导向、方式方法和实践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传承好、践行好“浦江经验”,推动信访积案清零、初信初访化解,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切实做到难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学细悟“浦江经验”精髓要义。“浦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
3、的生动实践,是从源头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创举,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我们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浦江经验”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切实增强弘扬践行“浦江经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精神、务实作风和对基层治理的探索创新。深刻体会“浦江经验”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浦江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内在逻辑上是相通的。我们要深刻体会“浦江经验”蕴含的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充分运用“浦江经验”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断彰显“浦江经验”的真理力量和
4、实践伟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深入践行“浦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无论是化解多年未化解的“骨头案”“钉子案”“老大难案”,还是啃“硬骨头”、跪“深水区”,都要从“浦江经验”中学到深厚的为民情怀。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也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认真答好“信访干部怎么办”之问,循迹溯源学思想,做学深悟透的示范者,敢于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直面群众、现场应考,坚持从源头处发力,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实现社会风险化解的关口前移
5、。同时,随着大数据和数字化手段的发展,互联网上民意聚集,网络也成为了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传承发扬“浦江经验”要学会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让各类网络服务平台整合民意。这既便利了群众,也能够更大范围收集民情民意,更加精准解题破难。篇二、学习“浦江经验”座谈发言稿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选择了浦江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亲切地聆听群众的心声,将群众的忧置于心间,这样的作为收到了普遍的赞誉。此后,各级领导深入群众、直面心声,将群众问题作为下一次考卷,至此,“浦江经验”逐渐成型。新时代、新征程,“浦江经验”需要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民族复兴行稳致远。“浦江经验”深
6、入人心,民心民意是根本。红船从南湖驶来,人民是载舟者,也是舟上之人的心之所牵。从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从改善民生到全民脱贫,从农民主体到乡村振兴,从就医看病到保障老幼,从危房改造到新房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将人民做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青年”在觉醒和前进的过程中,也要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想民之所想,将自己作为“调查员”,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自己答卷的评分标准,让自己成为另一股“东风”,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浦江经验”触动人心,勤于实践是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初心和誓言,也是党前行的灯塔。“浦江经验”倡导领导干部下访时要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
7、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这就启示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要要对标“浦江经验”,扎根基层,将视野沉下来,将脚步慢下来,走到群众的身边,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聆听最真实的反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配出解决问题最合适的“钥匙”,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浦江经验”深孚众望,提升能力是关键。“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时少”,践行“浦江经验”要做敢于移山的“愚公”,要做勤于填海的“精卫工解决难题绝对不是在办公桌前拍脑袋想问题,而需要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因此广大党员要将“实效性”作为能力的考察标准,以实践为导向,以加强基层治理为导向,加强
8、自己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将解放思想与勇于创新结合起来,将解决问题与提升能力结合起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秘籍”,不断提高面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浦江经验”强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从源头查找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解决时效上,能够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这是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信访工作截然不同的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众矛盾问题上从“坐着等上门”到“主动向下问”,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一些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关系社会稳定和人
9、民幸福。新征程上,基层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难题与挑战,存在一些现实短板与薄弱环节。各地政府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去,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在真听真看真研究中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实招”“妙招”,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工作方案的出发点,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打好改善民生组合拳。篇三、全面学习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
10、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的过程。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深学细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神实质。要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不断地学习消化、思考领悟,将“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好经验
11、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既跳出来“谋大势”,又钻进去“谋要事”,学会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大抓基层导向,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
12、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务实作风,聚焦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跑马拉松的心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把见成效作为抓落实的检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循迹溯源“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要从中深刻感悟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印记和牵挂的心迹,加大研究、阐释、提炼力度,把
13、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好的成果展示出来,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方案案例。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多去基层一线、矛盾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拿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实践要求。要谋深谋细,全面对标落实,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在现代化实践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所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加快完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闭环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学习实践
14、好“千万工程”经验方面,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的工作经验,强化系统观念,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深入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基础配套提标改造、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乡村治理提能增效“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学习好实践好“浦江经验”方面,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强化信访源头治理,扎扎实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工篇四、2023“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
15、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浙江省20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学习浙江经验,究竟学什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全面深入总结浙江省20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提出了7个方面的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动力。学习“千万工
16、程”经验,首要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是我们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纵观浙江20年来的实践,其首要亮点,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这启迪着我们,要切实打好人居环境整
17、治这一仗,不能只把目光盯着“环境整治”上面,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要坚持生态优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既源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和一些低水平、高污染的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就要瞄准当前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和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轻经
18、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对于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该关的就要关;一些高耗能生产方式,该转的就要转。即使对生产和生活存在短期影响,也要坚决推进环境治理。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发展绿色产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地方和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做到稳扎稳打、持续推进。因此,就必须探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治理路径,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有效益
19、。实现村容村貌改善与经济发展携手并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篇五、学习“浦江经验”“千万工程”经验交流发言材料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就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发布了有关事项通知一、深刻认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
20、验的重大意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深谋远虑和深入思考。学习运用“千万
21、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在回顾总结“千万工程”的实施历程、巨大成就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切实把这一宝贵财富学习好运用好,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二、准确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悉心指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理体系;必须锚定目
23、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牢牢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结合实际学好学透,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要充分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农民需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的基本立场,“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实现政府、市场、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力量的最佳组合、最佳配置;突出软硬结合,坚持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五大振兴”一起推,确保取得由外而内、形神兼备、可感可知可考核的成效;突出稳扎稳打,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节奏力度,树立问题导向,聚焦总目标分阶段解决好突出问题,久久为功求实效。三、切实抓好“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24、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各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实求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扎实抓好学习培训I。通过理论中心组、培训班、学习班、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开展培训,推动把“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三农”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有序组织实地调研。赴浙江实地调研要结合本地实际,多在基层调研中找办法,力求实效。做好对接,加强统筹,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增加浙江负担。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
25、程”经验指导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聚焦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确定一批研究选题,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形成制度性成果。务实做好宣传推介。会同有关部门,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用文字报道、小视频等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的典型经验,推介一批学习运用的典型案例,深化学习推广实效。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5年重点干什么、怎么干,加强谋划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打法和思路举措,把“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体现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结合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
26、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切实贯彻到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之以恒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
27、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江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
28、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今天的浙江,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
29、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山”在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当地农民群众
30、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这件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千万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是贯彻绿色发展
31、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绳,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我们就能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篇六、学习“浦江经验”研讨心得发言材料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体悟“浦江经验,的深邃要义,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体察实情,解剖麻雀,真正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读懂“浦江经验”要“身入”基层,真实情况在一线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在2003
32、年确定拟接访县时明确指出,“浦江信访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就到那里去:“浦江经验”要求党员干部下访,走出办公室,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走到基层一线中去,既要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掌握情况、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紧紧抓住基层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真正把基层一线的情况掌握透、把握准。深入基层一线不是走过场,要坚持“四不两直”工作法,绕过“经典路线”走“乡间小路”,绕过“盆景”看“实景、剔除“杂音”听“真音”,了解基层真相、掌握真实问题,真正拥有发言权和主动权。读懂“浦江经验要“心入”实际,突出问题在一
33、线解决。“浦江经验”是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一线工作法,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真正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前二倾心交谈、认真记录,深刻剖析根源,找准问题症结;是以结果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调动各方面资源要素,现场把脉问诊、多部门联合会诊,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要用好“浦江经验”,建立起问题“发现、反馈、解决、督导”闭环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以“绣花功夫”的精细劲和“善作善成”的韧劲将问题逐一剖析、逐一解决。读懂“浦江经验”要“情入嚼众,
34、为民情怀在一线深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浦江经验”的本质就是永葆“人民至上”的发展初心,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将“坐堂等访”转变为“主动下访”,推动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练就为民服务本领,把群众的“枝叶小事,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正确对待“官位”,淡化“官念”,把自己当作群众一员,主动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中去,敢于善于与群众交朋友,会说群众话、善办群众事,面对面宣传政策、进村入户了解困难、亲力亲为化解矛盾、手把手指导发展,创造更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篇七、
35、2023学习“浦江经验”研讨心得“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要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面对“天下第一难事“主动“迎难而上”,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将“浦江经验”的劲头进行到底,书写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让“浦江经验”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将“浦江经验”中的“钻劲”进行到底,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融进去二”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是最管用的方法,特别是矛盾突出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基层把“钻深、钻细、钻透”上下足功夫,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
36、题、交流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什么问题最突出,就竭尽全力去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隐患,就主动超前去化解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瓶颈,就全力以赴去突破什么问题,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为拉近干部群众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做到人要下得去、事要能解决、群众还得满意,确保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将“浦江经验”的钻劲进行到底。将“浦江经验”中的“韧劲”进行到底,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决心“沉下去九基层作为推动政策落地的最末端,也是实现群众福祉的最前沿,“浦江经验”的精髓就是将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推动信访工作从
37、单向信息传递发展为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有来有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是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我们要对标“浦江经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抓住问题表象的“藤”,摸出内在矛盾的“瓜”,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多、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基层坚持深入研究,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松劲、不彻底解决不放手,以事不避难、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带头攻坚克难,通过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洞察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保证调研的厚度和质量,让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对基层工作底座的一次加固夯实,让“浦江经验”的韧劲贯穿于解决问题的始终。将“浦江经验”中的“干劲”进行到底,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魄力“走出去”。“浦江经验”是推动各级领
38、导下访,就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干劲,将实情转化为实策把工作干到百姓“心窝里”,敢于翻箱倒柜把矛盾问题找出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更要成为主动挑重担子、啃硬骨头的带头人,拿出敢担当,肯担责的劲头,做到遇事不退缩、不推诿,以百倍的干劲及时行动,扑下身子深入调研,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可靠的工作方法,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批问题、一类问题,真正从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秘钥”,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肩负起“实干”这一重要使命,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奋力答出“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的优异答卷,始终以“浦江经
39、验”的干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篇八、学习2023年关于浙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的过程。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深学细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神实质
40、。要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不断地学习消化、思考领悟,将“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好经验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既跳出来“谋大势“,又钻进去“谋要事”,学会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才
41、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大抓基层导向,常杰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务实作风,聚焦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跑马拉松的心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把见成效作为抓落实的检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循迹溯
42、源“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要从中深刻感悟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印记和牵挂的心迹,加大研究、阐释、提炼力度,把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好的成果展示出来,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方案案例。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多去基层一线、矛盾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拿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实践要求。要谋深谋细,全面对标落实,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在现代化实践中坚持好、
43、运用好贯穿“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所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加快完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闭环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学习实践好“千万工程”经验方面,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的工作经验,强化系统观念,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深入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基础配套提标改造、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乡村治理提能增效“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学习好实践好“浦
44、江经验”方面,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强化信访源头治理,扎扎实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篇九、学习“千万工程”及“浦江经验”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我们要做好统筹推进、传承创新。“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不仅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作为基层干部,要把相关经验学习好运用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
45、写好三本“民情日记”,扎根基层汲取养分。一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写好“民情走访日记:“浦江经验”强调领导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应如此,基层干部更应当好“大脚掌”、做好“贴心人”,通过走访群众实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想“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决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走出办公室,到群众家中唠唠家常、多到街头巷尾看看民生,直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和所盼所愿,直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增进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基层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二是查得了情、
46、解得了题,写好“民情解忧日记”。“浦江经验”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通过化解具体矛盾让群众切身有感。今年,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J基层干部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口为群众解决问题。遇到复杂问题时,敢于亮剑、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地去面对、去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干部还要坚持人民立场,拜人民为师,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真破难、破真难,以心换心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才能真正赢取群众的口碑与信任。三是带得了头、致得了富
47、,写好“民情共富日记”。在推进“千万工程”中,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逐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共富是每个基层发展的共同课题。基层干部是基层建设、乡村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关键小事”,更要放眼于“发展大事”,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带头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来,才能推动城市、乡村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新格局。篇十、学习“浦
48、江经验”研讨心得发言材料“浦江经验”是2003年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在“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节点,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一经验,并从中获得重大治理启示,不断在基层治理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解好基层治理难题。主动钻进“矛盾窝”里“诊脉寻方二“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在大接访中形成的“浦江经验”,要求领导干部下访,其实就是让领导干部直接奔赴基层的“矛盾窝”,面对的往往是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精准诉求,以及基层治理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领导干
49、部下访是一个重要抓手,这也是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的内在要求。通过领导干部下访,能够及时到现场听取基层群众声音,了解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各类矛盾的成因,及时梳理诊断各类矛盾问题的难点、痛点、堵点,从而实现“对症下药”,形成针对性强的“妙方良药”,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难题、为基层化解矛盾。走入“田间”、坐着“板髡”会诊“疑难杂症”。领导干部下访,既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机会,也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修课。“浦江经验”突出强调,在基层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是最管用的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走进老百姓的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还与“浦江经验”倡导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的办法相结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这种下访方式在收获良好的干群关系的同时,也有助于现场把脉问诊,与群众面对面互动解释问题、解决矛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