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2796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科技局202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安排打算2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区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2023年区科技局工作汇报2024年工作打算区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2023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为引领,深入实施XX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XX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一、2023年重要指标完成情况XX区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R&D强度)达到3.83%,全市各区排名第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达到XX家,增长9.69%o评价入库*市雏鹰企业预计达到XX家、瞪羚企业预计达到23

2、家、领军(培育)企业预计达到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8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91亿元。二、2023年重点工作举措(一)强化主体培育,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培养思路,完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雏鹰一瞪羚一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梯度成长培育体系,形成区域创新雁阵式企业发展格局。联合街道园区系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梳理储备后备高企253家,全年累计动员、受理、推荐上报企业225家。定期调度重点街道园区科技企业培育进度,推动完成任务目标,全区累计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市雏鹰企业预计达到XX家,*市瞪羚企业预计达到23家,*

3、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预计达到13家,全区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二)争取项目支持,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争取各类*市科技计划项目,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组织辅导区内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申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46项,中汽研、国科医疗等5项获得市科技局立项支持,中车唐车科技领军项目地铁车辆高级别修程间隔延长及优化技术研究”获得XX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国科医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搭建医疗器械CDMO概念验证服务平台获得XX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包钢稀土研究院等4家院所组建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考核优秀获得市级奖励资金XX万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

4、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科创基地揭牌落地,围绕地热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估等重点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区R&D经费支出XX亿元实现逆势增长,R&D投入强度达到3.83%,全市各区排名第四,整体科技创新活力显著提升。(三)推进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汽中心、瑞普生物建设的2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被市科技局评估为年度优秀重点实验室。航天精工、平高电气获批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支持爱思达航天科技和国科医疗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引领力,牵头上下游企业组建航空航天结构高端制造和生

5、物质谱高端医疗装备2家*市创新联合体,以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四)深化科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区域科研优势,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日报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条龙为题,整版报道XX区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典型经验。清华高端院全年新签订体外膜氧合设备等科研项目73项,合同收入XX亿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N模锻液压机成功投产,设备控制和锻造精度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科医疗与*大学、*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成立新污染物监测高端装备与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中心,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6、质谱仪,延伸质谱仪产业化链条。包钢稀土研究院研发稀土光蓄热抗菌纤维制备及其面料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绿色先锋奖,搭载此技术的安踏牌炽热系列羽绒服热销全国。持续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全年新增2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培育4家市级概念验证平台,组建70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XX项,交易额预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13.75%。(五)加强载体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将区域资源服务与双创载体有效对接,提高双创载体服务质量,不断孵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支持中航大科技园以建设促发展,对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标准,加快中航大科技成果转化,完成科技

7、成果转化XX项,转化金额XX万元,新入驻企业33家。协助执信孵化器与海银资本共建海银前哨投资基金,通过投资引进芯朗道医疗、维看科技、岱美生物等高质量项目。组织区内创新型企业参加中关村论坛、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在孵企业数量达到750家。大力推动市级科普基地建设,组织中汽研、清华大学高端院等5家单位开展2023年*市科普基地申报认定。(六)加快科技人才引育,凝聚创新发展动力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引育新格局。围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配套服务,确保科技企业各成长环节全要素保障,开展航空航天产业锥人才需求调研,帮助企业用好用活人才

8、政策,进一步促进技术、成果、人才要素集聚,壮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优秀科技成果储备。以园区为重点征集推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累计推荐市级以上人才(团队)86人。XX区中汽中心等18家企业获2022年度*市科技进步奖15项;2023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区级提名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搭建科技项目、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桥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系列活动4场,通过银企一对一服务帮助10余家企业融资2800余万元。推动金融惠企产品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倾斜,联合14家银行机构,

9、汇集4类62项金融产品,发布2023年重点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金融产品汇编3期,帮助企业制定专属金融方案。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产业基金以投带引的发展模式,陆石能宇创业投资中心、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医工科创投资基金2支基金获天使母基金参投支持,储备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发展空间大的优质项目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医用质谱等领域高端项目30余个。三、存在问题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企业经营遇到不同程度困难,营业收入增长性不足,创新意愿降低,技术合同登记总量减少。企业营收增长性和创新性下降,难以满足科技企业资质申报条件,对各类科技型企业资质申报产生一

10、定影响。二是企业积极性有所降低。由于2022年度科技奖励资金未能按惯例及时兑现,企业对科技政策如期兑现的预期转弱,一定程度影响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四、2024年工作安排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落实*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扎实推进XX区创新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紧扣企业成长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三个目标,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有效融合,推动全区科技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胜势。(一)加快创新型经济主体引育精心统筹谋划,巩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同步推进工作局面。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开展雏鹰一瞪羚-领军”企业评价认定。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挖掘、培育、储备

11、和服务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2024年,全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0家,评价入库*市雏鹰企业460家、瞪羚企业21家、领军(培育)企业14家。(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撮合对接全区各类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和技术服务合作,搭建从研发到生产全环节的握手通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院所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爱思达、三英精密等重点企业筹建重点实验室。借助滨海XX两区联动发展契机,发挥滨海新区科研资源丰富优势,与中科院*工生所、海河实验室等重点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合作,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

12、极争取更多国家、市级科技项目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持续保持全市前列。(三)提升科研院所产业化水平做好转化文章,把科创成果转化为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提升科研院所发展水平。持续推动清华高端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包钢稀土研究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跟踪发展进度,不断加强院所项目市场化运作,健全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企业培育”的产业创新体系,衍生孵化一批具有上下游关系、对全区产业有支撑作用的创新型企业。把握技术源头,掘金未来产业,挖掘遴选科研院所及外部创新资源成果,形成重大科技成果清单,精准招引优质项目。助力清华高端院办好第七届亚洲国际摩擦

13、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摩擦学大会,进一步促进校企交流合作、产研融合。(四)提升双创载体孵化效能加快全域孵化”能力提升,持续扩大全区双创孵化载体规模,打造一批集创业孵化、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继续对符合条件的双创载体进行国家级、市级申报及资格备案或认定。支持芥末咖啡众创空间、中航大科技园等孵化载体对接风险投资、企业、科研等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孵化能力。鼓励清华高端院、爱思达航天科技等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提升载体使用效率,围绕自身优势建设专业化创新型载体,培育创新产业生态。2024年组织双创孵化载体参加项目路演、技术交流会、成果发布会、创新创业大赛等1

14、0次以上,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五)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多层次服务强化技术交易信息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不同需求和规模的企业提供技术交易平台,深化开展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元化服务。加强技术合同登记政策宣传,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95亿元。优化科技人才服务和队伍建设。持续激励高层次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融合,推动高层次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六)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联盟依托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进“科技一产业金融”新循环模式发展,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充分发挥陆石鲤宇、医工科创等科创基金作用,加快形成以投带引”的产业基金发展模式

15、,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快速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依托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区域设立特色机构,聚焦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高成长科技企业等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加强科技金融产品研发、信贷投放、保险保障等配套支持。围绕优质科技企业高成长、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促进银企双方信息共享和业务沟通,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库和金融服务产品库,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2023年区科技局工作汇报2024年工作打算今年以来,*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16、,积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科技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23年科技工作开展情况1、财政科技投入和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及研发经费投入力度,2023年初,我们积极向区上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并与区财政局衔接沟通,2023年本级科技支出预算经费列入110万元;另外积极争取省级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260万元。截止目前,全区财政科技投入完成272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的粽。为了全面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盘活技术交易市场,我局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及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文

17、件、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并专门邀请省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一行5人,深入全区20多家企业进行了现场培训指导,阶梯培育、孵化提升。通过开展R&D经费填报的培训与指导,做到应纳尽纳、应统尽统,确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长,截止目前,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812万元,占全年任务指标的58%,预计今年将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400万元。2、技术合同成交额和科技成果登记今年1-9月底,*区实际完成技术交易成交额36000万元,占全年总任务指标的156.5%。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642万元,均已超额完成任务。3、创新主体培育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省级科创型企业一高新

18、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模式,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今年1-6月,两次邀请省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专家对全区有发展潜力的20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开展指导培训,进行阶梯式打造。截止目前提交入库申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已完成入库公示15家,5家正在公示。另外,5家企业已通过省级科创型企业认定,2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复审,2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材料提交。4、科技项目建设2022年来,争取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1个(祥宇公司),落实项目资金300万元。共向省科技厅组织申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2项-油橄榄本土化风味新种质创制及栽培、加工储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陇南苦养引种示范及苦葬系列产

19、品加工,申报省级农业领域鲁甘科技协作计划项目1项-陇南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及系列产品开发,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土壤12种微量元素的高效监测方法研究,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区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总计申报资金500多万元。今年争取省级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260万元,其中食用菌产业奖补资金160万元,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及科技培训项目经费100万元。区级财政下达区安排经费110万元,兑现2022年度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奖补资金33万元,另外77万元以区列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下达。争取省级强科技资金352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征集评审,即将下达项目资金。5、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在巩固提高已建

20、成的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基础上,继续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项目支撑带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基地,主抓了羊肚菌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全区羊肚菌人工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亩产值超过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6、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722号)等中央、省、市重要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对包容普惠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和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

21、,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研究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部署。局机关办公室安排专人承担具体工作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修改完善了陇南市*区科技局党组议事规则、局务会议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等议事规则,建立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机关制度建设和科学民主决策。对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科技成果推荐认定、科技平台推荐认定等工作采取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召开座谈会和评审会等方式进行科学决策。三是规范权力运行,为企业提供便利。按照省、市、区关于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工作要求,我们对照实际工作认真梳理权责清单,同时,按照四办改革要求,及时在政府网上公

22、布行政权力,并简化行政流程、明确申报材料,确保最多跑一次”,方便企业和群众。严格按照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权限和程序,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执行(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现行有效的科技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修订了陇南市*区区列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强化企业主体、严格工作纪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组织全区相关事业单位和科技型企业,积极参加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和“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专题讲座及培训,帮助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知晓政策、用好政策、享受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按照行政权力事项网上办理相关工作的要求,及时联系省市科技部门,在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管路平台承接行政确认事项2项、

23、公共服务事项2项,已完成了行政权利事项清单的编制和公开,做到了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预审。二、特色、亮点工作1、在*等地建成羊肚菌人工种植示范基地500亩,亩产值超过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在*建成菌种繁育基地1处,进一步加强了食用菌产业示范推广力度,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2、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今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认定省级科创型企业5户,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2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户,排名全市前列。3、争取省级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260万元,下达区级产业发展项目14个,并及时兑现食用菌产业奖补资金160万元。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各类科技平台创建难度较大。

24、我区企业多为特色产业初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整体科技含量较低,所以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众创空间、重点研究室等各类科技平台时,符合条件的较少,培育难度较大。2、区级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已多次向区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汇报,但由于区上财政十分紧张,区级科技经费投入任务差距还十分艰巨。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突出。目前我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其中水电企业6家,商混企业5家,有3家处于停业状态,有研发活动的仅有3家,2023年要求达到1400万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与考核任务还相差甚远。四、工作建议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确保

25、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将每年的科技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通过财政科技经费项目支撑,加大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进步创新提供坚强的经费保障。五、2024年工作打算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机构建设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与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上报,做好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服务企业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机构的创建,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争取2024年通过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省级科创型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2、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加强R&D经费填报培训与指导深入企业开展支持科技创

26、新若干措施及财税优惠等文件、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通过开展R&D经费填报的培训与指导,做到研发经费的应统尽统和规范及时上报,确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3、抓好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高质量科技示范基地巩固提高已建成的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继续围绕全区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项目支撑带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示范基地,争取2024年建成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500亩。4、健全科技项目库,加大省市科技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筛选、储备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示范带动效益好的科技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项目支撑带动,推动产业

27、提质增效。2024年争取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项,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以上。县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科技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深化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从严对标、从实谋划,科学制定县科学技术局党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县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个人党建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实施方案,把实的要求贯穿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巡察整改等各方面工作任务中。一是深入学习理论。积极开展党员大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嘉沐春风夜讲行动专题培

28、训班和灯塔平台学习,努力为支部学习添活力,为党员自学添动力,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系列全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技讲堂24次,发动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切实做到以研讨促交流、以交流促成长。二是精准调查研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结合局工作实际,围绕党旗辉映祥城红匠心铸就科技梦”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凝练形成7个调研主题,深入实际、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60余次,高标准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及招引工作调研报告等7个调研报告,推动我县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全链条统筹。三是实干推动发展。加大惠企政策宣讲力度,结合

29、“助企攀登大讲堂等活动,开展全县科技创新政策培训会6次,4个包保乡镇工作小组持续开展企业走访,实现服务周周到”,彻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四是严格巡察整改。将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与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结合起来,两项整改一同推进,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对照关于向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的反馈意见,组织巡察整改落实行动,召开3次党组会议研究,形成党组整改工作方案,针对13个具体问题,形成详细整改举措和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专题党课,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全体干部职工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提高党组班子成员落实一

30、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强化对分管范围内的责任传导和督促落实。二、培育创新主体,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县科技局始终坚持“科技争先的理念,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一是抓认定,育主体。组织全县储备企业参加由省厅、市局、县局三级科技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高企政策培训会,累计参会企业超过IlO家。建立科级干部包镇街、业务科室包三方、工作人员包企业的三包服务机制,依据规上企业目录清单、加计扣除明细清单、专利保有数目清单三张清单建立高企储备动态台账充分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6月29日,全市技术合同考核暨业务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为我县技术合同工作指明新思路。截至11月20日,

31、认定技术合同成交额18亿元,完成任务目标的118.6%,排名全市第一;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1家,市级准高企58家,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高企申报累计上报材料47家,其中复审13家,新认定34家,申报任务完成率IO0%。二是抓项目,助主体。帮助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等重点专项,争取资金支持,华亚农业申报的2023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13个省级科技项目获批立项,其中,2项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获批资金全市第一,诚丰种业申报的农业良种工程品种培育项目全市唯一;恒圣石墨申报的2023年度市重点研发计划等12个市级科技项目获批立项,今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7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三是抓研发,强

32、主体。坚持实施企业研发普及行动,建立企业“研发项目、研发机构双备案与研发红线制度,以目标明确化,指标量解化为标准,将责任目标细化到每个月、每个星期,分解到每个镇街、每个科室、每个人员,做到基础数据、新增资源、挖潜渠道、路线方法”四清楚。开展研发投入归集培训工作,共召开由各乡镇街区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3次,分管领导参加的会议6次,企业参加的培训会议10次,培训企业人员800余人次,按照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实行分批次指导,一对一跟踪服务,对无研发经费或投入强度低的企业开展点对点的服务,对于研发投入强度未达到要求的重点指导,真正做到应统尽统。争取全市研发月报推进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截至3月10日统计

33、联网直报平台关库,我县157家规上企业(包括146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1家规上服务业)填报2022年研发投入8.75亿元,填报研发人员1953人,完成市定各项填报任务目标。截至11月20日,2023年1-10月份共有64家规上工业企业填报研发月报,累计金额3.43亿元。三、坚持精准引育,打造聚才集智新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县科技局加快打造我县科技人才建设高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一是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指导萌山钢构、世纪阳光、益大新材料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9人,其中1名WR作为市唯一一名人选被推荐到国家部委进入答辩评审,5名HJ人选被推荐到国家部委进入国家重点人才

34、工程评审,1名青年BJ人才进入省科技厅评审。在泰山人才工程方面,指导3人申报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平台类)、4人申报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其中,联峰精密的徐庆永已通过省高层次人才大赛的答辩评审与实地考察。指导我县企业引进外专人才6名,其中A类2人,B类4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二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层次。加大人才平台载体政策宣传力度,指导企业申报省级及以上高层次创新载体。指导益大新材料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远联化工申报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积极引导巨通机械建立姜传海院士工作站。截至11月20日,牵头各部门获批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圣润纺织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备案

35、审核,圣丰种业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世纪阳光科技获批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世纪阳光科技、祥农专用车辆获批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化工产业园通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三是全面开展大院大所招引对接。围绕我县重点企业技术需求与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指导企业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所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对接20余次,对接人才项目8个。截至11月20日,完成大院大所共建协议签署5家,实体化运作3家,全市排名第1位。四、助力产业发展,碳材料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碳材料专班堡垒作用,以科技支撑助推产业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先进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研究院科研用房基础装修已完成,科

36、创园2号楼宿舍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研究院相关注册材料编写和证明材料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山东大学为我县推荐2名人选申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进入国家部委评审,与益大新材合作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引进的“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济宁鑫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已于10月2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二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洪润电碳二期IC级半导体制备用超高纯石墨制品项目5#车间和6#车间已建设完成,已完成设备安装,整个项目已竣工。辰星碳素10万吨炭黑油/年项目已完成施工,等待验收手续,预计年底可批量生产。晶悦碳素石墨及光伏制品项目2#车间已建设完成,3#车间和办公楼已完成主体施工。和玉新能源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整体搬迁项目已完成车间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安装门窗和地面硬化。三是产业创新创优取得新突破。益大新材、恒圣石墨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益大新材、洪润电碳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益大新材获第三届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辰星碳素获第二届省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大赛优秀奖。洪润电碳成功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恒圣石墨成功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