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PPT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PPT幻灯片.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的变性、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脱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性,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本病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脱出症”、“腰椎间盘综合症”。,腰椎间盘的变性、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脱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牵涉痛。本症在针灸临床中十分常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第四和第五腰椎,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最多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腰病”、“腰腿痛”范畴。,根据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分:左突、右突、前突、后突型。腰椎间
2、盘突出症突出的髓核止于后纵韧带前方称为“突出”,而穿过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的,称为“脱出”。,病因病机,多因外伤或受寒所致。1、外伤:积累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最重要原因。当人们向前弯腰时髓核向后方移动,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加之体位的改变及纤维环本身生理缺陷,造成髓核冲破纤维环,而向后方(膨出)突出,造成神经根、马尾或脊髓压迫症状。,2、受寒:由于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受寒后使腰背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特别对于已有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构成腰椎
3、间盘突出的因素是椎间盘退变;与腰部过度负荷、长期震动、脊柱畸形、急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诱发因素(1)突然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2)腰部外伤(3)姿势不当(4)腹压增高(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5)受寒受湿:(6)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腰部疼痛,有反复腰痛发作史,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均可发疼痛加重。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循足太阳及足少阳经筋向下,严重者可影响站立或行走。,突出部位如在中央,则有马尾神经症状,脊椎侧弯;突出位
4、于神经根的腋部,则脊柱凸向健侧:突出位于神经根的肩部,则脊柱凸向患侧,以避开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病程较久者,常出现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足太阳、足少阳经筋之下段。中央型髓核突出可发生马鞍区麻痹,患侧温度下降,由于经筋失其濡养,气血闭阻,而发生肢体温度下降。,体针疗法,主穴:病变椎间盘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委中、绝骨。配穴:少阳经型加环跳、阳陵泉,阳明经型加伏兔、足三里,痛甚加人中。,方义:,夹脊为督脉络分布之所,刺之能调整督脉之功能,亦能疏通局部之经气;肾主骨,取肾的背俞穴肾俞配髓会绝骨以补肾益髓,加之治疗腰背病变主穴委中,诸穴合用实为治疗椎间盘脱出的有效处方。早期若以疼痛为主,针以泻法,后期若
5、以麻痹为主,针以补法。,艾灸疗法:,取肾俞、夹脊、命门、腰阳关。每次选用23穴。用艾条温和灸,每穴510分钟,或雀啄灸每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也可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治疗。灸法主要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后期。,拔罐疗法:,取腰部穴位及腰肌丰厚处。拔24个火罐,每次1015分钟,也可结合皮肤针同时运用,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电针疗法:,取局部穴位及压痛点。疏密波,通电30分钟,电流量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头针疗法:,取腰及下肢感觉区。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顶颞前斜线向后1寸的平行线(百会曲鬓)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
6、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耳针疗法:取肾、膀胱、神门、相应敏感点、交感。用中强度刺激2030分钟,间歇运针,每日1次。,肾膀胱神门交感相应敏感点,皮肤针疗法,取腰部痛侧叩刺,中强度刺激,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取常用穴、压痛点。用5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或当归注射液0.20.5毫升注入穴内,或用0.5普鲁卡因注射液,每次15毫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腕踝针疗法,取下4、下6。以15角刺入皮下,沿皮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下4:胫骨前嵴与腓骨前缘的中点。下6:跟腱外缘。,9、手针疗法:取穴:命门点、脊柱点、腰腿、脊柱、坐骨。命门点-位于掌
7、面,小指第一、二指骨间横纹中点处 腰腿点手背腕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脊柱点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坐骨点位于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足针疗法:取穴:肾穴、坐骨1、坐骨2、腰痛穴、腰腿穴。肾涌泉穴两旁各1.5寸。坐骨1 足第4趾根部后4寸处。坐骨2 足背,足临泣穴与地五会穴连线的中点。腰痛穴第1跖骨小头外侧前方凹陷中。腰腿穴解溪穴下0.5寸,两旁凹陷中,一足两穴。,注意事项1、针刺可配合理疗、推拿。2、注意局部保暖,勿过度劳累,宜平卧硬板床。3、结合腰部保健体操、气功及功能锻炼。,调护,1、急性期之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A.抬下肢:仰卧位,双
8、下肢伸直,先抬健侧下肢,再抬患肢,抬起后在空中停留一会儿,反复20次。B.昂胸:俯卧位,用双上肢支撑着胸部抬起,头部向上昂,停留一会儿,再慢慢放下,反复10次。C.燕飞:俯卧木板床上,双手放于身体的两侧,下肢伸直,向上抬起,头和上肢同时向上抬,只腹部着床,双手也同时向上背,停一会儿再慢慢放下,反复10次,每天争取做510次。,2、治疗期间病人要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3、平时要避免过度弯腰或过长时间弯腰劳作,避免用力搬抬过重物品;弯腰用力时要注意用力平衡,以免扭伤腰部。,夹脊: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绝骨: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腓骨前缘。环跳: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伏兔: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人中: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