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3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3篇篇L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1、猜
2、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O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O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O到5之间是几厘米?O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4、剪一剪。让学生用
3、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
4、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二)抓住联系,认识米。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习米。1、找关系。学习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IoO厘米的结论。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
5、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
6、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篇2: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
7、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认识长度单位米时,
8、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IoO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篇3: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
9、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
10、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
11、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篇4: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
12、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1.师生比赛,引出米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生:长一点的。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
13、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
14、常重要的作用。创新一一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篇5: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在上本课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教学厘米和米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会有学生出现如床2(厘米)等这样单位错填造成现象,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如何让学生建立真
15、正自己的表现,丰富自己的认知,我想应该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建构。在正确建立1厘米的表象后,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估测几厘米。因为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毕竟很少很少,更多的是几厘米长的物体,又因为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比较大,光感知1厘米,生活中10几厘米、40几厘米等这些1米到1厘米之间长的物体,低年级学生比较难以估计,找不准填哪个单位。所以本课在教学厘米的认识后,我认为可以加强约10厘米长的物体的建构,最普遍的是可以是一柞,因为小朋友的一推大约就是10厘米,而这把尺每人都有,在测量时,让学生用挂来帮助估测,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估测,而不是胡说。这个活动能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进一步建
16、构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建构,形成自己的体验。篇6: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
17、境,引起学生兴趣。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O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O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O到5之间是几厘米?O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
18、线。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
19、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二)抓住联系,认识米。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习“米J1、找关系。学习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T米”的实际观念。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
20、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数学书厚1米。篮球场长30厘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2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
22、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
23、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篇7: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
24、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O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不足: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篇8: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厘米和米的认识
25、教学反思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
26、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O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O到5之间是几厘米?O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
27、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篇9: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
28、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一一建立表象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
29、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O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
30、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习
31、内容的理解。二、在估测中认识一一形成概念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
32、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
33、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尺的O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
34、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篇10: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认识厘米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
35、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时,我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成功之处:1、猜谜语导入新课,新颖富有童趣。以猜一物身体扁又长,平时文具盒里装。老师让我画直线,赶快请它来帮忙。”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
36、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测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不足之处:1、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如:没有讲清楚什么物体的哪条边长多少。2、在教学1厘米时,知识强调了从O刻度到1刻度,
37、这样的1大格就是1厘米,没有再让学生找一找,尺上还有没有其他的1厘米,造成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从O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而从1刻度到2刻度就不是1厘米。篇11:认识厘米教学反思一、总评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O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O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
38、定的评价。二、自我反思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柞、废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挂”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O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
39、重点,直尺上从O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
40、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2.物体左边对着O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O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O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三)关于挑战题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
41、=7(厘米)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
42、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
43、能拉到O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四)关于评价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
44、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篇12: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
45、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篇1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做了如下反思。一、常
46、伴身边的尺如此熟悉学生对尺并不陌生,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尺子成了朋友,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尺量。学生不太会像书上的例题一样用手、用铅笔盒、用铅笔等东西去量。所以教学时我没有这样呈现尺,而是借用别人的想法,先出示两条线段,复习线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想到可以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而引出尺是量长度的工具。我觉得直接导入新课更贴近学生的已有基础。将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作为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构建起探究新知识的支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把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
47、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二、这尺又该怎么用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别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继续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楚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
48、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须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教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看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开始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学生利用这把熟悉而又陌生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