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度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2023年度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总体目标,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XX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二、主要任务(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而领导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政府常务会议学习重要内容。依托
2、八五”普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各街道(含中法生态城管委会、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消泗乡,下同)、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部署推进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各街道在同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地方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安排,并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2.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全面落实xx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按要
3、求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并通过报刊、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开。3.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按照xx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对标中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指标体系,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4.加强法治政府督察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领导干部抓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围绕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问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督察。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法治建设考核,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5.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进一步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坚持有件必查、有备必查、有错必究”,实现报备率和
4、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到xx%,合法性审核率XX%O6.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编制出台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目录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考核。严格落实XX市重大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体系,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决策后评估、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7.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决策论证和提供法律意见工作机制。用好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评价指标,全面贯彻落实XX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推进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设立公职律师。完成2023年度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续聘。(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8.纵深推进“放管
5、服改革。深入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持续拓宽改革领域,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拓展到XX个以上。推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的区级事项达到XX项,并根据区级权力动态调整事项清单。精简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承诺可开工”制度,推行四项合一联审模式,推进“交房即办证”改革。9.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全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实现XX项主题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免证办”覆盖证照类型达XX类。10.深化一门式改革。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高频事项进驻综合窗口比例达xx%以上,便民服务中心(站
6、)事项实现xx%入驻。深化好差评”和双评议”两评合一。推广落实个人电子证照在群众生产生活相关场景和企业电子证照在涉企高频领域共享应用。11.优化政务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接入“XX”平台,实现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加强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和终端建设。推动政务服务“自助办与XX都市圈、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互通互办。积极配合XX市推出政务服务地图,打造便民服务圈。12.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面推行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全面实施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选聘涉企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积极创建
7、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13.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检查。及时公示执法相关信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加强法制审核力量,按照不低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x%的比例配备法制审核人员。深化全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和互联网+监管”平台综合运用。组织清理并修订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14.纵深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动态调整街道综
8、合行政执法赋权事项,建立健全街道与上一级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机制。健全完善统一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平台运用。15.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健全市、区、街道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能力建设,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探索建立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机制。16.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建设。在区行政执法部门探索推广“场景式+授课式相结合的执法培训模式,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经费、人员、装备等保障。规范执法辅助人员适用岗位
9、、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五)健全科学高效的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体系17.形成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合力。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及时落实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和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等制度。18.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务诚信监测治理机制和政务失信记录制度,健全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定期推送机制,将失信行为纳入政务失信系统。探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动政务诚信履约。探索建立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19.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
10、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重点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实现xx%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测评结果达XX分以上。20.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建立不能出庭情况说明制度,定期通报出庭应诉情况,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xx%以上。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及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xx%。21.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行政复议机构人员编制J、经费、服务等保障。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
11、制。全面实施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六)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22.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完善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调处和诉讼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满意率xx%以上。23.加强基层法治力量建设。推动具有行政调解职能的部门建立行政调解组织,健全完善行政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实人民调解委员会力量,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X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条件的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X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原则上每个司法所配备X名以上工作人员,包括X名政法专项编制人员和X名以上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4.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
12、应急响应等机制。健全规范应急处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机制。强化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处置。优化物资储备品种规模和结构布局。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人员核查、信息共享、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健全完善公共舆情应对和危机沟通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依法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七)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25.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政府领导班子每年听取法治专题讲座不少于X次,政府及部门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每年至少参与X次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负责人任期内至少接受X次法治专题脱产培训。26.推动
13、普法工作提质增效。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八五”普法中期督查。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开展普法责任制履职报告评议落实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加强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开展新媒体普法宣传活动。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大法治乡村建设力度。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人民政府、各街道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强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对法治建设责任不落实的,依规依纪追责问责。(二)压实主体责任。各街道、各部门和单位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责任单位要细化目标和措施,明确责任和时限,狠抓工作落实。(三)营造良好氛围。各街道、各部门和单位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及时宣传推广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