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篇一,共七篇学习践行2023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XX市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优化治理理念方式入手,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着力,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XX市连续12年获评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2017年9月被中央综治委授
2、予“长安杯”荣誉称号。一、以共建提升治理能力我们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机制,出台XX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把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群众建议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先后叫停13个重大项目,暂缓实施2个项目,对5个项目提出防控风险建议,防止了决策一出台、问题跟着来。整合服务资源,发挥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职能,构建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了村居每周、乡镇每旬、县市每月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按照现场处置、社会面防控、舆论引导“三同步”原则,完善各方参与的维稳处突机制,增强了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15年6月,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过程中,第一时间进行正向
3、舆论引导,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处置,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遇难者遗体百分之百打捞、党NA比对百分之百成功、遇难者遗体百分之百在XX火化、遇难者家属百分之百零事故离荆,XX干部群众展现出的“大义大爱”得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广JZ赞誉。二、以共治激发治理活力我们坚持社会治理的重点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紧密结合,社会治理的方式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形成各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在民生矛盾较为集中的领域,注重激发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强医疗调解委、交通调解委、司法调解委等组织建设,建立医疗调解组织6个,专家库人数达到466人,近两年调解医疗纠纷1257起。市律师顾问组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
4、,累计服务事项200余项。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吸收保安、保洁、治安巡防、出租车驾驶员等为志愿者,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13虬把重视群众诉求、回应群众诉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化解信访问题,落实信访“三到位一处理”,集中开展“百日百案”突出矛盾化解行动,坚持市领导包案,化解率达到85%,信访秩序明显好转。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扎实开展治安环境优化行动,加快建设“六网一圈”,推动巡警、特警、交警、铁警、武警联勤;全市视频监控探头总量4万余个,建成治安卡口73处;坚持大案要案和小案小事两手抓、两手硬,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突出打黑除恶、打击“盗抢骗”和“黄赌毒”,圆满办结公安部督办
5、的多起案件,中心城区抢劫、扒窃案件同比下降48.3%和12%;以提升治安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平安六小工程,4年来,排查整治小案件、小事故、小纠纷等“六小问题”4.4万余件。三、以共享增强治理实效共建共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共享。我们把网格化服务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平安XX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载体,全市以300500户为单位划分网格8297个,配备网格员9580人。推行网格内党务、政务、商务、农务、法务、警务、工务、医务等八务合一,网格化下沉服务职能200项,每年处理居民各类诉求L5万余起,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均等的社会服务。定期走访“两代表一委员”,深入推进“群众进警
6、营”“检务进社区”“田间法庭”“法务前沿”等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走访、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广泛开展立足基层的群防群治工作,“小手牵大手、平安一起走”“沙市老姨妈”“居民说事”“小巷访事”“十户百店联防”“平安洪湖赤卫队”“法治道德讲堂”等一系列群防群治工作品牌深受群众欢迎,“平安就在身边”成为群众新的获得感。篇二学习和践行2023年度新时代枫桥经验发言材料、心得体会全面深化社会面火灾群防群治工作近年来,XX区在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中,以除隐患、保安全、降风险理念为引领,实现了“不起火、不冒烟、不亡人”的工作目标。一、实施三项捆绑联动机制,促进消防安全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XX区
7、充分整合公安派出所警力、网格化组织和群防群治力量,加强应急联动和协同作战能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形成了“部门互助共赢、公民积极参与、力量全面部署、机制落地生根”的联勤联动局面。一是实行消防专员与公安派出所所长捆绑。XX消防支队按照“一所一警”的工作原则,派遣27名监督员进驻33个公安派出所,扎实履行工作部署、义务指导、人员培训等职责。消防支队与公安分局联合印发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督查方案,针对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二是实行辖区警务室与微型消防站捆绑。消防支队联合辖区警务室,对全区492个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督促指导,落实人防、物防、技X防措施,确保专职消防队员重点时段24小时在岗
8、在位。在做好微型消防站“建、管、训、用”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消防中队、消防监督员、警务室、社区微型消防站4个作战单元的编组,实现微型站接警出动,社区民警、监督员、消防中队随警而动的联动体系。三是实行消防支队与群防群治力量捆绑。区综治办与区消防支队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将辖区8万余名群防群治力量与消防专治力量捆绑作战,充分扩大群众参与程度。二、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形成社会面火灾防控长效机制。区综治办会同区消防支队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针对不同场所、不同行业、不同建筑、不同群体,提炼出可操作性强的八大措施,在全区予以广泛推广。一是持续紧盯彩钢板房、大跨度大屋脊建筑、商市场、抵离京场所、交通场站、大型活动举办
9、地、餐饮娱乐、大型商市场、旅游景点、石油化工企业、宾馆饭店、出租房屋、地下空间、高层住宅小区等易发生火灾,可能造成影响的不托底、不放心场所,列出负面清单,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常态化开展三查改、两劝导、一报告消防网格321工作,各街乡镇等属地单位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按照看护人员、应急人员、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开展网格巡控工作。三是严禁电动自行车进入居民住宅楼停放或充电,实名制落实巡查看护人员,加强散放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巡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四是督促施工现场、重点单位、一般单位对其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开展巡查检查,确保消防安全。五是督促居民院落、社会单位常态化配备消防水桶
10、及消防用水,冬季做好防冻措施;要求社区警务室与微型消防站常态化对所辖社区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处置初起火灾。六是落实高层公共建筑专职消防安全负责人及高层住宅建筑楼长工作职责,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七是督促餐饮、单位食堂等场所定期开展烟道清洗工作,加大对燃气管线、煤气罐软管检查力度,防止发生火灾。八是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定期组织对各级网格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居民自觉清理可燃物、畅通消防车道、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三、建立政府购买消防培训服务模式,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一是按照政府主
11、导、财政出资、机构承办、消防监管的工作思路,区综治办联合区消防支队制定了XX区政府购买消防宣传培训项目工作方案,区政府将政府购买消防培训项目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同时拨付专项资金120万元纳入政府采购框架,确保了全民公益属性。二是建立政策有支持、经费有保障、执行有力量的三有工作体系,明确了消防培训承办机构招标办法、服务资质、经费使用等事项。在市场准入环节,政府严格把关,要求服务承包商必须满足必要条件。三是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参与、摸底定制方案、预约上门服务、全程监管验收的四步走工作流程,成立由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考核组,全程监管培训工作实施,把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政府支付的依据,推进
12、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与社会专业机构、优质资源的融合式发展,提高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水平。目前,己开展培训720余场,培训人员74余人,确立了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工作模式。篇三某某单位理论学习组关于开展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发言材料及学习心得一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枫桥经验”既是我国政法综治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金名片。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了丰富的法治元素,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也是多元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治理能力不断面临
13、挑战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直面新时代的多元社会矛盾,坚持以法治化解机制取代人治化解机制。究其着力点,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三是践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司法机制;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枫桥经验”是植根于中国基层社会中专群结合的治理经验。它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及时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基层治理经验发展为依法治理的典型模式,对构建
14、具有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一、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枫桥经验的时代传承与实践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11月对此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枫桥经验”,并提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高度重视,2003年主政浙江时就不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2013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又再次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枫桥
15、经验”意义重大,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好经验。五十多年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在坚持中不断发展,在变化中不断创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枫桥经验”是诞生于特定地域的基层社会治理具体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以下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基本理念发生变化,逐渐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局限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二是转变为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而不仅仅是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三是从群防群治转变为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四是增加了心防的内容,健全了“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转变;五是基本方式发展成为了智慧治
16、理;六是目标价值从社会治安转变为“大平安。正是这些变化赋予了“枫桥经验”丰富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法治中国的推进相一致。由此,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一与时俱进的法治概念应运而生。(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蕴含的法治元素新时代枫桥经验产生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大背景,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丰富发展和创新的。这蕴藏着许多法治元素,既包括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包括了一些具体的法制建设。有学者指出,“枫桥经验”虽是来源于具体地方治理的实践,但既有促进新时代中国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的创新性价值和实践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社会基因和法治土壤。据此总结为新时
17、代基层治理中的法治模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要求的应有之义。1.依法治国要以人民为中心“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目标,“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根本途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灵魂和精髓。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11月与公安部负责人谈话时就明确指出做好群众工作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治安。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新时代“枫桥经验”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群众路线与法治精神的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如果将群众作为工作对象和工作客
18、体,就违背了其实质,正是由于其解决了“为谁治理、治理为谁”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塑造和培育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进而深化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2 .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基层社会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治理的难点。创新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所在,根据不同时期形式任务的要求,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蕴涵的法治意识不仅体现为民众对国家法律的遵守,还体现为民众对村规民约等软法规则的尊崇,促进了群众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相互融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自治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
19、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规范引导基层民众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在基层推动实现依法治理。至此,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从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到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模式的飞跃。3 .良法善治的价值取向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共建共治共享“大平安”的新经验。新时代的平安建设要求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矛盾纠纷,管控社会风险,扩展了“枫桥经验”的社会效应。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的要求也从安全感提升为幸福感,构建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格局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追求
20、。这也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良法善治的价值取向。(三)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内在联系“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是“枫桥经验”的突出特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全过程,这体现了“枫桥经验”在源头上和根本上预防化解矛盾。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典范,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具有很强的制度优越性。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通过整合化解矛盾的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参与、相互强化、合作治理的解纷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从内涵丰富
21、、理念先进、生命力强大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大有裨益。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一切工作必须具备的底气和勇气,是“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二、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完善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社会矛盾的本质是人际关系的冲突,而法的本质则是人际关系的规范与调整。因此,社会矛盾的形成与既有法律规定的内容紧密相关,科学立法是以法治机制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首要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多元社会矛盾的发生集中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因此,从化解社会
22、矛盾、维护稳定局面的目标来看,目前应重点针对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完善立法机制。要重点针对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完善化解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短板和难题,恰是多元社会矛盾发生的集中地,因此构成社会建设领域立法工作的针对对象。完善化解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应围绕重点、有的放矢,在源头上保障发展成果共享与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达成为契机,抓紧在国家层面实现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的法律化,防止地区性打折扣现象、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二是针对全
23、国范围内都很突出的失业、失地、失房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科学、民主立法,遏制由三失现象引发的暴力事件和刑事案件增多的趋势。三是对目前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行业规定进行立法规范,从而减少和化解群众在医疗、择校、从业等领域遭遇霸王条款或奇葩协议引起的冲突。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执法主体及其活动必然以某种特定的政治立场为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重要论述,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
24、提供了政治立场的基本遵循。要科学民主开展行政决策,在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科学民主开展行政决策。一是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执法活动奠定充分的民意基础。2012年,江苏启东排污决策引发严重暴力冲突等事件说明,一些行政机关罔顾民意,甚至刻意压制群众呼声而武断决策,是造成党群关系紧张、政府声誉受损的重要原因。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需要开展一系列密切沟通群众与行政机关信息传递的工作,如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在
25、综治工作室、工作站、综治中心搭建群众意见建议表达平台;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组织开展下访、巡访、约访、暗访活动;发挥电话、微博等各种自媒体在传播群众诉求中的及时性功能等等。二是在充分收集民情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论证程序、公开的听证程序、谨慎的试验程序、及时的反馈程序和务实的修正程序等进行行政决策,最大限度地在源头上避免和建设社会矛盾的发生。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要求,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作为法定环节,以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四、践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司法机制司法公正是社会公
26、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有效化解新时代的多元社会矛盾,必须与科学立法机制、严格执法机制紧密衔接,完善公正司法的矛盾化解机制。完善这一机制,前提性任务是排除行政机关越权干扰,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作为明确规定。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一是要坚决清除一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通过写条子打招呼等明示暗示手段干预司法公正的现象,对干预司法现象实施记录、通报、责
27、任追究、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制约措施;二是要针对行政诉讼理顺司法关系,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的制度,并保障行政机关尊重和执行法院生效裁判,从而消除群众对官官相护灰色文化的恐惧疑虑;三是要建立健全司法机关履行法治职责的保护机制,防止法官、检察官因为拒绝执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意志而遭受不公正待遇现象的发生。开展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改革等,从而为其独立行使职权奠定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保障公平、高效、廉洁司法,为多元社会矛盾化解构筑正义的终极屏障。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聊城于欢案”二审判
28、决,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判处做出后,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这一案例可以视为通过公平高效廉洁司法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新近范例。为多元社会矛盾化解构筑司法屏障,首先,要求司法公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开展司法活动;推进司法公开,广泛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防止暗箱操作行为(例如,在上述于欢案二审过程中,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采取了微博直播的方式通报庭审相关信息)。其次,要求司法高效。超时羁押、超时讯问、久拖不决等低效违规司法行为,以及判决执行难、当事人“赢了官司输了钱”等消极现象的存在不但损害了司法威严,而且容易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
29、,司法公正要遵守法定时限,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刑事案件中,则要紧密追踪技术进步努力侦破悬案,从而对不法分子施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震慑。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法治二良法+守法”的著名公式,而启蒙思想家卢梭则进一步提出“真正的法律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人心中”的著名命题。尽管二者处于古代和近代社会,但其思想中却包含现代法治建设的普遍性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完善新时代化解我国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必须以促进全民自
30、觉学法、懂法、信法、用法、守法为落脚点,营造以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的社会氛围。2018年1月5日,罗某阻拦G1747次列车合肥站发车事件引起网络的热议。当时,罗某因其丈夫尚未上车便强行扒阻车门,导致列车晚点。合肥铁路公安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违法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做出处理(当然,在事后的网络舆论中,也有关于高铁准点发车规定与乘客在特殊情况下发出紧急请求之间关系的讨论,此属上文分析的立法和执法问题)。综合来看,这起矛盾冲突事件(又如,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公园游客赵某擅自下车,导致被东北虎袭击致死事件引发的法律纠纷),主要是暴露
31、了我国部分公民法治观念淡薄、生活中惯于任意行事的客观现象。新时代的法治中国建设迫切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就着力点来看,一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党团活动、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文艺创作表演等方面入手,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法治思维,塑造广大群众的法治习惯、法治行为,营造全民守法的精神氛围;二是针对妇女、儿童、学生、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等具体群体,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关部门法的宣传普及。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特别给予相对弱势人群以法律帮助,引导其理性看待生活困难,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三是充分利用公
32、共舆论平台、网络媒体的高效传播效应,对公民违法行为(法定不宜公开的除外)进行客观的陈述和负面的评价,从而惩前宓后、警示其他公民消除侥幸心理。例如,近年来,我国城市公路两侧大屏幕滚动播出交通违法当事人行为信息(酒驾、逆行、超载等)、闹市区大屏幕滚动播出商业失信当事人行为信息(俗称“老赖”)的宣传措施,发挥了直观而深刻的普法作用。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还要强化“关键少数”的法治信仰,树立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依法办事的行为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社会
33、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面对新时代,我国客观存在的多元社会矛盾,需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个环节着手建构完善法治化解机制,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特别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具有很强的制度优越性。未来应进一步整合化解矛盾的社会资源,强化多元参与、合作治理,通过立法保障和司法的引领,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这不仅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也是贯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的应有之义。篇四2023年在关于开展学习“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心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34、“枫桥经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式的全面转型,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枫桥经验”经过时代洗礼,内涵不断深化拓展,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典范。如何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既是必答题,更是思考题。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我们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持续开展基层平安建设、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推动形成了“重基层、抓基层、强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坚持
35、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走出了一条符合XX实际的新路子。去年,全省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XX排名第三位,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前三;XX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一、打牢社区治理这个基础着力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有效整合辖区单位、组织、群团参与的、扁平化联动治理格局,强化社区服务管理职能。全面推开“三事分流、三社联动、三治并举”社区治理机制,实行下沉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推动社区工作减负、归位、赋能、增效。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新乡贤示范力量、完善乡规民约、成立社区“道德银行”,建立社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建立由居民代表议事会、楼栋
36、小组议事会、社区“两委”议事会构成的“三级议事”机制。积极开展“六无社区(村)”创建,增强平安细胞活力。二、抓好社会组织培育这个重点积极推动市、区两级“1+7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场所为初创期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平台。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引进一批、扶持一批品牌性社会组织,培育“盐义仓”“心想事成”“灵犀义工联”“紫薇花”等本土品牌社会组织32个。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平台,推出心理服务、社区矫正、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48个服务项目,实施“关爱心灵、守护成长”等21个公益项目,逐步改变党委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三、扭住预防化解矛盾这个关键坚持矛盾
37、纠纷滚动排查,切实做好风险评估,从源头和前端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加快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规范化建设应用,充实壮大“红袖标”、平安志愿者等队伍,配齐配优城乡专兼职网格员,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基层末端。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推动15个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完善一站式调解服务品牌建设,健全“诉非衔接”、延伸“牌调解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年来,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率达98.3%,保持全省一类市州行列。四、抓住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这个核心既强调“关键少数”,又抓住“普遍多数”,不断强化政法综治维稳干部队伍统筹法律视角和社会视角的能力,推动社会治理由管
38、治向共治转变,由事后处理向源头防范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依法治理转变。今年,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政法思想专题学习班;组织市、区(县)两级综治办、司法局主要负责同志赴浙江学习考察新时期“枫桥经验”。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与北大等知名大学联合举办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并纳入市委“精品班”培训计划,送培市、县(区)、乡(镇)三级政法综治维稳干部300余人次。篇五某单位中心学习组2023年关于学习贯彻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学习心得一一守正创新打造新时代基层监督“枫桥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20年来,
39、“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监督在基层治理中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基层监督中创造性发展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上而下专责监督与自下而上群众监督紧密结合,传统路径与数字化路径同步推进,规范基层公权力运行,扎紧织密“不能腐”的笼子,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监督制度优越性。深刻把握社会矛盾新变化,推动基层监督下沉落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枫桥经验”的精髓是矛盾就地化解,
40、风险源头把控,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矛盾的性质、内容和形式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过去邻里纠纷、社会治安方面的矛盾,转移到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和基层公权力运行不够规范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征地拆迁、医疗教育、村级“三资”管理等领域群众信访量居高不下。治理必治权,治权必监督,加强基层监督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打造新时代基层监督的“枫桥经验”,必须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基层矛盾的转移变化,进一步延伸拓展“枫桥经验”的内涵要求,把监督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监督于信访问题未发之时,监督于基层矛盾微末之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
41、需求。绍兴抓实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着力破解基层监督人情干扰多、监督力量少、监督能力不足等问题,给基层监督“高压线”通上“强电流”,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量、检举控告量、重复举报量、农村涉纪信访量连年大幅下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创新构建四级联动协作网,护航清廉村居走深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村(社区)是基层最小的单位,是基层矛盾的前沿,也是监督有效覆盖的难点。如果仅依靠村(社区)自身,村级监督就形只影单,难以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进而阻碍清廉村居建设。打造新时代基层监督的“枫桥经验”,必须充
42、分发挥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自上而下加强领导、传导压力、规范制度、整合力量,把监督延伸到田间地头,保障清廉村居不虚置。要强化市级统筹作用,制定标准规范,明确各级责任,抓机关带系统,严督查促落实;要强化县级枢纽作用,建立健全片区协作机制,加强“室组地”联动作战,统筹力量化解疑难信访、处置复杂案件;要强化镇级主体作用,有力推进办信办案、日常监督,指导加强村级监督工作,彰显监督执纪执法刚性;要强化村级前哨作用,建强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组建群众身边的监察信息员队伍,让监督“探头”更加灵敏。绍兴市纪委监委以“定规范、建硬件、强软件、重实
43、效”为主线,全市域高质量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协同化、数字化、网格化“四化并举”,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监督联动,全市XXX个乡镇(街道)全面消除自办案件“零立案”,基层监督从伸出去的“一个手指”,变为有力握紧的“一只拳头”。持续按下数字赋能快进键,打造高效协同智治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打造新时代基层监督的“枫桥经验”,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基层监督数字化改革,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推动监督模式重塑变革,用数字化消除监督的死角盲区。要迭代升级基层公权力大数据
44、监督平台,推动监督信息系统集成、即时共享、智慧分析,让数据“动起来”“活起来”,实现对基层公权力运行的全天候、全流程、全链条监督。要打通基层监督信息数据壁垒,整合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监督信息,构建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衔接、贯通协同的大监督格局。要加强基层监督重点场景建设,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以及基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以实用、管用、好用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开展嵌入式监督。绍兴创新建立“枫桥纪检指数”,从组织领导力、贯彻执行力、监督保障力、基层支撑力、改革创新力等五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统合基层各类监督信息,采用绿蓝黄红“四色管理”,立体反映基层政治生态、
45、干部状态、工作动态,打造基层监督的“风向标”和“信息库”,形成数据预警、问题生成、整改落实、跟进评估、长效治理的线上闭环。充分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形成共建共享生动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打造新时代基层监督的“枫桥经验”,必须深刻认识群众监督是基层监督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织密基层监督之网,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藏身。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开展村级监察联络站片区协作,充分发挥村级监察信息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搜集群众问题诉求,让群
46、众感受到纪委监委在身边。要放大群众监督的效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要营造群众监督的氛围,放大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培根、净心、铸魂作用,推动新风正气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监督治理中来。绍兴市坚持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五廉并举”,让廉洁文化飞入千家万户,凝聚起全社会的廉洁共识,推进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清白码”工程,实行“一码知村事,村事码上知”,确保群众真知情、知真情,不断激活基层监督内生动力,有效夯实清廉建设根基。篇六2023年度学习传承践行新时代枫
47、桥经验的研讨发言材料、学习心得一一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把高水平推进平安XX法治XX建设列为今后X年的具体目标之一。对照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以“XX之窗”展现“中国之治”,以“中国之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优势。一是坚持思想指引,感悟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科
48、学把握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面向未来发展,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之治”、开辟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胜利的思想性指引、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性指导。二是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全力调处民间矛盾纠纷。三是加强预防和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疫情防控要坚决
49、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战。四是大抓基层,增强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我们要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重大风险预防化解作为最重要的基层基础工作,从思想理念、制度设计、政策导向等各方面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五是弘扬“枫桥精神,激发内在动力。“枫桥精神”既是激励“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强大工作动能。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