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3550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发展规划一、学校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XXXX中学始建于1987年,是XX市教育局直属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四个年级,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83人,教职工160人。自2013年以来,学校致力于打造习惯育人特色,并于2017年升华为养正教育。1.学校发展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管理逐渐步入科学化、精细化轨道。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提供了保障。2 .学校“养正”文化建设已成体系,师生对“养正”内涵及相关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度较高。3 .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奉献意识和敬业态度颇佳,为学校教育教学水

2、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了基础。4 .以习惯培育为支撑的常规教育效果日益显著,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区域前列,为学校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创造了条件。(二)短板与不足1 .学生整体素质不强,基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由工人子女、农村子女和个体户及外来务工子女三部分组成,其中离异家庭和留守子女占据较大比例,学生的先天素质、基础与发展水平层次不齐,尤其是学习后进生群体较大,对学校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带来了挑战与困难。2 .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意识不强近几年,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发展也逐步由粗放型发展向内涵提升型转变,但学校品牌不鲜明,学校文化影响力也较

3、小,尚未达到内化于师生的心灵与血脉之中的程度。3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平均年龄近45周岁,35周岁以下21人,35-40周岁只有18人;教师教育理念相对陈旧,科研意识薄弱,专业化成长进展缓慢,缺少素质过硬的名师、优师团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4 .领导团队的精品意识和担当精神,尤其是教学领导业务水平和指导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学校的发展目标、任务及愿景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基于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现状,拟定学校未来三年(2023-2025)的发展目标任务及愿景为:发展目标:构建起以养正文化为引

4、领、养正课程与养正活动为载体的养正教育落实体系,初步打造出养正教育的学校特色办学品牌,使学校由区域内优质学校向区域内名校转变。培育出厚德扬善、博智创新、健体强身、求美博雅、崇劳勤俭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体指标:1.教学质量。各年级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总评稳定在全县前二,非毕业年级质量监测总评不低于全县前三名。所有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总评达到全市前五名,不低于第三名。5 .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结构优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层级逐步减少,达到扁平化要求,管理流程实现快捷高效,人员潜能充分调动,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各项管理指标达到或超过义务

5、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在全县初中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中力争全县前三名。6 .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和管理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三年内80%的教研组成为XX市优秀教研组,各学科组至少1名威海市名师,全校威海市名师数量不少于12人,山东省名师12人。7 .学生发展。学生毕业率100%,升入高中段人数比率不低于市直学校平均水平,普通高中学生比率位居全市前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艺术素养等全面发展,在县市级以上体育艺术等比赛中总评保持全市前二。发展愿景:奠基学生美好未来成就教师职业幸福铸造学校雅正气质三、推进路径与措施(一)优化顶层设计,明晰发展

6、思路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任务,架构起养正教育的整体框架体系,力求通过“两大途径、三大载体”,达成建成养正教育特色的“一大愿景”。两大途径,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家校育人共同体,实现对学生养正的同育。三大载体,主要是以文化浸染、课程落实、活动推动三种方式,落实养正教育。其要点为围绕“养正立人”这一核心目标,坚持“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的办学思想,和“养以正行,行以化习,习以立品,品以成人”的育化规律,通过三大载体的全面互促加以推进。“三大载体”,主要着眼于落实方式,其内容上可以存在一定的融合性、交叉性。“一大愿景”,就是对养正教育特色的美好预期,主要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阐释,

7、即“奠基学生美好未来”“成就教师职业幸福”“铸造学校雅正气质”,以此打造学校的养正办学品牌。(二)打造养正文化,推动学校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文化是落实养正教育的首要载体,重在让师生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养正教育基本理念,以实现“一言一行养习惯,一景一点正品性”。在具体落实上,主要从内敛的精神文化和外显的物态文化两条路径上下功夫。精神文化,也就是理念文化,主要包括育人目标、一训三风、行动口号、培育规律、学校精神、师生誓词及相应的文化标志等。物态文化,也就是环境文化,主要包括标志文化、墙体文化、楼廊文化、室内文化、甬路文化、园艺文化、场地文化、角隅文化等八大领域。(三)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落

8、实。课程,是落实养正的基本载体。在课程体系建构中,主要确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整合地方课程研发实施校本课程研”的思路,着力培育学生的素养和能力。1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主要对其进行校本化实施,将养德、启智、健体、求美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文明其精神,渊博其学识,野蛮其体魄,儒雅其气质,修正其品性”。课堂落实上,主要是完善“1361”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为: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托,建立“1人自主学习一3人小组内交流、助学一6人大组合作研学一集体交流”的课堂流程。其间,要融入课堂展示板块,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组内展示,二是组间展示,三是抢答展示,四是错误内容展示。在实施保

9、障上,着力做到两个关键点:一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遵循“问题导向”原则,按照“寻找一一解决一一反思”的思路,精准聚焦课堂问题,通过集体研训加以改进;开展“研一一磨一一晒”三课行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课堂驾驭能力;推出名师本土化带动行动,推出各学科教学能手,带领教研组共同打造精品课;紧扣“写、议、悟”抓反思,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艺术。二是优化学生学习习惯。首先,细化分类,将学习习惯分为了基础性和发展性两大类。其中发展性学习习惯,主要是适应“1361”课堂而需学生逐步养成的习惯,如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总结反思、动手操作等;其次,抓实基础,从书写、课堂阅读、预习、笔记、表达、合作六种基

10、本习惯突破;再次,循序渐进,从明确习惯重要性入手,落实差异性原则,反复抓、抓反复,使习惯常育常新,不断向新目标推进。2 .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主要是将地方课程整合到校本课程之中,实现两类课程的一体化研发、一体化实施。一是建构“5+1”校本课程体系。依据整体构划,基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及我校家教指导优势项目,形成了“5+1”课程序列。“5”,主要是契合国家教育方针,从修德、启智、健体、雅美、崇劳五个维度上建构。修德课程,拟设置“正行”“养德”“育心”“识礼”等模块,以推动学生厚德扬善,促使学生“尚善”;启智课程,拟设置学科拓展、科技、益智等模块,以推动学生博智创新,促使学生“尚真”;

11、健体课程,拟设置体育健身、传统地域活动(XX大秧歌、花鼓)等模块,以推动学生健体强体,促使学生“尚健”;雅美课程,拟设置曲艺(舞蹈、合唱)、书画(篆刻)、手工艺(剪纸、中国结、十字绣)等模块,以推动学生求美博雅,促使学生“尚美”;崇劳课程,拟设置日常家务(面点、卫生保洁)、农业园艺、技工等模块,以推动学生崇劳勤俭,使促学生“尚劳”。“1”,为家教指导课程。这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主要是在协同省教科院研发省家教课程的基础上,研发面向家长的养正家教知识、面向家长和学生的靓丽孩子青春系列课程,以及序列化的家教资源库。二是选课走班,扎实实施校本课程。主要采取“必修+选修”的方式进行。必修课程,如正行、

12、养德、育心等及大阅读课程等,按照国家课程方式实施;选修课程,通过“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的活动式教学实施,由学校依据学生选课情况,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实行定人、定点教学,并落实“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学习效果”三评价,让学生扬展特长,形成能力,并为其未来人生规划提供选择方向。(四)强抓活动落实,促进素养提升活动是落实养正教育的有效载体。主要是将活动构划为常规、特色及社团三大类,全方位推动学生形成品正特质。1.全员常规活动养正思想一是德育常规活动。探索建构仪式教育、节日活动、校园节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影视观摩活动等八大板块的常规活动体系。仪式教育,如升旗仪式、开学第一课等,让学生在庄严的仪式

13、中明礼仪、守秩序,升华自豪感、责任感;节日活动,主要是以传统节日、纪念节、主题日等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革命传统,以及各类主题日蕴含的养正元素,以活动式课程、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落实;校园节庆社团活动,如艺术节、健身节、心理健康活动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升华品正素养;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母爱广场、人防基地、冯德英文学馆,以及胶东育儿所、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等资源,增强学生感性体验,促进感情升华;影视观摩活动,就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励志成才影视,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升华其品性。活动中,注重将宣誓、演讲、讲述实验故事等融入其中,让学生策划组织,以实现育己育人,提升活动实效。二是常态阅

14、读活动。落实每天“晨诵午写暮读”、每周一节阅读课、每个节假日专题读书作业等,让读书成为学生每天必做、可做、做好之事;设立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建立阅读评价机制,每名学生人手一本融读书与评价于一体的读书笔记,让学生的读书有目标、有过程、有结果。开展师生共读分享、荐书、“读书之星”评选及经典故事演讲、国学小名士大赛等,壮大心语文学社团,继续办好心语社刊及其公众号等,展示师生读书佳作,浓厚校园书香氛围。2 .校本特色活动提高素养立足养正教育,开展礼仪、孝德、爱国、责任、励志、绿色生态等校本特色活动,助促学生“品正行端,乐学善学”。结合礼仪教育课程,开展礼仪培训,把礼仪带回家、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

15、,让“讲文明懂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新二十四孝课程,利用母爱广场体验孝故事,开展“感恩的心”朗诵,让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之行;开展“传递青春正能量”主题活动,组建师生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城创建,让学生在实践中正言正行;继续办好“暑期精英素质训练营”活动,让学生用汗水磨砺意志,追寻自尊、荣誉和梦想。3 .特长社团活动扬展活力大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全面实施“扬长”教育,拟从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组建若干学生社团,通过以赛促练、以展促练等方式,激生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潜质,让学生多才多艺。(五)优化家校共育,拓展养正路径家校是落实养正的两条重要路径,要大力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聚强养正立人合

16、力。一是着力打造“家长型”教师。采取专家引领、自我培训策略,提升教师的家教指导能力,塑造研究型、专业型家教指导教师团队。二是着力培育“教师型”家长。通过家长会、家教讲座、Q群、钉钉群等,进行理论宣讲、案例解读、实例剖析,促使家长转变认知;以家长学校为依托,以靓丽孩子青春课程为载体,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举办家教经验交流、家教沙龙,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家教工作室、大走访、以及网上工作坊、公众号等,进行个别化指导,全面提升家长素养。三是全面提升“育人共同体”效能。健全共育机构机制,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服务队等,常态开展共育活动。落实课堂、活动及家长会“三开放”,增进亲子关系;开展家教大走访,印发家庭教育导报,举办家庭教育广场志愿指导咨询、家校联谊活动,让家长、学生、教师当场谈感受、说体会,提升家校共育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