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师德概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4911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师德概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华传统师德概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师德概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师德概说.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华传统师德概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师德传统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赋予教师特殊的尊严和使命,为了维护教师尊严和承担社会使命,在历代统治者及教育家的传承发扬下,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发展、丰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师德传统.尊师重教、人能弘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因材施教、学以自得、博学知新、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这十大中华传统师德,对当代教师师德的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尊师重教、人能弘道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并且把它提升到道的层次.古人通常把知识与智慧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本源性、终极性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

2、和方法.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古人特别看重它,不仅认为任何知识最终要达到道的境界,而且把得道”视为终极性的人生目标.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庸日:修道之调教.教育是为了修道.古人所教所学乃是圣贤之道,这样师就成了道”的重要承载者木喷播者,引导学生寻求大道,掌握真理.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师之所存,道之所存。道借师以行,师借道以成,师与道形影相伴.这样,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道,所以古人“谋道不谋食,不用学问来谋利,教育不会考虑利益好处,也不会考虑学生的地位身份,正是这种“求道的做人教育,而不是知识传授,成为古人教育的最大特点.所以,重道必须先尊师.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原因之一就是古人一再强调的师道尊严,使得人格化的教育得以一代一代地完成,而教师自然成了中华文化的“传灯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古人的“师道”观念中,首先重视师德,要求教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也就是说教师在言传之外,还要躬行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若想正人,先要正已。在某种意义上,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孟子说的“教者必以正,也是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古人将教师分为两类:经师和人师.经师是“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可以讲解经义,教人以学问的人.人师则是除了有学问之外,谨身修行,足

4、以范俗,自己人品修养好,足以成为学生楷模的人.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道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而所谓人师,即德、行、才、识都很卓越的人,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人很难遇到.在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今天,如果教育只是传授知识技能,甚至极其功利地为了应试,为了孩子将来的职业,没有人格的熏陶和加持,不能不说是人文教育的巨大缺失。因材施教、学以自得孔子是善于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古人在教学上就很讲究因材施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自得”,教师传授给学生特定的问题解决之道和思维方法之后,教师的传道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则迸入自我反思、自我体悟的学以自得的过程.教师

5、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则运用潜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学习、领悟知识,这就是“自得.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夫求以自得,而后可与之言圣人之道.古人以“学以自得为求得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迪学生的基本方法,强调的是灵性感悟、沉思体味.学以自得”是凸显学生的内在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因材施教正是对这一能力的重视和提升.博学知新、诲人不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古人的师道要求教师要博学,要有真学问,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追求新知识、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所以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学问家,往往同时是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可以称之为贤人的有七十二人.除了孔子之

6、外,还有一位大教育家值得推崇,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朱熹时时以孔子为楷模,身体力行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即使是在官务繁忙的时候,处理政事很疲劳的情况下,他仍然会在夜里给学生讲学。渐渐地,慕名来学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屋子里都坐不下了.朱嘉说,他一天不讲学就一天不快活。有时候身体不舒服,只要一开口讲学,他就立马觉得一身轻松,疾病也就很快消失了.朱嘉一培养了几千名弟子,可以查到的名家就有近四百位.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礼记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教育学生也是一种学习。教师一方面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另一方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有些问题理解得不透彻,所以无法向学生讲清楚,即知困,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学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再好的老师,他的知识往往也存在局限性.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朱嘉说:学之大小,故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师生在求学问道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完全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应时刻保持不耻下问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