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治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治理根据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钢筋锈涨裂缝;2.集料反应裂缝:3混凝土收缩裂缝;4温度应力裂缝;5施工裂缝;6.冷缝。钢筋锈涨裂缝表现形式:因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的顺钢筋方向的裂缝,裂缝边缘突出,内部钢筋与混凝土发生分离,轻敲有空壳声,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钢筋锈涨裂缝形成原因:(1)钢筋原材在混凝土浇筑前已发生严重锈蚀,导致钢筋与混凝土间存在空隙引起开裂;(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现象,导钢筋锈蚀产生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导致钢筋体积增大,体积增大会导致在钢筋周围产生径向张力,从而使钢筋附近的混凝土出现径向开裂。这些裂纹会沿着钢筋发
2、展,最终形成纵向的裂缝(平行于钢筋)或者导致混凝土破碎。;(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碳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导致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裂缝;(4)由于氧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导致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引起钢筋锈蚀膨胀而产生裂缝。钢筋锈涨裂缝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骨架进行除锈处理,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2)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均匀,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现象;(3)设置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垫块,控制钢筋下料长度,严格控制钢筋骨架绑扎位置,水泥混凝土浇筑时避免踩踏钢筋骨架,钢筋保护层厚度在设计范围内;(
3、4)严格限制使用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严禁使用海砂,沿海地区或其他存在腐蚀性强的空气、地下水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适当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水泥混凝土的密实性。(5)钢筋表面涂刷防锈保护涂料,避免钢筋锈蚀。集料反应裂缝表现形式:混凝土集料反应裂缝指混凝土中的碱和环境中可能渗入的碱与混凝土集料(砂、石)中的碱活性矿物成分,在混凝土固化后缓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胶凝物质,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因吸收水份后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开裂,最终导致混凝土从内向外延伸开裂和损毁的现象。一般呈网状及放射形裂缝,裂缝交点处为膨胀集料所在位置,有时可能出现混凝土被冲剪破裂,其裂缝围周边一圈,边缘裂缝的两侧有高差,当
4、受钢筋限制时则可出现顺筋向裂缝。集料反应裂缝形成原因:(1)碱集料反应引起集料膨胀,破坏混凝土;(2)含有氧化镁的集料、硫酸盐集料或生石灰缓慢水化膨胀而破坏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类型:1.碱-二氧化硅反应;2碱-硅酸盐反应;3.碱-碳酸盐反应碱集料反应防治措施: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被许多专家称为混凝土的“癌症”。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集料中某些活性矿物与混凝土微孔中的碱溶液产生的化学反应。碱主要来源于水泥熟料、外加剂,集料中活性材料主要是SiO2和硅酸盐、碳酸盐等,主要防治措施为:(1)施工前对集料进行碱活性检验,采用对工程无害的材料,对水泥及外加剂的碱含量严格加以控制,并对混凝土做好防水隔离;(2)
5、严防集料中混入石灰等碱性杂物。收缩裂缝表现形式:混凝土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或钢筋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此裂缝为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呈龟裂状,形状没有明显规律。收缩裂缝形成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灰比高,用水量大;(2)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偏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大;(3)养护措施不当,混凝土水分蒸发快导致混凝土收缩大;(4)混凝土过振造成分层,粗集料沉入底层,细集料留在上层,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5)进行混凝土表面局部修补;(6)混凝土收光时机不当。防治措
6、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2)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技术交底;(3)加强对砂石料含水率的检查,根据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4)对新浇混凝土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进行保湿养生;(5)改善混凝土振捣施工工艺,加强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控制;(6)局部修补应单独进行设计,必要时应加入适量膨胀剂;(7)掌握好混凝土收光时机,应在混凝土接近初以前完成。温度应力裂缝表现形式: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温度梯度过大或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混凝土结构内将产生温度应力裂缝,此裂缝随温度升降而扩张或合拢。温缩裂缝形成原因:(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之后由于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
7、外温差过大;(2)蒸汽养护或冬期施工时措施不当,导致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而出现裂缝;(3)夏季高温或暴晒导致混凝土结构温度分布不均匀;防治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并缓慢降温。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加强温度观察,必要时采用撒温水养生;(2)蒸汽养护或冬期施工时加强对温度升降速率的控制,减小温度升降速率,避免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3)夏季及时覆盖草袋、麻袋或土工布并洒水养生,保证湿润,避免暴晒;施工裂缝表现形式: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脱模、
8、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因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差,产生的各种裂缝。如混凝土构件运输时撞击产生裂缝、混凝土拆模碰撞产生裂缝等。混凝土构件堆放形成原因:(1)支架压实不足、支架刚度不足,浇筑过程中支架下沉导致裂缝;(2)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3)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4)结构构件堆放不规范、运输过程中颠簸、碰撞或吊装时吊点位置不当而产生裂缝。(5)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挤压裂缝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受力验算要求及设
9、计要求施工支架基础,施工前对支架预压充分,待支架沉降稳定后进行施工;(2)提前进行混凝土力学验算,选用刚度复核要求的模板,并固定牢靠;(3)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在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拆模;(4)构件按规范要求进行堆放,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颠簸、碰撞,吊装过程中做好保护措施。(5)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接缝处理;冷缝表现形式:在两次混凝土浇筑分界处,出现与浇筑分界线型相同的裂缝,冷缝原因分析:(1)施工时混凝土接搓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茬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2)高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小时,因混凝土泵出现故障,浇捣中断,再次开始浇捣时,已经距离前浇筑间隔时间长达4小时外,下层混凝土基本凝固,由于工作疏忽,在两层混凝土间未采取特别的施工缝处理措施,产生冷缝。冷缝预防措施:(1)尽量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构件,避免浇筑间断,即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2)若须分层浇筑,应减少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保证浇筑的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也可采用加入缓凝型外加剂的方式,以防出现裂缝;(3)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L5倍,对细骨料碎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插点间距不超过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