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0699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为有效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加强风险点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等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集团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评价,落实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二、本制度所称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称为风险源。识别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

2、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三、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引自GB/T45001-2020)。注:风险评价的对象可针对危险源,即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设施、设备、装置、区域、安全管理等实际状况进行评价,也可针对危险源内的不同危险源(与危险源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的风险进行评价。四、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五、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

3、、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六、组织与职责(一)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织机构集团成立以集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集团分管领导、各权属公司负责人及分管领导,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督促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各权属公司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责任主体,应结合本公司实际,成立体系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本公司风险分级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集团机务安全部为牵头部门,各业务科室(部门)应全员参与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措施的制定等活动,使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涵盖集团各区域、场所、

4、岗位、各项作业和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一)职责集团主要负责人成立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集团安全分管负责人是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协调各权属公司、各部门有效开展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集团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负责本体系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一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与监管;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

5、控。各权属公司负责本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并及时更新,分级上报相关部门。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七、风险评价及分级(一)风险评价方法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危险指数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检查表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及风险矩阵法(LS)。(一)风险分级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

6、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较小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其中蓝色对应四级和五级,统称为低风险或(较小风险),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单位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按照鲁政办发(2016)36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要求,为便于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风险分为四级。为此,将评价的五级风险并入四级风险,统一列为四级风险,即评价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评价级别与风险级别对应如下:1、1级红色重大风险;2、2级橙色较大风险;3、3级黄色一般风险;4、4级蓝色低风险(

7、较小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根据GB18218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4、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5、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对排查出的一、二级风险点应建立重大及较大风险统计表(三)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八、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一)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是指作业、设备设施本身固有

8、的控制措施,通常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有: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5、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一)管理措施1、制定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2、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按要求配备人员;3、制定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4

9、、其他相关措施。(三)教育培训措施1、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2、使员工了解风险防控的意义并掌握识别危害因素的方法;3、使员工了解本岗位危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伤害后果,并掌握其防控措施。(四)个体防护措施1、按规定配备使用个体防护用品;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五)应急处置措施1、进行危险性分析,制定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储备应急物资、应急装备。2、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

10、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得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九、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的原则,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管控层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各权属公司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编制风险管理制度。集团风险管控层级分为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和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四个级别。(一)1级

11、红色重大风险,集团、二级公司、三级公司和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并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如不能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或管控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业活动;(二)2级橙色较大风险,二级公司、三级公司和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三)3级黄色一般风险,三级公司和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四)4级蓝色低风险(较小风险),班组(岗位)管控。十、风险告知各权属公司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主要风险点

12、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对存在较大及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具体告知方式及内容参见集团风险告知制度。十一、风险动态监控管理(一)为及时掌握风险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增大、衰退、消失或新增等情况,预防和减少事故隐患,必须加强风险动态监控管理。(一)集团、各权属公司应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按要求进行检测、评估、预警,及时掌握风险的状态和变化趋势。(三)集团、各权属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公司重大及较大风险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四)集团、各权属公司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风险辨识评价工作,当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集团应组织相关人

13、员及时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分级,必要时,修改管控措施:1、新发布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四新”变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3、新、改、扩建项目完成后;4、结合事故案例;5、日常隐患排查情况;6、本集团发生事故、事件后,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风险管控措施的策划。(五)集团视情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并基于下述各方面的影响来考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评审时间、安排和频次:一一法律法规的变化;一一新危险源的相应需求;一一集团自身所产生的变更需求; 外部因素; 检查、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程序测试结果的反馈影响; 控制技术的进步。当表明现有的风险管控措施依然有效时

14、,则无必要实施新的风险评价。反之,必须及时更新。(六)风险实行分级监控、动态管理,定期公布监控信息,接受内外部监督。十二、文件管控各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一)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信息登记表等内容的文化成果;(二)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作业活动清单单位: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备注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注L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时可不填

15、写活动频率。设备设施清单单位:序号设备名称类别型号位号/所在部位是否特种设备备注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注1:设备类别:运输设备、特种设备、施工设备、电气设备、检测设备、消防、环保与应急设备、其他设施设备类。注2:参照设备设施台账,按照类别归类,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注3:厂房、仓库、场站、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风险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名称:序号作业步骤(检查项目)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发事型果能的类后可生故及现有控制措施LECD评价级别风险级别管控层级责任人备注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注1:现有

16、控制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注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公路水路及交通运输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注3: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注4:风险级别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较小风险)。注5:管控层级一般分为集团级、二级公司、三级公司和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级。风险点统计表-序号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重大及较大风险清

17、单序号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一责任人备注重大风险信息登记表风险名称风险类型致险因素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管理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预警信息事故类型级别影响区域范围持续时间发布范围应对措施事故信息事故名称类型级别发生时间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处理情况单位名称联系人登记人:日日期:年月12 3 注注注注4:注5:风险类型:按照操作及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依据GB6441填写。管控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按5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致险因素:依据GB13861规定填写。预警信息和事故信息在应急和事故发

18、生后登记。第十三章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总则(一)为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遏制事故发生,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47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全集团。(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和环境的安全状况。(四)集团、各权属公司在风险分级管控基础上,

19、针对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形成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车辆、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公司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需要明确的一点,风险等级与隐患等级并没有对应关系。风险等级高,不一定是重大隐患;风险等级低,也不一定是一般隐患。具体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五)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二、职责分工(一)组建团队

20、集团建立以集团主要负责人为首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成员包括筹备组成员、各权属公司负责人、集团部室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各权属公司是事故隐患防控和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各权属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防控、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集团机务安全部牵头,各业务科室(部门)督导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业务部门对监管范围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所管理的业务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或专项督查,事故隐患排查治

21、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文件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基层单位各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各单位所有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控制。(一)职责集团主要负责人职责1、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2、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3、明确涉及各权属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4、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5、重点掌握一级风险分布管控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典型控制措施。集团机务安全部主要负

22、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监督检查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负责对重大隐患的汇总、评估,定期向领导汇报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各权属公司、各部室按“一岗双责”和“部室对口主管”原则,检查、督促业务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掌握二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各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负责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掌握三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及典型控制措施。三、隐患分级与分类(一)隐患分级根据隐患危害程度和隐患整改难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3、。1、一般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I)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整改难度大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2)涉及重大危险源且管控措施不到位的;(3)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4)存在超范围、超能力、超期限作业情况,或者危险货物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5)安全管理存在重大缺陷的;(6)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

24、部门认定的;(7)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二)隐患分类1、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1)公司资质证照;(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3)安全生产责任制;(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6)教育培训;(7)安全生产管理档案;(8)安全生产投入;(9)应急管理;(10)特种设备管理;(11)相关方安全管理;(12)其他管理等方面。2、作业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1)设备设施;(2)场所环境;(3)从业人员操作行为;(4)消防及应急设施;(5)特种设备;(6)供配电设施;(7)动力系统;(8)相关方现场作业;(9)其他方面。四、工作程序和内容(一)编

25、制排查项目清单1、基本要求各单位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作业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2、作业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至少包括:风险点名称、责任单位、风险等级、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以各类基础管理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二)制定排查计划各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

26、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三)隐患排查1、排查类型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等。(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上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部室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3)专项隐患排查:是各单位在一定范围、领域组织开展的排查,一般包括: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开展针对性

27、的隐患排查;根据季节性、规律性安全生产条件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根据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对安全生产条件形成的变化,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隐患排查。2、排查要求要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隐患排查工作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3、组织级别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集团、各权属公司、分公司、班组等级别。4、排查周期(1)日常隐患排查:集团级至少每季度抽查一次,各权属公司级、分公司级至少每月抽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或项目部至

28、少每周组织一次,班组长至少每天组织一次;(2)综合性隐患排查:集团级每半年组织一次,各权属公司级及分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生产经营单位或项目部级至少每月组织一次,班组级至少每周组织一次;(3)专项隐患排查:集团级、各权属公司级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分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生产经营单位或项目部级至少每月组织一次,班组级至少每周组织一次,根据季节变化及上级部署的专项活动适时开展。5、排查组织各权属公司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排查项目,形成隐患排查清单。6、排查结果记录各权属公司应根据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

29、保存。五、隐患治理(一)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隐患治理应做到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管控责任,防止隐患导致事故。(一)隐患治理流程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报告、隐患整改情况复检等环节。隐患排查组织部门根据情况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对隐患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在隐患治理结束后,应向隐患排查组织部

30、门提交隐患整改报告。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三)一般隐患治理由各单位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现场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现场整改的隐患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四)重大隐患治理应将重大隐患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各单位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重大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五)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整改验收通过的,应将验收结论向属

31、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重大隐患基本情况、整改方案、整改过程;验收机构或验收组基本情况;验收报告及结论。(六)隐患排查统计分析各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定期组织对本单位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梳理、发现安全生产趋势性问题和规律,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六、文件管理各单位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其他文件成果。涉及不能立即整改重大隐患,其排查、评价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七、隐患排查的效

32、果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各单位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八、更新各单位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公司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公司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公司自身提出更高要求的;事故事件、紧急情况

33、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其他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估。九、隐患排查奖励(一)对存在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或不能排除,能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避免安全事故的,单位给予一定奖励。(二)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收到显著效果,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三)在隐患排查期间为抢救集团财产和处理事故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根据贡献大小,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四)在隐患排查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给予一定奖励。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被检查单位: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检查标准日常检查综合性检查专业或专项检查作业步骤(检查

34、项目)风险点责任单位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措施交接班巡检每周/生产经营每季度/集团、每月/各权属公司每月/生产经营单每半年/集团,每每月/生产经营单每半年/集团、各序号名称等级每班/岗位每天/班组长单位、项目部位、项目部季度/各权属公司位、项目部权属公司注1: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等。注2:组织级别一般包括集团级、各权属公司级、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班组级、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组织级别进行调整。注3:根据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进行勾选。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专业/专项排查综合性

35、排查每半年/集团级每季度/各权属公司级每月/各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级每季度/各权属公司级每半年/集团级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各资质证照应在有效期内。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有安全管理人员任命书。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发布。按照安全生产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含职业健康)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表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检查标准日常检查综合性检

36、查专业或专项检查作业步骤(检查项目)风险点等级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措施每季度/集团、每月/各权属公司每季度/各权属公司,每半年/集团每半年/集团,每季度/各权属公司序号名称1.12.13.14.1排查人签名: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表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检查标准日常检查综合性检查专业或专项检查作业步骤(检查项目)风险点等级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措施每周/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每月/生产经营单位、项目部每季度/各权属公司序号名称1.11.81.151.22排查人签名:班组级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表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检查标准日常检查作业步骤(检查项目)风险点等级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管控措施每天/班组长序号名称1.11.21.31.41.51.61.71.81.91.10排查人签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登记台账单位:记录人:序号排查时间被查单位隐患简述整改措施隐患性质整改日期责任人复查时间复查人员复查结论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