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9164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407-2015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CECS4072015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15年11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209号关于发布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3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3119号)的要求,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

2、无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407:2015,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一五年七月十五日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3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311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泵站形式和组成,泵站设计,出厂检测,施工和验收,安全、运行和维护。本规程由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规范所(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盈润实业有限公司四川长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和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鑫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伟特福电子有限公司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吕永鹏平丽谢胜乔诚 姬永红王小鹏 王卓颖徐昊旻陆宗雷张 朱贡春

4、唐 陆丽萍王杰支霞辉 力周娟娟 青李春鞠沈惠琴潘艳春管斌曹杨华张春主要审查人:唐建国刘鸿雁刘善慧马永红凌风春阐武传谢小青谢尧孔令勇罗万申李艺邓志光厉彦松王秀朵杨红李树苑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2)3泵站形式和组成(3)3.1 一般规定(3)3.2 井筒结构(3)3.3 内部设施(4)3.4 其他设旅(7)4泵站设计(9)4.1 一般规定(9)4.2 工艺设计(10)4.3 结构设计(12)4.4 电气设计:(12)5出厂检测(14)5.1 一般规定(14)5.2 检测内容(14)6施工和验收(15)6.1 施工(15)6.2 脸收(17)7安全、运行和维护

5、(18)7.1 安全:(18)7.2 运行和维护(18)本规程用词说明(20)引用标准名录.(21)附:条文说明(23)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 .1Terms(2)3 .2Symbols(2)3 Typeandconfigurationofpumpingstation(3)3 .1Generalrequirements(3)4 .2Configurationofwell-shaft(3)5 .3Internalequipmentsofpumingstation(4)6 .4Otherequipments(7)4 D

6、esignofpumpingstation(9)1 .1Generalrequirements(9)2 .2Processdesign(10)4 .3Sturcturedesign(12)5 .4Electronicaldesign(12)5 Ex-factoryinspection(14)1 .1Generalrequirements(14)5 .2Contentofinspection*(14)6 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5)6 .1ConStrUCtiOn(15)7 .2Acceptance(17)7 Safety,operationandmaintenan

7、ce(18)1 .1Safety(18)7 .2Operationandmaintenance(1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0)1.istofquotedstandards(21)AdditionzExplanationofprovisions(23).o.为使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应用过程中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管理方便,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给水、排水和内涝防治工程中应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出厂检测、施工、验收、安全、运行和维护。1.0.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8、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一体化预制泵站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筒、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2.1.2 2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wetwell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2.1.3 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drywell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由一个独立干区构成或者将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

9、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2.1.4提篮式格栅basketscreen在进水管道上设置提篮的格栅。2.1.5粉碎式格栅grinder在进水管道上设置切割机的格栅。2.2符号Vew泵站有效容积;QP泵站最大一台泵的泵送流量;Zj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W泵站总重力;Ks设计稳定性抗力系数;F泵站总浮力.23泵站形式和组成3.1 一般规定3.1.1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3.1.2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组成。3.1.3 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出水管路、阀门、进水管路、控制柜、服务平台和水泵等部件

10、组成。3.1.4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壳体宜采用玻璃钢(GRP)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质量轻、强度高和耐腐蚀强的材料,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3.1.5 5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工作环境温度宜为-20C40C,相对湿度宜为25%85%.3.1.6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度宜为0C40C;2PH值宜为410;3输送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所选配水泵的通径。3.2井筒结构I简体和顶盖3. 2.1采用玻璃钢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壁玻璃钢应以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宜采用缠绕工艺。2泵站顶盖

11、、底部和连接部位等无法采用缠绕工艺的部分,可采用手糊成型工艺。3.2.2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顶盖应由边盖和可开启的盖板组成。3.2.3一体化预制泵站盖板应具备限位安全锁、防坠落和防盗的功能。3. 2.4盖板材料应为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玻璃钢材质的盖板,应由防腐蚀层、防渗透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四部分构成,外保护层应采用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材料。2采用金属材质的盖板,表面应设置防滑纹等防滑措施。3.2.5 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内侧应采用流态优化的设计,避免污泥沉积。3.2.6 筒体外部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起吊能力设置吊耳,且不应少于4个,其强度应满足一体化预制泵站吊装的需要。U底板3

12、.2.7 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3.2.8泵站的底座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应牢固连接。井筒直径大于3m的泵站,宜采用钢筋和二次灌浆与泵站底座连接;井筒直径小于等于3m的泵站,底座可设置法兰盘,采用螺栓和压板与泵站底板连接。3.3 内部设施I格栅3.3.1 一体化预制泵站可采用提篮式格栅和粉碎式格栅。3.3.2 提篮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规定:1格栅应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上,并配套导杆和提升链。2格栅和挡水板等消能装置应分开设置。3栅格间距不宜小于40mm。4格栅可手动提升,倾倒栅渣。5提篮式格栅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304材质。3.3.3 粉碎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规定:1格栅应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或安装在预制

13、格栅井内。2配套粉碎式格栅的溢流格栅应加开检修孔并配套导杆、提升链、进水渠和支撑附件。3格栅支撑框架的强度应满足机械和液压负荷要求。4粉碎式格栅应配套人工格栅。11水泵和电机3.3.4 泵站配备的潜水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在设计负荷范围内应无振动和气蚀现象。2水泵的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应进行动、静平衡实验。3水泵的运转噪声不应高于80dB(八).3.3.5 水泵配套的潜水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2湿式安装的水泵,应采用防护等级IP68的潜水电机,水泵宜配套电机冷却系统。3干式安装的水泵,可采用防护等级IP54的电

14、机,水泵宜配套电机冷却系统。H管路系统3.3.6 管路系统的管材、管件和阀门,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管材、管件和阀门的选型和连接方式,应根据输送介质和使用环境确定。3.3.7 管路系统的法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9112的有关规定。3.3.8 泵站的出水管应配置止回阀和检修阀,并符合下列规定:1止回阀和检修阀可安装在泵站内部或泵站外的阀门井内。2止回阀和检修阀可采用水平或垂直安装。3阀瓣宜采用轻质复合材料.4阀门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阀门结构长度GB/T12221的有关规定。3.3.9 泵站的进出水管道和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3.3.10 给水系统的管道增压泵站,水

15、泵进口应设置检修阀,进水主管上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和双向排气阀。N提升装置3.3.11 泵站的提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式泵站应设置不锈钢304及以上材质的导杆、提升链等提升装置,且最大允许提升重量不应小于单台设备最大提升重量的15倍。2干式泵站可不设置提升装置,但泵站操作平台和检修孔开孔尺寸应确保泵站外提升设备能顺利完成提升作业。3.3.12 水泵和自耦底座宜采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连接,并应采用橡胶圈密封。V操作平台和爬梯3.3.13 操作平台宜采用不锈钢、热镀锌碳钢、铝合金或玻璃钢材料。操作平台应进行承载力测试,最大设计载荷不应小于3.5kN.3.3.14 14操作平台宜设置于检修阀以下0.5

16、m1.0m,并位于进水管管顶和启动水位以上.3.3.15 15爬梯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梯子要求、试验和标志GB/T17889.2的有关规定。爬梯的材质宜采用铝合金;当泵站内环境腐蚀性较强时,宜采用玻璃钢材质。M液位控制设备3.3.16 泵站内液位的实时监测宜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开关和超声波液位计等液位控制设备,并以4mA-20mA的信号反馈到主控制器。3.3.17 17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应安装在传感器保护钢管内,传感器头部宜距泵站池底20Omm,传感器宜凸出保护钢管IOmm-30mm3.3.18 液位传感器电缆应采取防松脱的措施,并应设置接地屏蔽线。3.4 其他设施I通风和除臭设施3. 4.

17、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式泵站宜采用自然通风,并设置通风管,通风管管径不应小于100mm。2干式泵站应采用轴流风机等机械通风,通风量应满足泵站内设备的散热要求,井筒内宜设置温控和报警装置。3.4.2泵站通风管的出口应设置于维修间外部。3.4.3 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污水和合流泵站宜设置除臭装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中厂界新扩改建二级指标的要求。11检测设施3.4.4 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应配备移动式硫化氢(MS)检测仪。I导流装置3.4.5 泵站直径大于3m的预制泵站应在泵站进水口设置导流板。3.4.6 导流板宜采用和筒体相同的材质,并和筒体牢

18、固连接。3.4.7 导流板的使用寿命应达到泵站整体水平,并根据最大设计流量、流速、导流板的材质、形状和安装位置进行强度校核。W管理用房3.4.8 泵站管理用房的面积应满足泵站主要设备起吊和维修、控制柜的安装和散热要求。管理用房的高度,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的最大尺寸和起吊设备的要求确定。3.4.9 4.9泵站管理用房宜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和耐腐蚀性的材质.V控制设施3.4.10 泵站控制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的有关规定。3.4.11 泵站的控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自动巡检、故障诊断、报警和自动保护等功能。2对于可恢复的故障,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解除报警、恢

19、复正常运行的功能。3宜设置通信接口。3.4.12 泵站控制设备的显示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应包括实际液位、启停液位、运行时间、泵送流量、水泵转速、电流、能耗、水泵运行和故障、超低、超高和溢流液位等。2压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应包括进出口压力、设定压力、运行时间、泵送流量、水泵转速、电流、能耗、水泵运行和故障、进口缺水、出口超低和超高压力等。3.4.13 控制柜可采用户内型或户外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户内型控制柜,柜体材质宜采用碳钢喷塑,防护等级应为IP42及以上.2户外型控制柜,应采用双层门结构,柜体材质宜采用不锈钢,电缆安装方式宜采用下进下出,防护等级应为1P54及以上

20、。4泵站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泵站的基本形式应根据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地质情况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区域用地紧张时,宜选择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2当应用于给水工程或地面不允许有设备和构筑物时,宜选择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3当有较高防盗要求或地面积雪较深时,宜选择带维修间的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4当上游流量较大或系统复杂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湿式或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进行串联或并联。4.1.2 泵站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期工程应预留远期接口。4.1.3 泵站控制方式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力管道的泵站宜采用液位自动控制,压力管道的泵站宜采用压力自动控制。2泵站宜具备就地控

21、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方式,各种控制方式应可切换。4.1.4 泵站基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井筒直径大于3m或者多井筒联合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地基基础的专项设计。2其他规格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地基基础的复核.4.1.5 泵站宜设置于绿化带内。4.1.6 1.6设置于绿化带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顶盖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湿式泵站的顶盖应高出周围地面200mm以上。2干式泵站的顶盖应高出周围地面450mm以上,并应进行防水设计。4.1.7 设置于车行道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设置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混凝土井盖基座,井盖应与路面持平。4.1.8 设置于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设

22、置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顶盖,顶盖宜与路面持平。4.2工艺设计4.2.1设计方案应包括泵站结构形式和材质、配套设备的选型、泵站的平面布置、泵站竖向布置和泵站配套仪表、电气和控制设备等内容。4.2.2水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宜选用相同型号。2流量和扬程变化较大时,宜采用变频调速装置。4.2,3泵站配套格栅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水含有的固体杂质可能堵塞水泵和后继管路时,应设置格栅。2格栅设计流量应与泵站设计流量相同,过栅水头损失不宜大于0.5m.3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少时,宜设置提篮式格栅.4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多时,宜设置粉碎式格栅.5当泵站流量较大时,粉碎式格栅可单独安装在进水格栅井内。进

23、水格栅井应满足格栅安装和后继泵站配水要求。4.2.4设置于污水和合流泵站的粉碎式格栅,应具备24h连续运行的能力。设置于雨水泵站的粉碎式格栅,宜采用液位计控制启停。4.2.5泵站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安装和水泵吸水管流态要求;泵站的干井平面尺寸,应满足水泵和控制柜安装、散热、维修和日常运行要求。应在干井内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2湿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和格栅等主要设备安装、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3当采用潜水自耦式安装的水泵时,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安装和水力流态要求,可不设置水泵维修空间。4当水泵配套风冷电机时,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

24、的散热要求。5当采用干、湿式集成的泵站时,湿井平面尺寸应满足水泵吸水管流态要求和格棚安装、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6控制柜可安装在泵站干井内或地面上。当安装在干井内时,应采取通风、散热和除湿措施。7当泵站的井筒数量大于或等于2座时,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运行的要求,各个井筒内宜安装相同型号和数量的水泵。4.2.6采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开停的排水泵站,有效容积应根据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确定,可采用下式计算:式中:VEn泵站有效容枳(n?);QP泵站最大一台泵的泵送流量(11h);Za*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4.2.7泵站竖向高程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最低水位到泵坑底部的距离应大于

25、配套水泵最小停泵高度。2多井筒设计的并联泵站宜采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水位。4.2.8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宜具备定期泵站排空和水泵防卡滞功能。4.2.9泵站底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底板的尺寸应满足抗浮和结构强度要求。2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宜采用同一个底板。4.3结构设计4.3.1 泵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50年。4.3.2 泵站应进行外部材质应力和荷或计算,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4. 3.3泵站底座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质量不宜小于水泵总质量的L5倍。2当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底部灌浆和植筋等措施.3应设置防震构件。4.3.4泵站的抗浮应满足下

26、式的要求:WKsF(4.3.4)式中:W泵站总重力(N);KS设计稳定性抗力系数,取1.05,F泵站总浮力(N)。4.3.5 泵站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4.3.6 泵站基坑开挖和支护方式应根据场地地质情况、泵站埋深和周边环境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4电气设计4.4.1 泵站的供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4.4.2 4.2泵站的配电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4.4.3 泵站配电线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

27、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的有关规定。4.4.4 4.4当采用TN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应采用TN-S系统接地形式。接地装置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in。4.4.5 泵站控制柜和泵站配套设备的电机外壳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上或接地干线上.4.4.6 泵站控制设备的电源端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电箱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配电箱的接地线应就近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上。4.4.7 4.7泵站电动机应装设短路、接地故障、过载、断相和低电压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

28、5的有关规定.5出厂检测5.1 一般规定5.1.1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主体应进行出厂检测。5.1.2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出厂检测应以单个泵站主体作为一个批次。5.2 检测内容5.2.1 泵站主体生产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5.2.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泵站管路系统打压试验。5.2.3 水泵应进行水力性能测试。5.2.4 泵站的出厂随机文件应包括零件附件清单、产品合格证、安装与调试说明书、下井作业规范、安全标识、承重标识和吊装作业安全指导书。6施工和验收1.1.1 施工6.1.1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轻起轻放,不得激烈碰撞。2运输时应水平放置,

29、并用捆绑器将泵站固定在木质的运输底座上。3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颠簸,防止承插口和管身产生变形。4应对沿线桥涵等可能影响运输的建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制定运输方案。6.1.2 施工前,应根据围护结构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6.1.3 泵站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开挖前应制定泵站开挖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开挖。2泵坑底部应设有排水设施,不允许有积水。3采取合适的基坑支护方式,避免泵坑坍塌。4泵坑开挖结束后,应确认现场泵站进出水连接管以及电缆等配套设施齐备,才能进行泵站安装。6.1.4 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I混凝土底板应平整,水平精度宜为0.001

30、,应无积水。2泵站混凝土底板和底部安装法兰应采用膨胀螺栓连接。3井筒直径大于3m的预制泵站,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水泥底板的配筋,并应按二次灌浆标准打毛基板与泵站底部的接触面。6.1.5 泵站的起吊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升降套索把泵站从水平位置起吊到垂直位置。在这个工作阶段,不应使用壳体上的吊耳。2垂直起吊预制泵站时,应将重量均匀分配到全部吊耳上。6.1.6泵站筒体的安装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筒体安装。2用毛刷清洁水泥底板表面。3用起重吊钩吊起泵体,放在水泥底板上的螺丝圈中间。4确认筒体的进出口方向正确。5检查泵站应垂直.6安装固定支架和拧紧螺母。7确认无残留应

31、力.8当泵底径状结构为空腔体则应用混凝土充实。6.1.7泵站进出水管应采用柔性接头。6.1.8泵站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完成泵站在水泥基板上安装和灌浆工作时,应在24h内进行泵站基坑回填。2当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Im时,回填材料可为含水率小于18%、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素土和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级配砂石.3当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但小于Im时,回填材料可为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级配砂石。4当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小于0.5m,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回填方案。5在冬季和降水天气回填时,应检查回填材料的粘连情况,回填作业应快速和连续,施工中应防止基坑外部水

32、流入基坑。6应分层回填,每层高度不应超过0.3m,压实度大于90%.7当回填作业边界与靖噤和进出水管距离小于0.3m时,应采用人工夯实,不应使用夯土机等设备。6.1.9 泵站控制柜可安装在配电室、井筒内或户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61当控制柜安装在户外时,应安装在平整的地面上.2当控制柜如安装在井筒内时,应考虑安装排积水和通风散热的设备。3控制柜安装的位置,应不妨碍泵站的日常维护与操作,并校核水泵电缆的长度。4控制柜应垂直安装在稳固的底座上,并应保持电缆进线处的密封。6.1.10 泵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存放于仓库时,仓库应具备通风、防雨、防晒功能。2当存放于露天时,应对泵站采取防雨、防

33、晒等措施。3当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时,应进行外观和机械检查.4当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时,应进行通电检查和型式检验。6.2验收6.2. 1当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竣工验收。6. 2,2泵站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批准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3组件、配件、附件、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6.2.3泵站工程竣工验收后,有关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文件应立卷归档。7安全、运行和维护7.1 安全7.1.1 泵站外部应设置护栏、警示标识。7.1.2 泵站顶盖应上锁。7.1

34、.3 操作人员进入泵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有关规定。7.2 运行和维护7.2.1 泵站的运行和维护,应满足厂家泵站操作管理手册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泵站运行维护相关标准的要求。7.2.2 泵站的日常运行宜采用自动控制。当发生自控失效时,可转为手动控制或远程控制。7.2.3 水泵、格栅、阀门、控制柜等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泵站整体外观的检查频率应大于一年一次。7.2.4 有人值守的泵站应每日进行泵站巡视。无人值守的泵站可每月进行泵站巡视。泵站巡视检交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的运行电流、电压应正常。2水泵运行的噪声及振动应正常。3泵站的出水量应正常.4

35、泵站内的液位控制应正常。5当泵站液面上存在漂浮物时,应进行清理。6检查电气设备的相间电阻平衡性、绝缘电阻值。7.2.5 泵站配套提篮式格栅应根据进水水质的实际情况,每天观察并定期进行提升和清理。7.2.6 泵站的配套水泵,每2000h3000h应更换润滑油,并根据耗损情况更换O型圈和机械密封等易损件。7.2.7泵站的配套粉碎式格栅,每500Oh应更换润滑油,并根据磨损情况更换粉碎式格栅的刀片。7.2.8泵站的清淤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水和排涝泵站应在每年汛期开始前和汛期结束后进行至少1次管道和泵站清淤。2污水泵站应按泵站的实际运行状态每年至少进行1次管道和泵站清淤。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

36、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再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工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37、B5014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9112金属阀门结构长度GB/T122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梯子要求、试验和标志GB/T17889.2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DrainandsewersystemoutsideBuildlngs-Part6;PumpinginstallationsDSEN752-6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ECS407:2015条文

38、说明目次1总则(27)3泵站形式和组成(28)3.1 一般规定(28)3.2 井筒结构(30)3.3 内部设施(31)3.4 其他设施(32)4泵站设计(34)4.1 一般规定(34)4.2 工艺设计(35)4.3 结构设计(38)5出厂检测(40)5.1 一般规定(40)5.2 检测内容(40)6施工和验收(41)6.1 施工(41)6.2 验收(42)1.0.2一体化预制泵站采用全地下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都有使用的实例和优势。一体化预制泵站在欧洲有超过60年的使用历史,已成为欧洲市政给水、排水泵站的主要形式。丹麦水务集团在2013年一次性采购了13

39、00座预制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在芬兰全境有数十家生产单位,使用年限也超过了40年。近10年来,随着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使用已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外单筒最大规模已达到lr113s(雨水人0.6s(污水)和0.2s(给水)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国内亦有很多应用实例,如北京天安门污水泵站、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服务区给水泵站、上海浦东新农村污水泵站、厦门鼓浪屿景区环岛截污泵站、成都元华路下穿立交雨水泵站、山东寿光圣城西街污水泵站和天津滨海新区南部雨水泵站等,其中天津滨海新区南部雨水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模为3.OmVs,三个单筒规模分别为1.Om3s3泵站形式

40、和组成3.1 一般规定3.1.1 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井筒内可设置内部维修平台和地面控制面板,地面可配套设置维修间,该类型泵站运行和维护简单。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一个干区独立构成或者将干区和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当干区和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时,可采用弧形玻璃钢板将井筒分为进水井和水泵间两个部分。水泵间可采用维修平台分隔,上部为维修间,下部为干式水泵间。对于复杂的泵站系统,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湿式或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串联或并联。3.1.2 根据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部分的所处位置,其组成可分为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井筒结构

41、为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井筒部分,包括筒体、顶盖和底板。内部设施为一体化预制泵站内部的设施和装置,包括格栅、水泵和电机、管路系统、提升装置、操作平台和爬梯以及液位控制设备等。其他设施为一体化预制泵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备的设施,包括通风和除臭设施、检测设施、导流装置、管理用房和控制设施等。3.1.3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泵站主体应在工厂内预制,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以缩短现场安装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根据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形式和应用类型,泵站主体组成可略有不同,但总体应遵循安全可靠、现场安装时间和工作量最小化的原则。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主体如图1示意。(a)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b)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图1

42、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示意图I一通风系统,2并WH3一出水管路和统门,4一进水管路;5控制柜,6-服务平台一水泵1.1.1 1.4混凝土或低碳钢等材料,重量较重,运输困难,防腐性能较差,不宜作为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壳体材料。3.1.5 当环境温度超过40C时,应对一体化预制泵站采取散热措施,防止电气元件和电机过热;当环境温度低于一20C时,应对一体化预制泵站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所输送的液体结冰而损坏泵站。北方低温地区的泵站,应根据当地的极端低温采用井筒外壁和泵站顶盖增加保温层等措施,并设置加热器;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的泵站,应根据温差的幅度采用井筒外壁和泵站顶盖增加保温层等措施。对于相对湿度小于25%的环境

43、,应采取措施防止电气元件和电机产生电火花。对于相对湿度大于85%的环境,应采取措施防止电气元件和电机受潮。3.1.6 当输送温度大于40C的介质时,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和内部设施材质的耐热要求,采取散热措施。当输送具有强酸或强碱性的介质时,泵站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为防止堵塞,输送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所选配水泵的通径。当无法满足输送介质要求时,应在人泵站前对介质进行预处理。3.2井筒结构I筒体和顶盖3.2.1 缠绕工艺是一种在控制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采用专门的缠绕设备将连续纤维或布带浸渍树脂、均匀且有规律地缠绕在芯模或内衬上,然后在一定温度环境下使之固化,成为一定形状制品的复合材料成

44、型方法。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放结合,使两者粘接在一起的方法。手糊使用的原材料有表面毡、短切毡和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等。相比于中碱玻璃纤维,无薇玻璃纤维的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能好,耐腐饨性能也较好,更适合作为玻璃钢增强材料。玻璃钢基体材料树脂应具有耐腐蚀热固性,并经过测试或已有文件确定其适用条件。3.2.2 泵站顶盖应留有设备检修孔和泵站盖板。设备检修孔的尺寸、个数和位置应根据泵站的提升设备确定,检修孔上设盖板。3.2.3 为防止将操作人员反锁于泵站内,顶盖应具备限位安全锁功能。盖板宜设置气动弹簧和机械限位装置,

45、气动弹簧的强度应根据盖板的重量和尺寸、盖板和顶盖的支撑位置确定,应确保一个操作人员可顺利开启。应采用机械限位装置将顶盖在开启后固定在一个开启度,不会自动闭合,防止应力超过气动弹簧允许应力或气动弹簧发生故障,以保证下井人员的安全。3.2.4 2.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盖板为操作人员进入泵站的通道,应采用满足要求的盖板材料,避免盖板损坏而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盖板可选择铝合金等轻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3.2.5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内侧泵坑的形状设计宜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优化(CFD),当潜水泵停止运行时,底部只允许少量的污水停留在泵坑,当泵再次启动时,泵坑附近的大流速可达到自清洁的效果。3.2.6吊耳为安装在侧壁筒体之上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泵站筒体外侧应均布设置至少四个吊耳,防止单边吊耳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平衡。U底板3.2.7为防止泵站上浮,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预先在地面浇筑或在现场基坑直接浇筑。3.2,8井筒直径为井筒的内径。3.3 内部设施I格栅3.3.2 格栅及固定件设计强度应能承受进水端3m静压力及最大流量的冲击力,同时格栅和挡水板等消能装置采用分体设计,防止格栅受力过大或疲劳破坏。提篮式格栅宜采用防堵塞的设计,防止少量垃圾堵死过流空间导致清淤过频。由于常规污水泵的过流通径大于或等于50mm,提篮式格栅的栅格间距不宜小于40mmo通过提篮式格栅的杂质不能对后继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