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水泉村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水泉村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调研报告】水泉村农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和促进帮扶村农牧产业发展,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盟委行署要求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帮助指导基层一线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难题,全力推动帮扶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水泉村基本概况水泉村位于巴彦高镇东北部,距巴彦高勒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屯,户籍人口442户1182人,其中常住户数205户,631人,全村共有耕地22941亩,林地780亩,草原面积。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现有党员30人,其
2、中流动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优秀村民5人,村民代表13人。产业以农业种植、舍饲养殖为主,种植业以种植玉米、绿豆等农作物为主,养殖业以肉羊养殖为主,全村总牲畜8500(头、只、口、匹)。水泉村2016年识别为贫困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20人,其中正常脱贫46户、120人,2019年底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2020年5月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2户7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2020年9月通过施策消除致贫风险,2021年第四季度新增加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5人,2022年第二季度新增加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第四季度新增加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全村有易地搬迁户
3、2户3人,目前已搬迁入住2户3人;截至目前,全村共有监测户5户8人,风险消除户3户13人,有低保户86户115人,五保户7户7人,残疾人49户55人。水泉村脱贫攻坚期间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以发展肉羊产业为主,购置基础肉羊1509只(其中种公羊10只),坚持以舍饲养殖为主,加快品种更新力度,截止目前贫困户肉羊养殖规模3770只,年出栏1500只左右,年养殖效益达120万元,水泉村肉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二、水泉村种植业、养殖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制约农牧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种植业:水泉村位于浅山丘陵区,共有耕地面积22941亩,90%以上耕地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持续
4、下降,农业生产受自然降水影响比较大,属于雨养农业,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模式。农业种植以玉米、绿豆等农作物为主,在雨水、天气等正常气候年份,玉米平均亩产达900斤左右,绿豆平均亩产达320斤左右。2023年春耕播种以来,干旱现象较重。春旱严重制约耕地质量和效益,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将导致农民减产减收,减缓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不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更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水泉村共有正常运行抗旱机电井43眼(其中水利局打井28眼,百姓自费打井15眼),辐射耕地面积约4000亩,这对于全村两万多亩耕地来说,占比相当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不利于水泉村老百姓粮食稳产增产
5、、增收致富。(二)养殖业:水泉村在养殖产业方面致力于发展肉羊产业,养殖户以舍饲养殖为主,在脱贫攻坚阶段养殖产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水泉村养殖产业现状基本良好,肉羊养殖发展势头强劲,全村共养殖肉羊8200只,牛110头。驻村工作队每年开展两次(春季和秋季)到户扶贫产业风险排查,脱贫户现共有牛19头,驴37头,马27匹,羊1969只。通过排查,脱贫户无产业萎缩或流失的情况发生,但个别户存在养殖水平低,出栏效率不高的现象。(三)生态环境现状:水泉村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坡地,大大小小的侵蚀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间歇性的崩塌和裂隙导致沟边两侧10米左右的土地无法耕作,当夏季来临降水较
6、大时,村屯道路淤积严重,甚至还威胁道路、桥涵和村民居住地安全,可以说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基于这样一种现状,帮扶单位实施了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525万元,共治理侵蚀沟1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8hm0通过侵蚀沟治理,减少了入河泥沙,减轻了水土流失对下游造成的危害,保护了耕地资源,改善了土壤性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村屯道路淤积现象减少,生态保护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发挥显著。水泉村南侧有一条山洪沟,沟道长度约1公里,每当降水较大时,河道水位上涨较大,水位很高,泥沙流失大,水患严重,对河道附近居住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在河道拐点
7、处,河水冲刷岸基严重,对村民的院墙基础造成了很大影响,2021年6月底水泉村遭遇强降雨,街道积水深淤积严重,村屯道路无法通行,洪水冲断了村南部的唯一一座交通桥,导致交通中断一周,基于这样的现状,帮扶单位积极争取资金,计划对水泉村山洪沟进行治理,目前资金尚未到位,但帮扶单位与水利行业保持着密切沟通,从盟、旗两级综合发力,紧盯项目资金进展情况,争取项目资金早日到位,山洪沟早日得到治理。三、推进水泉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与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结合水泉村实际状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促进两者的有效衔接提出以下建议:(一)坚
8、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振兴根据水泉村发展产业的资源禀赋、现有基础、要素保障等情况,通过认真摸底,科学谋划论证,鼓励探索“农牧结合”发展模式,逐步积累经验,让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渠道。以坡耕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坡耕地旱作节水农业,大力推进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时积极推广新品种,大力示范免耕作业播种,推广新型农机具,逐步实现良种、良法与现代农机相配套的示范农业,促进优质高产农业的快速发展。要强化农业产出,要积极引导群众,大力提倡节水灌溉,扩大播种面积,在坡耕地治理方面多下功夫,保证老百姓种出田、结出果、卖好价;牧业发展方面,要强化优质品种引进,引导农户养殖高产、多糕品种,加强
9、品种更新换代。做好、做大、做强水泉村产业,要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并落地实施,大力推进坡耕地治理试验项目,科学准确评估试验增产效益,待条件成熟后进行全村推广,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和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同时要努力拓宽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网络、牲畜交易市场等信息平台,及时、准确把握牛、羊、玉米等市场行情信息和时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将农产品卖上好价钱,实现增收致富。(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基于水泉村山洪沟现状,充分发挥水利投资效益,抢抓施工“黄金期”,扎实推进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治理水患灾害,充分保障
10、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本村90%以上耕地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受自然降水影响比较大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坡耕地治理试验项目,促进村民持续增产增收,推动共同富裕。经充分调研,水泉村坡耕地治理试验项目,可选取试点面积300亩的坡耕地地块,方式一是在200亩坡耕地采用高位蓄水池、浅埋式滴灌的方式进行改造,通过提水、节水方式进行灌溉;方式二采用保水增湿剂试验100亩,通过保水增湿储存降雨,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三)坚持持续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推动组织振兴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班子政治建设,提升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和水平,选好用好村级后备力量,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战斗
11、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驻村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建设高标准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强化服务群众功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提高党员活动质量,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影响力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力。(四)坚持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要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创新和完善返贫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加强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将脱贫不稳定的户纳入重点监测范围,一旦出现返贫风险点,及时跟进措施,督促协调帮扶责任人定期对帮扶的脱贫户进行回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稳步衔接。二、结语提升农村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农牧业结构、实现农牧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使得农村农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农牧结合发展模式,为水泉村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下一步,水泉村要积极践行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把农牧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扶贫同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方式,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脆弱脱贫户返贫和乡村振兴作为重点任务,把促进全体村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