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3683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3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三五”以来,在中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为引领,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水利发展新机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深化水利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依法治水管水,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县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筑牢“成渝之星支撑,聚力大美大英建设,在对标竞进中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英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贯彻落实大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根据水利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报告的通知(川水函(2020)1714号),结合大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大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相关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县水利局专题研究部署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主要研究提出了我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以及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以指导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全县水安全保障工作。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十三五”以来,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治水工作的

3、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践行中央新时代治水思路,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以“水利工程补短板夯弱项、水利行业强监管优服务为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工作,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着力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进一步深化水利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治水管水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

4、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理。先后印发了大英县“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大英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大英县节水机关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县主要江河水资源调度方案。完成50%以上的县域内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2020年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9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8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34立方米,分别较2015年下降20%、1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2o(二)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稳步补齐“十三五”期间,全县落实水利资金13.73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1.9%。一是祥凤寨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工,

5、具备下闸蓄水-2-能力,供水及渠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二是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抗旱应急水源连通工程15.22公里,新建抗旱应急备用井23处,巩固提升10.9万人饮水安全和1.74万亩农田应急供水,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供水工程的集中供水率达到8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9%o三是重点实施星光支渠及分支渠、中型灌区配套改造试点、农业综合开发星花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新建及整治各类渠道126.66公里(其中,干渠70.65公里,支斗渠及田间渠道5601公里),整治塘堰52座,改造泵站8座,新建蓄水池88口,新增及恢复蓄引提

6、水能力2028万立方米,新增及恢复有效灌面7.80万亩,改善灌面2.79万亩。在县域内基本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水利供输水网络,供水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水生态文明建设再创佳绩十三五期间,我县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个环节。全县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天保桅杆溪小流域、象山马力河小流域、玉峰寸塘口河小流域、隆盛黄腊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12平方公里,县域内水土保持率提高到50.7%。强力推进涪江流域清四乱”工作,拆除原加工场地生产线机具设备31个,切割船舶12艘,拆除临时构建筑物约3980平方米,复垦

7、复绿45亩,修复岸线10.3公里,清理平整场地1239亩。(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建立起由县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的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形成治税合力,顺利完成了水资源费税改革。二是持续推进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统筹解决砂石供需矛盾,组建国有砂石公司,建设3个标准化砂石加工场,实现河道砂石资源全部国有化经营。三是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建立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备案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制定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8、,积极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约束管理。四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改革面积8.6万亩。五是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建设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精简申报程序,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律纳入审批系统100%实现可全程网力、。六是进一步压缩审批办理时限,优化办事流程,拓展创新审查工作方式,减少审批事项。七是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水保审批,坚持审批分离,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程序,同时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执法专项行动。(五)防汛抗旱能力取得明显成效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调度

9、会商、督导突访工作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对星花、寸塘口、五五3座中型病险水库以及8座小-4-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成堤防护岸30.08公里,成功应对了2018年711、2020年816”涪江特大洪水和2020年严重的春旱连夏旱,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实现双零”,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定期组织对县级会商中心、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自动水位站、视频监测站等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定期开展32个山洪危险区的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了防洪减灾体系,防汛减灾取得了较大胜利。(六)治水管水能力持续提升水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会前学法,重点

10、组织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涉水法律法规为重点的宣传学习。开展水环境现状和涉水法律法规等的宣传。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行政执法决定等进行合法性审查。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共组织执法巡查600余次,出动人员2400余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40余份,立案查处2g起,没收违法所得0.04万元,行政罚款60.28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犯罪线索1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0余万元,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及滞纳金2.77万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河长制工作决策部署,建

11、立河长+警长互联网+河长机制;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基本完成重要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创新构建河湖治理保护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设立河道警长办,依托河长+警长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签订河长制领域合作协议,组织开展跨县、区巡河。二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的要求,加强行业监管执法工作,细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印发了大英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水利工程质量、工程现场管理、参建单位职能职责、第三方检测等管理制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合格率

12、达到100%,新开工基本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率为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三是系统治理水利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认真落实遂宁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工作的通知遂宁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做好备案监督工作,规范招投标活动秩序。四是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招收水利专业技术人才9人,开展各类专题培训900余人次。二、水安全保障形势及存在问题(一)水安全保障现状到202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水利工程2804处。其中:中型水库4座(其中已成3座,在建1座),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9座,山坪塘1808口,石河堰3

13、58座,提灌站615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处。全部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6515万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已配套干渠221.6公里,配套支斗农田间渠道752.1公里。实现有效灌面27.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3.6-6-万亩。已建堤防30.08公里,堤防达标率100%。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46.24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50%。2020年水资源总量2.23亿立方米,全年降水量1128.2毫米。全年总用水量1.3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2%,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0818.2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727.67万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1701.10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量为65.14万立方米。(二)面临的

14、形势1.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水安全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要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为新时代水利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上强调要通盘考虑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了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国家水网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解决防汛薄弱环节,为加强水利建设带来新机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水务等大有可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对水资源的需求凸

15、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对水生态的需求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水利工作,为治水兴川指明了前进方向。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水利工作,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狠抓落实各项工作。2.重大战略决策对水安全保障提出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水安全保障向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全方位提升。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推进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

16、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对水安全保障能力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要求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推进水利大提升行动,构建节约高效、承载有力的水安全体系。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大英宜居乡村发展战略,强力推动成渝之心向成渝之星转型战略和建设“大美大英,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点崛起。进入新时代,全社会的水利需求也逐步从过去主要集中在防洪、饮水、灌溉向防洪抗旱保平安、稳定充足水资源、优美健康水生态、优质宜居水环境、先进丰富水文化等更高层面需求转变。(三)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短缺未得到根本解决

17、。大英县过境水量比较丰富,县境内年均产水量少,开发利用不够,大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5立方米,是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10,全国人均水平的1/7o全县单位(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为22.3万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值的33%;亩均水资源量348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值的ll%o全-8-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冬春季节又常易发生干旱缺水,常造成夏秋洪涝,冬干及春旱等,对开发利用水资源极为不利。全县已建成的引水、蓄水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未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2.水利基础

18、设施仍有短板。一是水资源配置方面,祥凤寨水库目前还未全面发挥效益,寸塘口水库、五五水库因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达到设计正常蓄水位,已成水利工程之间丰枯调节能力较弱,已建水源工程和灌区设施配套不足,渠系水利用效率不高。部分灌区渠系设施布局不合理,随意乱设取水码头和临时人行桥,影响水流畅通,同时支渠、斗渠、毛渠配套不完善,部分灌面用水困难,加之灌区末级渠系衬砌较少,防渗率低,水量损失较多,部分渠道淤塞较为严重,输水能力降低,渠道综合水利用率较低,实际灌溉面积远低于设计灌溉面积。二是在防洪方面,主要江河防洪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建设仍然滞后,部分乡镇和村庄防洪不达标,部分已成水利工程存在病险隐患

19、,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依然不足,水文监测站网尚不完善。三是水生态方面,虽然河长制、河湖水生态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加之水资源短缺,枯洪变化大,水体纳污能力减弱,致使水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截至目前,尚有水土流失面积346.24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5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与国家的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同时,河湖四乱问题时有发生,县域内局部河段亟须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与治理。3.行业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督体系有待完善,农村水利设施“重建轻管,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缺少工程长效运行机制,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入不敷出,运行难

20、以维持。农村饮水安全投入机制不健全,无法保证已成工程良性运行。未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基层技术力量薄弱。山坪塘等小型水源工程年久失修现象较为普遍。水库信息化管理滞后,目前,全县仅祥凤寨水库安装了水库水情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在线监管率占全县水库的5.3%,总体严重滞后。水利信息化水平与引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现已初步建成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但数据信息尚未能有机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实现全面的信息整合与共享,更未能实现水利工程的远程操控和应急调度。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亟须完善,且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不高,地方配套资金长期存在较大缺口。水利工程属公益性项目,缺少经营性收益,金融政

21、策支持不大,社会及民间投入较少。节水机制有待完善,缺乏节水激励机制,再生水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制度保障。节水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健全,公众节水意识仍有待提高。尚未形成较为合理的水价商品机制,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不够完善,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相对粗放,需进一步完善灌溉用水制度。三、“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市委富民强市一二三四五总体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

22、中心,深入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全力推进水利大发展、大突破,坚持节水优先,加快完善现代水网体系和水管理体系,坚守水生态安全红线和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持续提升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英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加快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补齐短板,提质升级

23、。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筑牢“成渝之星、建设大美大英对水利的需求,根据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统筹推进,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加快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网络,强化水利工程生态属性,优化水资源调度,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人水和谐,系统治理。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稳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均衡。依法治水,强化监管。加强水法治建设,严格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对河湖水域岸线、水土

24、资源、水工程、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监管,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实现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转变。两手发力,创新引领。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水利现代化发展活力,加快构建现代水利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深入推进涉水领域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要求,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水利服务民生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县水资源利

25、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水利工程补短板夯弱项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明显增强,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提高,水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水利行业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水文化建设明显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全社会节水护水惜水意识明显提高。全县年供用水总量控制在1.9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69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30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17.86%和11.76%,节水器具普及率保持在100

2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进一步完善以“近水为先、多源互济水资源配置原则的水网体系,优化区域供水格局,城乡供水保障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增强,规模化供水覆盖程度明显提高,新增年供水能力5242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河长制湖长制深入推进,涉水空间得到有效管控,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管理范围全面划定,江河湖库水源涵养与保护能力明显提升。河湖生态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县

27、水土保持率提高到57.8%以上。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全面提高。完成防汛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确保大英县城、重点乡镇、重要河段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全面消除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完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完善水文监测预警和防洪调度,非工程措施体系进一步优化,防汛抗旱能力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水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水利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水资源管理、水利投融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水价等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涉水监管制度基本建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水利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水利信息

28、化水平显著提升,水利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成,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专栏1大英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主要目标表指标单位十三五规划2020年2025年备注1.江河堤防达标率%/100100预期性2.全县用水总量亿1/1.9280预期性1.表中指标将根据省下达给市的目标任务,在编制报告中进一步研究确定。2.规划指标带U期末达到数,其余为五年累计数。3.江河堤防达标率是指5级及以上堤防长度中达标堤防长度占比。4.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5.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督率是指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分区和河湖管理要求的重要河湖数量占重要河湖总数量的比例,

29、其中重要河湖是指设立了省级、市级河湖长的河流和湖泊。四、加快构建严格高效的节水配水管理体系坚持节水优先方针,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按照“严管控、抓重点、建机制”的思路,加快实施节水行动,以刚性约束倒逼节水、以严格制度规范用水、以有效政策激励节水,加快形成全社会全覆盖节水格局,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一)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严控用水总量。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细化“三条红线”小目标,进一步发挥水资源在区域发展、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中的刚性约束作用。落实最严格水

30、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责任及考核结果运用。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区域,暂停审批新增取水。适时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取水口取水量在线监测,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编制完善重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及水资源调度方案,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保障河湖生态流量。2.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水制度,严格执行水利部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规范取用水行为。稳步推进水价改革,落实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严格落

31、实节水三同时管理。根据省级用水定额,完善细化用水定额标准体系,落实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税)制度,按照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再保证农业用水的大前提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项目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创新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严禁使用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鼓励使用创新型节水新产品。加大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力度,落实完善节水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政策。(二)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水1.全力助推农业节水增效。继续推进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逐步实行按计量收费,推行灌溉用

32、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行农业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完善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积极推行农业节水信息化,进一步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加强农村生活用水设施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计量收费,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创造良好节水条件。2.大力实施工业节水减排。逐步建立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强化生产用水管理。支持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治污技术改造。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通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工艺节水、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非常规水源利用等途径,降低单位产品水量。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采用差别水价以及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高耗水企业

33、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3.继续加强城镇节水减损。提高城镇节水工作系统性,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落实城镇节水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城镇节水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鼓励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系统。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强化公共用水管理。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三)培养公民节水爱水护水意识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节日加大节水宣传,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定期举办群众性节水宣

34、传活动、编印节水宣传手册、制作节水宣传牌和宣传单、张贴节水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片和宣传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大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媒体积极宣传全民节水,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让惜水、护水、节水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自发主动地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专栏2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合理调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水权水市场制度。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项目。饮用

35、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控项目,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隔离设施、标识等新建维护。五、加快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网络体系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按照建水网、开水源,统筹流域、连通区域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水利工程,形成以引水补水生态水网为骨架、大中小微协调配套、蓄引提供泄排生态功能完备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强化工程水网与天然水网的互联互通,完善水网配套建设,全面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一)进一步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快已建、在建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现有工程供水能力。积极助推遂宁市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疏通我县水资源调控动脉,提高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保障区域经济区和城镇供水安全

36、。加快推进鲁班水库至寸塘口水库连通工程、大英县鲁班水库至祥凤寨引水保障工程、毗河大英灌区引水工程、寸塘口水库扩建、四五水库扩建以及新建三溪口水库前期工作,着力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二)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按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大英县乡村振兴供水保障及灌区工程和城乡一体化、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通过新建、扩容改造和管网延伸,改善镇乡及农村供水条件。对部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对人口相对分

37、散区域,进行小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到2025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农村自来水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三)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有效改善灌区用水条件,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增加农业产量,助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力度,完善沿渠生态及灌区水库生态保护建设,加强小型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突

38、出抓好农业重点区域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配套完善乡村供水毛细血管,提高供水保障率,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专栏3推进骨干工程建设鲁班水库至寸塘口水库连通工程。计划新建连通工程22.35公里,工程匡算总投资约2.6亿元。大英县鲁班水库至祥凤寨引水保障工程。计划新建连接渠道18.3公里,改造及扩建渠道4.2公里,预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28万亩,新增供水量1300万方,工程匡算总投资约1.99亿元。毗河大英灌区引水工程。该项目拟从毗河一期工程处取水,充蓄星花水库,确保实现分配水量2572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保障星花水库3.8万亩耕地农业灌溉用水

39、。该项目已列入大英县灌溉及供水规划,拟计划新建引水渠道3.85公里,工程匡算总投资约0.58亿元。寸塘口水库扩建工程。该项目拟对寸塘口水库(中型)加坝扩容,正常蓄水位提高2米,将总库容由I960万立方米扩至2880万立方米,以解决全县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增强县域供水保障和水资源调配能力。该项目已列入四川省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名录,工程匡算总投资约5.83亿元。新建三溪口水库。拟建的三溪口水库位于蓬莱镇山溪口村境内,拟定坝顶高程420.0米,最大坝高63米,坝长426米,正常蓄水位418.0米,正常库容2858万立方米,以解决邦江左岸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增强全县供水保障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工程匡算

40、总投资约3.29亿元。四五水库扩建工程。该项目拟对四五水库加坝扩容,正常蓄水位由349.24米提高到355.0米,将总库容由827万立方米扩至1820万立方米,原小(一)型扩建后达到中型水库规模。工程匡算总投资约2.36亿元。专栏4农村水利工程大英县乡村振兴供水保障及灌区工程。通过新建取水口4处,新建供水管道,改造灌区渠道及农渠,控灌面积6万亩,配套建设邦江、涪江沿岸堤防12.5公里,综合河道治理17.75公里,建设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成集农业灌溉、水产养殖供水、人畜饮水安全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水网供水保障及引调水工程。工程匡算总投资约3.5亿元,计划2022年8月开工。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完

41、成星花、寸塘口集中供水站扩建任务,同时新建回马镇集中供水站,新建主管管网和管网延伸,以及完成规模化水厂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提高全县城乡供水能力。工程匡算总投资约3.1亿元。灌溉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计划对都江堰人民渠灌区、继引工程灌区和寸塘口水库、五五水库、星花水库灌区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及现代化标准化建设,新建火井支渠、先锋支渠、江平支渠,节水改造五五水库右支渠、大英引水支干渠至寸塘口水库引水河道、四五水库左右干渠,分步完成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已成渠道巡渠道路及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渠道沿线生态绿化及水库沿岸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六、加快构建碧水长流的幸福河湖保护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

42、美健康水生态、优质宜居水环境的要求”为目标,按照“重保护、促修复、强监管”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涉水空间管控,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扩大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一)强化河长制湖长制一是深入推进联防联控。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跨区域、流域的突出问题,形成流域共治合力。二是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在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建立行政河长+民间河长+技术河长治水新模式,为行政河长科技治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继续开展河长制七进”宣传活动。三是深入落实“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专项行动,持续推动水

43、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等工作。四是实行奖惩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基层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巡查保洁员进行通报表扬,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进行提示、约谈和通报,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移交和严肃查处。(二)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监控,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按照水利厅四川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根据不同河湖生态系统特点,科学确定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将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管理。协调好上下游、干支流关系,深化河湖水系连通运行管理和优化调度。合理安排重要断面下泄水量,维持重要

44、河湖、湿地及河口基本生态需水,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积极推进河道生态环境水量,对水库下游实施生态补水,有效保障生态流量,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巩固生态综合治理成果。(三)加大河湖管护力度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维护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编制完成江河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捞、侵占水域岸线等问题。坚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加大河湖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保护河湖结构与功能。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加大河湖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保护河湖结构与功能,构建河湖生态廊道。(四)加强饮用水水

45、源保护做好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按照“水量保障、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总体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管理,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执行。落实细化各级政府、部门责任,明确水源保护区相关规定,落实水质信息预案,严格监测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情况,加22强饮用水源隐患排查和巡查。按照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具体实施,通过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隔离设施、标识等项目,进一步规范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配合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做好饮用水源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饮用水

46、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o(五)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水岸联动,严格控制水污染排放总量,加大县境内15条大小河道水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邦江2025年实现稳定达标。构建全流域、全过程、全方位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坚持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强化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同时,加大雨洪资源、再生水等开发利用力度,把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以缺水及水污染严重区域为重点,加快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完善雨

47、洪资源利用设施,增加对雨洪径流的滞蓄利用能力。(六)实施水系连通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以存在淤塞阻隔的河湖水系为重点,通过清淤疏浚、打开连通通道等方式,逐步恢复河湖水系的完整性,恢复或改善河湖水系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的河湖水生态网络。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立足乡村河流特点和保护发展需要,以乡镇为单元、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多种措施,集中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结合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水美新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七)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以小流域为重点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实施生态修复,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有所下降,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输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有效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趋向好转。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展水土保持三同时”检查,联合各行业部门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跟踪,督促项目业主依法落实水土保持主体责任,推进生产建设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