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小学劳动教育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小学劳动教育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小学劳动教育案例案例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当劳动教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多样化,劳动育人才可能真正发生。XXX区XXX小学从学校层面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规划,做到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日常劳动与主题劳动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拓展课程相结合,实现劳动时间常态化、空间全域化、参与全员化,在常态化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施过程一、活动引领,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劳模故事读讲”课程是学校树立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主要课程。学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之重器“蓝鲸1号”建造者、齐鲁工匠杨德将同志,为孩子们讲述他从一名管道
2、安装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的心路历程;引领学生走进全国劳动模范栾会光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劳模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读书讲坛定期开展“讲讲我的劳动创意”“身边劳动标兵我来讲”等活动,让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学校开设“三百六十行家长讲堂”课程,培养学生奋斗、创新、奉献等劳动精神。二、课程育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学校秉承“以爱育爱,以真育真”的办学理念,整体规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内容,构建本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一)挖掘生活元素,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养成习惯。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教育思想。学校构建了国学就是生
3、活一一蹉步之行校本课程,开发了五大劳动教育板块一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班级)的事情主动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社区的事情热心做”“社会实践积极做”,五个年级形成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阶梯式劳动教育序列目标。为了保证日常生活劳动课程落地,学校一方面充分挖掘校园生活元素,开设环境美化、整理课程、室内外洒扫、垃圾分类等课程,让校园日常劳动成为常态。二是充分挖掘家庭生活元素,开设今日我当家、自理、厨艺等六大课程,由低年级的端饭收拾碗筷,到中高年级的帮助父母摘菜、做简单的饭菜等,在“21天好习惯养成”的系列活动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劳动素养。(二)跟着节气去实践,在系列生产劳动中锻炼能力为了丰富
4、学生的生活体验,学校以校本课程跟着节气走为载体,引领学生伴随二十四节气,常态化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产劳动。利用校园方寸之地,开发小菜园、葫芦园、田园等,为孩子提供劳动实践的场所。如三年级孩子跟随节气,在袖珍小菜园中开展大姜种植、韭菜移栽、红根菜进大棚等生产劳动,种植管理的劳动技能、学习探究能力得以提升;四年级的孩子则在葫芦园开展劳动,孩子们亲自选种、催芽,参与育种、移苗、管理、收获、刮皮、晾晒、烙画全过程,在系统化的活动中体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含义;五年级的学生走进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参与春播秋收劳动,学生在种花生、收玉米、刨地瓜、拔萝卜的过程中收获农事常识,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5、三)立足项目学习,在服务性劳动中培养社会公德学校以项目学习为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构建劳动教育社会大课堂,形成多维联动的服务性劳动教育模式。“丰金志愿服务行”项目是学校服务性劳动传统项目。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定期到爱心餐厅当服务员,洗碗、分餐、拖地样样参与,在劳动的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关爱他人。“三百六十行”劳动体验项目则与烟台工贸学校联谊,为学生提供体验不同岗位的机会,在茶艺、餐厅服务员、裁缝、插花等丰富多彩的劳动中,深切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含义。三、多措并举,保障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一一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精神
6、、劳动创新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家校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了转变家长理念,形成家校合力,学校召开劳动专题家长会,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定期开展亲子劳动课程,让家长在劳动技能、劳动习惯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精心设计家校联系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每次一个小目标,通过自我评价、学校总结表彰的方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主要成效劳动教育的扎实开展,让学校看到了学生的明显变化: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家校日常生活劳动,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明显提升;跟着节气去劳动,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项目式的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教育家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等报刊报道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