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课内古诗鉴赏24 诗词曲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讲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课内古诗鉴赏24 诗词曲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讲练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九下课内古诗鉴赏24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讲练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鉴赏分课精讲精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内容精讲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译文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雪花透过珠帘,沾湿
2、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将士们都冻得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主旨这首诗以雪为线索,生动的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
3、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写作背景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相关介绍一一边塞诗: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阅读感悟1
4、.诗人在句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惜别之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2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大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怎样描写军营的苦寒生活的?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诗人写军营生活的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来写。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
5、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再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诗气势雄壮、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生发的无限伤感。5 .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二.解题方略NOl诗意理解【考点阐释】包含词句理解、诗意概括与整体感知等【精题回放】例1(2019北京)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
6、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3分)(原诗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例2.(2019湖南郴州)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原诗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题方略】诗意理解是诗词命题中最常见的考点之一,需在对全诗主旨的准确把握基础上为前提。而理解全诗主旨,则需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当时的心境,细心研读全诗,并认真回味。有的需根据题目指弓I,到原诗中找到相关诗句及其相关的意象,反复吟咏品鉴,做出合理应答,例1中两人共同的境遇便来自原诗中“同是宦游人如果不能敏锐的根
7、据题目,只需找到本句,这一处的填空更无法正确完成。该题后面的两处填空和例2中的上下篇内容的概括,同样离不开对全诗的认真研读、仔细品味和精准理解。【答案】例1.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例2.上片:望月。下片:怀人。N02诗意理解【考点阐释】考查考生对诗词相关考点的综合理解把握能力,多以选择题形式展现。【精题回放】例1(2021广西梧州市)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起句紧扣诗题,点明登临地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应天塔的高峻。B.承句从传说入手,写“鸡鸣”就能“见日升”,直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C.转句使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
8、D.合句以理入诗,意蕴丰富,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例2(2021湖北鄂州)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鹅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纱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解题方略】考查点涉及所选诗词及其作者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诗词主旨的解读,作品情感的把
9、握,意象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辨识、词义、句意的理解以及遣词造句、画面建构、氛围营造等。虽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对考生的认知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平时加强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答题细心审读,注意题干语句中的细微之处,这是准确完成此类题目的不二选择。例1【解答】关键在于对诗词表达感情的把握和手法的理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Cl).正确;B.有误,间接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故选:Bo例2.ABD.正确;B.有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
10、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故选:Co【答案】例1B.例2CoN03典故运用【考点阐释】考查考生对作品中用典手法的辨识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精题回放】例1【2018年中考贵州铜仁卷】请对下阙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例2.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请对“天下英雄谁故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4分)【解题方略】准确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有三: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读书中加强文化积累,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典故,二是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境遇和心情,三是结合所给诗词,准确把握诗
11、人借助典故所表达的真实思想或情感。例1根据这句收的典故,在用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不难答出。例2辛弃疾借用此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答案】例L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例2)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的语言,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含
12、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N04画面描绘【考点阐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词中重要词句的所表现的画面。【精题回放】例1(2021湖南湘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例2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解题方略】答题时,首先要对全诗的主旨和意境氛围,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同时在描绘画面的过程中,要对原始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补充。在答题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严格按照命题的题干指令规范答题。如例一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
13、,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合理想象,生动表达即可。例2将阅读理解、想象联想跟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在描绘之前,先要充分地理解主旨,然后通过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答案】例1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则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例2运用夸张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NO5词句欣赏【考点阐释】对诗句中精美的词句或精
14、当的词语的运用进行赏析【精题回放】例1(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例2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解题方略】答题前仔细研读原诗,准确理解诗词主旨或情感;认真审读试题,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赏析角度和相关要求,对原诗中相关的表现形式,(例如叠词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建构、动静结合等手法的运用等)。注意不仅要分析其语言形式,更要结合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答案】例1示例一: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示例
15、二: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通过“聚”和“怒”的动态描写,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示例一:炼字角度:“历历”“萋萋”使用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或: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示例三:内容角度:此联为登高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N06手法分析【考点阐释】对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辨识和分析【精题回放】例1(2021山东潍坊)4.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原诗夜雨寄北)
16、和秋思例22021年广西柳州市】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原诗李商隐无题)【解题方略】辨析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一般没有问题,分析其表达效果时,需对全诗主旨、意境和情感的准确把握为基础。例2除了正确辨识对偶,双关、比喻等修辞外,好要对作者当时的境遇及其思想有所了解,这与平时的文化积累很有关系。答题的时候,一般在准确辨析之后,需结合具体语境做解释,然后再结合全诗和作者经历写出其表达效果【答案】例1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的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身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
17、景交融。秋思的后两句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开封”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开封验看,写出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诗人将对亲人的眷恋熔铸在了临行前因担心又开封的行为中。例2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N07情感体味【考点阐释】理解诗词所抒发的情感或概括其感情基调【精题回放】例1(2021湖北省荆门市)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原诗陆游感旧)例2【2021四川资阳】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原诗陆游
18、游山西村)【解题方略】第一步,明确诗歌的题材。每一类诗歌题材都有自己特有的感情基调,把握诗歌题材的情感分类,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对诗歌情感做出判断。常见的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抒怀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例2由“故乡声”判断是“羁旅思乡诗”,由此判断诗人的情感是思乡的。第二步:要充分解读诗词题目,后面的注释文字及相关材料的提示,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如例1,要了解白居易作为地方长官,“顿疏万物焦枯意“,是为农人大有的心得到缓解,标表现的是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第三步:借助诗中景物特点,诗歌意境以及能够表露诗人情感的诗
19、眼或议论抒情句子来分析,有时还要借助典故来理解。如例1由“稼稿丰”课判断是人的喜悦心情。第四步,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答题模式:通过(诗歌内容),描绘了景物。展现了景象,抒发了感情。【答案】例1该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例2示例:从“拄杖无时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看出对乡村美景的赞叹,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可以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
20、随春社近”可以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出诗人虽遭遇挫折却心有希望、豁达乐观。N08形象塑造【考点阐释】理解诗词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及其表达作用【精题回放】例1(2019山东枣庄)7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原诗柳宗元江雪)例212018湖北襄阳)】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原诗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解题方略】反复研读全诗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诗句中对人物动作、神态及心理的刻画,结合题目要求正确解答即可。例2要结合词的上片来分析,通过“老夫聊发少年狂”这句总领的句子,可以看
21、出作者的性格特点是“狂气【答案】例L孤独、顽强、高傲(或“不畏严寒、坚持垂钓、傲然独立”等)。例2少年狂气(狂气)三.技巧精炼【2021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7题。(共6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散入珠帘湿罗幕, 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千百丈冰,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不暖锦衾薄。 都护铁衣冷难着。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1分)6 .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2分)答:7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9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I).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五)(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23、,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中军置酒饮归客, 纷纷暮雪下辕门, 轮台东门送君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愁云惨淡万里凝。胡琴琵琶与羌笛。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22 .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2分)答:2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
24、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 .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7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答:8 .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5、晏殊浣溪沙)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15.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
26、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技巧精炼答案2021河北】、【答案】5岑参6、题目的理解:从字面意思看点出了送别的背景是下雪天,点出了事件是送别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边塞诗;深层意思是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7、B【解析】5 .自己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虚伪边塞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爱国之行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6 .考查对诗歌标题的理解,题目中的白学交代了差别的环境。背景歌表明,题材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送武判官归景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27、整体来看,诗题还隐含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据此理解分析。7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将梨花比作雪花有误,应该是将雪会比做梨花,故选B。【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22 .【答案】运用夸张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意近即可)【解析】属于画面描绘题。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改写,它的意义在于将阅读理解、想象联想跟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在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描绘之前,先要充分地理解诗意,然后通过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28、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3 .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1分)(意近即可)【解析】第一问考查对抒情方式的辨别。古诗词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通过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来表情达意。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情感的体会。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从题目中的“送”字来看,不难发现这又是一首送别诗,“白雪”二字表明了送别的时令;从内容上看,诗人着力描绘了边塞天气的奇
29、寒,借此烘托朋友归途的艰险,再结合这两句诗来看,诗人伫立在冰天雪地里,久久不愿离去,对朋友无限牵挂。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答案】6.歌或白雪歌(1分)7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给出判断,理由陈述合理即可。答案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2分)【解析】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
30、求,春天来了,你是事,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同。8 .A(2分)【解析】读题需谨慎,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A里有两点,写法上、表达的情感上、都和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答案】15.(1)比喻(1分),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1分)【解析】概括描绘的情境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绿花开。这里就要有哪些景物有关特征,所用的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如本题根据北风飞雪,可知此处的修辞化应该是比喻,本意为雪花,比喻修辞的运用,生动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1分)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1分)(说明:第点中,答出“依依不舍”或惆怅给1分;第点中,答出“豪迈气概”或“壮烈情怀”给1分)【解析】答题的时候,应先将涉及到的诗句中的景物找出来,借助诗句的描写描述,明确景物的特点,然后再借助情感词注释词人的情况、所处的朝代等,明确词人的感情。