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桥梁专业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桥梁专业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桥梁专业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1、监理委托合同2、已批准的监理规划3、施工图设计文件。4、有关技术标准4.1 新颁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2 新颁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3 新颁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4.4 新颁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4.5 新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6 新颁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4.7现行的各
2、专业施工规范。二、钢筋分项工程监理控制要点:1、监理工程师应对钢筋加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当利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级钢筋不得大于2%;级、级钢筋不得大于1%。1.2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
3、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5d。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为: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梁体横隔板锚固钢筋若采用级钢筋,应采用热弯工艺)。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
4、差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L5000L5000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10202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注:L为钢筋长度(mm)。1.3钢筋接头1.3.1 热轧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2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的配置,在任何截面内都应
5、与邻近的钢筋保持适当距离。 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 钢筋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 在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闪光对焊的环境气温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应低于10。冬期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采用闪光对焊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
6、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 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 1.3.2 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帮条电弧焊接时,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帮条电弧焊的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当采用同级别不同直径的钢筋作帮条,且被
7、焊钢筋与帮条钢筋均为级钢筋时,两帮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被焊钢筋的0.8d,当被焊钢筋与帮条钢筋为、级钢筋时,两帮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0.9d。 帮条和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钢筋与钢板进行搭接焊时,搭接长度应等于或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级钢筋)或5倍(级钢筋)。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5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5d,并不得小于6mm。 1.3.3 每次改变钢筋级别、直径、焊条型号或调换焊工时,应预先用相同材料、相同焊接条件和参数,制作2个拉力试件。当试
8、验结果均大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方可正式施焊。 1.3.4 采用电弧搭接焊、帮条焊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 电弧焊接接头的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其缺陷及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弧焊接钢筋接头的缺陷和尺寸偏差允许值序号名称单位允许偏差值1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mm0.5d2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度4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mm0.10dmm34焊缝高度mm5焊缝宽度mm6焊缝长度mm0.50d7咬肉深度mm0.05dmm0.58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个2mm
9、26注:1 d为钢筋的直径(mm); 2 当表中的允许偏差在同一项目内有2个值时,应按其中较严的数值进行控制。1.3.5 不同钢厂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外形的钢筋相互之间或与预埋件(钢板、型钢、预留钢筋)焊接时,应预先进行焊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1.3.6 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内的级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弯钩,级带肋钢筋应做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应采用铁丝绑扎结实。 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
10、d。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序号钢筋级别受拉区受压区1级钢筋30d20d2级钢筋35d25d注:1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规定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2 d为钢筋直径(mm)。1.3.7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但也应错开。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钢筋接头应避开钢
11、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注:1 两钢筋接头相距在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或两绑扎接头的中距在绑扎长度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得小于50cm; 2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得超过1个。 1.4 钢筋安装1.4.1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安装钢筋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可在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垫块支垫,垫块的强度、密实度不应低于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密
12、实度。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网)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4.1.1 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1.4.1.2 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1.4.1.3 当柱中竖向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时,角部钢筋的弯钩面应与模板成45角,其余部位钢筋的弯钩面应与模板成90
13、角。使用内部振动器浇筑小截面混凝土柱时,弯钩与模板的夹角不得小于15。 1.4.1.4 柱中箍筋接头的两端应向柱内弯曲。柱中箍筋的接头应设在与柱的角部主筋相交处,并应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 1.4.2 钢筋骨(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1.4.3 当设计或专业施工规范无规定时,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1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偏差(指更换钢筋规格时)2%2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5mm3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板、墙、大体积20mm柱、梁10mm4分布钢筋间距偏差20mm5箍筋间距偏
14、差绑扎骨架20mm焊接骨架10mm6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mm7最外层钢筋的位置偏差C35mm10mm-5 mm25mmC35mm5mm-2 mmC25mm3mm-1 mm注:C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三、砼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混凝土搅拌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
15、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 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下表规定的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供参考。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搅拌机容器(L)混凝土坍落度(mm)303070705001.51.01.05002.51.51.5注:1 搅拌掺用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时,搅
16、拌时间应适当延长。2 当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时,可适当缩短搅拌时间,但不应少于2min。3 搅拌机装料数量不应大于搅拌机核定容量的110%。4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2次。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30 min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
17、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混凝土在倒装、分配或倾注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当采用木制辅助器具时,应内衬铁皮。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混凝土从加水拌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宜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拌
18、和物运输时间限值(min)气温()无搅拌运输有搅拌运输30,20306020,10457510,560903、 混凝土浇筑3.1 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 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及杂物、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 2 监理工程师应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
19、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3 对于桥梁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3.2 浇筑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控制: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
20、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下表中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
21、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小于600 mm。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cm)插入式振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配筋较密的结构15附着式振动30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
22、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3.3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
23、满足下列要求:1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2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3 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3.4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1)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2)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3)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2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
24、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3 对于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mm。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4 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3.5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1 浇筑
25、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2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 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3 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仓温度
26、,或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4 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5 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4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
27、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2 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3 附着式振动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4 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5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5 混凝土养护5.1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
28、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5.2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5.3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
29、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规定龄期。5.4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5.5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5.6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
30、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5.7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5.8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应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5.9混凝土养护期间,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应做详细记录。6 混凝土拆模6.1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
31、列规定: 1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的规定后,方可拆除。拆除底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板、拱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梁(板)27521003 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6.2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
32、最高时不得拆模。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6.3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6.4 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它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6.5 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6.6 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四 混凝土缺陷处理混凝土拆模后,如
33、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施工单位不得自行处理。当混凝土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到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补处理。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将质量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为既成事实;2、召开质量问题现场会,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要求承包人提出整改措施,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严格监督执行;3、严格执行工序检验制度,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合格工序现场予以签认,不允许事后补签;4、签发监理指令,并跟踪检查落实;5、不合格或存在质量缺陷的工程不予签认和验工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