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表象.ppt.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5890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表象.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第七章 表象.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第七章 表象.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第七章 表象.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第七章 表象.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表象.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表象.ppt.ppt(1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 表象,Medal Image,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第七章 表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第三节心理旋转,第四节心理扫描,第五节表象的功能,第一节 概述,教学内容一、概念二、研究历史,一、概念,表象(Med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普通心理学: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时在头脑中出现该事物形象的现象,是由其它事物或语词引起的.认知心理学:被看作当前未直接呈现的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或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

2、,二、研究历史,对表象某些方面进行特定评价行为主义的兴起阻碍了对表象的相关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表象研究迅速发展,第二节 表象 知觉 表征,教学内容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1.定位实验 2.锐敏度实验 3.McCollough效应:红平绿竖 4.选择性干扰实验二、表象与表征 1.关于表象的争论 2.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二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证明方法,知觉条件下,完成同种作业,比较考察共同或者相似情况,表象条件下,证明实验,1.定位实验2.锐敏度实验 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 表象锐敏度实验3.McCollough效应

3、4.选择性干扰实验 同一信息通道干扰 不同信息通道干扰,实验者及时间:Podgorny和Shepard(1978)实验设计:三组被试:知觉-记忆组 带栅格的表象组 不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结果: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 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被试的知觉表征和想象表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定位实验,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 表象锐敏度实验,2.锐敏度实验,实验设计: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 去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诱导实验:如上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

4、结果: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3.McCollough效应红平绿竖,同一信息通道干扰 不同信息通道干扰,4.选择性干扰实验,实验时间:上世纪初,心理学家Perky(1910)发现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存在知觉表象与想象表象存在干扰现象。实验设计: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一个西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射出一个较模糊的西红柿的图像,结果被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是自己想象的结果。,同一信息通道干扰,Segal和Fusella(1970)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实验设计:两组被试 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 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

5、看到一颗树)听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实验结果:同一感觉通道中存在表象与知觉竞争同 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者的机能是等价的。,不同信息通道干扰,二、表象与表征,关于表象的争论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1.关于表象的争论,争论焦点,Kosslyn,认为表象独立存在,代表人物,Pylyshyn,是否存在独立的心理图画,是否可以利用表象进行信息表征,持反对意见,2.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两种编码说:人的记忆中存在情景(表象)记忆和语义记忆两种信息表征类型。,Paivio(1975)的实验,实验目的: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

6、实验结果: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橘子 小鸡,橘子 小鸡,第三节 心理旋转,教学内容一、心理旋转实验(Shepard Metzler)二、字符旋转实验,心理旋转实验(Shepard Metzler),1、实验概述实验材料实验安排(3)实验结果,1、实验概述,实验材料:3种成对图形,平面对,立体对,镜向对,1、实验概述,(2)实验安排:把3种图对混在一起,随机呈现给被试,以平面对、立体对图形不同的旋转角度(N)为自变量,让被试尽快做出图对的异同判断并记录其反应时(T)。,A,B,C,答案:,A、镜向对 不同 B、平面对 相

7、同 C、立体对 相同,思考,思考:镜向对图形的方位差为什么不纳入自变量的范围?解答:镜向对图形在实验中为探测项目,防止被试凭猜测或经验判断回忆:在实验达到高正确率的条件下,反应时数据才是 有效的。(第一章 P14)被试正式实验前给以训练,(3)实验结果,平面对,2,3,4,5,1,0,0,40,80,120,160,0,40,80,120,160,0,1,2,3,4,5,平均反应时/S,旋转角/度,立体对,结论,1、对平面对和立体对的判断结果大致相同。2、方位差为0度,反应时最少约1秒 方位差为180度,反应时最长超过4秒。反应时 随方位差度数增加而增加 即反应时是方位差度数的线性函数:T=1

8、/53*N+13、据图进一步推算: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增加1秒.,字符旋转实验,Cooper(库柏)和Shepard(谢帕德)心理旋转的验证 心理旋转的连续性(Metzler),Cooper(库柏)和Shepard(谢帕德),用不同的正的和反的字符、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左侧6个正的字符,右侧是相应的反的字符(即镜象)。,每个字符及其镜象又各有6个不同的方位,即从垂直的正位起,在二维平面上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两个相邻的方位相差60。这样,每个字符就有6个正的和6个反的样本。以这种方式安排的字母R可见图7-10,实验过程,用速示器将某个字符的某一样本呈现给被试

9、,被试的任务每次都是判定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而不管其具体方位如何,按间作出反应,记录其反应时。,相似实验的过程,其余几种都比上一种增加了前行信息。字符是以正常的正位样本的略图表示的,字符的方位即所旋转的角度(顺时针方向)是以箭头表示的,箭头的方向指明字符样本顶端的位置。然后呈现该字符旋转了相应度数的一个正的或反的样本,让被试判定其正反。,此图是在前行信息中,将字符和其方位结合起来的实验安排,其中字符方位和测试样本均为旋转了120。,R字符实验结果,图7-12 有各种前行信息或无前行信息的R字符旋转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从没有前行信息 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或360。,不管是正

10、常的或镜象的,判定所需时间较少,约为0.5s;,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时随之增加,当样本旋转了180。时,反应时最长,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逐渐减少。以180。为界,曲线的两侧是对称的。有单独的字符前行信息或方位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与此类似。但是,既有字符又有方位前行信息的实验,包括字符和方位分开呈现和结合呈现的,其实验结果都与上面所说的不同。在所有这些条件下,无论样本的方位如何,反应时都较短,而且没,没有发生任何什么大的变化,其曲线几乎是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结果解释,当呈现的样本偏离垂直的正位,即旋转了一定度数,被试就要将该样本的表象转回到正位上来,然后再与长时记

11、忆中的正位的表征作比较。因为正位的样本不需要作旋转,就可以与长时记忆中的样本进行比较,所以判定正反所需的时间就少。而对偏离正位的样本作出判定,需要对该样本的表象进行旋转,费时较多。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需要作出的心理旋转就越多,反应时也越长。从图7-12还可以看到,字符表象的旋转速度约为180/0.5s,远快于前面所说的手柄状图形表象的旋转。这与人们熟悉字符及字符的结构比较简单可能有关。图7-12中,无前行信息和只有字符或方位前行信息的反应时曲线在样本方位转动180。两侧是对称的。这说明表象旋转既可沿顺时针方向,也可沿逆时针方向。,具体情况,当样本旋转的角度小于180。时,表象旋转是沿逆时针

12、方向的;当样本旋转的度数大于180。时,表象旋转是沿顺时针方向的;这种解释也可用于旋转了180。的样本。这个样本的表象旋转,无论是烟顺时针的或逆时针的方向,都无法节省时间,因而其反应时也最长。这个实验结果表明,人进行心理旋转是要采用一定策略的,表现出明显的智慧色彩。有字符和方位两种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不同于上述没有前行信息的,其反映时并不随样本的方位而发生显著的变化。Cooper和Shepard认为,当刺激样本呈现时,被试可以立即将它与已形成的表象进行比较,无须再作心理旋转就可迅速作出判定,因而反应时都比较短,而且不随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急剧变化。,2.心理旋转的验证,Cooper和Shepar

13、d(1984)用同样的实验程序,以多边形为材料,进行了另一个有前行信息的实验,记录了事先作心理旋转所需要的时间,即为作出判定所需要的准备时间。实验程序:在呈现某个多边形的正位样本及其方位后(分开呈现的),要求被试将该图形的表象旋转到规定的方位上来,半数实验要求被试沿顺时针旋转,半数实验要求被试按逆时针旋转,记录完成旋转所需的时间。接着呈现刺激样本,要求被试作出正反判定,记录反应时。这样,每次实验都得到两个时间,一个是进行事先的心理旋转所需要的时间(准备时间),另一个是对刺激样本作出判定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实验结果见图7-13,图7-13 心理旋转实验的准备时间和反应时间的结果,在没有前行信

14、息的实验中,反应时是从刺激样本呈现开始计算的,被试作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包括在反应时之内,反应时是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的函数。在有这些前行信息的实验中,反应时也是从刺激样本呈现开始计算的,但被试作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却不包括在反应时之内,不管心理旋转需要多少时间,不同样本的反应时也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有这种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心理旋转,它与没有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是一致的。,从中可以看出,被试对实验图形作出判定,不管其方位如何,所需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变化。这个实验结果同前面一个有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而事先进行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却随着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

15、线形关系。这个结果同前面的没有前行信息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有前行信息的实验,被试也是要作心理旋转的,其所需要的时间依赖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这个实验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结果。在先前的字符实验中,对心理旋转的方向未加规定,因而可能出现的最大旋转度数为180,并且它需时也最多。但在这个实验里,由于规定了旋转的方向,可以旋转饿最大度数为360。在这个范围内,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仍然保持线形关系。,3、心理旋转的连续性(Metzler),、实验概述(etzler)两个图形,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先呈现其中一个刺激甲,要求被试按照主试规定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

16、针)对甲的表象进行旋转,经过一定时间t再呈现另一图形乙,让被试判断甲乙两图形的异同并记录反应时。一定时间t:具有方位差的甲乙两图形在同时呈现时,被试判断其异同所需的心理旋转时间。eg:两图形方位差120度,根据被试平均旋转速度53/1s推断则需2s,那么乙在刺激甲呈现并旋转2 s后呈现,R,顺 时 针,2S,120度,R,R,比较,反应时短且恒定,停止,现呈,同时,心理旋转的连续性,异同?,R,R,乙,实验,甲,2、推理,按照时间t呈现刺激,则在呈现乙的当时,旋转着的甲的表象就正好转到的乙方位,此时被试就可立即进行判断,从呈现乙到作出判断的反应时应很短且不随方位差发生变化,心理旋转连续,3、实

17、验结果,旋转时间变化较少,旋转时间变化较多,平均反应时/s,1,2,3,1,2,3,0,45,90,180,270,45,135,215,旋转角/度,平面对立体对,4、实验支持,Cooper 和 Shepard以多边形为例,并以不同被试的不同反应时来分别安排间隔时间t,结果所得的反应时曲线与横坐标平行。结论:从心理学现象出发,心理旋 转是连续的。,四 心理旋转的理论概括,(一)触觉心理旋转,1、实验:Marmor和Zaback,Carpenter和Eisenberg在盲人身上进行了触觉道的心理旋转的研究。结果发现,盲人在类似实验中完成触觉道作业所需的反应时也随刺激样本方位偏离正位的度数增加而增

18、加。2、结论:心理旋转不局限于视觉表象,它可作用于没有视觉成份的空间表征。,(二)、表象的类比与同构,1、Shepard认为表象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外部客体有同构关系。(1)类比:有相似地方的两个东西进行比较 Eg:A、认知心理学把人脑与计算机在行为水平上进行机能性质的类比 B、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的类比 人可进行类比加工与模拟加工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的重大区别之一。,(2)同构:内部表征的机能联系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相似。Eg:我们的心理旋转(对物体的内部表征)与客体的物理旋转(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相似的。(3)为区别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说的同构,Shepard称表象与客体的

19、同构为“二级同构”格式塔式同构:神经生理事件与其所表征的外部客体存在某种结构类似。二级同构:把表象与客体看成锁和钥匙的关系,锁和钥匙没有结构的类似,但机能水平上却有一对一的联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4)即表象的神经过程与它所表征的外部客体可能是不相似的客体有激活神经过程的功能。,(4)即表象的神经过程与它所表征的外部客体可能是不相似的客体有激活神经过程的功能。,2、表象是记忆表征,信息来自知觉,内部表征的联系类似于外部客体的联系。eg: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即客体在表象中的联系类似客体在知觉中的联系。(第一节: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三)类比表征说与命题表征说,Paivio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

20、时记忆分类,语义代码(命题表征)和表象代码(类比表征)1、命题表征说不能解释心理旋转中方位差度数为180度时反应时最多长。Kosslyn和Pomerantz指出:从命题表征来看,旋转180度最容易。Eg:下面 上面,左侧 右侧 从心理旋转来看,旋转180度反应时最长,2、心理旋转有力支持了表象是一种 独立的心理类比表征的观点。,3、表象的类比表征是存在的,长时记忆既有语义代码,又有表象代码。,R,心理旋转,R,顺时针,R,心理旋转连续性,表象是一种类比表征,长时记忆信息编码既有语义代码又有表象代码。,心理旋转,结论,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变化不大 证实心理旋转连续的推理。曲线角度略有上升 解释:呈

21、现的间隔时间t是以被试的平均反应时计算,由于被试个别差异、对图形的熟悉程度、图形本身复杂程度都影响其反应时。,第四节 心理扫描,教学内容一、距离效应二、大小效应三、表象的计算理论,知觉机能等价表象心理扫描实验:要求被试构成一个视 觉表象并加以审视.主要实验: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注意:、理论支柱:表象与知觉的类似、以“反应时”为指标,一、距离效应,实验一(科斯林Kosslyn)(二)认知地图(科斯林Kosslyn)认知地图的比较实验,实验一(科斯林Kosslyn),1、实验步骤:识记图片 让被试表象出其中一幅 让被试“注视”所表象出客体的某一部份 让被试注意整个表象 实验者说出图中可能出现的某物

22、记时 被试判定是否存在,此实验结果是否能证明“心理扫描”的存在?我们知道:T=s/v+t这里的“T”是计时器所测得的时间“t”为被试的反应时间(即:作出判断+按键)如果没有心理扫描Tt;与实验结果不相符,?,2、结果说明1)表象是可以被扫描的;2)扫描所需时间随扫描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即:距离效应),(二)认知地图(科斯林Kosslyn)1、条件 图中有:屋子、树、石头、水井、池塘、沙地和草地,它们之间有21种不同的距离每对之间的距离与长度次之的另一对距离至少相差0.5cm 为什么?,认知地图,沙地,石头,我是草地,湖泊,水井,cm,.6cm,5cm,4.3cm,实验过程被试熟 主试说出悉地图

23、地名A,5S后,主试说出第二个地名B,计时,被试表象出整幅图后“注视”A,被试表象出一小黑点,从A出发运动到B,作出判断,沙地,石头,我是草地,湖泊,水井,结果如图:,反应时,两个地点间的距离,2.5,2.3,2.1,1.9,1.7,1.5,1.3,1.1,2,4,6,8,10,12,14,T=t+s/v,实验结果说明对表象扫描所需的时间随扫描的距离增加而增加(与知觉对图画的扫描相似)表象是类似图画的表征,它可以得到加工,而不是一种副现象,认知地图的比较实验,程序(少了扫描的过程)关于时间,原实验,T=作出反应+扫描,比较实验,T=作出反应,实验过程被试熟 主试说出悉地图 地名A,5S后,主试

24、说出第二个地名B,计时,被试表象出整幅图后“注视”A,尽快作出判断,被试判定所需时间不随两个地点之 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心理扫描 存在,原实验反应时的变化是由扫描引起的,3推理及结果,证明,(三)反对意见(P229)-来自命题表征说派里申(Pylyshyn)等认为:以上实验中,被试并没有真的对表象进行扫描,只不过是对任务要求作出反应而已。(即:他们服从了“构成一个表象进行扫描”的 指令使反应时得以调整.),大小效应,小的客体不如大的客体容易看清楚 表象的敏度实验 实验二科斯林(Kosslyn),表象的敏度实验,步骤第一组第二组(表象)大象兔子兔子老鼠(指导语)兔子是否有长耳朵兔子是否有长耳朵被

25、试判断有无此特征(记录反应时)T1T2结果: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较大的,大象与兔子,兔子与老鼠,实验二科斯林(Kosslyn),步骤.训练表象出颜色大小均不同的正方形(相差各6倍)2.指导语“粉红色的虎”,表象出与绿方形一样大的熊3.实验者说出动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如“老虎身上是否有条纹”被试判断真伪,同时记录反应时,cm,3x6cm,3x6x6cm,3x6x6x6cm,最大,反应时ms,1700,1800,1900,2000,真,伪,最小,结果,被试判断小正方形中的动物是否具有该特征所需时间要多于大的正方形中的动物。说明:小的东西难于扫描 大小效应,大家是否都同意以上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26、如果用命题表征说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解释以上实验结果?,思考,(三)争论、来自命题表征说(Anderson)观点:当被试构成较小表象时,只有少数命题受到激活,因而细节的东西就不容易发现;相反,大的表象涉及较多的命题,细节就易被发现。、Kosslyn的其它实验结果:被试未被要求构成视觉表象反应时不受客体大小限制,而受客体与特征联系的频率所制约(类似六章:熟悉效应)例:“猫有爪子”反应时短于“猫有头”,争论,命题表征说(Anderson)当被试构成较小表象时,只有少数命题受到激活,因而细节的东西就不容易发现;相反,大的表象涉及较多的命题,细节就易被发现。Kosslyn的其它实验结果被试未被要求构成视

27、觉表象反应时不受客体大小限制,而受客体与特征联系的频率所制约(类似六章:熟悉效应)例:“猫有爪子”反应时短于“猫有头”,三、表象的计算理论,尝试具体说明表象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构成要素 两者的比较 表象的生成,表层表征:指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eg:关于船的表象,深层表征:指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eg:关于熊的表象,本义表征,命题表征,本义表征:指提供“客体是什么样子”的信息。在计算模拟中常用于作坐标表征。,命题表征:指由抽象的命题构成,用来解释客体,构成要素,表层表征,深层表征,表象,两者的比较,3.表象的生成,表象过程,图示过程,将深层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

28、记忆中的表象eg:“虎”的表象,发现过程,放置过程,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客体或其部份eg:虎有条纹,实现各种必要操作,使客体某个部份处在表象正确位置eg:虎眼在头上,(二)实验二科斯(Kosslyn),实验步骤训练表象出颜色大小均不同的正方形(相差各6倍)指导语“粉红色的虎”,表象出与绿方形一样大的熊实验者说出动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如“老虎身上是否有条纹”被试判断真伪,同时记录反应时,cm,3x6cm,3x6x6cm,3x6x6x6cm,其它过程的作用:-确定调节表象的大小比例以及进行各种变换(包括对确切位置的扫描和变换方位的旋转过程)移动性变换(常用)变换方式 闪烁性变换(大的变化),

29、其它过程的作用,确定调节表象大小比例以及进行各种变换(包括对确切位置的扫描和变换方位的旋转过程),变换方式,移动性变换(常用),闪烁性变换(大的变化),要点,1.科斯林的“理论支柱”-表象与知觉的类似 2.基本的实验步骤 3.“两个效应”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4.表象的两个要素()5.产生表象的四个过程(),基本实验步骤,构成某一表象,确定其中某一客体或空间特征,第五节 表象的功能,教学内容一、表象对知觉的促进作用二、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一、表象对知觉的促进作用,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表象对知觉的干涉,表象对知觉的促进,证明实验,Hayes(1973)的实验Hayes的类似

30、实验,Hayes(1973)的实验,实验步骤 呈现 想象 按键 记录注意事项实验意义实验结果,Hayes的实验步骤一,呈现,工具:速示器,内容:排成一列的四个点,特点:两个相邻点间的夹角为0.5度,呈现 想象 按键 记录,Hayes的实验步骤二,想象,内容:某个正的大写字母,要求:两种大小,大的所想字母的大小=最外侧的上下两点的距离,小的所想字母的大小=中间两点的距离,呈现 想象 按键 记录,Hayes的实验步骤三,按键,时间:当被试形成要求的某个表象后,工具:速示器,输出:速示器随即呈现某个相应的大的或小的正的大写字母,操作者:被试,动作:按键,呈现 想象 按键 记录,Hayes的实验步骤四

31、,记录,判定:呈现的字母与要求他表象的是否相同,呈现 想象 按键 记录,要求:不管其大小如何,分别用左右手按键,内容:反应时,注意事项?,在半数的实验中,表象的字母和呈现的字母相同,另一半则不同;半数实验中,想象的字母大小与呈现的字母大小相一致,另一半则不一致。,表7-1,不同条件下字母判定的反应(中数/ms),数据分析,相同的字母 呈现的字母大小与表象出的大小一致时,识别要快于大小不一致的,平均起来要快60ms以上。不同字母 未发现这种差异。,实验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表象所携带的大小信息有利于知觉,Hayes的类似实验,呈现一个向左或向右倾斜30度的字母,如果这个字母与事先表现出的字母及其

32、方向相同,那么识别起来就快些。,实验意义,说明视觉表象具有很强的空间特性。有力的支持了Neisser将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甚至把它当作知觉活动的一个时相。即当两个字母及其大小和方位相同时,想形成的第一个字母的表象提供对第二个字母的精确的期待,并使第二个字母的加工更易于进行。表象为知觉相应的客体做了准备,成为知觉的字上而下的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Paivio的两种编码实验表明:图象信息是在表象系统中贮存和加工的。Paivio及其同事的成对联想学习实验表明:表象对一些字词的识记有重要作用。,证明实验,Paivio实验Paivio的另一个实验Bower的成对联想实验,Pa

33、ivio实验的步骤,1、被试按7个等级评定字词引起表象的能力。7为最容易引起表象 1为最难引起表象2、应用有不同的表象值,但在意义性和使用频率方面有相同等级的名词做成对联想学习。刺激词和反应词的配对有4种:高高,高低,低高,低低,字词表象值对成对联想学习的作用,刺激词和反应词均有高表象值时,正确回忆的结果最好,刺激词和反应词均有低表象值时正确回忆的数目最少。,词对中只有一个词有高表象值时,刺激词有高表象值的回忆效果优于反应词有高表象值的。,表象字一些字词识记中起着中介作用,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实验结果:,图7-21 字词的表象值对成对联想学习的作用,A,B,C,Paivio的另一个实验,实验

34、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图画或字词结果 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数目远多于字词数目说明 视觉的表象信息可同时加工,有一定优势作用 支持两种编码说,证明表象有其功能,Bower的成对联想实验,将被试分为只有指示语不同的三组 第一组:被试的指示语是要求他们将两个词所表 示的客体形成相互联系的表象 第二组:被试只要求形成两个词所表示的客体的 单独的表象 第三组:控制组他们的指示语丝毫不涉及表象,表7-2 有无关于表象的指示语的各组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形成相互联系的表象的被试组在回忆上优于其余两组,但三组被试在再认上则没多大差别。结果说明:表象的作用在于将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这就是Bower

35、的联系-组织假说,质疑,Jonides等的研究对Bower的假说提出了质疑,如果将被试换作盲人要求他们在刺激词和反应词之间“想出某种联系”也有同样的效果,但显然这种联系不是视觉的 与表象无关。同时Bower自己也发现如果让被试用刺激此和反应词造句,这样也能提高回忆效果.,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形象思维:指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思维活动,实验证明,Shepard 的心理旋转实验 人在完成作业或解决问题时主要依赖视觉表象操作和表象过程。这种视觉思维具有整体的和类比的性质。Huttenlocher的研究 空间表象在线性三段论推论中有重要作用。Woocher等的实验 表象在推理中的作用,Woocher的

36、实验,实验步骤:1、将16个人身高做线性等级排列 2、将这种序列告诉被试使之熟记 3、举出两个人的问谁高 4、被试回答并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被试在头脑中有这种身高序列表象,两个身高差别小,回答就慢,反之则快。,句子-图画匹配实验的两种解释,Clark和Chase(1972)Carpenter 和Just(1975)语言-命题说:完成这种作业要将句子转换为命题,并将图画也转换为命题。,两种推论,推论一 语言-命题说:句子的语言结构对加工有重要影响,对否定句的加工的时间多于对肯定句的加工,且比较阶段需时较多。,推论二 表象说:句子的语言结构对比较阶段没有影响,因为不管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转换为表象

37、后语言结构的差别将不存在,比较可以迅速进行。,本章总结,表象与机能等价,心理旋转,表象的功能,心理扫描,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定位实验(P203206),锐敏度实验(P206208),McCollough(麦克罗)效应实验 Finke(p208),选择性干扰实验(p209),知觉记忆组带栅格表象组不带栅格表象组,视觉锐敏度实验,表象锐敏度实验,字符旋转(Shepard Cooper)(P217222),心理旋转的连续性(Metzler)(P222223),心理旋转,心理旋转实验(Shepard Metzler)(P213-216),心理扫描,距离效应,大小效应,认知地图(科斯林Kosslyn),表象的计算理论,表象的敏度实验,表象的生成,构成要素,表象的功能,促进知觉,增进记忆,有利思维,不同表象值名词的成对联想学习实验,图画字词呈现实验,表象的联系组织假说,盲人实验,画家形象思维,视觉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空间表象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