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挤土效应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挤土效应预防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管桩挤土效应预防措施问题由来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第532条提出:饱和软土地基中采用挤土桩或部分挤土柱时,应采取减少挤土效应的处理措施。【条文说明】5.3.2挤土沉桩在软土地区造成的事故不少,主要原因:一是预制桩的接头被拉断、桩体侧移和上涌,沉管灌注桩发生断桩缩颈;二是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和管线受破坏。因此,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桩型和工艺,对于预制桩和钢桩的沉桩,应采取减小孔压和减轻挤土效应的技术措施,如施打塑料排水板、应力释放孔.引孔沉桩.控制沉桩速率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第3.4.1条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3采用挤土桩
2、和部分挤土桩时,应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的技术措施,并应控制沉桩速率,减小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和基坑边坡等产生的不利影响;【条文说明】3.4.1本条说明关于软土地基桩基的设计原则。3挤土沉桩在软土地区造成的事故不少,一是预制桩接头被拉断、桩体侧移和上涌,沉管灌注桩发生断桩、缩颈;二是邻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线受到破坏。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桩型和工艺,尽量避免采用沉管灌注桩。对于预制桩和钢桩的沉桩,应采取减小孔压和减轻挤土效应的措施,包括施打塑料排水板、应力释放孔、引孔沉桩、控制沉桩速率等。(2)、第9.3.4条对于挤土顶制桩和挤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均应对桩顶和地面土体
3、的竖向和水平位移进行系统观测;若发现异常,应采取复打.复压.弓I孔.设置排水措施及调整沉桩速率等措施。湖北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4.0.9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时应考虑沉桩振动、噪音及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管桩的适用性,并按本规程第8.1.3条及9.0.14条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预防及监测措施。【条文说明】4.0.9混凝土管桩沉桩中的挤土效应不容忽视。挤土效应突出表现在对邻近管线.建筑物及道路的影响,同时有可能影响邻桩的质量及承载力。挤土效应的影响范围的确定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影响范围与土质、土层构造、地下水状况、施工顺序、桩长、桩数等相关,一般情况下,软土的
4、影响范围大,粘性土影响范围又大于砂类土;桩愈长、桩数愈多影响范围愈大。当建筑物受挤土影响时,建筑物荷载大者受损小,采用桩基者,受损小。减少挤土效应的途径有多种,如增加桩长、减少桩数;采用开口桩尖,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沉桩前引孔;设置隔离沟、孔等。其中引孔措施较为常用,引孔可采用长螺旋钻机,引孔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二分之一桩长且不小于8m;引孔直径较桩外径小50100mm。8.4.9场区土层有较厚密实砂层或坚硬土层的管桩工程,沉桩有困难或为了减小场区沉桩的挤土效应,可采用引孔沉桩或带液压振动器的压桩机辅助沉桩。引孔沉桩施工的孔径宜为管桩直径的60%80%,引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桩确
5、定,引孔的成孔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o8.1.3当桩基施工可能影响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时,应合理安排沉桩施工顺序,并采用引孔、隔离等减少震动和挤土影响的措施,必要时,可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在毗邻边坡施工时,应随时观测施工对边坡的影响;在临近湖、塘的施工场区,要防止由于水位的升降及施工时挤土效应影响而产生桩位偏移和倾斜。8.13减少振动和挤土影响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开口型桩尖;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沉桩顺序是施工方案的重要内容,以往施工单位不注意合理沉桩顺序而造成事故的事例很多,如桩位偏移.桩身上浮,地面隆起过多,邻近建筑物破坏等。采用预钻孔引桩;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以消除部
6、分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效应。袋装砂井直径一般为7080mm,间距为LO1.5m,塑料排水板与袋装砂井的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置隔离桩.隔离墙;开挎地面减震沟,沟宽0.5-0.8m,深度按场区土质情况以边坡能自立为准。限制沉桩速率等。具体采用哪种措施要根据工程实际条件、被影响建筑物的承受能力综合确定,也可以同时采取几种措施。但即使采取了措施,也要加强监测,以达到预期效果。9.0.14当场地周边的建筑物及管线有可能受沉桩影响时,应对建筑物、管线及周边地面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宜进行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的监测。沉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工作状态是否受到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
7、/T406-20178.1.3当桩基施工影响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时,应调整施工工艺或沉桩施工顺序,并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辅助措施:1锤击沉桩时,宜采用重锤轻击法施工;2在施工场地与被保护对象间开挖缓冲沟,根据挤土情况可反复在缓冲沟内取土;3全部或部分桩采用引孔沉桩;4在饱和软土地区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5采用植入法、中掘法等方法施工;6控制沉桩速率.优化沉桩流程;7对被保护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9.1.4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施工组织方案检查工程桩的施工顺序;2当施工振动或挤土可能危及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时,应对周边建(构)筑
8、物的变形和裂缝情况进行监测;3对挤土效应明显或大面积群桩基础,应抽样监测已施工工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偏位值,工程桩的监测数量不应少于1%且不得少于10根。广东省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94-20135.4.18为减少压桩引起的挤土影响,宜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技术措施:1参照5.4.4条,合理安排压桩路线;2采用引孔压桩法;3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SE水板;4设置地下隔离墙;5开挖地面防挤沟;6控制压桩速度,限制每日压桩数量等。【条文说明】5.4.18这是根据广东和全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减少压桩施工所引起的挤土影响的一些技术措施。其中采用引孔压桩法较为有效。在饱和软土层中施压群
9、桩,采用控制沉桩速度,限制每天沉桩数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主要是限制超孔隙水压力的迅速增加。根据经验,每台压桩机每一台班的压桩数量不宜超过12根。当然,这些减少压桩引起的挤土影响的技术措施,是从施工方面加以考虑而提出来的,但也可从设计角度加以考虑,如合理选择桩径、适当加大桩间距、提高单桩设计承载力减少用桩数量等。结论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第5.3.2条已明确提出:饱和软土地基中采用挤土桩或部分挤土柱时,应采取减少挤土效应的处理措施。当结构基础采用管桩时,一定要在在设计说明中注明所采取减少挤土效应的措施。2、减少挤土效应常见的措施:增加桩长、减少桩数;采用开口桩尖,合理安排沉桩顺序;沉桩前引孔;设置隔离沟、孔等。其中引孔措施较为常用,引孔可采用长螺旋钻机,引孔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小于二分之一桩长且不小于8m;引孔直径较桩外径小50100mm。3、注意新建工程周边存在既有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情况,设计说明中要注明加强周边建构筑物及地面变形.孔隙水压力等相关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