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一、工作目标本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旨在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和新课程改革等时代背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人机共育”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从而在打造新目标、新素养、新课程、新方式、新评价等新型教育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力。具体目标: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逐步推行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优秀的课程资源库。二、工作机制由学校领导牵头,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课程改革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和教师参与到课程
2、改革工作中来。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三、责任主体学校领导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各学科组负责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教师负责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四、工作举措1 .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制定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开展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培训,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邀请专家和行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制定课程规划和实施的指导意见和标准,明确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和标准。建立课程评价机制,通过课程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建设和实施。选派优秀教师开展课程研究,不断推动课程建设和实施。建立课程研
3、究成果的推广机制,通过教育论坛、教育展览等形式,向社会推广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制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实施个性化、定制化的课程。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如STEM教育、艺术教育等,提升学校的特色和知名度。建立校本化课程实施机制,通过教学大纲、教材策划等形式,确保课程实施符合学校的特色和需求。加强课程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校本化课程的实施效果。开展跨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整合
4、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或缩减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课时,保障艺体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和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的开设质量。要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参加课外艺术活动2次,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与一项艺术技能。2 .教学改革突出管理创新,建立符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管理机构,探索扁平化管理等机构建设新模式。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作用,配齐配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促进课程实施质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制定完善教学例会制度教
5、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实验课教学规范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作业设置与批阅规范体育与健康教学规范等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和督查制度,注重问题发现、整改与跟踪指导。每月进行根据潍城区外国语中学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评价,抓实抓细,记录详实,体现过程,务实高效。注重挖掘常规管理优秀案例、特色做法,并及时在学科教师中推广。推广探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制定潍城区外国语中学教学计划、教研组(备课组)教学计划、教师个人三级教学计划。学校教学计划包括
6、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旨在对学校主要教学安排、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做出统筹安排。教研组(备课组)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本学科各年级教学安排、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等具体安排。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包括:学科内容体系的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确立,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制订及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等。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相关制度、监督检查相关机制,要坚持规范教案与特色教案相结合,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重视集体备课,让集体备课成为常态。强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资源,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等。教学目标设计要围绕知识与技能
7、、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课堂训练、课堂检测、课外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差异性;重视教学活动的合理预设;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力求“教、学、评”一致。可借鉴优秀网络资源进行电子备课与课件制作,但严禁抄袭现成教案和课件。学校若集体印制学案,必须体现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内容。规范教学设计撰写。教学设计应结构完整,包含学期课程纲要、单元目标、课时设计。课程纲要、单元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落实。课时设计应包括课题、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与学的目标、评价标准及评价要素、教学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
8、计、教学反思等内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与合作,体现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按照“以遵循课堂规范为前提,以培养核心素养为趋向,以实现技术融合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策略。坚持把学生独立思考品质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营造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基于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突破模式束缚,改造教学流程。强化时间意识、目标意识,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组织教师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学活动进行小结与反思,剖析、总结教学得失
9、。引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交流教学心得和感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明确家庭作业时间底线。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90分钟,其它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倡导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禁止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禁止利用练习册和各种复习资料不加选择直接布置作业。落实作业全批全改制度,探索面批面改个性化反馈方式。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有布置有批改,鼓励家长检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但严禁教师只
10、布置不收取、只收取不批阅、让学生和家长代批代阅等行为。教师批阅作业要使用明确、实用的批阅符号,增加激励性评语,保证批改的正确率。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记录并做归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鼓励教师采用面批方式。3 .教师培训制定潍城区外国语中学教师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措施、考核标准和办法等,确保计划的引领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并完善包括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的教师发展档案,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考核评估教师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据。教师根据学校规划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包括个人发展的阶段目标、中期目标、
11、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学习实践计划等。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遵循客观性、全面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档案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成长规划、各类评价和个人发展等相关内容。档案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之一,平时由教师本人填写和管理,学年末交学校查用存档。落实教师培训主体责任,细化教师分层培训体系,探索三级三化培训机制: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群体,以打造规范化、优质化、卓越化为目标,分别制定培训内容,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定位清晰、覆盖全面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培养培训,降低或者化解教师队伍年龄缺陷、学科缺陷的现实问题。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幸福观,以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为荣,以引领学生学会学
12、习、健康成长为荣。各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坚持工作业绩导向,突出教学质量,评先树优时实行教学质量、师德考核前置。扩大教学质量在评先树优指标分配等项目中的比重。发挥教学成果引领作用,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办法,重奖在教育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对中考优秀学科团队直接认定区政府成果奖,成绩优秀的教师认定区级立德树人标兵,着力激发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4 .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潍城区外国语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实施方案。导师要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和职
13、业生涯引导;要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习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对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的实效性。建立由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参与的潍城区外国语中学班级学情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表现、师生相处、同学交往、身心发展、亲子关系等情况进行会商。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帮扶台账,落实包靠责任,制定培优补差、化解矛盾方案,实现学生共同成长、全员发展的目标。五、进度安排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分阶段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制定实验方案:2023年6月完成(2)编写新课程计划:2023年7月至8月完成(3)调整课程安排:2023年9月1日前完成(4)课程实验实施: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完成六、条件保障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设备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研究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七、预期成果通过课程建设和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