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3.080CCSB00B3410黄山市地方标准DB3410/TXXXX-2023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引GuidelinesfortheconstructionofFiveMicrosnharmonious&beautifulvillageswithHuizhoucharm(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2、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屯溪区农业农村局、黄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徽州区农业农村局、歙县农业农村局、休宁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休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夥县农业农村局、祁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中国计量大学黄山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o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黄山特色优势,持续推深做实“五微”行动,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全域美丽、城乡和美”的建设新格局。坚定不移走好质量兴农
3、、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五微”行动、“六业千亿”行动等,由点及线、连线扩面,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新景象。为科学指导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对乡村规划、生态宜居建设、宜居服务配套、产业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要素保障、乡村治理等进行方向性引导,特制定本文件。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指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体
4、原则、乡村规划、生态宜居建设、宜居服务配套、产业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要素保障、乡村治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中心村、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或地脉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多个村跨村连片开展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
5、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38354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34/352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T1556黄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范DB34/T4266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DB34/T426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徽风皖韵Huizhoucharm徽风指徽州地区的风情、风格和风貌;皖韵指安徽的文化特色。五微fivemicros是指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和美乡村harmonio
6、us&beautifulviIIages是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人才活力迸发、乡村文化日益兴盛、乡村生态环境优美、乡村组织保障有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A1党建统领,系统推进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能力。突出点线面结合、农文旅融合,系统推进徽风皖韵“五微”和美乡村建设。A0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持续做实“五微”行动,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梳理自然、产业、文化资源等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整体统一规划乡村建设布局。4 1绿色引领,持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度、人居环
7、境舒适度、生态环境优美度,构建“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新景象,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A4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加强乡村建设资金保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并将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基层组织考核中。5乡村规划5 1编制要求5. 1.1因地制宜5.1.1.1 根据乡村资源禀赋,立足现有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分类编制乡村建设布局规划或实施方案,与建设基础、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等有机衔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5.1.1.2 乡村规模较大、情况较复杂时,宜编制经
8、济可行的乡村整治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宜编制相对应的保护规划。5.1.1.3 杜绝大拆大建。结合地貌、山体、水体等自然环境,处理好建筑规划与山体、水体、道路等关系。5.1.2农民主体5.1,2.1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农民全过程、全环节参与乡村建设。5.1,2.2规划宜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通过。5.1,3节约用地5.1,3.1村庄规划应严格落实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分解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控制指标以及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用地布局、项目安排、控制边界等管制要求。充分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交通、电力、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加强与各级、各类规
9、划的衔接,科学区分生产生活区域,功能布局合理、安全、宜居、美观、和谐,配套完善。5.1.3.2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适度打造村民公共活动空间。5.1.3.3 和美乡村建设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占用耕地的,要依法依规落实“占补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落实“进出平衡”。5.1.3.4 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编制村庄规划时可将村内空闲地、依法收回的闲置住房和已失地居住功能住房所涉宅基地,以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规划为工业、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用于旅游等经营性活动和美乡村建设用地需求。5.1.4村微改造5.1,4.1
10、对集聚提升类型乡村进行微改造规划时,应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保留乡村风貌,鼓励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主导产业专业化发展。5.1,4.2对特色保护类型乡村进行微改造规划时,应坚持最小干预、最好效果,以保护传统风貌肌理、展示历史文化、实施生态修复为主。5.1.4.3对城郊融合类型乡村进行微改造规划时,应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K5编制要素5.2.1村庄规划编制应符合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年版)和黄山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相关要求。5.2.2宜围绕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聚
11、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统筹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五微”行动、“六业千亿”行动等开展规划编制。5.2.3依据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统一要求和尊重差异相结合,应明确乡村建设目标、重点项目清单、投入资金来源、建设要素和保障措施等。6生态宜居建设A1自然环境6.1.1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顺应自然地理格局,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山水林田地湖草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乡村形态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机融合。6.1.2 建立古树名木管护责任机制,古
12、树名木和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应符合DB34/T1556o6.1.3 大力采用乡土树种,对乡村周边、公共场所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应绿尽绿,适度彩化。6.1.4 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相关要求,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A5人居环境6.2.1持续巩固提升“五清一改”为重点的乡村清洁行动。推进乡村净化、绿化、亮化、彩化、美化,应利用“金边银角地”进行“五小园”等微改造精提升。6.2.2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改革,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卫生公厕符合GB/T38353的要求。6.2.3统筹推进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宜建立污水处理设施。
13、河道、沟渠、湖泊、水塘等保持清洁。6.2.4宜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61绿色生产6.3.1农业生产区域内设施大棚、生产管理用房等合法规范有序,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及时处理。6.3.2健全完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立基层农药配送网点,实现农药配送全覆盖。6.3.3推广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按GB/T8321、NY/T1276的要求合理使用农药。6.3.4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AA基础设施6.4.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14、达95%以上,全面实施24小时供水。加强供水稳定性和后续管护,推动供水入户。加强水源地保护,村庄内饮用水水质达到GB5749要求。6.4.2给、排水系统完善,排水管网(沟渠)合理规范。6.4.3合理布局供电网络、通信基站等设施,供电可靠,广播、电视、电话、邮政、网络等覆盖到村。行政村5G通达率98%以上。6.4.4乡村道路通畅,路面普遍硬化,合理设置慢行系统、停车场(位)。建制村公交通达率85%以上。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特色产业融入乡村公路建设,打造“四好农村公路”。6.4.5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原则建立燃气供应设施,提高燃气使用普及率。6.4.6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
15、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宜配备如篮球场、乒乓球台、室外健身器材等体育运动设施。6S房屋建筑6.5.1建筑空间布局宜注重周围地形、地貌、水体、古树名木、田园等周边环境,做到显山露水、高低错落等。6.5.2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应符合规划,房屋建筑宜体现徽派建筑的综合特色,坚持适用、安全、耐久、和谐、经济的原则,节约用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6.5.3治理改造危旧房,合理安置危房户,无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6.5.4应设置标准门牌,体现乡村风格和地域特色。AA公共空间6.6.1在村口应设置村名标识标牌,在乡村主入口、公共空间等重点区域建设特色景观小品。6.6.2合理布局农村电力线、通信
16、线、广播电视线等,规范架设,牢固安全、标识清楚。6 .6.3广告牌、宣传牌、旅游标志、灯箱等设置规范、内容准确,有序存放农具、车辆、柴火等生产生活用品。7宜居服务配套7 1教育服务7.1.1 大力推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加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7.1.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农民参加职业培训教育。7.1.3 9医疗卫生7.2.1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乡村卫生室。7.2.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5与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以上。7.2.3村民人人享有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计划免疫、
17、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残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2.4大力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7.2.5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7M社会保障7.3.1养老服务a)高龄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100%o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60%以上。b)宜建有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养老服务站(幸福院)或老年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提供基本养老服务。7.3.2救助帮扶a)符合低保的家庭应保尽保。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
18、众纳入相应的社会救助范围。b)帮扶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c)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体,做到应救尽救。d)支持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等就业形式,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74生活便利7.4.1设立具备办公议事、活动组织、教育宣传、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等功能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提供为民办事代理服务。7. 4.2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快递站(点)等服务网点,服务网点依据GB/T38354的规定提供服务。8产业经济发展A1产业发展7.1.1 实施乡村产业丰美行动计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六业千亿”乡村产业振兴行动,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19、“畜头肉尾”为抓手,推动“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7.1.2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面培育田园徽州、歙采缤纷、状元好物、夥品五黑、祁红屯绿等特色农产品品牌。7.1.3 持续开发研学游、夜间游、康养游、乡村游、红色游、创意游等业态。因地制宜打造运营“百佳书屋”“百佳咖啡屋”“百家茶舍”,创意开发“后备箱”特色农文旅产品。7.1.4 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流通业提档升级。A5经济发展8. 2.1实施扶持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工程,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专项补助资金功能。8.1.
20、1 持续推进乡村运营提质增效,大力推广整村运营,打造产业村落、基金村落、艺术村落等,培育发展特色种养、农事参与、文化体验、徽茶美食、休闲度假、新安康养等业态。8.1.2 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利用农村闲置房等资产,采用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经营。8.1.3 建立健全强村公司经营机制,探索资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订单生产型、工程承揽型等发展模式。8.2.5大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开展乡村消费教育进农村、完善农村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强化农村消费市场监管执法,以乡村消费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提质。9乡风文明建设01文明风尚9.1.1 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群众性宣
21、传教育活动,倡导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文明风尚。9.1.2 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9.1.3 按规定开展文明家庭、健康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创评,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婆媳”等先进典型遴选9.1.4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有条件的村可建设“健康小屋”,大力推广乡风文明“六个好”积分制、“老年食堂”等特色,加强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03文化供给9.2.1 按需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非遗
22、展示馆等文化场所。9.2.2推进文化进万家、送戏进万村等文化服务。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讲座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9.2.3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徽字号”民宿品牌,策划一批“徽字号”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94文化保护1.1.1 3.1加强乡村非遗、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和传承,推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培育壮大全链条徽州文化产业。1.1.2 3.2建立民间民族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医药、节气风俗和民间文学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效保护文化历史建筑,无人为破坏。10要素保障Irt1用地保障10.1.1 合
23、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安排不少于5%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强化执法监管,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10.1.2 实行规划“留白”制度。对暂时无法明确具体用途的地块留白,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保障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用地需求。10.1.3 宜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10.1.4 聚焦闲置资产,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大力推广村级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开展搭荒田整治。1ft5资金扶持1.1.3 2.1在保证现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整
24、合资金支持和美乡村建设,对列入创建的精品示范村、中心村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支持额度由市县级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投资规模等综合确定。10.2.2 加强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合理使用好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涉农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入等资金;各级相关部门在分配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农村水利等涉及重点任务的相关项目资金时,宜向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倾斜。10.2.3 鼓励市、区县属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市场化方式参与和美乡村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村落徽州贷”等金融产品,为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10.2.4 2.4
25、建立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等协同支农机制,设立绿色食品产业等基金,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完善专项金融对接机制,推动普惠金融精准滴灌乡村。10.2.5 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以村企共建、捐资助建等多种方式投入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1ft1人才支撑10.2.6 3.1实施乡村人才秀美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四乡工程”,遴选招募乡村合伙人,支持组建乡村创业协会,鼓励各路人才下乡,以组织化方式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人才示范地。10.2.7 3.2持续开展“迎客松英才计划”,培养乡村规划、建设、技术、经营、管
26、理、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培育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10.2.8 3.3着力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等。11乡村治理H1组织建设11.1.1 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11.1.2 健全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共育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并规范运行。11.1.3 推进黄山e治理信息平台建设,
27、提升基层干部群众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加强网格化管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多网合一建设。11.2.1 大力推行“户主会”制度。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文明户、卫生及健康创建等创评工作,建立红黑榜制度。11.2.2 创新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开展群众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11.2.3 建立以村民组为主的乡村村级长效管护机制,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公开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111监督管理11.3.1 建立乡村监督管理工作队伍或机构,实行党务、村务、财务、政务公开,并有效监督,主动接受行业监管。11.3.2 鼓励开展村民参与度、满意度等第三方调查,建立线上线下反馈机制。12成效评价乡村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等分级由其他标准另行规定,评价结果的应用及宣传由其主管部门推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