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113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速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流通数字化、组织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强化流通各环节各领域数字赋能,拓展流通领域数字化应用深度广度,加快流通设施智能化建设和升级改造,促进流通业态模式创新发展。强化流通对商品和资源要素配置的组织作用,推动流通企业和平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行、供需精准适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大绿色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流通设施节能改造,降低流通全过程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流通领域国际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助力我国产

2、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国内外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流通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流通市场主体更具活力,交通承载能力和金融信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显著提升。展望2035年,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二、增强交通

3、运输流通承载能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多层级网络覆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增强交通运输对现代流通的支撑作用。(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流通功能强化骨干运输通道能力。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增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流通保障能力,畅通国际干线运输通道。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快待贯通路段建设,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骨干运输通道推动铁路客货分线,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增强流通功能。优化“北粮南运”通道建设,加强东西向粮食运输通道接卸能力,提升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增强油气通道输送能力,提高集装箱运输通道多式联运衔接能力,研究发展铁路双层集

4、装箱运输。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合理把握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依托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有效释放既有普速铁路货运能力,改善重要物流枢纽、产业园区周边交通条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拓展其他城市群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城际交通货运功能,推进重点产业园区、物流枢纽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强城际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布局衔接。增强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通道联接水平,合理布局铁路货运外绕线、联络线,推动城市过境公路外绕段建设,推进客货

5、高效分流,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出入口等高效衔接,加快瓶颈路段升级、打通待贯通路段。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统筹城乡交通网络整体布局和一体建设,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补齐县城交通网络短板,强化县域流通承载能力,推进市政道路、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衔接联通,加强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偏远县城乡镇及特色农产品主产区通用机场建设和功能完善,统筹谋划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畅乡农村公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与改造,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加快乡村产业路和资源路建设,有效串接田头市场、家庭农场以及供销、邮政快递等网点。

6、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农林作业、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功能的通用航空设施建设,在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加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提高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依托重要物流枢纽,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升组合效能,发展规模化、网络化多式联运。推动联运转运设施、场站合理布局建设,强化设施、设备、管理等标准对接,加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各种交通运输信息的开放共享。深入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甩挂运输,优化业务和操作流程,提高联运组织效率。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国际铁路联运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一单制”,丰富“门到门”一体化联运服务产

7、品,打造多式联运品牌。提升专业化货运服务品质。推动铁路货运服务转型提质,丰富铁路货运服务产品。创新公路运输服务业态模式,推广货车租赁、挂车共享、定制服务。完善港口货运服务功能,延伸港航增值服务链条。提升机场货运配套服务,发展多元化航空运输服务。推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探索丰富无人机、无人车等城市配送应用场景,积极推广“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发展差异化、个性化运输服务,满足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货运需求。(三)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加快铁路、公路、港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网联化发展。有序推进智慧公路

8、、智能铁路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研究推进城市地下货运系统建设。全面推动智能航运建设,打造智慧港口,提升港口装卸、转场、调度等作业效率。推进智慧机场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航空电子货运试点,研究部署服务区域流通的大型无人机起降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应用。推进运输企业加快数字化、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提升订单、运输、仓储、配送全流程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产业园区、港口、机场、铁路场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节点货物运输全程感知。深化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提高车路协同信息服务能力,探索发展自动驾驶货运服务。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

9、转型。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替代,加快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促进电动汽车在短途物流、港口和机场等领域推广,积极推进船舶与港口、机场廊桥岸电改造和使用,开展氢燃料电池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试点,降低交通运输领域能耗和排放水平。三、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厚植诚信为本的商业文化,发挥追溯系统积极作用,提高流通领域信用保障水平。(一)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加强追溯系统建设。拓展追溯产品范围,加快推动相关法律修订工作,推进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药品等重要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入法。鼓励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依法依规建立重要产品追溯系统,提供产品溯源等服务。督促平台企业承担

10、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开展食品、中药材、药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推进相关领域的追溯标准制修订和应用推广工作。健全重要产品追溯数据信息,完善数据信息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拓展追溯系统应用。鼓励企业通过追溯系统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充分挖掘追溯数据在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塑造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追溯体系建设主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增强商业化增值应用,加强追溯数据安全保障和商业秘密保护。加大可追溯产品市场推广力度,调动大型流通企业等主动选用积极性,扩大可追溯产品市场规模。(二)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围绕流通领域行政许可、备案

11、和证明事项等环节,提升信用承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加强对承诺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事中事后核查,将信用承诺书及履约状况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支持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强化行业自律。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信用风险为导向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扩大事中事后监管覆盖范围。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优化监管框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统筹使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市场化信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重要参考。提升信用监管运用深度广度,在流通领域更多行业和部门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别化监管措施。完善信用

12、奖惩机制。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对信用良好的行政相对人实施“容缺受理”、“加速办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加大对诚信市场主体及个人激励力度,在财政性资金项目、招商引资配套优惠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按照合法、关联、比例原则,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推进重点领域失信治理,严厉打击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增强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健全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主体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信用风险为导向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扩大事中事后监管覆盖范围。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优化监管框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统筹使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市场化信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重要参考。提升信用监管运用深度广度,在流通领域更多行业和部门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别化监管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