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1159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为加强放射科科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在院长、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专业组(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或高年资医师担任。二、科主任下设副主任或专业组长协助主任工作。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研究,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使之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四、主任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的财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

2、优质服务;负责安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培养。五、科室的管理和决策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患者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二、重要检查,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检查,待诊断医师认定检查合格后方嘱患者离开。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患者应到床旁检查。四、影像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

3、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五、影像资料,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影像资料都应由放射科存储保管。保存时间5年以上。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检查方案,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不良事件。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九、80OmA以上X线机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1目的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诊断水平及积累诊断经验,特制定以下病例随访及反馈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ll制度一

4、、经影像诊断的典型、疑难住院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随访对象主要来源为早读片提供的病例。二、需要时派专人到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三、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四、每季度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由全科人员共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五、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六、每月由专人对住院患者X线或CT检查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者进行登记,并做出重点疾病诊断符合情况统计,向科内报告(CT还应追查在院外手术患者的确诊结果)。七、统计每月及每年追查病例诊断符合率及重点疾病诊断符合率。

5、八、诊断符合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定位符合和定性符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异常结果报告工作的管理,提高医疗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临床科室。IIl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二、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

6、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三、放射科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四、科室主任或质量管理人员每月定期抽查危急值登记本记录是否及时完善。IV参考依据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二、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三、保持机房内干燥整洁,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7、四、保持机器清洁,及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须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主要为机器清洁、安全装置、运转部件检查保养。六、每月进行一次机器的全面检查和调整。内容包括:机房机器的清洁;机械电器部件牢固、运行准确性;平衡悬吊装置的安全;保护地线接触良好:显示数据准确性等。保持机器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机器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七、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检查,记录故障现象以便维修。IV参考依据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修订)V附件无放射科辐射安全管理制

8、度为加强放射防护工作管理,保护患者与工作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环境要求(一)放射工作间应具备通风条件。各机房的设置包括位置、周围环境、高度、面积和结构均应达到放射防护标准。(二)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三)放射设备要定期检修和保养,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进行防护监测,达到防护要求后方可使用。二、建立放射工作人员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三、放射工作人员防护(一)初次参加放射工作者应作全面体检,特别是血像检查。以后每年检查1次。白血球低于4109L不得从事放射工作,白血球长期低于4109L者调离放射工作岗位。(二)放

9、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及防护原则。(三)放射工作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认真佩戴个人辐射线计量计。(四)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四、患者防护(一)放射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防护工作,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不得在检查室候诊。(二)对患者照射时,应将患者非透照部位,尤其是重要器官和组织,如性腺、甲状腺、眼球等用适当的防护用具给予屏蔽。(三)怀孕3个月以内孕妇禁止放射检查(特别是腹部、己决定引产者除外)。怀孕3个月以后的孕妇也尽量不做腹部放射检查。(四)小儿照胸片者,应用铅围裙保护下腹部。对陪同患者的非放射人员也应注意放射保护。IV参考依据1.职业病防治法2.

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3.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98-2017)V附件无特殊检查登记预约制度为加强登记预约工作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科登记室负责特殊检查的预约登记工作,特殊情况请示专业组长或科主任安排。二、登记预约时必须认真逐项对检查申请单填写是否正确,按规定确定检查费用,办理交费手续。对填写不合格者,退回申请医师补填。三、预约检查时间:各种造影与CT、MRl增强检查,不超过2天(除节假日),特殊情况临时商定。其他造影检查按规定时间进行,登记员必须告诉患者有关检查注意事项。四、登记预约工作由登记员专人负责

11、。未经登记员同意,科内其他人员不得自行预约。IV参考依据I.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2.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影像资料存档保管制度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影像资料管理,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影像资料、检查申请单、诊断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应按病历管理规定建档保存。二、影像资料保存要有专门储藏场地和设备,专人负责,不得遗失:储存环境应符合要求,防止损坏,保证资料完整。三、影像资料的保存应便于及时查找,去向明确。四、所刻录的光盘、磁盘,要有编号标记。IV参考依

12、据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2.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3.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集体读片制度1目的为规范集体读片工作,提高放射诊断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每天早上7:50-8:20由主任、专业组长和值班医师组织读片。二、集体读片,全体医师上下班人员全部参加。三、读片由值班医师挑选前一天中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信息。四、读片时由值班医师汇报病例的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存在及

13、需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及主任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信息提出诊断意见,大家讨论,得出最终结论。五、片子患者取走时,可从机器上调阅。六、疑难病例讨论,值班医师应做详细记录并登记。IV参考依据I.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2.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医学影像检查结果报告时间管理制度为加强检查结果报告时间管理,提高医疗服务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检查结果报告时间(一)急诊报告(包括常规X线检查、CT等),完成检查后半小时内完成报告,非上班时间无审核医师审核签字的,报告医师签字

14、并标注急诊报告,请在上班时间换取正式审核报告字样。(二)普通X线检查、CT检查,分别待检查后1小时、2小时到科室门口登记处取结果,特殊病例、需会诊的、遇下班时间除外。二、必须在医院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为患者及临床医师提供各种检查报告,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诊治。三、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出报告,必须主动联系主管医师,告知不能及时出报告的原因及可能出报告的时间,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四、(对临床接诊医师要求)患者就诊时,应要求患者正确完整填写门诊首页,以便在必要时联系患者,并提供接受患者查询的咨询电话。IV参考依据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2.放射管理与技术规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

15、8号)V附件无放射科交接班制度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交接班工作的管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二、各检查室人员下班前应完成本室工作,未完成的工作,需与接班人员交接后下班。三、放射科早交班时间为7:508:00,当天所有值班人员提前10分钟到7号诊室交班,面对面汇报前一天遗留问题。四、放射科交接班登记本需要正确填写当天所有设备工作量、设备运行情况、危急值记录、诊断和操作遗留问题、患者欠费问题等。五、白班医师到诊断室接班,并负责完成留下的诊断工作及急诊工作,协助完成中午理片,与接

16、夜班医师交接后下班。六、技术人员中班负责急诊的登记室、检查技术工作。七、诊断医师,下班前应完成当班工作,遗留问题到与接班医师当面交接。接班医师负责急诊患者检查结果的书写。八、夜班过程中,医技明确分工,紧密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九、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兼管安全保卫工作,特殊情况随时请示科主任。IV参考依据I.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2.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放射科统计制度为加强统计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科工作量与经济效益情况由科登记室负责统计。二、每天认真填写规定的统计

17、表,于每月月底交科内负责统计的人员。三、负责考勤的人员汇总填写医院规定的考勤表,科主任签字后按医院规定的时间报人事处。四、登记室必须在每月5日之前做好工作统计表,交科主任。IV参考依据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号)V附件无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设备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二、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四、使用过程中要求谨

18、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五、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技师组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六、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七、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八、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九、患者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十、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IV参考依据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

19、)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1目的为加强放射科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放射科医技人员应通晓放射防护、放射设备、药品、器材等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一、患者安全管理(一)注射造影剂应设专人专柜存放。(二)应备有充足的抢救药品和必要的急救器械;防护用品应种类齐全、数量充足a(三)碘剂造影前必须作碘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不良反应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配合抢救。(四)严防操作不慎或设备故障造成对患者的伤害。(五)科室应在安全地带设置候诊区,确保候诊患者不受射线辐射。二、设备安全管理(一)保持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

20、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二)每天开机前应仔细检查,保证医学装备科于安全工作状态。(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机器“带病工作。(四)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责任人负有保管、维护、使用指导、监督的责任。(五)机修人员负责本科室设备的管理,定期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可靠性,防止高压电击事故。(六)新安装或经大修的设备需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机器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三、科室安全管理(一)主动配合医院保卫科做好科室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保卫工作。(二)科室各机房和库房应安装防盗、防火设施。(三)定期检查科室设备、配电柜的安全接地,保证其可

21、靠。(四)经常检查科室的消防设施,确保能正常使用。(五)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勤于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阻止安全和治安案件的发生。IV参考依据I.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2.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3.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发(2020)1号)4.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WS3082019)V附件无放射科影像检查质量评价标准1目的为提高放射科影像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HI质量评价标准一、患者信息齐全准确(姓名、性别、年龄、片号、日期、灰阶及比例尺等):二、投照位置准确、

22、标准。三、清晰度、对比度良好。四、检查范围达到要求。五、无外来异物影干扰。六、胶片平整无折叠。X线片质量评定由当天诊断主班医师负责,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重新检查。IV参考依据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76-2011)2.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1目的为提高放射科诊断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HI质量评价标准一、一般项目:不得有缺项及错误(姓名、性别、年龄、CT号)二、检查名称:正确三、描述:(肺部、纵膈分两段写)四、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密度、边界等五、正常:头颅:脑实质、脑室系统(

23、脑池、脑沟、脑裂)、中线。胸部:肺、肺纹理、纵膈、心影、胸壁、横膈腹部:(上)肝、胆、脾、胰等大小、形态、密度骨关节:骨、软组织六、诊断:病种分类正确诊断意见:有依据、逻辑性较强报告的及时性(I小时内加分,2小时后减分)抽取每人每天连续10份报告IV参考依据无V附件无为提高放射科影像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I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控制项目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指标人员资格管依法执业率IoO%理持证上岗率100%大型设备X线设备检测阳性率64排CT60%预约与报告时间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x7天。立即检查,30分钟内出具诊断报告X线检查24小时x7天。立即检查,1小时内出具诊断报

24、告CT检查24小时x7天。立即检查,2小时内出具诊断报告特殊检查预约2天,24小时内出具诊断报告图像质量甲级率85%乙级率8%丙级率2%废片率2%诊断质量诊断质量诊断报告书写优级率80%诊断质量诊断报告书写合格率90%诊断报告与手术后符合率90%误诊率2%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率80%安全质量核查制度执行率100%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危急值报告率100%设备质量设备完好率95%感染管理手U生依从性100%紫外线消毒100%医疗废物处理100%器械、物品消毒管理IoO%操作台面消毒100%继续教育三基考核合格率Ioo%继教培训覆盖率100%继教学分达标率95%(25分/年/人)

25、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放射科查对制度为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放射科登记人员在登记患者信息时应该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住院号、检查部位、检查目的。二、放射科检查人员在检查患者信息时应该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住院号、检查部位、检查目的。三、放射科报告人员在书写、审核报告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住院号、检查部位、检查目的。四、放射科审核人员在审核发放报告时应该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住院号、检查部位、检查目的。五、特殊造影检查时要查对用药

26、名称、浓度、患者过敏史等情况及抢救准备工作是否落实等。IV参考依据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为加强放射科影像报告书写规范,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诊断报告书是放射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是放射科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诊断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原卫生部编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一、诊断室内保持肃静,室内光线适宜。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姓名、日期、投照(扫描)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及片袋上一致。有旧片者要调阅旧片与旧片作比较。二、一般项目

27、填写要齐全,不得漏项,影像特征描写要客观,诊断意见合理、逻辑性强。三、写报告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述。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四、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五、报告书写及时,按规定时间审阅签发(需会诊和疑难病例除外)。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为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

28、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所有影像报告均经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审核签字后方可发出,急诊报告除外。二、报告医师书写报告时,要严格按照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书写:项目齐全、描述客观、结论正确。三、审核医师应逐项审核报告,以保证报告质量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四、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意见明显不一致或有原则性错误时,应向报告医师及时提出,引起重视。五、审核后打印报告并签名。六、如有疑难问题,提交科室进行会诊。七、审核医师要对当天的所审报告给以总结,并在读片会上指出以便大家共同提出。八、报告责任:审核医师对整体报告负主要责任:诊断意见审核医师负责,影像描述部分报告医师负责。IV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

29、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V附件无疑难病例集体读片、讨论制度为加强影像科集体读片、讨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每天早上7:50-8:10为集体读片时间,由报告医师挑选前一天有意义、较典型或疑难的病例,并汇报病历临床资料及图像资料,各位诊断医师阅片发表意见,起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对疑难病例,大家讨论副主任医师或主任总结拿出诊断、鉴别诊断或进一步检查意见,并由报告医师跟踪随访。一、每月由科主任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主持,进行一次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典型病例(可以是随访病例结果)集体读片讨论,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二、疑难病例读片由接诊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

30、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三、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应邀请临床科室或其他医技科室人员参加,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相互参考,以求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四、遇有紧急情况,随时组织读片讨论,以缩短抢救治疗时间。五、疑难病例读片、讨论应指定专人记录。IV参考依据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V附件无1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放射科拍片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X线影像质量要求(一)X线照片满足诊断要求。(一)X线照片左右标识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医院、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完整。(三)图片统

31、一,尺寸合理,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胸片大小不小于8*10英寸。(四)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期摄片比例一致。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五)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在片子上显示,IV肢长骨包含一个临近关节,脊柱包含临近椎体,肋骨应包含第I肋或第十11肋。腹部消化道上包膈肌,泌尿系下包膀胱。胸部片子肺尖,肋膈角包全。(六)无体外金属等伪影。(七)无运动伪影。(八)特殊检查部位应标注。二、CT影像质量要求(一)根据临床检查和疾病诊断要求,合理选择扫描部位,参数,序列。(二)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部位。(三)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有外伤史的,要有骨窗,薄

32、层重建。(四)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情况下,减低X线剂量。(五)定位标明确,患者信息完整(六)CT片排版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IV肢由远到近;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左到右。(七)检查时,确保人配合,防止伪影出现,若出现不能配合患者,需告诉诊断老师。三、图像质量等级与绩效随机抽查各技师当月负责的图像,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甲级为均达标,乙级为以上I项未达标,丙级为以上两项未达标,废片为以上W项未达标。乙级该技师当月绩效扣除50元,丙级该技师当月绩效扣除100元,废片该技师当月绩效扣除500兀0IV参考依据无V附件无1目的为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

33、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减少差错的产生。三、检查时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四、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五、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医院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六、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封存有关资料以备鉴定。七、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全科室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改进工作。八、建立不良事件登记制度,及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补救措施及后果0九、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得隐瞒真相,不得涂改或销毁有关资料。IV参考依据无V附件无1

34、目的为保证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用电(一)每台机器的配电柜均加装电压指示表,每日开机前应认真检查电压指示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误差值应10%。(二)每年请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保护接地的检测,接地电阻值控制在2欧姆。二、机器(一)每季度进行一次设备机械、电气性能的检测,内容包括:配重平衡安全装置、机械限位装置的有效性检查;运动、运转限位报警装置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等。(一)每半年进行一次光野一照射野一致性的监测,误差控制在05mm。(三)每年由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检测,

35、检测结果备案以便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调整。三、机房环境机房内安装温湿度检测仪、空调机、除湿机,每日检测机房的温湿度,根据各台机器的不同使用要求调节温、湿度,消除影响机器性能的环境因素。四、激光相机(一)影像灰雾的控制:灰雾度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影像密度控制首先着眼于灰雾度控制的达标(D00.25)。在每次相机大保养时要求工程师进行光学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均在达标范围。(二)胶片性能的控制:根据胶片的性能有差异,及时调整激光相机的参数并打印测试片进行观测1目的为不断加强放射科技术人员的自身防护,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IIl制度一、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技

36、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由环保总局组织实施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放射工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放射影像工作。二、按时按计划参加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三、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防护有所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技术。四、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专家举办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新技术讲座。五、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患。六、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注意事项、保养要求和故障表现及简单故障的排除。七、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IV参考依据1.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规范(GBZT149-2015)3.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WS3082019)V附件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