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阳县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平阳县体育发展“十四五哪划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二零二三年五月目录前言3一、“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3(一)群众体育发展迅猛4(二)竞技体育成绩显著6(三)体育产业迅速壮大9(四)社会力量办体育成效突出11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环境13(一)面临的机遇13(二)面临的挑战15三、“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7(一)指导思想17(二)发展原则17(三)发展目标19四、“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21(一)群众体育发展突出基础建设22(二)竞技体育发展寻求重点突破26(三)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地域品牌29(四)社会力量办体育扩面提质33五、“十四五”
2、时期体育发展深化改革的保障措施36(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政策支持36(二)完善监督体系,确保责任落实37(三)强化资金支持,铸造坚实后盾38(四)夯实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品质38(五)强化宣传意识,扩大宣传力度39附表140三三“十四五”时期是平阳加速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全力打造“重要窗口”、奋进“两个先行”标志性成果、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建设、高水平建成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攻坚时期。为统筹“十四五”期间体育各项事业发展,为建设“重要窗口”和推进“两个先行”作出更大贡献,根据浙江省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浙江省人民政
3、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温州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平阳县体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时间为2021-2025年。一、“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平阳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中央、省、市的坚强领导和工作部署下,以“健康平阳”“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统揽,以丰富体育惠民活动、增进群众身心健康、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稳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速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一)群众体育
4、发展迅猛“十三五”期间,我县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贯彻落实温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对标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要求,不断夯实省级体育强县建设,有效提升了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1 .全面升级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完成省级、市级、县本级130个民生实事体育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高,一批体育场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新增体育场地面积3.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5平方米。建成城市“百姓健身房”9个、农村“百姓健身房”10个、笼式足球场11个、拆装式游泳池5个、多功能运动场9个,篮球场15个、门球场2个、登山健身步道15条、省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52个、村全民健身广场
5、1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落地温州市互联网+2.0智能版系统百姓健身房首例试点。2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与活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常态化组织开展象棋、武术、篮球、足球、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结合文化礼堂项目、各镇(乡)地域特色,形成一批市民家喻户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一系列平阳地域特色体育赛事,如昆阳乡村半程马拉松、鳌江千人健步走、万全刁鹰寨越野赛车、南雁开心农场露营节、鳌江七星村滑翔伞表演、山门自行车越野、海西滩涂渔家乐、顺溪定向越野等,形成了“一镇(乡)一品”的品牌赛事集群。举办了平阳全国南拳公开赛,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举办了“一带一路”谢侠逊棋王杯象棋国
6、际公开赛暨象棋文化推广活动,提升了平阳“全国象棋之乡”金名片。依托“全国武术之乡”“全国象棋之乡”两张国字号体育金名片,连续六年开展武术、象棋进校园活动,年均培训学生达2000余人。3 .有效推进科学健身指导依托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各镇(乡)国民体质测试站,不断完善国民体质测试与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向群众提供常态化免费测试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前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2590余人,基层健身指导骨干队伍日益壮大。以百姓健身房为载体,积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驻百姓健身房,不定期安排力量训练、有氧操舞、公益培训等健身讲座和技能教学、国民体质监测等配送服务,倡导全民健康生活
7、方式和科学运动健身。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培训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和工间健身制度。4 .基本覆盖基层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发展基层体育组织网络是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我县拥有经审批的基层社会体育组织54个(其中体育社团32家)、乡镇体育联合会16个、乡镇体育联合会自主管理备案的俱乐部128个,共计198个。其中,符合3A申请条件社会体育组织46家,通过3A测评社会体育组织21家(其中体育社团15家)。5 .深度拓宽全民健身宣传渠道建立体育活动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实时报道模式,第一时间推送体育信息到文旅体资讯微信公众号,实现体育信息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充分利用自媒体、电视、
8、报纸、网络、广播、专刊等媒介宣传全民健身工作的多元化途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宣传报道机制、模式和途径,有效增强了全民健身工作影响力。(二)竞技体育成绩显著1 .竞技体育持续引领着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坚持竞技体育“金牌战略”,围绕省市运动会备战,展现平阳竞技体育实力,圆满完成了第16届浙江省运会的预定目标。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平阳小将曹军子获第三届亚洲少年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冠军。全国第二届青运会获1金1银1铜,连续两届夺金。组队代表入选浙江省队、温州市队参加全国性赛事9场次。组队代表温州市参加省级赛事10场次,获个人6金,团体3个冠军。参加市级赛事23场,获80金77银61铜。在儿童青少年竞技赛事举办
9、方面:五年间,联合县教育局成功举办平阳县中小学生体育节足球、排球、田径等项目赛事45场次,20000余人次参加活动,进一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成功承办温州市少年儿童武术散打比赛。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方面:制定出台平阳县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扶持暂行办法,培育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12家(2家获评温州市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平阳育英体校获温州市五星级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全市仅5家)。扎实推进以县少体校、民办体校及各布点学校组成的业余训练网络建设,经多年发展,我县男子排球、男子沙滩排球、武术散打、摔跤、拳击等项目实力不断提升,为温州“市县联办”项目做出了卓
10、越贡献,在温州地区位居第一。大力探索“体教融合”模式,以体育特色校为平台,率先对篮球、乒乓球、排球、田径等项目采用“县队校办”模式。同时,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成功创建省市两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体育特色校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2 .竞技体育实现突破保持平阳体育在温州地区的优势地位,优化项目结构和布局。巩固排球、沙滩排球、足球、摔跤、武术套路、乒乓球、武术套路、拳击、皮划艇、柔道等项目优势地位,加强“金牌大户”田径、游泳等项目建设,重新挖掘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强项潜力,完成竞技体育“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工作,争取第十七届浙江省运动会成绩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对排球、足球等项目的
11、培育,力争创建完成1-2个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 .人才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各类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培养选拔制度,加快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教练、体育管理人员,加快建成全面发展、数量充足、竞争力强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持续推进与提升省、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实现我县在训人员数量超700人,平均每年向上级单位输送运动员40人以上,培训竞技体育专业人员300人以上。4 .政策保障逐步完善积极争取教练员编制,强化裁判人才和训练科研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强化布局布点学校的政策支持工作,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确保运动员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按标准配齐县少体校、相关学校训练队伍的保障
12、设施设备,提升基层体育工作人员保障水平,完善运动员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优秀运动员的输送和就学工作,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按规定给予政策性支持;引导和支持运动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5 .优秀教练员培养持续加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壮大充实教练员队伍。实施教练员入职培训和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授课、选送优秀教练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培训、金牌教练员带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我县教练员能力水平,“十三五”期间共完成200人次以上的教练员培训。6 .发展模式初具规模不断优化整合体育资源,逐年加强体
13、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体校建设,后备人才梯队有效衔接,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新模式,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体教深度融合,加强各级各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三)体育产业迅速壮大“十三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与运营体育场所的意见等文件,体育产业迅速壮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运动休闲产业规模效应呈现“十三五”期间,我县实施“服务业兴县”战略,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符
14、合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以万全工业园区等地为基础,打造了体育产业制造加工核心区;开发青街、顺溪等地的畲族特色运动,打造了畲乡民族特色运动体验区;利用南雁、南鹿、西湾、塘河等优质资源,培育山海特色运动休闲集聚区;形成了以“滨海时尚”品牌为引领,以“古镇旅游、休闲农业、红色旅游”为延伸的“节庆休闲运动度假与生态宜居”市场。此外,我县积极推动休闲产业公司的发展,如组织温州刁鹰寨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温州芳菲农业运动休闲发展有限公司、平阳双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平阳海城户外活动俱乐部等单位参加2019温州国际运动休闲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长三角国际体育休闲博览会”、运动休闲基地创建推进活动等。2 .体育赛
15、事、彩票和培训产业欣欣向荣“十三五”期间,以县体育中心、县少体校为龙头,大力发展体育培训业,形成了以武术为亮点的特色体育培训市场。围绕“全国武术之乡”“全国象棋之乡”两张国字号体育金名片,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形成了“谢侠逊杯”全国象棋挑战赛、全国南拳公开赛的赛事体系。实施体育产业“一镇(乡)一品”工程,引导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积极探索,谋划亮点,打造平阳样板,确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注重网点建设,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2020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超过1.73亿元,募集县级体彩公益金600多万元。3 .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十三
16、五”期间,我县全力打造体育名品,以健身器材为重点,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增加研发设计投入,涌现出一批体育名优产品,如艾力斯特系列健身按摩产品(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杰牌扑克(浙江杰牌印刷有限公司)、立昌健身器材(浙江温州立昌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目前,县城区域体育运动休闲用品销售点分布愈发集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体育运动休闲用品购物休闲步行区。(四)社会力量办体育成效突出平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按照中央、省、温州市有关体育工作部署,以“健康平阳”“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为统揽,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加快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借助社会力量夯实群众
17、体育工作,如吸引社会资本建设体育场馆设施,“十三五”期间社会力量参加度不断增加,竞技水平显著提升。1.融合社会力量,显著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坚持竞技体育“争先进位”战略,依托县少体校、学校体育、民办体校“三驾马车”齐驱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办体育+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竞技水平。通过协会(俱乐部)、企业、学校等各类社会主体联合办队,篮球队、排球队均与学校联合建队,与相关俱乐部打造少儿乒乓球和武术训练基地;与民办平阳育英体校合作组建武术散打队并以“中国武术平阳基地”的名义参加省级及以上武术赛事,在第十六届省运会夺得3金,在国家级散打赛事当中夺得3金。每年不断向温州市队、省
18、队输送大量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1人跨项入选冰雪项目钢架雪车国家队。制定出台了平阳县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扶持暂行办法,培育平阳县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12家,2家获评温州市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平阳育英体校获温州市五星级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全市仅5家)。“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强化了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为温州成为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城市提供了平阳贡献。2 .吸引社会资本,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坚持“放管服”改革方向,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有效路径,积极鼓励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PPP模式等方式参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管理,为国内兄弟
19、县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通过社会团体力量投入的数百万元,创办了平阳第一个从建设到后期维护全部由社会资本投入的标准羽毛球馆;协调社会团体在各乡镇、村镇先后建设10片5人制足球场。3 .借助社会力量,持续夯实群众体育工作在加强政府部门合理监管、坚持“放管服”的改革方向下,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举办了众多群众体育赛事。在“浙江平阳全国南拳公开赛”“谢侠逊棋王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国南鹿国际海钓节”和“中国温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平阳赛段)”等大型赛事中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民间体育赛事中,依托社会团体力量办赛,充分发挥百姓力量,如“平阳县首届健康家庭趣味运动会”“平阳县九凰足球联赛”
20、“平阳县千人徒步健走大会”和“平阳县昆阳镇鸣山民俗文化节暨乡村半程马拉松比赛”等赛事成为了平阳县借助社会力量办群众体育赛事的重要展示窗口。二、“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环境(一)面临的机遇1 .中央、省、市对体育发展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体育新定位、作出新部署,从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高度明确了体育发展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五
21、城五高地”,做强全省第三极,建好长三角南大门,争创社会主义先行市的战略部署,对温州体育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任务。平阳县委、县政府锚定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强化“三区两中心”战略支撑。2 .亚运赛事将有效促进全省体育事业新发展杭州亚运会将是促进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其中温州设有多处分赛场,必将成为我市转型升级的优质载体。此次赛事的举办,将有效推动我县新时代全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识,促进我县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群众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产业的壮大以及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深入。3 .我省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为科学、准确、全面、客观评估我省全民健身
22、发展质量和水平,省体育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研制了“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针对2019年浙江省全民健身发展情况,首次开展评估工作。根据部署,这一工作将在“十四五”期间在全省深入实施,这是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将有效推动浙江省、温州市和平阳县全民健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4 .我市社会力量办体育工作将进一步深入“十三五”期间,温州成为“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城市”以来,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温州模式正被全国不同城市所借鉴和推广。“十四五”期间,温州将继续推进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创新体育治理新机制,具体工作包括:创新体育发展机制,构建体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组织管理;推
23、动体育法治建设工作,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上述工作的开展,将对我县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创新管理制度和治理机制;加强社会力量培育力度,创新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全面引入社会资本,系统提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水平;依托社会资源,盘活群众体育赛事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挥社会力量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5 .平阳县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优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对体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平阳县体育中心和平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平阳县承办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再上新台阶。(二)面临的挑战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24、需进一步健全总体而言,平阳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不断增长的群众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公共体育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群差距。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亟待用“智慧体育”手段全面提升体育发展水平。此外,平阳县全民健身活动数量相对较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相对不足、质量相对不高;公共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利用率低;城乡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健身器材尚存在匮乏、老化现象。6 .体育发展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表现为体育产业规模较小,层次不高,范围不大,影响力有限;缺乏体育龙头产业,发展平台缺乏,对
25、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有待提升。在体育治理方面,表现为体育队伍薄弱,体育治理能力与体育强县建设的需要还不适应,体育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体育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体育后备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体育经营管理数量与质量人才紧缺;城乡建设差距较大,乡镇体育服务站尚无独立法人,基层体育指导员专职不专干,乡镇体育工作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基层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等。7 .体育品牌有待进一步提升培育平阳县域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量”和“质”均较小,部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目前局限于县内、市内与省内,体育品牌尚未叫响做大。此外,全县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产业缺少龙头、特色产品和
26、支柱产业,尚未找到有效的产业化路径。8 .体旅产业融合有待进一步升级多个体旅产业项目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经费来源有限、政企合作力度不够、缺乏经营管理高级人才、居民运动消费意识不足等限制了体旅产业融合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方向单一,未能发挥新兴休闲运动产业的潜力与优势;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精品项目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重复建设,缺少趣味性、挑战性与吸引力,吸引不了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参与。三、“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
27、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建设,高水平建成“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二)发展原则1.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彰显个性与立足共性有机结合,提炼、培育、塑造城乡体育特质,提升“全国武术之乡”、“全国象棋之乡”两张国字号体育金名片内涵,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品牌形象。2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各类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发挥体育社团作用
28、,使创新驱动成为平阳体育转型发展的鲜明特征。3 .坚持共建发展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扩大市场参与体育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响应城乡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形成政府规划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全面进入的体育发展新格局,提升体育发展整体水平。4 .坚持共享发展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各类人群体育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人们共享体育带来的健康与快乐。5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体育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全面发展。6 .坚持绿色发展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体
29、育的低碳环保优势,建好用好“一场两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营地等生态设施,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健身休闲服务等绿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坚持开放发展主动加强与卫生、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申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不断加强体育对外交往,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新空间,与文化、旅游领域积极融合发展,加强发展动力和释放发展活力。(三)发展目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O2116号)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我省基本建成体育强省的战略要求,这为平阳县“十四五”期间的体育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基于温州
30、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整体要求,制定以下我县体育发展目标。具体的任务指标见附表1和附表2。1、基本形成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等场所添建健身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高质量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体育设施区域布局,合理规划形成县、乡镇、社区、村四级体育设施体系,进一步提高行政村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时长,进一步提升场地
31、和设施维护水平。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科学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5%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5%以上。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要求,帮助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青少年身体素养得到提升,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百分比达到省定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乡镇“1+8”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达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2.5个,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各类体育队伍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5%;形成机制完善、治理有效、服务优化的基层体育委员工作体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继续加强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进一步实现
32、监测活动常态化。2、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强化平阳体育在温州地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巩固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武术、散打、摔跤、武术套路、皮划艇、柔道等优势项目,实现“金牌大户”田径、游泳等项目的进一步突破。在此基础上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巩固发展优势项目,做精做强基础项目,优化调整弱势项目,实施“三大球”振兴计划和冰雪运动(轮滑)普及推广计划。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科学布局竞技体育项目和优化竞技体育训练体系,推广“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和校园运动队建设,最终实现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3、体
33、育产业倍增提效,体育赛事提质赋能加强体育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创新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和强化体育市场主体培育。培育“国际山海特色运动休闲带”,推进体育产业和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力争再创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各1个。继续推动“一镇(乡)一品”工程,开发特色品牌赛事与节庆活动,带动各门类协调发展。到2025年,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以上,体育产业增速高于同期当地GDP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4、体育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平阳县将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参
34、照国家、省的中青年教练员发展计划,全面提高本土中青年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发现和培育一批冒尖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多元投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与学校、企业、协会联办优秀运动队模式。5、体育治理体系科学化、智慧化和数字化明显提升基于现代化社会的背景,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构建体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做到体育治理的科学化。加快体育数字化改革。构建数字体育整体智治体系,全面提升体育场地设施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体育治理体系科学化、智慧化和数字化均得到明显提升。四、“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一)群众体育发
35、展突出基础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全民健身意识,促使体育健身成为全县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45%左右。优化体育设施区域布局,合理规划建成县、镇(乡)、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体系。结合全民健身、竞技体育训练、赛事活动举办等需求,推进体育场、南拳文化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层次多样、配套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建成互联网+2.0智能版系统百姓健身房14个。提升我县体育组织水平,实现乡镇“1+8”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十四五”末达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2.5个,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各类体育队伍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5
36、%o全县每年新培训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骨干数量超过200人,加强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实现监测活动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以上,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推进“体育+”行动,促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1 .升级全民健身场地档次着力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高起点规划全县体育设施布局,围绕“医、养、健、管、食”等要素,大力培育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运动的智慧体育项目,完善智能化的配套体育设施,推进城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一是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求,优先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含学生)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
37、到30.5%o二是优化体育设施区域布局,促进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到2025年,建成体育公园1个,足球场(笼式足球场)12个,登山健身步道80公里。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推动城乡体育设施与文化设施有效融合。三是继续推进互联网+2.0智能版系统百姓健身房建设,提高居民“互联网+体育”的全新体验。2 .建立区域健身组织网络体系以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设系统化为目标,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层级分明、功能完善”的“十百千万”发展格局。一是以群众需求为中心,以方便群众健身运动为主旨,在各乡镇大力培育群众喜欢运动项目的体育社会组织,形成以县体育总会为龙头,以单项体育协
38、会为纽带,以社区健身团队为支撑,以健身站点为基础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体系。二是创建一套高效的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联动机制和基层体育委员工作体系,实现乡镇“1+8”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全覆盖,“十四五”末达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2.5个,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各类体育队伍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5%o3.健全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假日体育活动,不断完善市民业余联赛组织架构,形成以县、镇(乡)两级综合性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学生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为基础的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一是深入开展系列日常健身活动。大力推广健身跑、健步走、骑行、
39、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健美健身、瑜伽、钓鱼、轮滑、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健身气功、象棋、围棋、扑克牌等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二是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平阳全国南拳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实施“一镇(乡)一品”发展战略,推动各镇(乡)连年举办形式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比赛活动。如海钓节、少数民族运动会和红色运动会等。三是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办赛模式,推进百姓健身房建设。充分发挥“互助网+体育”的效能,创新办赛模式,包括云端秀、云打卡、云对抗、冠军云擂台等。4.完善全民体质健康检测工作一是制定实施全民健身
40、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推进居民科学健身常态化。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协调机制,强化组织实施,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二是科学使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实现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5%以上。三是实现对健身群众身体健康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干预;县本级体育中心和县级医疗机构有2家以上配置体质健康监测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5 .提高体育社会
41、组织骨干的指导水平一是通过培训再培训,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规模,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专业服务水平,全县每年新培训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骨干数量超过200人。二是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通过与卫生部门和高校合作,广泛吸纳医疗和体育领域的人才,加大在慢病干预、运动损伤等专业领域的培训力度,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健全人格、强组织力、训练能力、基础生理医学知识及系统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6 .拓宽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渠道积极利用宣传平台,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优势,宣传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健身活动和健身知识,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报道日常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城区主
42、要公共场所的多媒体电子屏每月有不少于2次以上体育文化、体育资讯、体育赛事播放;100%的社区、行政村文化宣传橱窗有体育文化内容,并定期更新;90%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设有体育标识、项目介绍、健身知识的展示板。每年在省级以上媒体有涉及当地体育的新闻报道不少于20次;在当地广播、电视、网站等每周至少播出1次科学健身讲座或体育专题节目;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县体育文化展示展览活动。(二)竞技体育发展寻求重点突破1 .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加强业余训练网络建设,在承担原有武术散打、摔跤、排球等18个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合理优化项目布局,整合、共享优质资源。根据我县体育人才资源特点,继续推动原有优势项目发展,集中
43、力量把田径、游泳等“金牌大户”项目做大做强,引领其他潜力项目形成层次合理、重点突出的项目集群。发挥“市县联办”项目的引领作用,深入探索“以馆建队、以馆养队”模式发展,加大对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的投入,力求辉煌再创。以县少体校为核心,民办体校及各布点学校为补充,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平均每年向市级以上运动队输送人才数量超过30人。继续推进体育特色校平台建设,大力探索“县队校办”的开展模式,在学校体育中挖掘我县竞技体育潜力,凸显“体教融合”的优势。全面落实各级运动会的目标任务,力争有更多的平阳运动员在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 .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加大社会力量参与
44、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多元投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与学校、企业、协会联办优秀运动队模式。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和资金来源,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到2025年底,我县社会力量体训机构达30家,力争全县社会力量体训机构在训人数达600人以上。一是通过资格评定、准入评价鼓励社会俱乐部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免费或低收费的体育培训活动。鼓励社会力量体训机构与学校形成共建优秀运动队,联合培养和选拔体育后备人才。二是创新竞赛体制机制,改变传统参赛组队方式,允许单项协会、俱乐部和学校单独组队参赛,让优秀运动员有更多参赛机会,实现合作共赢。三是在全县范围内打造多个优质
45、平台,不断提升青少年参赛人数,扩大参赛面。打造以培育青少年俱乐部为主体的赛事平台,打通人才流动输送的壁垒,建立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人才的选拔新机制。3 .抓好竞技体育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将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分工合作,强化目标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全县体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负责调查研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健全县体育及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
46、点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二是实施“优秀中青年教练员成长计划”,参照国家、省的中青年教练员发展计划,全面提高本土中青年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发现和培育一批冒尖型人才。同时,加强裁判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体育项目的裁判业务培训,选拔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裁判人员参与上级各类培训,建立我县裁判员数据库,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国家级、国际级裁判员合理梯队,全面满足我县各类体育赛事的服务需求。4 .提升竞技体育科研支撑能力加大体育科研专项经费投入,改善现有体育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为竞技体育提供服务和保障的能力。强化体育科研在选才中的指导作用,积极联合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加强
47、对运动技术诊断、心理训练干预、运动医务监督和训练比赛状态测试评估,为运动员提供科学训练与比赛方法。5 .推动足球运动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对足球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足球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合理统筹我县足球事业发展。90%乡镇街道建有5人制足球场;建有1个及以上社会标准足球场。大力推进足球课程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教学改革,增设5.6所足球特色学校。鼓励学校建立班级、年级和校级足球队或足球俱乐部,做好注册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比赛,与教育局合作每年举办全县各年龄段校际足球联赛。加大足球师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足球特色学校的体育老师参加体育专业机构组织的等级
48、教练员培训,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培训后担任足球教练或教师。建立长效机制,重点解决专、兼职足球教练员聘用、赛事开展、场地维护、校园安保等问题。(三)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地域品牌1 .培育“国际山海特色运动休闲带”利用平阳山、海、江、河优质资源,依托南鹿列岛、南雁荡山、革命遗迹等特色资源,增设休闲运动场所,开展特色活动和体育赛事,打造“国际山海特色运动休闲带”。以南鹿列岛为中心,融合海岛美丽风光和特有文化,推进海钓基地、潜水俱乐部的建设。以南雁荡山为纽带,开发青街畲乡民俗特色运动和山地户外运动,结合西部山区的绿道网建设以及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的开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山地自行车、古道徒步、滑索等活动,建立“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带”。鳌江以北至飞云江,打造升级滑翔伞、户外拓展、滩涂运动休闲、越野车等优质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户外运动休闲基地。以“省一大会址”和“浙南红都”为核心,打造“浙江延安红色励志运动带”。2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体育产业规模为核心,增加体育市场供给,着力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产品、优化政策、优化服务,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