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社会态度.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56076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讲社会态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6讲社会态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6讲社会态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6讲社会态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6讲社会态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讲社会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社会态度.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6讲 社会态度,本讲结构,社会态度概述社会态度与行为社会态度的测量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关于社会态度的现实研究,一、社会态度概述,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这个概念在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概念。它已使自己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拱心石。”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纳尼斯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为什么成为不同学派的共同兴趣?不是哪个学派的专有概念,适应不同研究者的要求 较好地摆脱了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1.社会态度的界定,第一类定义直接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心理学家洛开奇把态度看作是

2、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的认知体系,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连的信念的组织”。第二类定义倾向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由此来界定态度。比如爱德华兹就认为,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第三类定义则更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奥尔波特: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第四类定义力图能够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第五类定义关心的不是特定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特定反应,不是在这种反应之中包含的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是组成群体

3、成员的每一位成员所普遍采取的态度。,2.态度的构成要素:ABC,态度兼有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成分,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如喜欢-厌恶、尊敬-轻蔑等。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动之前所保持的准备状态。,3.社会态度的特征,对象性特征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

4、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内在性特征 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持久性特征 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态度中介作用图示,二、社会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吗?,拉皮尔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作一次环美旅行。由于当时美国人对东方人普遍持有歧视态度,拉皮尔和同伴们行前预料很难受到旅馆和饭店的接待。但是,在万余英里的行程中,他们光顾的184家饭店和66家汽车旅馆只有一家拒绝接待。6 个月以后,拉皮尔给他们光

5、顾过的旅馆、饭店和一些他们没有光顾过的旅馆和饭店寄去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两种,一种是只就中国人提问,一种是分别就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提出类似的问题。因为拉皮尔担心只就中国人的提问会引起怀疑,而得不到确切结果。两种问卷都包括这样的问题:“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作客吗?”请你猜测:问卷的结果会是什么?,1.社会态度与行为概述,态度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为是态度的外显,是在态度的影响下显现出来的对对象的具体反应。一般情况下,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爱慕与追求;热爱与尊敬、孝顺但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出现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问卷结果:否定

6、的回答几乎占到95%,即,不愿接待中国人们作客!,2.社会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原因,态度与行为为何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关键在于态度只是决定行为的一种倾向性,而非必然性。态度并非决定行为的全部因素。勒温:B=f(PE)B=行为,P=个人因素,E=情境因素。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的行为,同时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3.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与因素,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习惯先归类再概括,认识往往是对一类事物的认识。由于态度对象也是一类事物、现象和人,所以具有一般性特点。而人每次行动时,都指向具体对象,产生于具体社会情境,是特殊的。当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产

7、生矛盾是,很容易导致二者不一致。社会规范行为是个人、社会等多重影响的函数,社会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对冗长会议、令人生厌演讲者的鼓掌动机、能力等个人因素当态度与动机发生冲突时,可能形成不一致。如:为何入党能力也会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境压力情境压力强烈时,容易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价值与代价价值:良药苦口;代价:不强出头,等待援助,4.行动意图模式,费希伯恩和阿泽恩:一个人是否采取某一特定行动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意图。意图又取决于两种变量,一是行为者对该行为的态度,二是行为者的主观行为规范,它由个体所知觉到的特定的行为期待构成。,三、社会态度的测量,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

8、理倾向,它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和技术间接地推测出来。社会心理学家在一开始研究态度之时,特别是在态度能够预示行为的观点支配下,十分注重对态度的测量,热心于发现和确定态度,提出了许多态度测量的理论和技术。常用方法:量表测量:量表法非量表测量:自由测量法(问卷法、投射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法,1.量表测量,态度量表是测量态度的主要工具。量表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特定的态度对象、采取科学的设计程序加以编制的,然后通过被测量者的自陈或自我报告来评定其对特定态度对象的态度。常用的量表测量有瑟斯顿量表(等距法)李凯尔特量表(累加量表法)语义差异量表,(1)瑟斯顿量表,瑟斯顿在1929年首创

9、。搜集陈述专家评判、分类确定分值被试选择陈述确定被试态度得分,(2)李凯尔特量表,李凯尔特的态度问卷一般分为四类:(1)同意或不确定或否定;(2)多重选择问题;(3)依序排列的五类别连续统一体;(4)登载社会冲突的报纸剪辑。第三类。陈述:“某教师的材料组织的很好。”1 2 3 4 5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第四类。陈述:“据报道,在某拉美小国,当地匪徒再次袭击美国公民,并将美国国旗扯得粉碎。当地侨民感到生命处在危险之中,海军陆战队将被派往那里保护这些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 2 3 4 5 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李凯尔特量表的计分方法是累加技术:赋值,加总。,(3)语义差异量表,着重分析态度对象个体所

10、具有的隐含意义,创立者是奥斯古德、苏西和塔南鲍姆。该测量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态度由人们赋予关键词或关键概念的意义所构成,这些意义可以通过语词联想的反应确定。,2.非量表测量,量表测量方法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常常为人论述的局限之一是,量表测量的基础是被测量者的自我报告,但是,如果被测量者对自己的真实态度进行掩饰,或者对量表测量不认真,量表的价值就有问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社会心理学家采取各种办法,比如象规定不记名、说明测量的科学意义等,但有时仍难以克服上述局限。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些研究者便在态度测量中发展出了一些不使用量表的测量方法。,(1)投射法,投射法(projective tes

11、ing)是间接地了解人们内潜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境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境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常用的投射法有图画测验、画人测验和语句完成法。画图测验法:让被试观看一幅幅的图画,同时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编一个故事,描述图中的人和事。画人测验法:要求被试用笔在纸上画一个人,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图画分析被试的态度。语句完成法: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编写有关态度对象的未完成的描述语言,让被试把这些语句补充完整,由此来获取有关被试态度的资料。如:老师是;老师如同;教师对于学生,犹如,(2)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behavioral meas

12、ure)是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是一种间接的方法。请大家想象一下,如何用这种方法来测量种族偏见?案例:选择座位的距离作为观察指标,来研究白人学生对黑人学生的种族歧视的态度。歧视态度较强则座位距离就较远;反之,则较近。,(3)生理反应法,生理反应法(physiological measure)是根据被试生理反应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间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脉搏及瞳孔反应等。这种方法的道理就在于态度中包含有情感因素,情感在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态度发生变化时,则总会伴有由于情感变化而引起的体内生理反应的变化,如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瞳

13、孔放大等。,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和交往过程中发展变化的。了解态度是怎样形成和改变的,一直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心之一。在这方面,最主要的研究主流有三种:学习理论:它立足于行为主义的立场,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功能理论:它立足于精神分析的立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其深层的心理动力根源,而态度的功能在于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认知理论:这一立足于传统格式塔心理学立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取决于人的认知在整体上是否一致。,1.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的无条件刺激

14、、拉兹兰(Razran,1940)和杜布(Doob,1947):态度对象是条件刺激,将他与人已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强化,形成社会态度。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强化学习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习得与强化希尔苏姆(Hilsum):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有效改变态度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褒奖或惩罚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和模仿观察学习:对他人进行观察,将他人的言行、举止记忆在头脑中,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场合时将储存信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模仿:在观察学习时向社会情境中某个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插图:斯金纳的动物实验,斯金纳迷箱:箱内有一个杠杆,下面有一个

15、食物盘。只要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物滚到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事物。实验通常是将饥饿的白鼠作为实验对象,白鼠在箱内不安地乱跑,偶然中压到了杠杆,则有一粒食物滚到盘内,吃到食物。以后又在偶然中按压杠杆,又可得到事物。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速度迅速上升。,2.功能理论,核心观点: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他个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之前,应该先了解支持他现有态度的需求是什么,通过改变他的心理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的态度。卡兹的理论(D.Katz,1960):态度的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功能 自我防御或外投功能 认识或对象评价功能

16、价值表达功能,3.认知理论,(1)认知平衡理论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 中心思想:认知平衡是这样一种情形,“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而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会产生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具体体现:“P-O-X”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在着不平衡状态。平衡与否的规律: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正则平衡;负则不平衡。,认知的平衡与

17、不平衡状态,(2)认知不协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创始人: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7)基本观点: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他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将这种关系还原成三种可能:协 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彼此矛盾。不协调有程度上的区别,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其二,不协调的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的数目的相对比

18、例。,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两个核心假设,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这意味着,认知失调将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压力,并使人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具体说来,减少不协调的具体途径有三: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寻找理由,改变不协调。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被迫依从实验,实验内容:让被试从事一系列枯燥无味的工作,接着诱使他们撒谎告诉别人工作很有趣,付给被试的报酬或者为1美元,或者为20美元。最后询问被

19、试是否喜欢实验中的枯燥工作。请猜测:什么情况下最可能相信自己的谎言并说实验有趣?实验结果:拿1美元报酬的被试比拿20美元报酬的被试更积极地评价了这项工作。理论解释:仅拿1美元报酬的被试失调的程度要高于拿20美元报酬的被试,所以,他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更大。不协调:行为的理由不足,更感到不协调,故改变态度,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不协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间的矛盾关系。核心:态度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想保持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假定:当行为与态度之间表现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人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关于实验:谁更可能相信小小的谎言,说实验真的有趣?得到1美

20、元的人,认为在实验中撒谎的理由不充分,更可能感到不协调(试验中的撒谎行为与原先态度)。因而更愿意改变态度,说自己对试验中的行为确实有些兴趣(尽管在实验中时没有兴趣)。得到20美元的人,认为在实验中撒谎的理由充分,即得到了更多的报酬,所以感觉到的不协调要少。态度改变少。,总结:认知不协调理论的预测,失衡理论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不协调。认知不协调理论关注的是,什么因素会引发那种好的行为。理由充足时,不容易改变态度:惩罚或报酬理由不足时,更容易改变态度:现实应用: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好好打扫房间,你会得到整洁的环

21、境!好好打扫房间,否则我就狠狠地凑你!,4.态度改变的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某个角色对占据这一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 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一起讨论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吗?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规范和准则来对个体施加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的方法是团体影响法。参与活动法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转变人们态度的目的。,重要方法:说服宣传法,说服宣传法: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等多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主要研究:霍夫兰德及其领导的“耶鲁学派”态度改变说服模型说服宣传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沟通过程,由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过程、接受者

22、及传播情境四个要素共同决定。,(1)传播者对效果的影响,沟通来源的可信性高要比可信性低更易于劝导人们改变态度。在现代社会,可信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专长和可信专长:专家说可信:真诚与否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会将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来源相分离,结果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全盘接受了原先加以拒绝的信息。沟通来源的吸引力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来源对信息接受者的吸引力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具有为信息接受者所欣赏的品质特征二是其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2)传播过程的影响,不仅要看是什么人说的,而且要看他通过什么方式、说的是什么。影响因素:一是信息的相差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和沟通目

23、标已有的观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二是信息的情绪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沟通目标情绪的唤起所造成的劝导影响。三是对信息加以不同形式的组织也会产生不同的劝导效果。霍夫兰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的“单面和双面传播”实验,(3)接受者的影响,接受者的人格特征:可说服性霍夫兰德和杰尼斯:有的人在各种场合下都易于被说服,有的人则在各种场合下都不易被说服。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易于接受劝导、改变态度。高智力者易受强调理解的信息的影响,低智力者则易受强调顺从的信息的影响。接受者的自我涉入程度。自我涉入浅的,信奉程度低,态度易于改变自我涉入深的,信奉程度高,态度自然不易改变接受者改变态度的难易还与其是

24、否经过预防有关,经过预防的会对劝导信息产生抵制。,(4)传播情境的影响,令人分心的情境在劝导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刺激因素会引起沟通目标的分心,使之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信息上。此时,分心就会阻碍沟通,削弱劝导的效果。也有研究发现,当沟通目标原来反对沟通来源的观点时,如能使沟通目标分心,则能取得较为有效的劝导效果。具体的情境条件在劝导过程中,情境中的各种条件都可以与沟通联系起来,构成对态度改变的强化。情境令人欢快,会提高劝导的效果;反之,情境令人不快则会降低劝导的效果。当沟通目标接触到沟通来源提供的沟通信息时,给予强化就会促使其改变态度。,五、关于社会态度的现实研究,偏见种族主义与性别主义中

25、国人的孝道:态度与行为的组合,1.偏见,定义: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特征: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人们常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的全体成员的特征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偏见常有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的特征。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具有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就贸然下决断的倾向。,(1)产生偏见的原因,群体间的利害冲突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群体

26、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和冲突,这是造成偏见的基础。谢里夫的夏令营实验社会化的影响直接学习模仿学习 环境气氛的熏染,(2)偏见为何得以持续?,文化的角度来说,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一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形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首先是人们对偏见及其规范持有的从众性;其次是领导人的支持;再次是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偏见的持续与个人的“权威人格”有关。,(3)偏见的后果,刻板印象 自我实现预言疏离,(4)消除偏见的方法,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共同的目标。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

27、触。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的个体化。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2.种族主义,美国民权委员会曾把种族主义定义为“任何根据一个人的肤色而将其看作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构。”种族主义的基础是种族,具体说它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种族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与规章。,3.性别主义,性别主义的两个层面: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社会对所谓特定性别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和规章对女性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曾写道:“中国男人们现在临到了一个难言,便是他的选择妻子,摩登女子与旧式女子二者之间孰优。最好的标准妻子有人说过:要有

28、新知识而具旧德性的女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4.孝道,杨国枢: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也就是说,孝道是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组合。孝道盛行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家庭是其最主要的运作单位,这导致了中国人极其重视家庭的延续、和谐和团结。儒家对孝道的极力申扬。以父母为对象的孝道的实际内容(1)敬爱双亲;(2)顺从双亲;(3)谏亲以理;(4)事亲以理;(5)继承志业;(6)显扬亲名;(7)思慕亲情;(8)娱亲以道;(9)使亲无忧;(10)随侍在侧;(11)奉养双亲;(12)爱护自己(13)为亲留后;(14)葬之以礼;(1

29、5)祀亲以礼。,孝道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改变,传统孝道特别强调他律性的道德原则,而现代孝道则较偏向自律性的道德取向。官员的丁忧:曾国藩传统孝道的内涵和家族延续密切相关,而现代孝道在这方面的涵义较弱。传统孝道偏重于“重孝轻慈”的单益性运作原则,而现代孝道则倾向于“父慈子孝”的互益性为运作原则。,思考题,1、态度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2、如何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态度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测量?你比较倾向哪种方式?为什么?4、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有哪些?简要概括它们的内容。5、请结合生活实例,解释认识失调理论。6、你是否有过说服他人改变态度的经历?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尝试。7、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偏见,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推荐读物,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七章。周晓虹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六章。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七章。(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第四、七、九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