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77106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整理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他们是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创新成果价植的人。这一标准的核心是创新,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注入式为公式,遏制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改变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寻找到有效学习的方法。而教学教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是促使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

2、】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2一、信息技术素养与有效教学的概念信息技术素养是自己或在与其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工具、资源和各种系统来获取并评价来自于各种媒体的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进行明确交流、信息决策和构建新知识和新体系的能力。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

3、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对有效教学影响的含义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技术。它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标准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1、媒体和技术教师要能选择媒体和技术以截取、组织、创造和交流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形成

4、新的知识、成果和体系2、信息与调查教师要能有效地从各种资源,如印刷品、电子资料等资源中获取、评价和应用信息,以满足个人和教学的需要3、独立的学习教师要针对个人和教学研究的兴趣,应用技术和信息能力来独自搜索信息,形成批判性和辨别性的阅读、聆听和观察的习惯,并努力在学习和教学中争取个人的精彩表现。4、学习的团体教师要能养成在团队和小组中协同工作的能力,养成运用信息和技能负责任的态度,尊重知识产权,并认识到在社会中获取信息和知识自由的重要性。而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5、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

6、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综上所述,我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它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将各种学习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做一个信息化环境教学的管理者。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要要做好一个信息化教学的管理者,而这点就依赖于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对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信息化教学环境决定了需要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管理方式。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有效教学的推动有着决定性的

7、影响。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目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基本信息素养目标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2、多

8、媒体素养目标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3、网络素养目标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4、课程整合素养目标教师要努力推进

9、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多媒体设备使用素养目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体现离不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支持,因此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例如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含中控系统、投影、展台、音响等系统)、电子白板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我们应不断探索在中小学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途径,并建构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最终达到科学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10、,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的开放动态的交互扩散,从而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实施与问题1、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有效教学的实践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下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和学习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特定的正确性,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质量与效率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以有效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并依照该目标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进行电子备课

11、和制作辅助教学的电子教学课件。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必须依照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中需要重点展示的、难以表现的以及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表现出来。因此,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效果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模式构建以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为标准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新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

12、源的设计,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服从于学习过程的规律,努力追求有效的教与学、学为主体的双主良性互动的发展要求。信息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交互性、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以及逼真形象的模拟性等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运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4、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网络环境下有效教学实施必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共同交换信息的基础,即师生都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必须要掌握运

13、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搜集、整理、表现、评价教学信息的方法,学生也必须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处理和评价信息的能力。5、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并不是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越多越先进,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效率就越高。如果使用简单媒体能表达的内容反而使用复杂的技术实现,必然导致时间、精力、资源的浪费,造成教学效果的下降,而传统教学尽管存在一些缺点,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条件可选取不用教学模式。因此“适时”和“适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6、注重信息技

14、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有着独有的特性,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设计应以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在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整合的几种具体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有目的性提问、来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参考文献1高铁钢.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方法2011,(1)E2陈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探索2011,(1)3何克抗.E-Iearning的本质一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4王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2011,(1)5戴俊仁.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实施,中国教育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