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4937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文达心 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文达心以品入作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创作谈东坡先生所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其意指“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的无功利的创作意图。虽然先生讲的是文人画的精神事要,但在当下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的起点上,尤其对我这样的创作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长征,不只是一个题材,是具有卓越代表性的革命壮举。讲好长征故事,就是在弘扬我们的革命文化,唤醒一代又一代人的红色基因,这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是中华文明的激情勃发,更契合了习近平总书

2、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000多名将士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跋涉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版图上画下了雄壮的一笔,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而“长征第一渡”的故事,永远提醒人们,记住那个出发的时刻,也记住于都,这个中国革命史上闪光的名字。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于都考察时,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提出“四个不要忘了”,深刻触动我将故事定位在这400米宽的于都河两岸,定名长征第一渡,开启长达三年的追寻之旅。追问当年反思于当下,距离长征出发将近90年时光,我们是否忘了长征的意义?忘了长征途中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的那些赣南籍年轻人?忘了那些苦苦

3、等候自己亲人回来的留守老乡们?忘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正如剧中人物瑛姑的一句独白:你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啊!他们是你们的家人,亲人,是你们的恩人啊。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考察时深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这“四个不要忘了”为这部作品创作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作品希望以最契合时代的精神、最贴近人民的视角、最新的艺术与科技理念、最朴素的情感来讲述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远征中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不忘初心的词曲作者朱海、舒楠两位艺术家和

4、我将这部长征第一渡定位于红色文旅史诗剧,以人民的视角、史诗的况味、时代的精神来致敬那些“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故事二初心不改从作品出发,积极践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今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并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赣州市于都县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为保障红军顺利突围、长征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举世闻名的长征是

5、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突出红色,坚守红色”是主创团队一直以来的创作宗旨。在立项之初,我作为总导演提出三个拒绝,即:1.拒绝光怪陆离的商业操作;2,拒绝以红色为噱头的历史虚无主义;3.拒绝形式大于内容的一般旅游晚会。用服务国家重大文艺演出的标准来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在全剧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始终遵循政治高度、艺术创新、商业规律,让艺术家专业的视角,党史专家历史的视角和大众的接受视角,成为创作的“三把尺子”,力求创作出一部新时代的文艺精品。我们将长征第一渡定位为“史诗剧”,它是融合了话剧、舞蹈、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既有充满革命激情的舞蹈,也有恢宏的音

6、乐,而衔接起来,是话剧的结构方式,其中融合了革命史诗的气质,这是创作团队给这台演出的定位。在中国历史上,综合诗歌、舞蹈、戏剧、音乐而共生的表演形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比如诗经大雅中就曾经写到过王室、贵族的宫廷乐舞;屈原的九歌也带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演绎元素。随后的敦煌乐舞、宫廷大型乐舞里,也多有叙事成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音乐舞蹈史诗多以宏阔的视野、宏大结构来塑造国家形象。但这次我们所做的突出革新,是熔铸这些元素于一炉,不像历史上的演出那样,偏向用舞蹈展现一段事件,或者将某种历史结论倾向于以音乐进行表达。所有的形式都被统一为史诗的气质,我认为,这种气质的统领,才能充分体现长征出发时的豪情壮

7、志。创作者从来没有简单地把这台演出当作某个地区的“文旅项目”,而是以一种对待“艺术品”的“作者态度”来进行构思、制作。长征故事被讲了千百次,而这是第一次以“史诗”的形式进行尝试。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有益尝试:去努力延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最大的诚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也是在以一种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征第一渡的故事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危在旦夕。茫茫夜色中,在于都河畔,红军迅速集结,转移在即。那是注定被伤感的情绪笼罩的环境,夫妻别离,母子别离,亲友别离;但那又是充满着希望和斗志,保留革命的火种,向着光明未来的时刻

8、。告别于都,前路漫漫,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大家都不知道能否回来,但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一一向前,再向前。以史实为依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本态度,讲述长征的启程时刻,守正创新是创作的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工有了这条准绳,我们才有可能创作出震撼自己灵魂、也感动万千观众的史诗之作。扎根第一现场,坚持用第一视角创作杰出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西班牙内战中,他和

9、被拍摄的中弹士兵只有几米距离;二战里,他更是和第一批士兵同时冲上诺曼底。投入、共情,这可能是所有基于现实的艺术作品创作的法宝。同样,长征第一渡的创作过程,就是创作团队一一主创、演员、舞美等,扎根于都河畔,深入群众的结果。为了获得最切身的感受,采风、参观遗迹、走访老区人民之后,主创团队几乎就驻扎在于都。近三年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多次赴赣州深度考察,与相关专家学者沟通交流,与各级领导沟通创作方案。其间,进行导演创作会议100余次,剧本文稿前后共调整72稿,共计79万余字。完成了舞美设计图11版共计262张;视觉设计图8版共计449张;音乐29次小样沟通共435个片段。不断深入这片红

10、色沃土,也不断厘清我们的创作方向。主创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细腻的情感讲述、超凡的创意思维,打造出具有大国气质、红色精神、地域特色的长征第一渡。当年的于都河畔,老百姓为红军送行时,人民倾其所有一一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板送去架浮桥,甚至连最后一个儿子,也送去上战场。于都人民和红军战士共同谱写的军民鱼水情深之歌深深打动了创作者。而在2022年的于都河畔,老百姓也像给红军送食物一样,给主创团队送来自己种的水果,自家酿的酒、熬的鸡汤,还有父辈留下的故事。我们创意性地让这些红军战士的后代,亲自出演了这部作品。他们在舞台上诠释祖辈、父辈的真实经历,呈现跨越时空的真情对话。对于这些演员来说,他们

11、演绎的既是国史,也是家史。可以说,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件道具都浸润着主创团队对长征的切身体会、深度思考和理解。主创团队和年轻的演员们都深切感受到于都人民的热情,仿佛这是一种基因的传承。只有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让那里的风雨栉沐自己,让那里的水土滋养创作,才会理解当年周恩来为何情动不已:“苏区人民真好,于都人民真亲!”这些对全体主创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洗礼,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教育课。突破文旅创作窠臼,努力打造“出圈”精品长征第一渡定位为一部红色文旅史诗,这是一次大胆创新尝试。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以及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等塑造国家形象,鼓

12、舞民族精神的大型舞台艺术创作。但作为文旅史诗,如何以文彰旅,打破旅游市场的常规的市场行为,既保证红色故事不跑偏,也保证红色故事很好看,让政治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的表达四位一体,主创团队本着“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严谨态度,努力突出重围,以创新实现“出圈”“破圈二其一,技术和观演关系的突围。将于都出发的故事放在一个高度浪漫和史诗的框架中完成,解决文旅融合的最好方法就是将高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在一个特殊设计的主题剧场中演出。我和技术部门打造了一个“多轴智能飞行舞台”,总重120吨的大平台舞台由巨型机械液压装置支撑,可实现升降、平移、360度旋转以及组合运动,是真正的演艺机械巨无霸。小平台内部

13、则安装了洪水特效装置。有了这些设备的支持,结合威亚、可开合大屏等现代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舞台空间,同时结合声、光、电、景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出江水、瀑布、铁索桥、雪山、战火等历史画面。气势磅礴、情景逼真的演出效果,让人们仿佛亲眼见到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跨激流、冲险滩,好比回到当年长征现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创意性的表演内容也是依托于这个特定舞台设计的,通过反复论证、反复排练,解决技术难点。雪山、草地、大渡河这些历史场景都通过“多轴智能飞行舞台”的种种变化来实现。该舞台超越了一般主题剧场和同类型演出,还荣获“2023国际音视频智慧集成展(深圳)产品技术进步奖”舞台机械特等奖。其二,红色故事的诗意

14、表达。本剧定位为中国首部红色文旅史诗,剧名为长征第一渡,通过草鞋、马灯、军号等诗意化、散点式、主演结合群像式的人物角色设定,描绘了中央红军从渡口出发前的准备,到于都河渡口集结开启伟大长征,最终走向胜利的过程。重点创意就是在长征途中的关键时间节点都与于都河渡口出发的故事产生前后时空上的关联,将场景“广角化”,将人物“特写化工在遵义会议那一场戏中,无穷无尽的雨蔓延在剧场中,也压在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头。有一位战士说,“长哥,我们还要走多远,我们要去哪里?长哥总是坚定地回答:“不知道,跟着走。”这正是历史的真实和诗意的时空对位。在密密麻麻的英烈名字前面,瑛姑直面观众发问:“你等过他们吗?穿什么鞋不重要

15、,重要的是走什么路,跟谁走。他们的路还没有走完,还需要你们继续地走下去,走在新长征的路上J观众无一不动容,无一不深受鼓舞。种种类似电影蒙太奇小切口大写意的方式将长征途中不同人物的情感线索,闪回到于都河渡口,静静的于都河跨越时空,来回应“四个不要忘了”的嘱托。2023年3月13日,专家审看演出,国内知名艺术家、党史专家出席了评审会,演出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根据专家给出的宝贵建议,导演组也进行细致的调整修改,最终定稿为“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新时代宣言”六个篇章。江西省各级领导出席了首演启动仪式,并全程观看演出,演出令人意想不

16、到的效果呈现得到了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得到了现场观众尤其年轻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扬,达到“出圈”“破圈”的初衷。首演至今数月,已经演出百余场,持续接待观众近7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9月3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长征第一渡第一百场纪念演出在于都长征大剧院举行,于都市900名中小学生,共同观看了这一堂生动的红色课程,共同缅怀从他们的家乡于都走出的革命先辈,也引发了他们发自心底的强烈共鸣。“辞为肤根,志实骨髓J无论是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鸟巢还是在赣州市的县城于都,主创团队始终坚持的是学术性、审美性和科技先进性的统一,使内容和形式融洽。在内容角度方面,我们力求实证、动人,站

17、在“家国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轴上;而在表现层面,则追求审美的极致,为了达到这种极致,现代科技手段往往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我始终相信“术的尽头就是道”,一切技术都是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有力保障。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常见史诗剧的演出形式常常具有崇高气质、严整结构和社会性话题,但是作为文旅作品的长征第一渡所力争做到的,就是成为具备现代叙事结构、符合新主流话语、符合中国时代特色的一流作品。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体现在创作上就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创作者的倾情续写。题材无新旧,陈旧的只是观念,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文化。长征第

18、一渡讲的是家国情怀,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爱家爱国的平凡人,但他们生在不平凡的动荡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必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亲情、爱情、友情,融入对党的信任、对国的忠诚,彰显了红军战士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的不朽,这样的题材永远不会陈旧。远山如黛,于都河静水流深。回望三年创作,最难就是把“文以达吾心”的“吾”字后退,作为新时代创作者最终是通向每一个观众的“以文达心二如果说这部长征第一渡有哪一条是最让创作者自豪与满足的,就在于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这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使得这种革命的壮志和人民的深情不至于流于抽象和图解。“以品入作”是新的文化使命的一道底线。剧场即是仪式场,每一座剧院都承载寓教于乐、涤荡心灵的教化任务。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仪式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二在大传播时代如何用更加鲜活的方式向我们的后代传递、传承红色血脉?如何让这种精神和意志永远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绵延震续?这是一个时代命题。落笔此刻,正是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89周年,也正值长征胜利87周年。十月还是那个秋天,正如作品主题歌唱道:从此千里万里,都在这条河边,千年万年,都记住那年日月。新时代文艺创作有太多故事需要书写,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我们还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